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厚土永不忘 ——澉浦突围战的往昔

若水

<h3>  今天,我们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重走北撤路”寻访团到达浙江海盐县澉浦镇。从荆山脚下的小路拾级而上,我们来到新四军北撤澉浦突围之战革命烈士纪念碑下。</h3> <h3>  纪念碑落成于1985年,是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我们列队来到纪念碑前,怀着崇敬的心情举行祭奠仪式。</h3> <h3>  向烈士敬献花圈。</h3> <h3>  仪式由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之子、浙东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晓东主持。</h3> <h3>全体高唱《新四军军歌》。担任指挥的我站在纪念碑下,跟大家一起唱响这首从小就听父母唱起的军歌,百感交集!</h3> <h3>  嘉兴新四军研究会海盐分会会长沈阳华介绍了澉浦突围战的经过。</h3> <h3>  1945年9月底,为了民族大义,遵照中央指示,新四军浙东纵队离开了坚守四年之久的四明山根据地,横渡杭州湾北撤。“澉浦突围战”主要发生在10月4日,何克希司令员率领以我父亲所在的浙东纵队五支队为主的部队,在澉浦南北湖外黄塘关海滩登陆。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占领了澉浦四周山头,对新四军形成了包围之势。</h3><div><br></div><div><br></div> <h3>  当时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何克希司令员指挥部队抢占澉浦,双方在扇子山、隐马山等地激战,战斗一直从早晨打到晚上。为了打开北上的通道,何司令员把所有的兵力都用了上去,打光了200发平时不舍得用的炮弹,与国民党军队反复争夺高地。</h3><h3>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战,浙东纵队终于突出重围继续北上,粉碎了敌人妄图包围歼灭新四军浙东纵队的阴谋。</h3> <h3>  在这次战斗中,澉浦的100多名群众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战斗打响后,群众自发地救护伤员,为战士送饭,带路送行,掩护伤员,掩埋战士的遗体。而这些群众中,妇女占了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没有澉浦人民的支援,就不会有澉浦战斗的成功突围。</h3> <h3>1944年,时任新四军海北支队队长的张季伦带领部队来到澉浦,严明的纪律让澉浦民众了解了新四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才有了后来澉浦群众在澉浦突围战中对新四军五支队的支持!</h3> <h3>   浦突围战打得非常惨烈,有223位新四军指战员英勇牺牲,其中绝大部分是五支队的同志。为纪念这次战斗牺牲的先烈,海盐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纪念碑。</h3> <h3>  1985年5月4日,我父亲作为澉浦突围战的亲历者,在纪念碑落成典礼上讲话。</h3> <h3>  32年后,还是在这里,我作为澉浦突围战亲历者的后代,在今天的祭奠仪式上发言,感慨万千!</h3> <h3>  我在发言中说:我们的父辈艰苦奋战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就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党和军队的宗旨,也是我们作为新四军后代应该传承和发扬的铁军精神的精髓。</h3> <h3>我父亲时任五支队政治处主任,当时正在发高烧,但他不顾身体虚弱,做宣传鼓动工作、跟何司令一起抬伤员。父辈的榜样告诉我们,一心为公,无私忘我,这才是共产党的干部应该有的形象,也是我们新四军后代应该努力学习的高尚品德。</h3> <h3>  我和何晓东——两个澉浦突围战亲历者的后代,一起在纪念碑前合影。</h3> <h3>  跟葛大庆合影。他是我父母老战友应小初叔叔的长子,还不是我们研究会的会员,但这次听说我们要重走北撤路,就和夫人从深圳赶来,加入了我们的寻访团。</h3> <h3>我给大庆哥夫妻俩在澉浦城门前拍的合影</h3> <h3>跟我一起合影的是我的发小缪海丽,也是新四军后代</h3> <h3>澉浦镇上的老房子。</h3> <h3>  指挥部的老房子,当年何司令就是在这里指挥部队,最后做出突围的正确决策,避免了部队的更大伤亡。</h3> <h3>  澉浦城内的“十字街口”,当年澉浦突围战的激战之地。何晓东和我在这里感慨万千:如果当年何司令没有果断决策突围,澉浦战斗以失败告终,何司令和我父亲等新四军将士就不可能杀出重围,就会全军覆没,哪里还会有我们俩的今天呢!</h3> <h3>  硝烟散尽,歌舞升平。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父辈为什么要抛头颅、洒热血投身革命,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父辈是为谁打下的这个天下!“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立身之本。执政为民,人民就支持你、拥戴你;以权谋私,人民就反对你、甚至背弃你!</h3> <h3>高天厚土永不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