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位于中国的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面积107.86万公顷。</h3><div><br></div> <h3>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锡林郭勒盟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 1098 公里;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盟,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毗邻,总面积 20.3 万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h3> <h3> 全盟辖 9 旗 2 市 1 县和 3 个自治区级绿色产业开发区,盟内有蒙、汉、回、达斡尔、鄂伦春等 24 个民族,总人口 92 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29.6%。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陆路口岸,其中二连浩特市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地级市,属国务院批准的沿边开放城市,是我国连接蒙古国、俄罗斯和中亚、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h3> <h3> 有着悠久传统历史的锡林郭勒盟,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繁花似锦的辉腾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像是飘落在草原上洁白的哈达,使人流连忘返。</h3> <h3> 蒙古族自古以来有着待人热情诚恳的传统美德,以粗犷豪放、胸怀坦荡、诚实热情而著称。其实蒙古族也很多独特的习俗文化。今天就让阿龙带领大家领略一下吧。</h3> <h3> 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继承帝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筑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后的元朝八位皇帝也都在元上都继位。因此,自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历朝历代的皇帝已经真正成为锡林郭勒草原的家乡人。</h3> <p>献哈达</p><p><br></p><p><br></p><p><br></p><p>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p> <h3>敬 酒</h3><div><br></div><div>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div><div><br></div><div><br></div> <h3>敬 茶</h3><div><br></div><div> 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div> <h3>敬 神</h3><div><br></div><div>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div><div><br></div><div><br></div> <h3>唱 歌<br></h3><div><br></div><div> 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div><div><br></div><div><br></div> <h3>待 客</h3><div><br></div><div> 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div><div><br></div><div><br></div> <h3>尊老爱幼</h3><div><br></div><div> 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div> <h3>热情好客</h3><div>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div><div> </div> <h3> 远方的客人来了,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h3> <h3>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h3><div> </div> <h3> 隆重的开场,圣洁的献哈达,代表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儿女们深厚的情谊。</h3><div><br></div> <h3> 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至今仍然如此。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见,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当然其礼仪之表达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丰富,有所改进,如鞠躬、握手礼、互赠纪念品等等,均在蒙古族中盛行起来。</h3> <h3> 可以想见,洋溢在蒙古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那种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下,我们感到的将是那种心地憨厚,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h3> <h3> 骏马的演绎,男女舞蹈《走马》、《希格希日》等,姑娘们的欢快优美,小伙子们的彪悍刚劲,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尽展马背民族的雄姿。</h3> <h3> 这里草原风光旖旎、游牧文化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被世人誉为“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游牧文化之源、中国白马之乡、中国百灵鸟之乡”之美誉。 </h3> <h3> “乌珠穆沁”是蒙古语,意为摘葡萄的人,据记载乌珠穆沁部落13世纪生活在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17世纪中叶部落迁徙到现在的地方定居,草原因此得名。</h3> <h3>选猎狗</h3><div><br></div><div> 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div> <h3> 当第一次出猎调驯猎狗时,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热血,使其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要禁忌猎兔子。否则在追逐狐狸时一旦遇到兔子就会失去主要目标。</h3><div> </div> <h3> 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狗必须领会以下几点:吹口哨、示意、招手、指点、呼唤等暗示和要求。一只好猎犬不仅能抓住野外奔跑的狐狸,而且能把窜进洞穴的狐狸从洞中咬住尾巴拽出来。</h3><div> </div> <h3> 秋末白露时节,开始吊控乘马和猎狗。吊好之后,猎人们选一个叫作“红喜鹊”的能见红色的日子出猎。到达狩猎地点后,先祭祀神玛乃汗,然后才开始打猎。牵猎狗的人一般都牵两只以上猎狗。近十名猎手的狗加起来就有三四十只。他们排列前进在宽三五华里的地段,有的人见猎物就撒狗,有的则只作准备先不撒狗,等到节骨眼上才撒狗。每只猎狗平均一天能抓到二三只狐狸。用猎狗打猎不以猎狗所抓到猎物之多少进行分配,仍按传统习俗凡参加者都能分到一份猎获物。</h3> <h3> 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姑娘们手捧神圣的哈达款款而来,绢绢素带,却架起一座坚实的文化桥梁。</h3> <h3> 世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经典曲目《阿拉达日干》、《吉祥的阿拉泰》;悠扬的乐器奏曲,马头琴齐奏《剪马鬃》、长调《小黄马》,邀您尽赏豪迈的草原风情,体验浓郁的蒙古文化。</h3> <h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传统民族服饰展示。由绣有纹饰的红、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布料精心裁制而成的传统民族服饰,华丽而秀美,处处洋溢着西乌珠穆沁旗这个古老部落的热情。</h3> <h3> 据说,在西乌珠穆沁旗,每个蒙古妇女都有一手引以为豪的手工缝制技艺。从采选面料、设计款式和调合颜色到动手缝制,民族服饰制作的每一项工艺都特别考究和细致。</h3> <h3> 每到盛大的节日,人们便身着盛装,欢欢喜喜地去聚会。不同颜色的衣服穿在蒙古姑娘高挑的身材上,犹如草原上一道道流动的美景。</h3> <h3> 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h3> <h3> 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每当盛夏来临,风光迷人的乌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高贵的芍药花与美的山丹花争奇斗妍,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缕缕的炊烟与缓缓行驶的勒勒车,定会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的灰腾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象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使您留连忘返。当您步入这块神奇的土地,便可领略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h3> <h3> 2010年,锡林郭勒盟被国家评为中国马🐴都。</h3> <h3> 朋友们,你想什么时候赴一场说走就走的草原的约定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