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972年我从这去参军,屈指算来离开这里已经45年了,感觉是那么的遥远,却又是那么的快速,岁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青春更是在不觉中一闪而过,这不,当年年轻的我如今已逾花甲了。</h1><h1> </h1><h1> 这次由于时间仓促,只是匆匆而来,来不及细看,一些地方甚至还没看,只能就此所见回顾往昔,抒发情感,并希望以此给在一六六医院战斗过、工作过和生活过的人们一个具象的历史镜头回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镜头里的实际景象就不复存在了。</h1><h1> 中国人解放军第一六六医院组建于1966年10月16日,如今这个光荣的番号早已退出人民军队的编制序列,但其20年的辉煌战斗历程和工作业绩将永存于我军的光荣史册。在此之前,广西辖区内已有5个部队医院(303、181、158、183、191),后来随着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以及我国军事介入援越抗美的需要,相继又组建成立了至少5个正团级部队医院,一六六医院就是在那个时期的特殊背景下组建的。现在很难再看到一个省的范围有那么多的部队医院了。</h1><h1> 初期一六六医院主要是收治援越抗美出国部队的伤病员,记得那时从前方转来的伤病员大都是工程兵和铁道兵部队的,也有少许是防空部队的。为了援助西南边境那个“同志加兄弟”小邻居的抗美战争,中国实际上早已秘而不宣的派出部队直接参与了作战行动,后来仅仅时隔14年我们就教训了这个忘恩负义的小邻居,医院的工作任务又以救治自卫还击战参战部队的伤病员为重点。</h1><h1> 一六六在建院20年的时间跨度里直接参与了两大战役行动的医疗保障任务,医院的前辈们可以很自豪的说这辈子的军装没白穿!是当之无愧光荣的白衣战士!作为军人后代的我,1979年2月也很荣幸的参加了自卫还击战。</h1><h1> 我只是以一个曾经在此生活过的人凭着记忆来回顾过去,毕竟在这生活了6年,而且又正处于那个动荡、火红的年代,那个时代印记相当突出的年代。当时的我已经开始懂得了思考,开始学会了观察,所以多少知道一六六的一些皮毛。至于医院的更多方面我就没资格赘述了,前辈们都了如指掌。</h1> <h1>进入一六六医院的大路口,也是通往兴安县的必经之路。</h1> <h1>通往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路</h1> <h1>通往门诊部、住院部的路</h1> <h1>一六六医院的标志建筑——门诊部综合楼。时隔50年了,象征着军队标志的红五星仍牢牢嵌在房屋上方,表示着这里曾经是一个军队编制的医院。“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仍清晰在目,当年医院就是秉承这个宗旨为部队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医疗战线的一个口号,更是那个时代白衣战士的一种精神!这里,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h1> <h1>这个地方好像是药房?</h1> <h1>住院部一角。水泥柱的电线杆还耸立着,这已经是改进过的电线杆了,最早的是那种木头的,通信兵维护时可以穿一种钉爪鞋爬上去。具有时代特征的五角星让人感觉那么的亲切,当年部队营区几乎都有五角星标志,凡是有五角星标志的单位大都是军事单位。</h1> <h1>这栋隐于树林之中的小楼是一六六医院的办公室,当年医院的所有指令都是由这里发出的。里面设有院领导办公室、政治处、医务处、院务处、会议室等部门。</h1> <h1>办公楼侧面</h1> <h1>办公楼一角</h1> <h1>上世纪60年代广西駐军单位普遍采用的石材契合墙体真结实,半个世纪过去了,而且还荒废了十多年,虽然木质窗户的玻璃已坏损,墙体依然完好如初。</h1> <h1>住院部病房大都是这种两层楼,外墙体也是采用石材契合的建筑。</h1> <h1>住院部食堂。这的伙食讲究的是营养搭配,是按病号灶的标准,好像也不到8角钱/天,但比建制连队的标准略高(那时部队的基本伙食标准为4角8分/天)</h1> <h1>这是连接住院部各科室之间的通道,在当时这种廊桥式的通道设计还是比较超前的,166医院建于山地,地形起伏不平,造成了各科室地势间的水平差,这种廊桥式的通道不仅很好解决了各科之间畅通的问题,还极大方便了楼层之间的伤病员运送。</h1> <h1>廊桥通道现状。别看现在如此破烂不堪,当年可是何等的漂亮。</h1> <h1>通道伸向长满针叶松的林间小道,即便是现在的荒废苍夷也难以掩饰当年的幽静之美。</h1> <h1>营养食堂</h1> <h1>这里是医院的副业生产组。副业生产历来是我军的传统强项,这是战争年代从南泥湾大生产时就逐渐形成的光荣传统。几乎每个连队级单位都有自己的副业生产,更别说团级的医院单位了,不但有,而且还是专职的,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医院就靠这源源不断提供着各种丰富的副食品。</h1> <h1>传染科病房一角。这是整个住院部位置相对偏远、独立的科室,病房设计都是平房,里面设有套间病房,传染科当时也叫四内科。记得文革混乱时为了保护个别地方上的领导,曾假名收容过“特殊的传染病号”,这样红卫兵就没敢进去抓人(此一说不一定准确呦,别太当真)</h1> <h1>四内科(传染科)食堂,独家小院的,有点高干餐厅的感觉。</h1> <h1>这栋房早期是医院的理发室、冰室、招待所及其它服务部门,男士们每月必来一次,那个年代还没有美容一说,但整铈容貌让人精神一些还是必须的。那时的冰棍2分钱一根(牛奶冰棍3分钱),雪糕冰水5分钱,汽水7分钱一瓶。</h1> <h1>灯光球场,也是医院唯一的正规球场,当年最聚人气的地方。那时全军文体活动开展很是活跃,其中最为盛行的就是篮球运动,几乎每个部队单位都有自己的篮球代表队,一六六医院就有一支颇有声望的篮球队,印象中主力队员有老陶、王怀国等人,吕良担任裁判。我尤其对老陶的“三步上篮”印象最深,那是他的经典招牌动作,他做最后一个跨步动作时先在腾空的一瞬间弓身把球护在怀里,紧接着一个张弓式的强力反弹把球送进篮筐,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绝对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打过篮球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动作不仅需要极强的腹背力量,还要有很好的身体协调性。</h1> <h1>这个篮球场的球架有个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是用炮弹壳焊接而成的(应该是122mm榴弹炮的弹壳),很有点军人傲骨的感觉,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坚实挺立。</h1> <h1>医院工作人员饭堂(又叫干部食堂),每个人每天都要来的地方。记得那个时候食堂的菜谱只有“一号、二号、三号”几个简单的菜式,周末时另有“加菜”,逢年过节时医院的副业生产组会拿些副食品在这按每家的份额分配售卖,偶尔春节时全院会在这搞个会餐,现在想到那个会餐的场面我仍会感觉饥肠辘辘、食欲难忍。文革时期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还在这吃过“忆苦餐”。</h1> <h1>饭堂内景。当年美味溢出的食堂如今变成了加工厂,真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时代变了,饭堂的功能也变了。</h1> <h1>饭堂的天花板是采用草木与灰浆搅拌施工的,现在看来这种材质做天花板不仅经济、结实耐用,还透气环保。</h1> <h1>饭堂的正面</h1> <h1>医院的幼儿园,当年我弟弟就在这上学前班,现在被糟蹋成了这样。</h1> <h1>这棵树下面的空地当年称作“大树角”,就在去饭堂的三岔路口旁边。这里相当于一个农贸小集市,附近农村的老百姓来这里摆个小地摊,卖点蔬菜、小河鲜什么的,是医院生活区比较喧闹的地方,每天这里都熙熙攘攘。几十年都过去了,怎么感觉这棵数并不大呀。</h1> <h1>护士宿舍楼。当年这里可是全院乃至整个兴安地区最养眼的地方,因为这栋宿舍楼里住有许多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军人,那可不仅仅是最可爱的人,还是当时最时尚、最有气质的人。</h1> <h1>护士楼的另一侧。 有谁还能认出当年自己住过的房间?</h1> <h1>医院生活区家属楼。 这种下部用石块、上部用青砖契合构成的两层楼建筑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地的很多驻军单位也大都采用这种建筑方式,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的典型建筑。广西石灰岩资源本就丰富,就地取材方便之极。</h1> <h1>这是我家当年住的那栋楼,我家就在中间楼口的二楼。那时这栋楼是宿舍区位置最靠里的一栋,后面就是一片荒地,荒地之后就是山了,所以我家当年住这时是开窗见山,很是僻静。这次来感觉更为僻静了,僻静的杂草丛生,连迈腿都困难。</h1> <h1>门口就从这个楼梯上去</h1> <h1>这就是45年前我家的住房,一厅三室,面积估计不到80平方米,按现在的标准不算超标吧?</h1> <h1>我当年住的房间。 原来的窗户没有护栏(那个年代没有防盗的概念),我曾经冬天从窗户爬出去站在外墙的边沿,闭着眼睛贴着冰冷的外墙壁,享受着一阵阵冷风拂身而过,之所以这样居然是为了锻炼胆量。我的无线电兴趣也是在这个房间开始的,学的不亦乐乎,一发不可收,从最初的接触式矿石检波器开始,一直干到后来的8管3波段,如果我不是因为去参军而放弃了真不知现在会成怎样呢!</h1> <h1>这栋楼我印象中先后有两个院长住过,郑学文院长和王承仕院长,他们的女孩都曾是我当年的同学。</h1> <h1>战士食堂</h1> <h1>护训队宿舍楼</h1> <h1>护训队</h1> <h1>这些残垣断壁的房子是后来的理发室、冰室和邮局,小车班和车库也在旁边,但好像找不到了。</h1> <h1>军人服务社(包括粮店、副食品供应等),这是当年人们饭后都想去逛逛的地方。那是个计划经济的年代,几乎所有商品等物质供应都是按分配指标下拨的,但军队尤其是军队医院的商品物质供应远比地方上丰富,只要你有钱又肯花钱,日常所需的东西在这里基本都能买到,甚至有时还能买到出口转内销的紧俏商品。除此之外,周围方圆十里也很难找到其它商店了。</h1> <h1>当年医院最为热闹的地方——大礼堂。 全院大会、报告、重大事件通告以及重要文件传达、室内电影、文艺演出、春节游园晚会等等,几乎所有全院的大型活动都在此进行。这里见证了一六六建院以来发生的一切。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大礼堂虽已满目苍夷,荒废的几乎只剩下框架,但礼堂正门上面的五角星仍在,阳光下,透过礼堂顶尖折射的光环,仿佛仍能感受她在努力述说那曾经的辉煌历史,当然,只有曾经在一六六工作过、生活过的人才会感应到她的述说。</h1> <h1>大礼堂的侧面(另一侧面靠近山,现在那已经被开采了) 从这个方向看,当年宏大的礼堂怎么感觉短了许多,显得这么小?仔细观察左边的屋顶就能看出端倪,也就是礼堂的舞台位置。</h1> <h1>如今礼堂的内部与干部食堂一样,变成了拥挤不堪的加工厂,当年那个整洁庄严的景象已不复存在。</h1> <h1> 礼堂里面的舞台居然变成了这样,这些长在舞台地面上的树和草很像是宽映幕中的景象,为什么会如此?</h1> <h1>仔细看看这张照片就什么都明白了,也就无语了。</h1> <h1> 以上这些图片是我今年2月15日回一六六时随感而拍的。当我一踏进医院的入口时就几乎热泪盈眶,眼前的一切已经让我有了某种预感,感觉很难让我寻回当年鼎盛时那个热闹、温馨的一六六了,因为破旧不堪的荒废程度实在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我仍然努力去寻觅,并努力尝试在记忆中搜寻着点点滴滴,再把点点滴滴的记忆连成片,脑海里才逐渐呈现出了当年的一幅幅画卷,尽管有些模糊。</h1><h1> 我是沿着通往门诊部的路进一六六的,顺着住院部、办公楼往生活区走,最后从大礼堂方向出来,正好一大圈,用时不到一小时。前面说过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能好好的去看,所拍照片固然也就肤浅了,远没达到我所期望的深度,这些图片只能说是我个人对一六六印象的拾遗,但是我还是拿出来呈现给大家,希望有助于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的人们回忆往昔,也权当给大家留个共同的念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