陕西省铜川市部分常见野生鸟类集锦

不老松(刘宏范)

<h3>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 言</h3><h3><br></h3><h3> 随着铜川市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人文、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野生鸟类日益增多,稀有品种日益常见化,为铜川市的旅游观光业不断的夯实了基础。</h3><h3> 但由于极少数人法制观念的淡薄,伤害野生鸟类的现象偶有发生,对铜川市的形象造成了不利的负面影响。为增强大众自觉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和辨识野生鸟类,使铜川市在保护野生鸟类上更上一个台阶,特编写此图谱。</h3><h3> 本图谱收集整理了91种较常见的野生鸟类,文字部分参考了百度和鸟类百科等网页的介绍,图片均为本人历年来的拍摄精选。整编过程中得到了好友王延安、辛国伟、石铜钢、何阿宁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图谱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 录</h3><h3>1、朱鹮………………………………………………</h3><h3>2、黑鹳………………………………………………</h3><h3>3、大天鹅…………………………………………</h3><h3>4、疣鼻天鹅……………………………………… </h3><h3>5、苍鹭………………………………………………</h3><h3>6、大白鹭…………………………………………</h3><h3>7、小白鹭…………………………………………</h3><h3>8、白琵鹭 …………………………………………</h3><h3>9、池鹭……………………………………………… </h3><h3>10、夜鹭……………………………………………</h3><h3>11、牛背鹭………………………………………</h3><h3>12、大麻鳽………………………………………</h3><h3>13、绿头鸭………………………………………</h3><h3>14、绿翅鸭 ………………………………………</h3><h3>15、普通秋沙鸭………………………………</h3><h3>16、白秋沙鸭…………………………………</h3><h3>17、斑嘴鸭……………………………………</h3><h3>18、斑背潜鸭…………………………………</h3><h3>19、红头潜鸭…………………………………</h3><h3>20、赤麻鸭………………………………………</h3><h3>21、灰雁…………………………………………</h3><h3>22、豆雁…………………………………………</h3><h3>23、鸬鹚………………………………………… </h3><h3>24、骨顶鸡…………………………………… </h3><h3>25、鸳鸯………………………………………… </h3><h3>26、鹮嘴鹬……………………………………</h3><h3>27、黒翅长脚鹬……………………………</h3><h3>28、冠鱼狗…………………………………… </h3><h3>29、小鸊鹈…………………………………… </h3><h3>30、褐河乌…………………………………… </h3><h3>31、蓝翡翠……………………………………</h3><h3>32、普通翠鸟……………………………… </h3><h3>33、白鹡鸰 …………………………………</h3><h3>34、灰鹡鸰……………………………………</h3><h3>35、金眶鸻……………………………………</h3><h3>36、长嘴剑鴴……………………………… </h3><h3>37、白顶溪鸲………………………………</h3><h3>38、红尾水鸲……………………………… </h3><h3>39、北红尾鸲………………………………</h3><h3>40、黑喉红尾鸲……………………………</h3><h3>41、赭红尾鸲………………………………</h3><h3>42、红肋蓝尾鸲……………………………</h3><h3>43、阿穆尔隼……………………………… </h3><h3>44、红隼……………………………………… </h3><h3>45、雀鹰 ……………………………………… </h3><h3>46、大杜鹃…………………………………</h3><h3>47、喜鹊……………………………………… </h3><h3>48、灰喜鹊 ………………………………… </h3><h3>49、红嘴蓝鹊………………………………</h3><h3>50、大嘴乌鸦………………………………</h3><h3>51、红嘴山鸦……………………………… </h3><h3>52、乌鸫………………………………………</h3><h3>53、寿带……………………………………… </h3><h3>54、黑枕黄鹂………………………………</h3><h3>55、大山雀…………………………………</h3><h3>56、煤山雀………………………………… </h3><h3>57、红头长尾山雀…………………… </h3><h3>58、棕头鸦雀……………………………… </h3><h3>59、金翅雀………………………………… </h3><h3>60、紅尾伯劳………………………………</h3><h3>61、棕背伯劳……………………………… </h3><h3>62、黄腰柳莺…………………………… </h3><h3>63、白头鹎………………………………… </h3><h3>64、黄臀鹎…………………………………</h3><h3>65、领雀嘴鹎……………………………</h3><h3>66、灰头绿啄木鸟……………………</h3><h3>67、大斑啄木鸟………………………… </h3><h3>68、戴胜………………………………………</h3><h3>69、凤头百灵 ……………………………</h3><h3>70、树鹨……………………………………</h3><h3>71、树麻雀………………………………</h3><h3>72、灰椋鸟……………………………</h3><h3>73、山噪鹛………………………………</h3><h3>74、黑尾蜡嘴雀…………………………</h3><h3>75、燕雀……………………………………</h3><h3>76、家燕……………………………………</h3><h3>77、珠颈斑鸠……………………………</h3><h3>78、雉鸡……………………………………</h3><h3>79、黑卷尾………………………………</h3><h3>80、白眼潜鸭…………………………</h3><h3>81、白腰草鹬……………………………</h3><h3>82、斑姬啄木鸟………………………</h3><h3>83、草地鹨………………………………</h3><h3>84、虎斑地鸫……………………………</h3><h3>85、黄腹山雀……………………………</h3><h3>86、小鹀……………………………………</h3><h3>87、星头啄木鸟…………………………</h3><h3>88、岩鸽……………………………………</h3><h3>89、灰背伯劳……………………………</h3><h3>90、丝光椋鸟……………………………</h3><h3>91、燕隼……………………………………</h3><h3>92、银喉长尾山雀……………………</h3><h3>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h3><h3> 2、野生动物保护法鸟类篇知识问答</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 鹮(hu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古称朱鹭、红朱鹭,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保护动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 鹳(gu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II、《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天 鹅</h3><h3></h3><h3> 大天鹅(学名:Cygnus cygnus)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体型高大,体长120-160cm,翼展218-243cm,体重8-12kg,寿命20-25年。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h3><h3> 大天鹅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雌雄同色,雌略较雄小,全身洁白,仅头稍沾棕黄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上嘴基部黄色,此黄斑沿两侧向前延伸至鼻孔之下,形成一喇叭形。嘴端黑色。跗蹠、蹼、爪亦为黑色。幼鸟全身灰褐色,头和颈部较暗,下体、尾和飞羽较淡,嘴基部粉红色,嘴端黑色。 </h3><h3> 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疣 鼻 天 鹅</h3><h3></h3><h3> 疣鼻天鹅(学名:Cygnus olor)是一种大型的游禽,体长1.25-1.5米。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h3><h3> 疣鼻天鹅雄鸟全身雪白,头顶至枕略沾淡棕色。眼先裸露,黑色;嘴基、嘴缘亦为黑色,其余嘴呈红色,前端稍淡,近肉桂色,嘴甲褐色,前额有突出的黑色疣状物;跗蹠、蹼、爪黑色,虹膜棕褐色。雌鸟羽色和雄鸟相同,但体形较小,前额疣状突不显。幼鸟头、颈淡棕灰色,前额和眼先裸露、黑色,不具疣状突,飞羽灰白色,尾羽较长而尖,淡棕灰色,具污白色端斑。下体较浅淡,多呈淡棕灰色,虹膜褐色,嘴红灰色,爪和蹼、跗蹠绿褐色。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苍 鹭(lu)</h3><h3></h3><h3>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h3><h3> 现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白 鹭(lu)</h3> 大白鹭(学名:Ardea alba)是大中型涉禽,颈、脚甚长,两性相似,全身洁白。繁殖期间肩背部着生有三列长而直,羽枝呈分散状的蓑羽,一直向后延伸到尾端,有的甚至超过尾部30-40毫米。蓑羽羽干呈象牙白色,基部较强硬,到羽端渐次变小,羽支纤细分散,且较稀疏。下体亦为白色,腹部羽毛沾有轻微黄色。嘴和眼先黑色,嘴角有一条黑线直达眼后。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亦为白色,但前颈下部和肩背部无长的蓑羽、嘴和眼先为黄色。虹膜黄色,嘴、眼先和眼周皮肤繁殖期为黑色,非繁殖期为黄色,胫裸出部肉红色,跗蹠和趾黑色,虹膜淡黄色。<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 白 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小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英文名:Little Egret)属鹭科白鹭属,又叫做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与其它白鹭的区别在于体小,嘴黑色,腿脚黑色但趾黄色。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寻食时不结群,而以分散形式或单独在河滩、湖边窥视食物。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虾、水蛭、蜻蜓幼虫、蝼蛄、蟋蟀、蚂蚁、蛴螬、鞘翅目及鳞翅目幼虫、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附录Ⅲ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LC(低危)级别。</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 琵 鹭</h3><h3></h3><h3> 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h3><h3> 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h3><h3>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1989年</h3><h3>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h3><h3><br></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池 鹭</h3><h3></h3><h3> 池鹭(学名:Ardeola bacchus)系典型涉禽类,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色;嘴黄色(冬季);腿及脚绿灰色。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喜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食性以鱼类、蛙、昆虫为主。</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 鹭</h3><h3></h3><h3> 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 背 鹭(lu)</h3><h3></h3><h3> 牛背鹭(学名:Bubulcus ibis):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头和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和其余体羽白色。冬羽通体全白色,个别头顶缀有黄色,无发丝状饰羽。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也捕食蜘蛛、黄鳝、蚂蟥和蛙等其他小动物。其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上或竹林上。常成群营群巢,也常与白鹭和夜鹭在一起营巢。每窝产卵4-9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1-24天。</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麻 鳽(jian)</h3><h3></h3><h3> 大麻鳽(学名:Botaurus stellaris)属大型鹭类,体长59-77厘米。身较粗胖,嘴粗而尖;颈、脚较粗短;头黑褐色;背黄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斑点;下体淡黄褐色,具黑褐色粗著纵纹;嘴黄褐色;脚黄绿色。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池塘边的芦苇丛。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秋季迁徙季节也集成5-8只的小群。夜行性,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多隐蔽在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有时亦见白天在沼泽草地上活动。主要以鱼、虾、蛙、蟹、螺、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 头 鸭</h3><h3></h3><h3> 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属游禽,大型鸭类。体长47-62厘米,体重大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上体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白色。胸栗色。翅、两胁和腹灰白色,具紫蓝色翼镜,翼镜上下缘具宽的白边,飞行时极醒目。雌鸭嘴黑褐色,嘴端暗棕黄色,脚橙黄色和具有的紫蓝色翼镜及翼镜前后缘宽阔的白边等特征。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 翅 鸭</h3><h3></h3><h3> 绿翅鸭(学名:Anas crecca)是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嘴脚均为黑色。雄鸟头至颈部深栗色,头顶两侧从眼开始有一条宽阔的绿色带斑一直延伸至颈侧,尾下覆羽黑色,两侧各有一黄色三角形斑,在水中游泳时,极为醒目。飞翔时,雌雄鸭翅上具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翼镜和翼镜前后缘的白边,亦非常醒目。跗鳞盾片状;雄体气管有不对称的膨大部;两者鸣声不同,通常羽衣及行为亦异;配偶关系及家庭生活维持时间短;一年换羽2次;雄体常换“蚀羽”及鲜艳的婚羽各1次;幼雏的绒羽有明显花纹;雌体有“逗引”表演。</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普 通 秋 沙 鸭</h3><h3></h3><h3> 秋沙鸭属(学名:Mergus)是雁形目鸭科的1属。共有5种。该属特点为嘴形侧扁,边缘具锯齿;雌雄鸟均有羽冠;后趾具宽阔的瓣膜,后趾连爪较其宽度(连同瓣蹼)不超过3倍,甚至仅2倍;两性羽色不同。除非洲和澳大利亚外,在其余各洲均有分布。中国有3种,即中华秋沙鸭、红胸秋沙鸭和普通秋沙鸭。</h3><h3>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 秋 沙 鸭</h3><h3></h3><h3> 亦名斑头秋沙鸭(学名:Mergellus albellus)是鸭科秋沙鸭属的水鸭。全长约420毫米。雄鸟体羽以黑白色为主。眼周、枕部、背黑色,腰和尾灰色。两翅灰黑色。雌鸟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头顶栗色。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池塘等地带,善游泳和潜水。以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5-7月,巢营于绝壁上,也有的在洞穴中,每窝产卵6-10枚。栖息在湖泊、江河、水塘、水库、河口、海湾和沿海褐泽地带。食物主要为小鱼,也大量捕食软体动物、甲壳类、石蚕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斑 嘴 鸭</h3><h3></h3><h3> 斑嘴鸭(学名:Anas poecilorhyncha)属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h3><h3>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斑 背 潜 鸭</h3><h3></h3><h3> 斑背潜鸭(学名:Aythya marila)是中等的体矮型鸭。雄鸟体比凤头潜鸭长,背灰,无羽冠。雌鸟与雌凤头潜鸭区别在于嘴基有一宽白色环。与小潜鸭甚相像但体形较大且无小潜鸭的短羽冠。飞行时不同于小潜鸭处在于初级飞羽基部为白色。 求偶炫耀时雄鸟发出咕咕轻声及哨音;雌鸟回声生硬粗哑。其他时候极安静。多在沿海水域或河口活动;有时光顾淡水湖泊。合群且以群栖居。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带、苔原森林带和西伯利亚北部开阔的泰加林带。 分布范围包括全北界,繁殖于亚洲北部,越冬在温带沿海水域包括东南亚及菲律宾。是罕见冬候鸟。</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头 潜 鸭</h3><h3></h3><h3> 红头潜鸭(学名:Aythya ferina)体长42-49厘米,翼展72- 82厘米,体重700-1100克,寿命10年。雄鸭头顶呈红褐色,圆形,胸部和肩部黑色,其他部分大都为淡棕色,翼镜大部呈白色。雌体大都呈淡棕色,翼灰色,腹部灰白。幼年雄鸭下部羽色较深,与雌体颇相似。雄体覆羽与雌性同,但头和颈部的红色比较浅些。眼鲜红色或红棕色;喙蓝黑色;脚青灰色或铅灰色;蹼关节和爪黑色。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有很好的潜水技能,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赤 麻 鸭</h3><h3></h3><h3> 麻鸭(学名:Tadorna ferruginea)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繁殖期4~5月,在草原和荒漠水域附近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6~15枚,卵椭圆形,淡黄色,雌鸟负责孵卵。</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 雁</h3><h3></h3><h3> 灰雁(学名:Anser anser):体长70-90厘米,翼展147-182厘米,体重2.5-4千克,寿命17年。体大而肥胖。嘴、脚肉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色,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河口、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食物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豆 雁</h3><h3></h3><h3> 豆雁(学名:Anser fabalis,英文名:Taiga Bean Goose)是鸭科雁属的鸟类。又名大雁、鸿、东方豆雁、西伯利亚豆雁、普通大雁、麦鹅,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鸬 鹚(luci)</h3><h3></h3><h3>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鹈形目鸬鹚属通称),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骨 顶 鸡</h3><h3></h3><h3> 骨顶鸡(学名:Fulica atra)属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翅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跗蹠短,短于中趾不连爪,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数尾下覆羽有白色,两性相似。栖息于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静水或近海的水域。善游泳,能潜水捕食小鱼和水草,游泳时尾部下垂,头前后摆动,遇有敌害能较长时间潜水。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叶、根、茎为主,也吃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鸳 鸯</h3><h3></h3><h3>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英文名: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Ⅱ级重点保护动物。</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鹮 嘴 鹬(huanzuiyu)</h3><h3></h3><h3> 鹮嘴鹬(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体长40厘米,是一种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腿及嘴近粉色。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主要食蠕虫、蜈蚣以及蜉蝣目、毛翅目、等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黒 翅 长 脚 鹬(yu)</h3><h3></h3><h3> 黑翅长脚鹬(学名:Himantopus himantopus),是反嘴鹬科长脚鹬属的一种鸟类,共有4个亚种。是一种修长的黑白色涉禽。体长约37厘米。特征为细长的嘴黑色,两翼黑,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颈背具黑色斑块。幼鸟褐色较浓,头顶及颈背沾灰。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也出现于河流浅滩、水稻田、鱼塘和海岸附近之淡水或盐水水塘和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为食。</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冠 鱼 狗</h3><h3></h3><h3> 冠鱼狗(学名:Megaceryle lugubri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24-26厘米,翼展45-47厘米,体重70-95克,寿命4年。这种鱼狗头具显著羽冠。体羽黑色,具许多白色椭圆或其他形状大斑点,羽冠中部基本全白色,只有少许白色圆斑点。栖息于林中溪流、山脚平原、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 鸊 鹈(piti)</h3><h3></h3><h3> 鸊鷉(学名:Podicedidae;英文名称:Grebes):是一类水鸟,共有6属22种53个亚种,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骨侧扁,前趾各具瓣状蹼。与潜鸟科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翅膀短,能飞却不善飞,因而不是迫不得已它很少起飞。突然受到惊吓时可以跃离水面起飞,但飞得很低,几乎贴着水面。</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h3><h3> 极危(CR)——2种;濒危(EN)——1种;易危(VU)——2种;无危(LC)——17种</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褐 河 乌</h3><h3></h3><h3> 褐河乌(学名:Cinclus pallasii):是雀形目河乌科的鸟类,全长约21cm。全身体羽深褐色;尾较短。嘴黑色,脚铅灰色。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似成鸟,但体羽具斑纹。体羽较短而稠密。嘴较窄而直,嘴长与头几等长;上嘴端部微下曲或具缺刻;无嘴须,但口角处有短的绒绢状羽。鼻孔被膜遮盖。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较短,尾羽12枚。跗蹠长而强,前缘具靴状鳞;趾、爪均较强。栖息于山涧河谷溪流露出的岩石上,飞行时常沿溪流,贴近水面飞行。以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一些植物叶子和种子。</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 翡 翠</h3><h3></h3><h3> 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体长雄性278-310毫米,雌性250-310毫米;寿命10年。是一种以蓝色、白色及黑色为主的翡翠鸟。以头黑为特征,翼上覆羽黑色,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两胁及臀沾棕色。飞行时白色翼斑显见。主要是留鸟,部分为夏候鸟,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以鱼为食,也吃虾、螃蟹、蟛蜞和各种昆虫。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 通 翠 鸟</h3><h3></h3><h3> 普通翠鸟(学名:Alcedo atthis):小型鸟类,体长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体重40-45克,寿命15年。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但体型较小,体色较淡,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体较红褐,耳后有一白斑。雌鸟上体羽色较雄鸟稍淡,多蓝色,少绿色。头顶不为绿黑色而呈灰蓝色。胸、腹棕红色,但较雄鸟为淡,且胸无灰色。幼鸟羽色较苍淡,上体较少蓝色光泽,下体羽色较淡,沾较多褐色,腹中央污白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 鹡 鸰(jiling)</h3><h3></h3><h3> 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 鹡 鸰(jiling)</h3><h3></h3><h3> 灰鹡鸰(学名:Motacilla cinere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中小型鸣禽,体长约19厘米。与黄鹡鸰的区别在上背灰色,飞行时白色翼斑和黄色的腰显现,且尾较长。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 眶 鸻(kuangheng)</h3><h3></h3><h3> 金眶鸻(学名:Charadrius dubius)是一种小型鸻科鸟,全长约16厘米,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其下有明显的黑色领圈,眼后白斑向后延伸至头顶相连。单个或成对活动,活动时行走速度甚快,常边走边觅食,并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通常急速奔走一段距离后稍微停停,然后再向前走。常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以昆虫为主食,兼食植物种子、蠕虫等。</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 嘴 剑 鴴(heng)</h3><h3></h3><h3> 长嘴剑鸻(学名:Charadrius placidus,英文名:Long-billed Plover)为鸻科鸻属的鸟类,体型略大(22厘米)而健壮的黑、褐及白色鸻。略长的嘴全黑,繁殖期体羽特征为具黑色的前顶横纹和全胸带,但贯眼纹灰褐而非黑。亚成鸟同剑鸻及金眶鸻。虹膜-褐色;嘴-黑色;腿及脚-暗黄。长嘴剑鸻栖息于河流、湖泊、海岸、河口、水塘、水库岸边和沙滩上。也出现于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在地上行走迅速,常沿水边边走边觅食,性机警,常常急跑几步又停下观望一下,并发出“gia”的叫声,一有危险则立刻飞走。飞行快而急速,但通常飞行高度不高。主要以龙虱、步行甲、象甲、金龟甲、蚂蚁、蝇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蚯蚓、螺、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嫩芽和种子。</h3><h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 顶 溪 鸲(qu)</h3><h3></h3><h3> 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叫声为甚哀怨的尖亮上升音"tseeit tseeit"。鸣声为细弱的高低起伏哨音。</h3><h3>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常见于山间溪流及河流。</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尾 水 鸲(qu)</h3><h3></h3><h3> 红尾水鸲(学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是鸫科水鸲属的小型鸟类,雄鸟通体大都暗灰蓝色;翅黑褐色;尾羽和尾的上、下覆羽均栗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翅褐色,具两道白色点状斑;尾羽白色、端部及羽缘褐色;尾的上、下覆羽纯白;下体灰色,杂以不规则的白色细斑。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 红 尾 鸲</h3><h3></h3><h3>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 (Pallas, 1776),鸫科红尾鸲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紅尾鸲雄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紅尾鸲雌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 喉 红 尾 鸲</h3><h3> &nbsp;</h3><h3> 黑喉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hodgsoni),小型鸟类,体长13-16cm。雄鸟前额一直到眼上方白色或灰白色,头顶、枕浅灰色,后颈、背、肩和腰上部灰色或暗灰色,下腰、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或栗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内翈淡黑褐色或褐色,两翅暗褐色,外翈羽缘淡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基部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翼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具宽的灰色羽缘。额基、眼先、头侧、耳羽、颏、喉、一直到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棕色或栗色,尤以下胸羽色较深,肛周至尾下覆羽较淡。 雌鸟额、头顶、后颈、背、肩包括两翅覆羽等上体灰褐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浅沙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与雄鸟相同,但羽色稍淡。眼先、头侧浅棕褐色,眼周有一乳白色眼圈。下体灰褐色微沾棕色或绿色,腹中部近白色,尾下覆羽浅棕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褐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喉紅尾鸲雄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喉紅尾鸲雌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赭 红 尾 鸲</h3><h3></h3><h3> 赭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ochruros):小型鸟类,体长13-16cm。赭红尾鸲雄鸟头顶和背黑色或暗灰色,额、头侧、颈侧暗灰色或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栗棕色,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亦为栗棕色,翅上覆羽黑色或暗灰色,飞羽暗褐色。下体颏、喉、胸黑色,腹至尾下覆羽等其余下体栗棕色。雌鸟上体灰褐色,有的沾有棕色,两翅褐色或浅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外侧尾羽淡栗棕色,中央尾羽淡褐色,前额和眼周浅色。颏至胸灰褐色,腹浅棕色,尾下覆羽浅棕褐色或乳白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褐色或黑色。栖息于海拔2500-4500m的高山针叶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草地、也栖息于高原草地、河谷、灌丛以及有稀疏灌木生长的岩石草坡、荒漠和农田与村庄附近的小块林内。除繁殖期成对外,平时多单独活动。常在林下岩石、灌丛和溪谷、悬岩灌丛以及林缘灌丛中活动和觅食。主要以甲虫、象鼻虫、金龟子、步行虫、蚂蚁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昆虫为食。</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肋 蓝 尾 鸲</h3><h3></h3><h3> 红胁蓝尾鸲(学名:Tarsiger cyanurus)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而喉白的鸲。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上体蓝色,眉纹白;亚成鸟及雌鸟褐色,尾蓝。雌鸟与雌性蓝歌鸲的区别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线,而非喉全白,两胁橘黄而非皮黄。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针叶林、岳桦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山上部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尤以潮湿的冷杉、岳桦林下较常见。迁徙季节和冬季亦见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林,林缘疏林、道旁和溪边疏林灌丛中,有时甚至出现于果园和村寨附近的疏林、灌丛和草坡。食性:繁殖期间主要以甲虫、小蠹虫、天牛、蚂蚁、泡沫蝉、尺镬、金花虫、蛾类幼虫、金龟子、蚊、蜂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迁徙期间除吃昆虫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h3><h3>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尤其是秋季。主要为地栖性,多在林下地上奔跑或在灌木低枝间跳跃,性甚隐匿,除繁殖期间雄鸟站在枝头鸣叫外,一般多在林下灌丛间活动和觅食。停歇时常上下摆尾。 红胁蓝尾鸲在中国繁殖,也在中国越冬,既是夏候鸟,也是冬候鸟。</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 穆 尔 隼(sun)</h3><h3></h3><h3> 阿穆尔隼(学名:Falco amurensis,英文名:Amur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鸟类,又称为东方红脚隼,属隼形目隼科隼属。体长约31厘米,体灰色。腿、腹部及臀棕色。繁殖于西伯利亚至朝鲜北部及中国中北部、东北,印度东北部有一记录。迁徙时见于印度及缅甸,于非洲地区越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将红脚隼的不同亚种分为红脚隼(拉丁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和阿穆尔隼(拉丁名:Falco amurebsis;英文名:Amur Falcon)两种。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腿、腹部及臀棕色。似红脚隼但飞行时白色的翼下覆羽为其特征。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喉白,眼下具偏黑色线条;下体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下体斑纹为棕褐色而非黑色。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红色;脚-红色。叫声:尖厉叫声似红隼。 与燕隼十分的相似,但燕隼脚黄而爪黑,阿穆尔隼却是爪白。黄昏后捕捉昆虫,有时似燕鸻结群捕食。迁徙时结成大群多至数百只,常与黄爪隼混群。喜立于电话线上。</h3><h3>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h3><h3>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隼形目隼科所有种均属国家II级保护动物。</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隼(sun)</h3><h3></h3><h3> 红隼[sǔn](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喙较短,先端两侧有齿突,基部不被蜡膜或须状羽;鼻孔圆形,自鼻孔向内可见一柱状骨棍;翅长而狭尖,扇翅节奏较快;尾较细长。飞行快速,善于在空中振翅悬停观察并伺机捕捉猎物。常见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虫、小型鸟类、青蛙、蜥蜴以及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雄鸟的颜色更鲜艳。红隼雄鸟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蓝灰色,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前额、眼先和细窄的眉纹棕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分布较为稀疏的近似三角形的黑色斑块;腰和尾上覆羽蓝灰色,具纤细的暗灰褐色羽干纹。尾蓝灰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雌鸟上体棕红色,头顶至后颈以及颈侧具细密的黑褐色羽干纹;背到尾上覆羽具粗著的黑褐色横斑;尾亦为棕红色,幼鸟似雌鸟,但上体斑纹较粗著,鼻子与眼眶裸露部分呈灰蓝色。虹膜暗褐色,嘴蓝灰色,先端黑色,基部黄色,蜡膜和眼睑黄色,脚、趾深黄色,爪黑色。</h3><h3>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雀 鹰</h3><h3></h3><h3> 雀鹰(学名:Accipiter nisus)属小型猛禽,体长30-41厘米。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日出性。常单独生活。或飞翔于空中,或栖于树上和电柱上。以雀形目小鸟、昆虫和鼠类为食,也捕食鸽形目鸟类和榛鸡等小的鸡形目鸟类,有时亦捕食野兔、蛇、昆虫幼虫。雀鹰雄鸟上体鼠灰色或暗灰色,头顶、枕和后颈较暗,前额微缀棕色,后颈羽基白色,常显露于外,其余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色,尾上覆羽羽端有时缀有白色;尾羽灰褐色,具灰白色端斑和较宽的黑褐色次端斑;初级飞羽暗褐色,内翈白色而具黑褐色横斑;下体白色,颏和喉部满布以褐色羽干细纹;胸、腹和两胁具红褐色或暗褐色细横斑;尾下覆羽亦为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或乳白色,尾羽下面亦具4-5道黑褐色横带。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大。上体灰褐色,前额乳白色或缀有淡棕黄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或鼠灰色,具有较多羽基显露出来的白斑,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灰褐色或褐色,尾上覆羽通常具白色羽尖,尾羽和飞羽暗褐色,头侧和脸乳白色,微沾淡棕黄色,并缀有细的暗褐色纵纹。下体乳白色,颏和喉部具较宽的暗褐色纵纹,胸、腹和两胁以及覆腿羽均具暗褐色横斑,其余似雄鸟。虹膜橙黄色,嘴暗铅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黄绿色,蜡膜黄色或黄绿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杜 鹃</h3><h3></h3><h3> 大杜鹃(学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大杜鹃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缀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末端具白色先端,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下体颏、喉、前颈、上胸,以及头侧和颈侧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并杂以黑褐色细窄横斑,宽度仅1-2毫米,横斑相距4-5毫米;胸及两胁横斑较宽,向腹和尾下覆羽渐细而疏。 虹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黄色,脚棕黄色。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性孤独,常单独活动。</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 鹊</h3><h3></h3><h3> 喜鹊(学名:Pica pica)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雄性成鸟:头、颈、背和尾上覆羽辉黑色,后头及后颈稍沾紫,背部稍沾蓝绿色;肩羽纯白色;腰灰色和白色相杂状。翅黑色,初级飞羽内翈具大形白斑,外翈及羽端黑色沾蓝绿光泽;次级飞羽黑色具深蓝色光泽。尾羽黑色,具深绿色光泽、末端具紫红色和深蓝绿色宽带。颏、喉和胸黑色,喉部羽有时具白色轴纹;上腹和胁纯白色;下腹和覆腿羽污黑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体色基本相似,但光泽不如雄鸟显著,下体黑色有呈乌黑或乌褐色,白色部分有时沾灰。</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 喜 鹊</h3><h3></h3><h3> 灰喜鹊(学名:Cyanopica cyana):属雀形目、鸦科的中型鸟类。外形酷似喜鹊,但稍小。体长33-40厘米。嘴、脚黑色,额至后颈黑色,背灰色,两翅和尾灰蓝色,初级飞羽外翈端部白色。尾长、呈凸状具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灰喜鹊的前额到颈项和颊部黑色闪淡蓝或淡紫蓝色光辉;喉白,向颈侧和向下到胸和腹部的羽色逐渐由淡黄白转为淡灰色;翕部和背部淡银灰到淡黄灰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逐渐转浅淡。翅淡天蓝色,最外侧两枚初级飞羽淡黑色,其他的初级飞羽(6枚)在外翈变为白色,因而在翅膀折合起来时形成一个长形的近末端的白斑,飞羽的羽轴淡黑色;尾羽淡天蓝色,两枚中央尾羽具宽形白色端斑,其余尾羽的末端仅具白色边缘,尾羽下面淡蓝灰色。虹膜暗褐到淡褐黑;嘴、跗蹠和趾黑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嘴 蓝 鹊</h3><h3></h3><h3> 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红嘴蓝鹊是一种体态美丽的笼鸟,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至后颈、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全为黑色,顶至后颈各羽具白色、蓝白色或紫灰色羽端,且从头顶往后此端斑越来越扩大,形成一个从头顶至后颈,有时甚至到上背中央的大型块斑。背、肩、腰紫蓝灰色或灰蓝沾褐,尾上覆羽淡紫蓝色或淡蓝灰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长、呈凸状。中央尾羽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紫蓝色或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紫蓝色,末端白色,次级飞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缘紫蓝色。下体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有时沾蓝或沾黄色。虹膜桔红色,嘴和脚红色。</h3><h3> 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嘴 乌 鸦</h3><h3></h3><h3> 大嘴乌鸦(学名:Corvus macrorhynchos)又叫巨嘴鸦,俗称老鸦、老鸹。是雀形目鸟类中体型最大的几个物种之一,成年的大嘴乌鸦体长可达50厘米左右。大嘴乌鸦雌雄同形同色,通身漆黑,除头顶、后颈和颈侧之外的其它部分羽毛,带有一些显蓝色、紫色和绿色的金属光泽。嘴粗大,嘴峰弯曲,峰嵴明显,嘴基有长羽,伸至鼻孔处。额较陡突。尾长、呈楔状。后颈羽毛柔软松散如发状,羽干不明显。大嘴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对生活环境不挑剔,无论山区平原均可见到,喜结群活动于城市、郊区等适宜的环境。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脚黑色。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鼻孔距前额约为嘴长的1/3,鼻须硬直,达到嘴的中部。 主要以蝗虫、金龟甲、金针虫、蝼蛄、蛴螬等昆虫、昆虫幼虫和蛹为食。</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嘴 山 鸦</h3><h3></h3><h3> 红嘴山鸦(学名:Pyrrhocorax pyrrhocorax): 大型鸦类,体长36-48厘米。嘴、脚红色,通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纯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两翅和尾纯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和脚朱红色。相似种黄嘴山鸦嘴为黄色而不为红色,野外不难区别。幼鸟两翅和尾闪烁着金属光泽,与成鸟一样,全身余部均纯黑褐色,而无辉亮。嘴端和嘴缘尤淡,近角色;脚污褐色。雌雄羽色相同。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和脚朱红色。主要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和山地,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500米。常见在河谷岩石、高山草地、稀树草坡、草甸灌丛、高山裸岩、半荒漠、海边悬岩等开阔地带活动。地栖性,常成对或成小群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也喜欢成群在山头上空和山谷间飞翔。主要以金针虫、天牛、金龟子、蝗虫、蚱蜢、螽斯、蝽象、蚊子、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乌 鸫(dong)</h3><h3></h3><h3>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所附近觅食。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乌鸫雄鸟全身大致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是黑色。下体黑褐,色稍淡,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而微具黑褐色纵纹。嘴黄,眼珠呈桔黄色,羽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黄色。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纹。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栖落树枝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歌声嚎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胆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夜间受到惊吓时会飞离原栖地。主要以昆虫为食。所吃食物有鳞翅目幼虫、尺蠖蛾科幼虫、蝽科幼虫、蝗虫、金龟子、甲虫、步行虫等双翅目、鞘翅目、直翅目昆虫和幼虫。 也吃樟籽(食后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等植物。</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寿 带</h3><h3></h3><h3> 寿带鸟(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共有14个亚种,又名绶带鸟、练鹊﹑长尾鹟﹑一枝花等异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它的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征是雄性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像绶带一样。它体色带有金属闪光的蓝黑色,头顶伸出一簇冠羽;鸣叫时可耸起,体羽为背栗腹白,翅亦为栗色。到了老年,鸟的全身羽毛成为白色,拖着白色的长尾,飞翔于林间,因而又称之为一枝花。巢筑于树杈间,以树皮和禾本科草叶为巢材,巢形为杯状。食物中几乎全为昆虫,而且以鳞翅目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虫及其幼虫和卵等,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灭害虫的能手。</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寿带雄鸟与幼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寿带雌鸟与幼子</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 枕 黄 鹂(li)</h3><h3></h3><h3>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为中型雀类。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厘米。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相似种金黄鹂枕部不为黑色,黑色贯眼纹亦不延伸到枕部,二者分布区亦不同,野外不会混淆。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体色艳丽。主食昆虫,也吃果实和种子。树栖鸟,极少在地面活动,喜集群,常成对在树丛中穿梭。叫声悦耳。黑枕黄鹂雄鸟头和上下体羽大都金黄色。下背稍沾绿色、呈绿黄色,腰和尾上覆羽柠檬黄色。额基、眼先黑色并穿过眼经耳羽向后枕延伸,两侧在后枕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色宽带,尤以枕部较宽。两翅黑色,翅上大覆羽外翈和羽端黄色,内翈大都黑色,小翼羽黑色,初级覆羽黑色,羽端黄色,其余翅上覆羽外翈金黄色,内翈黑色。初级飞羽黑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初级飞羽外翈均具黄白色或黄色羽缘和尖端,次级飞羽黑色,外翈具宽的黄色羽缘,三级飞羽外翈几全为黄色。尾黑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黄色端斑,且愈向外侧尾羽黄色端斑愈大。雌鸟和雄鸟羽色大致相近,但色彩不及雄鸟鲜亮,羽色较暗淡,背面较绿、呈黄绿色。 幼鸟与雌鸟相似,上体黄绿色,下体淡绿黄色,下胸、腹中央黄白色,整个下体均具黑色羽干纹。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山 雀</h3><h3></h3><h3> 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中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整个头黑色,头两侧各具一大型白斑。上体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昆虫为食。大山雀雄鸟前额、眼先、头顶、枕和后颈上部辉蓝黑色,眼以下整个脸颊、耳羽和颈侧白色,呈一近似三角形的白斑。后颈上部黑色沿白斑向左右颈侧延伸,形成一条黑带,与颏、喉和前胸之黑色相连。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体色稍较暗淡,缺少光泽,腹部黑色纵纹较细。幼鸟羽色和成鸟相似,但黑色部分较浅淡而且沾褐色,缺少光泽,喉部黑斑较小,腹无黑色纵纹或黑色纵纹不明显,灰色和白色部分沾黄绿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暗褐色或紫褐色。</h3><h3>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煤 山 雀</h3><h3></h3><h3> 煤山雀(学名:Parus ater),共有21个亚种。是一种栖息于针叶林的小型鸣禽。喙短钝,略呈锥状;鼻孔略被羽覆盖;翅短圆;尾适中,方形或稍圆形;腿、脚健壮,爪钝。羽松软,雌雄羽色相似。性活跃,常在枝头跳跃,在树皮上剥啄昆虫,或在树间作短距离飞行。非繁殖期喜集群。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每窝产卵5-12枚,由雌鸟孵化约12天,双亲育雏约3周。煤山雀体长11厘。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区别在胸中部无黑色纵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边缘灰色;脚青灰。</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头 长 尾 山 雀</h3><h3></h3><h3> 红头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属小型鸟类,体长9.5-11厘米。头顶栗红色,背蓝灰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具楔形白斑。颏、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块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黄色,胸腹白色者具栗色胸带和两胁栗色。是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红头长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但因亚种不同而羽色略有变化。其中指名亚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眼先、头侧和颈侧黑色;其余上体暗蓝灰色,腰部羽端浅棕色,飞羽黑褐色,除第一、二枚飞羽外,其余飞羽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内翈微沾玫瑰红色,初级覆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微沾棕色,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最外侧3对尾羽具楔状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缘蓝灰色。颏、喉白色,喉部中央有一大型绒黑色块斑;胸、腹亦为白色,胸部有一宽的栗红色胸带,两胁和尾下覆羽亦为栗红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云南亚种和指名亚种大致相似,但头顶栗红色较淡,胸带和两胁栗红色较暗且胸带亦较细窄。西藏亚种和指名亚种相似,但具白色眉纹,眉纹以下,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颏和颚纹白色,喉有一黑斑,其余下体淡棕黄色,胸部有一淡色横带,位于黑色喉部和淡棕黄色胸部之间。虹膜桔黄色,嘴蓝黑色,脚棕褐色。</h3><h3>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棕 头 鸦 雀</h3><h3></h3><h3> 棕头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webbianus)一种全长约12厘米。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h3><h3>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后颈有时直到上背均为红棕色或棕色,头顶羽色稍深,眼先、颊、耳羽和夹侧棕栗色或暗灰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有的微沾灰、呈橄榄灰褐色。尾羽暗褐色,基部外翈羽缘橄榄褐色或稍沾橄榄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多为橄榄褐色具隐约可见的暗色横斑。两翅覆羽棕红色或与背相似,飞羽多为褐色或暗褐色,除小覆羽和第一枚飞羽外,其余各羽外翈均缀有深淡不一的栗色或栗红色,往先端逐渐变淡,内翈羽缘淡棕色或淡玫瑰棕色。颏、喉、胸粉红棕色或淡棕色具细微的暗红棕色纵纹,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褐色或灰褐色,腹中部淡棕黄色或棕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脚铅褐色。主要以甲虫、象甲、松毛虫卵、蝽象、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也集成20或30多只乃至更大的群。性活泼而大胆,不甚怕人,常在灌木或小树枝叶间攀缘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一般都短距离低空飞翔,不做长距离飞行。常边飞边叫或边跳边叫,鸣声低沉而急速,较为嘈杂。</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 翅 雀</h3><h3></h3><h3> 金翅雀(学名:Carduelis sinica)又名金翅、绿雀。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嘴细直而尖,基部粗厚,头顶暗灰色。背栗褐色具暗色羽干纹,腰金黄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黄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醒目。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金翅雀雄鸟眼先、眼周灰黑色,前额、颊、耳覆羽、眉区、头侧褐灰色沾草黄色,头顶、枕至后颈灰褐色,羽尖沾黄绿色。背、肩和翅上内侧覆羽暗栗褐色,羽缘微沾黄绿色,腰金黄绿色。短的尾上覆羽亦为绿黄色,长的尾上覆羽灰色缀黄绿色,中央尾羽黑褐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暗淡,头顶至后颈灰褐而具暗色纵纹。上体少金黄色而多褐色,腰淡褐而沽黄绿色。下体黄色亦较少、仅微沾黄色且亦不如雄鸟鲜艳。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色较淡,上体淡褐色具明显的暗色纵纹,下体黄色亦具褐色纵纹。 </h3><h3>虹膜栗褐色,嘴黄褐色或肉黄色,脚淡棕黄色或淡灰红色。</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 尾 伯 劳</h3><h3></h3><h3> 红尾伯劳(学名:Lanius cristat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褐伯劳。体长18-21cm。一般生活于温湿地带森林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区以及多筑巢于林缘、开阔地附近。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瓢虫科、半翅目蝽科和鳞翅目昆虫。偶尔吃少量草子。红尾伯劳普通亚种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指名亚种额和头顶红棕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上背、肩暗灰褐色(指名亚种棕褐色),下背、腰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红色,尾羽棕褐色具有隐约可见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横斑。两翅黑褐色,内侧覆羽暗灰褐色,外侧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具棕白色羽缘和先端。翅缘白色,眼先、眼周至耳区黑色,连结成一粗著的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直到耳后。眼上方至耳羽上方有一窄的白色眉纹。颏、喉和颊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两胁较多棕色,腋羽亦为棕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苍淡,贯眼纹黑褐色。幼鸟上体棕褐色,各羽均缀黑褐色横斑和棕色羽缘,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满杂以细的黑褐色波状横斑。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灰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棕 背 伯 劳</h3><h3></h3><h3>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体长23-28厘米。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背棕红色。尾长、黑色,外侧尾羽皮黄褐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贯眼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棕背伯劳前额黑色,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头顶至上背灰色(西南亚种黑色)。下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棕色,翅上覆羽黑色,大覆羽具窄的棕色羽缘。飞羽黑色,内侧飞羽外翈羽缘棕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或棕白色,形成白色翅斑并明显露出于翅覆羽外。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外翈具棕色羽缘和端斑。颏、喉和腹中部白色,其余下体淡棕色或棕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棕红色或浅棕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 腰 柳 莺</h3><h3></h3><h3> 黄腰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proregulus)为鹟科柳莺属的鸟类,俗称柳串儿、串树铃儿、树串儿、绿豆雀、淡黄腰柳莺、甘肃[黄腰]柳莺、柠檬柳莺、巴氏柳莺、黄尾根柳莺。体小,常活动于树顶枝叶层中,易与其它柳莺种类混淆。体形似黄眉柳莺,但更小些。上体橄榄绿色;腰部有明显的黄带;翅上两条深黄色翼斑明显;腹面近白色。上体包括两翼的内侧覆羽概呈橄榄绿色,在头较浓,向后渐淡;前额稍呈黄绿色;头顶中央冠纹呈淡绿黄色;眉纹显著,呈黄绿色,自嘴基直伸到头的后部;自眼先有一条暗褐色贯眼纹,沿着眉纹下面,向后延伸至枕部;颊和耳上覆羽为暗绿与绿黄色相杂;腰羽黄色,形成宽阔横带,故称黄腰柳莺。尾羽黑褐色,各羽外翈羽缘黄绿色,内翈具狭窄的灰白羽缘;翼的外侧覆羽以及飞羽均呈黑褐色,各羽外翈均缘以黄绿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的先端淡黄绿色,形成翅上明显的两道翼斑;最内侧3级飞羽亦具白端。下体苍白色,稍沾黄绿色,尤以两胁、腋羽和翅下覆羽尤然。雌雄两性羽色相似。虹膜黑褐色;嘴近黑,下嘴基部淡黄;脚淡褐色。食物主要是像鼻虫Curculionidae、小蠹虫Scolytidae、蚊子、尺蠖虫Geometridae、卷叶蛾Tortridae和螟蛾Pyralidae幼虫等。</h3><h3>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 头 鹎(bei)</h3><h3></h3><h3>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台语),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白头鹎体长约17到22厘米,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老鸟的枕羽(后头部)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背和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和尾部稍带黄绿色,颏,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部白色或灰白色,杂以黄绿色条纹,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长居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偶尔啄食昆虫。春末夏初开始营巢繁殖,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时就消失了。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 臀 鹎</h3><h3></h3><h3> 黄臀鹎(学名:Pycnonotus xanthorrhous):外形大小与红耳鹎相似,体长17-21cm。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但幼鸟几全以昆虫为食。黄臀鹎的额、头顶、枕、眼先、眼周均为黑色,额和头顶微具光泽,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红色小斑点。耳羽灰褐或棕褐色,背、肩、腰至尾上覆羽土褐或褐色,两翅和尾暗褐色,飞羽具淡色羽缘,尾羽具不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横斑或无此横斑。有的外侧尾羽具窄的白色尖端。颏、喉白色,喉侧具不明显的黑色髭纹。其余下体污白色或乳白色,上胸灰褐色,形成一条宽的灰褐色或褐色环带,两胁灰褐色或烟褐色,尾下覆羽深黄色或金黄色。虹膜棕色、茶褐色或黑褐色,嘴、脚黑色。</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 雀 嘴 鹎</h3><h3></h3><h3> 领雀嘴鹎(学名:Spizixos semitorques)为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俗名羊头公、中国圆嘴布鲁布鲁、绿鹦嘴鹎、青冠雀。小型鸟类,体长17-21cm。额、头顶黑色(台湾亚种灰色),额基近鼻孔处和下嘴基部各有一小束白羽,颊和耳羽黑色具白色细纹。头两侧略杂以灰白色,后头和颈部逐渐转为深灰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尾上覆羽稍浅淡,尾橄榄黄色具宽阔的暗褐至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与背相似,外表呈褐绿色或暗橄榄黄色,飞羽暗褐色,外翈橄榄黄绿色。颏、喉黑色,其后围以半环状白环,延伸至颈的两侧到耳后,胸和两胁橄榄绿色,腹和尾下覆羽鲜黄色。有的在下胸两侧和腹侧有不明显的纵纹。 虹膜灰褐或红褐色,嘴粗短,上嘴略向下弯曲,灰黄色或肉黄色,脚淡灰褐或褐色。食性较杂。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尤以野果占优势,主要种类有草莓、黄莓、马桑、胡颓子、花揪、荚蒾、野葡萄、樱桃、长春藤果实、五加科果实、鸡屎藤果实、蔷薇果实、麻子、禾本科种子、豆科种子及嫩叶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子、步行虫等鞘翅目和其他昆虫。</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 头 绿 啄 木 鸟</h3><h3></h3><h3> 灰头绿啄木鸟(学名:Picus canus)是鴷形目啄木鸟科的鸟类。雄鸟额基灰色杂有黑色,额、头顶朱红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灰色或暗灰色、杂以黑色羽干纹,眼先黑色,眉纹灰白色,耳羽、颈侧灰色,颧纹黑色宽而明显。背和翅上覆羽橄榄绿色,腰及尾上覆羽绿黄色。中央尾羽橄榄褐色,两翈具灰白色半圆形斑,端部黑色,羽轴辉亮黑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具暗色横斑。初级飞羽黑色,外翈具白色方形横斑,内翈基部亦具白色横斑,次级飞羽外翈沾橄榄黄色,白斑不明显。下体颏、喉和前颈灰白色,胸、腹和两胁灰绿色,尾下覆羽亦为灰绿色,羽端草绿色。 雌鸟额至头顶暗灰色,具黑色羽干纹和端斑,其余同雄鸟。 雄性幼鸟嘴基灰褐色,额红色,呈近圆形斑并具橙黄色羽缘。头顶暗灰绿色具淡黑色羽轴点斑,头侧至后颈暗灰色,两胁、下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并杂以淡黑色斑点和横斑。其余同成鸟。 虹膜红色,嘴灰黑色,脚和趾灰绿色或褐绿色。主要栖息于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也出现于次生林和林缘地带,很少到原始针叶林中。秋冬季常出现于路旁、农田地边疏林,也常到村庄附近小林内活动。以蚂蚁、小蠹虫、天牛幼虫、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为食。</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 斑 啄 木 鸟</h3><h3></h3><h3> 大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jor)又名赤鴷、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雄鸟额棕白色,眼先、眉、颊和耳羽白色,头顶黑色而具蓝色光泽,枕具一辉红色斑,后枕具一窄的黑色横带。后颈及颈两侧白色,形成一白色领圈。肩白色,背辉黑色,腰黑褐色而具白色端斑;两翅黑色,翼缘白色,飞羽内翈均具方形或近方形白色块斑,翅内侧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在翅内侧形成一近圆形大白斑。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白色并具黑色横斑。颧纹宽阔呈黑色,向后分上下支。颏、喉、前颈至胸以及两胁污白色,腹亦为污白色,略沾桃红色,下腹中央至尾下覆羽辉红色。雌鸟头顶、枕至后颈辉黑色而具蓝色光泽,耳羽棕白色,其余似雄鸟(东北亚种)。幼鸟(雄性)整个头顶暗红色,枕、后颈、背、腰、尾上覆羽和两翅黑褐色,较成鸟浅淡。前颈、胸、两胁和上腹棕白色,下腹至尾下覆羽浅桃红色。虹膜暗红色,嘴铅黑或蓝黑色,跗蹠和趾褐色。主要以甲虫、小蠹虫、蝗虫、吉丁虫、天牛幼虫、蚁科、蚊科、胡蜂科、鳞翅目、鞘翅目等各种昆虫、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蜗牛、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橡实、松子、稠李和草子等植物性食物。</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戴 胜</h3><h3></h3><h3> 戴胜(学名:Upupa epops)共有9个亚种。头顶具凤冠状羽冠;嘴形细长,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以虫类为食,在树上的洞内做窝。性活泼,喜开阔潮湿地面,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有警情时冠羽立起,起飞后松懈下来。每年5、6月份繁殖,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岩石缝隙、堤岸洼坑、断墙残垣的窟窿中。每窝产卵7-9枚。戴胜依不同亚种体长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55~80克。头、颈、胸淡棕栗色。羽冠色略深且各羽具黑端,在后面的羽黑端前更具白斑。胸部还沾淡葡萄酒色;上背和翼上小覆羽转为棕褐色;下背和肩羽黑褐色而杂以棕白色的羽端和羽缘;上、下背纹有黑色、棕白色、黑褐色三道带斑及一道不完整的白色带斑,并连成的宽带向两侧围绕至翼弯下方;腰白色;尾上覆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部分羽端缘白色;尾羽黑色,各羽中部向两侧至近端部有一白斑相连成一弧形横带。翼外侧黑色、向内转为黑褐色,中、大覆羽具棕白色近端横斑,初级飞羽(除第1枚外)近端处具一列白色横斑,次级飞羽有4列白色横斑,三级飞羽杂以棕白色斜纹和羽缘。腹及两胁由淡葡萄棕转为白色,并杂有褐色纵纹,至尾下覆羽全为白色。虹膜褐至红褐色;嘴黑色,基部呈淡铅紫色;脚铅黑色。幼鸟上体色较苍淡、下体较呈褐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 头 百 灵</h3><h3></h3><h3> 凤头百灵(学名:Galerida cristata)共有37个亚种,在雀形目中体型略大,身长17-18厘米,翼展29-34厘米,体重35-45 克。体型略大的具褐色纵纹的百灵。具羽冠,冠羽长而窄。上体沙褐而具近黑色纵纹,尾覆羽皮黄色。下体浅皮黄,胸密布近黑色纵纹。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长而下弯。飞行时两翼宽,翼下锈色;尾深褐而两侧黄褐。幼鸟上体密布点斑。与云雀区别在侧影显大而羽冠尖,嘴较长且弯,耳羽较少棕色且无白色的后翼缘。中央一对尾羽浅褐色,最外向侧一对尾羽大部分为皮黄色或棕色,仅内翈羽缘黑褐色。外侧第二对尾羽仅外翈有一宽的棕色羽缘。翅上覆羽浅褐色或沙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内翈基部亦有宽的棕色羽缘。 体型羽色略似麻雀,适应于地栖生活,腿、脚强健有力,后趾具1长而直的爪;跗跖后缘具盾状鳞;喙短而近锥形,适于啄食种子;翅尖而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较长;尾羽中等长度,具浅叉,外侧尾羽常具白色。栖于干燥平原、旷野、半荒漠、沙漠边缘、农耕地及弃耕地。主要以草籽、嫩芽、浆果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甲虫、蚱蜢、蝗虫等。虹膜深褐色;鸟喙黄粉色,喙端深色;脚爪偏粉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 鹨(liu)</h3><h3></h3><h3> 树鹨(学名:Anthus hodgsoni)是小型鸣禽,外形和林鹨相似,体长15-16厘米。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树鹨上体橄榄绿色或绿褐色,头顶具细密的黑褐色纵纹,往后到背部纵纹逐渐不明显。眼先黄白色或棕色,眉纹自嘴基起棕黄色,后转为白色或棕白色、具黑褐色贯眼纹。下背、腰至尾上覆羽几纯橄榄绿色、无纵纹或纵纹极不明显。两翅黑褐色具橄榄黄绿色羽缘,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或棕白色端斑。尾羽黑褐色具橄榄绿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具大型楔状白斑,次一对外侧尾羽仅尖端白色。颏、喉白色或棕白色,喉侧有黑褐色颧纹,胸皮黄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白色,胸和两胁具粗著的黑色纵纹。虹膜红褐色,上嘴黑色,下嘴肉黄色,跗蹠和趾肉色或肉褐色。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杂草种子等植物性的食物,所吃的昆虫有蝗虫、蝽象、金针虫、蝇、蚊、蚁等。</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 麻 雀</h3><h3></h3><h3> 树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也通称麻雀,是雀科、麻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额、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头侧白色,耳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头侧极为醒目。背沙褐或棕褐色具黑色纵纹。颏、喉黑色,其余下体污灰白色微沾褐色。相似种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颊部均无黑斑,野外不难区别。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粒、草子、种子、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吃大量昆虫,特别是雏鸟,几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一般均为地方性留鸟,在当地繁殖。成鸟:从额至后颈张肝褐色;上体砂褐色,背部具黑色纵纹,并缀以棕褐色;尾暗褐色,羽缘较浅淡;翅小覆羽栗色,中覆羽的基部呈灰黑色,具白色沾黄的羽端,大覆羽大都黑褐色,外翈具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一枚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缘较阔,棕色亦较浓着;眼的下缘、眼的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概白,耳羽后各具一黑色块斑;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色,两胁转为淡黄褐色,尾下覆羽与之相同,但色更淡,各羽具宽的较深色的轴纹,腋羽色同胁部。 虹膜暗红褐色;嘴一般为黑色,但冬季有的呈角褐;下嘴呈黄色,特别是基部;脚和趾等均污黄褐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 椋 鸟(liangniao)</h3><h3></h3><h3> 灰椋鸟(学名:Sturnus cineraceus):是雀形目椋鸟科的物种,体型较北椋鸟稍大,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灰椋鸟是一种适应能力非常强的鸟,性喜成群,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多休憩于电线和树枝上。雄性:雄灰椋鸟白额、头顶、头侧、后颈和颈侧黑色微具光泽,额头和头顶前部杂有白色,和眼周灰白色杂有黑色,颊和耳羽白色亦杂有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狭窄的灰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白色羽缘变宽。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内翈先端白色。颏白色,喉、前颈和上胸灰黑色具不甚明显的灰白色矛状条纹。下胸、两胁和腹淡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灰黑色杂有白色羽端。雌性: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仅前额杂有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褐色。颏、喉淡棕灰色,上胸黑褐色具棕褐色羽干纹。 虹膜褐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跗跖和趾橙黄色。</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h3><h3></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 噪 鹛</h3><h3></h3><h3> 山噪鹛(学名:Garrulax davidi)是雀形目鹟科的鸟类,中型鸣禽。全身黑褐色,上体羽灰砂褐色或暗灰褐色,无显著花纹,嘴稍向下曲。鼻孔完全被须羽掩盖;嘴在鼻孔处的厚度与其宽度几乎相等。体长约250mm,体重约55g。栖息于山地斜坡上的灌丛中。经常成对活动,善于地面刨食。夏季吃昆虫,辅以少量植物种子、果实;冬季则以植物种子为主。巢用干草、嫩枝等构成浅杯状,内敷以细根、纤维等。每窝产卵3-6个,卵呈玉蓝色,大约为25*19mm。鸣叫声多变化,富于音韵而动听。鸣叫时常振翅展尾,在树枝上跳上跳下,非常活跃。</h3><h3>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 尾 蜡 嘴 雀</h3><h3></h3><h3> 黑尾蜡嘴雀(学名:Eophona migratoria)又名蜡嘴、小桑嘴、皂儿(雄性)、灰儿(雌性)。该物种雄雌异形异色。中型鸟类,体长17-21厘米。嘴粗大、黄色。雄鸟头辉黑色,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浅灰色,两翅和尾黑色,初级覆羽和外侧飞羽具白色端斑。颏和上喉黑色,其余下体灰褐色或沾黄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鸟头灰褐色,背灰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银灰色,尾羽灰褐色、端部多为黑褐色。头侧、喉银灰色,其余下体淡灰褐色,腹和两胁沾橙黄色,其余同雄鸟。 </h3><h3> 相似种黑头蜡嘴雀体型较大,头部黑色范围小,飞羽中间有白斑而末端无白斑。黑尾蜡嘴雀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无论雄雌的形象都憨态可鞠非常惹人喜爱。 </h3><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尾蜡嘴雀雌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燕 雀</h3><h3></h3><h3> 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繁殖羽额、头顶、头侧、枕、后颈、背、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以及最长的尾上覆羽灰黑色,或多或少缀有蓝色。肩、翅上中覆羽、大覆羽尖端、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小覆羽锈棕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羽基较淡。尾黑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的淡色斑。颏、喉和上胸锈棕色,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白色,刚换上的新羽上体黑色部分多被有锈色羽端(直到5月才退去)。肩锈色,大覆羽尖端赭色,飞羽和尾羽外翈具淡色羽缘。雌鸟春夏羽羽色和雄鸟相似,但较雄鸟淡,上体黑色部分被褐色取代,且具淡色羽缘,头和背部具不明显的纵纹。秋冬羽羽色和雄鸟秋羽相似,但羽色较暗、不及雄鸟鲜亮。头顶至上背黑褐色,羽缘暗红棕色,下背至腰灰白色,尾浅黑色,具白色狭缘。颏、喉沙棕色,上胸暗橙棕色,羽端灰棕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灰白色。幼鸟和雌鸟相似。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基角黄色,嘴尖黑色,脚暗褐色。主要以草子、果食、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以杂草种子最喜吃,也吃树木种子、果实。</h3><h3>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nbsp;</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 燕</h3><h3></h3><h3> 家燕(学名:Hirundo rustica):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家燕雌雄羽色相似。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两翼小覆羽、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亦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蓝色光泽,飞羽狭长。尾长、呈深叉状。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形延长,其余尾羽由两侧向中央依次递减,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内翈均具一大型白斑,飞行 时尾平展,其内翈上的白斑相互连成“V”字形。颏、喉和上胸栗色或棕栗色,其后有一黑色环带,有的黑环在中段被侵入栗色中断,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淡棕色和淡赭桂色的,随亚种而不同,但均无斑纹。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黑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尾较短,羽色亦较暗淡。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蚊、蝇、蛾、蚁、蜂、叶蝉、象甲、金龟甲、叩头甲、蜻蜓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h3><h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珠 颈 斑 鸠</h3><h3></h3><h3> 珠颈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小型鸟类,体长27-34厘米,体重120-205克,嘴峰长15-19毫米,翅长137-163毫米,尾长123-165毫米,跗跖长20-26毫米。头为鸽灰色,上体大都褐色,下体粉红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其上满布以白色细小斑点形成的领斑,在淡粉红色的颈部极为醒目。尾甚长,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暗褐色,脚红色。前额淡蓝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枕、头侧和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似的细小斑点,上体余部褐色,羽缘较淡。中央尾羽与背同色,但较深些;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翼缘、外侧小覆羽和中覆羽蓝灰色,其余覆羽较背为淡。飞羽深褐色,羽缘较淡。颏白色,头侧、喉、胸及腹粉红色;两胁、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灰色。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不如雄鸟辉亮、较少光泽。虹膜褐色,嘴深角褐色,脚和趾紫红色,爪角褐色。珍珠斑点只有成年的珠颈斑鸠才有,幼鸟是没有的。</h3><h3>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雉 鸡</h3><h3></h3><h3> 雉鸡(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又名环颈雉。共有31个亚种。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雄鸟羽色华丽,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几个亚种,颈部都有白色颈圈,与金属绿色的颈部,尾羽长而有横斑。雄鸟前额和上嘴基部黑色,富有蓝绿色光泽。头顶棕褐色,眉纹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肤绯红色。在眼后裸皮上方,白色眉纹下还有一小块蓝黑色短羽,在相对应的眼下亦有一块更大些的蓝黑色短羽。耳羽丛亦为蓝黑色。颈部有一黑色横带,一直延伸到颈侧与喉部的黑色相连,且具绿色金属光泽。在此黑环下有一比黑环更窄些的白色环带,一直延伸到前颈,形成一完整的白色颈环,其中前颈比后颈白带更为宽阔。雌鸟较雄鸟为小,羽色亦不如雄鸟艳丽,头顶和后颈棕白色,具黑色横斑。肩和背栗色,杂有粗著的黑纹和宽的淡红白色羽缘;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羽色逐渐变淡,呈棕红色和淡棕色,且具黑色中央纹和窄的灰白色羽缘,尾亦较雄鸟为短,呈灰棕褐色。颏、喉棕白色,下体余部沙黄色,胸和两胁具黑色沾棕的斑纹。虹膜栗红色或淡红褐色,嘴暗白色,基部灰色或端部绿黄色,基部灰褐色,跗蹠黄绿色,其上有短距,跗蹠红绿色,无距。</h3><h3> 中国亚种全部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h3><h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卷尾</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吃杯茶(闽南、台湾)、铁炼甲(陕西)、篱鸡(北京)、铁燕子、黑黎鸡、黑乌秋、黑鱼尾燕、龙尾燕(华南)、乌秋。全身乌黑,尾羽分叉,飞行姿态优美。分布于伊朗至印度、中国、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国内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华北各省、西至陕西、四川、西藏、长江以南流域地区、西抵云南、海南等地,常见于城郊村庄附近和广大农村以及尤喜在村民屋前后高大的椿树上营巢。</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中等体型(30厘米)的蓝黑色而具辉光的卷尾。嘴小,嘴角具白点。尾长而叉深,在风中常上举成一奇特角度。</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亚成鸟:下体下部具近白色横纹。</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次级飞羽的先端缘以淡色,翼缘杂以白斑。</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台湾亚种harterti的尾较短。</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虹膜-红色;嘴及脚-黑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眼潜鸭</h3> 白眼潜鸭(学名:Aythya nyroca,英文名:Ferruginous Duck)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俗名白眼凫。雄鸟眼白,尾下白,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多栖息于富有水生生物和苇丛的淡水或半咸水的湖泊、池塘、海湾以及低湿地。怯生谨慎,成对或成小群。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腰草鹬</h3> 白腰草鹬(学名:Tringa ochropus,英文名:Green Sandpiper),属鸻形目鹬科鹬属。腹部白。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斑姬啄木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斑姬啄木鸟(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英文名:Speckled Piculet)为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的鸟类。小型啄木鸟,上体橄榄色,下体多黑点,脸及尾部具黑白色纹。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不常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地鹨</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草地鹨(学名:Anthus pratensis,英文名:Meadow Pipit)是鹡鸰科鹨属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野外停栖时,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喜欢在针叶、阔叶、杂木等种类树林或附近的草地栖息,也好集群活动。性很机警,稍有动静立即飞往树上,并发出高声鸣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虎斑地鸫</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虎斑地鸫(学名:Zoothera dauma,英文名:Scaly Thrush)是鸫科地鸫属的鸟类,俗名虎鸫、顿鸫、虎斑山鸫。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缅甸、老挝、孟加拉、不丹、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安徽、江苏、贵州、浙江、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主要生活于在西藏栖于2200米的林区、在东北栖于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在青海在河谷杨树林下和灌丛中、在云南栖于1800-2750米沟谷林下灌丛或竹林地面以及在北京栖于灌木林或混交。</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腹山雀</h3> 黄腹山雀(学名:Pardaliparus venustulus,英文名:Yellow-bellied Tit)是山雀科黄腹山雀属的鸟类,俗名采花鸟、黄豆崽、黄点儿。全长约10cm,是中国特有鸟类,属稀有鸟类,应注意保护。腹部黄色,体型较小且无大山雀及绿背山雀胸腹部的黑色纵纹。栖息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常结群活动,于高大的针叶树和阔叶树上或穿梭于灌丛间,有时与大山雀混群,主要取食昆虫,也吃植物性食物,黄腹山雀在山雀家族中是少有的“夫妻”双栖双飞鸟,可以说是山雀中的爱情鸟。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 鹀</h3> 小鹀(学名:Emberiza pusilla,英文名:Little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麦寂寂、花椒子儿、高粱头、铁脸儿、虎头儿。全长约13cm,雌雄同色,头部具黑色和栗色条纹,眼圈色浅。雌鸟及雄鸟冬羽羽色较淡,无黑色头侧线。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欧洲北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华北自河北、西至宁夏、甘肃、新疆、南至长江流域、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山谷和高山以及栖息于灌木丛、小乔木、村边树林与草地、苗圃、麦地和稻田中。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星头啄木鸟</h3> 星头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canicapillus,英文名:Grey-capped Pygmy Woodpecker)属鴷形目啄木鸟科。是体小的啄木鸟,腹部具黑色纵纹,雄鸟眼后上方具红色条纹。习性同其他小型啄木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岩鸽</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岩鸽(学名:Columba rupestris,英文名:Hill Pigeon)是鸽属的鸟类,俗名野鸽子、横纹尾石鸽、山石鸽。腰部和近尾端处各具有一道白斑。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朝鲜、亚洲、阿富汗、尼泊尔、印度、锡金,包括中国大陆的东自黑龙江、西抵新疆、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山区多岩石和峭壁的地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达乌尔地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灰背伯劳</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灰背伯劳(学名:Lanius tephronotus,英文名:Grey-backed Shrike)是伯劳属的鸟类。具黑色眼罩,头和背暗灰,翅、尾黑褐;下体近白,胸染锈棕。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自平原至海拔4000m 的山地疏林地区、在农田及农舍附近较多、常栖息在树梢的干枝或电线上以及在榆、槐等阔叶树或灌木上筑巢。以昆虫为主食。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丝光椋鸟</h3><h3> 丝光椋鸟(学名:Sturnus sericeus): 体型大小和其他椋鸟相似,体长20-23cm。嘴朱红色,脚橙黄色。雄鸟头、颈丝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后均变淡,两翅和尾黑色。雌鸟头顶前部棕白色,后部暗灰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浅灰褐色,其他同雄鸟。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燕 隼</h3><h3> 学名:Falco subbuteo,英文名: Eurasian Hobby)属隼形目隼科隼属,俗称为青条子、蚂蚱鹰、青尖、土鹘、儿隼、虫鹞等。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上体深蓝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腿羽淡红色。繁殖于欧洲、西北非、除阿拉伯外的中东,以及整个亚极圈和温带亚州。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近似种有非洲隼、东非的烟色隼、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猛隼。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银喉长尾山雀</h3><h3> 学名:Aegithalos glaucogularis,英文名:Silver-throated Bushtit)是雀形目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鸟类,又叫做银喉山雀。其东北亚种身体几乎全白,现已提升为独立鸟种北长尾山雀。全长约16厘米,美丽小巧,繁殖期外结成小群至大群。头顶黑色具浅色纵纹,头和颈侧呈葡萄棕色,背灰尾长,黑色并具白边,下体淡葡萄红色,喉部中央具银灰色斑。尾羽长度与头体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各亚种图案不同,注意区别。</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十七号</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7月2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h3><h3>  &nbsp;</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h3><h3>  2016年7月2日</h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h3><h3></h3><h3>(1988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h3><h3> 目录</h3><h3> 第一章 总则</h3><h3> 第二章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h3><h3> 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h3><h3> 第四章 法律责任</h3><h3> 第五章 附则</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