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家汇出发(二)

夏虫知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 言</h1><h1> 上次试着玩"美篇″,没想到"从徐家汇出发(一)″在两个多礼拜的点击量超过了三万,这使我有了"继续″的信心和勇气。</h1><h1> 在这里还有不少可拍可写的,因此决定再试"从徐家汇出发(二)″。</h1><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 华 塔</h1><h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h1> 相传为三国时孙权为母所建,故亦称"报恩塔″。而可考历史为建于北宋(公元977年),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了。</h1><h1> 见此塔,就想起六十年代初看过的电影"聶耳″。主演是赵丹和张瑞芳(饰郑雷电),电影中取了不少龙华塔的镜头。</h1><h1> 赵丹(1915~1980),享年仅65岁。他称得上是中国电影的传奇人物,纵横影坛三十多年,划去十年囹圄,演艺生涯其实短得很。</h1><h1> </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 华 寺</h1><h1> 与对面"龙华塔″同时建造,塔、寺相对而立。</h1><h1> 寺內原有元朝时的四只石虎,现有两只已被移至"徐光启墓"。</h1><h1> 随着发展变迁,这里当年"十里桃红红不断″的景象早已不在。要看桃花,紧邻的"烈士陵园″倒有不少。</h1><h1> 民间对上海三大寺有这样的传说 : 龙华寺求"官位″比较灵,因为它名字中有一"华″字 ; 静安寺因有"安″字,所以求"平安″较灵 ; 玉佛寺则含"玉″字,自然求财富较灵了。</h1><h1> 每逢我生日的那天,都会来这里烧香许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 海 市 革 命 烈 士 陵 园</h1><h1> 紧邻"龙华寺″西首,从前叫"龙华公园″。</h1><h1> 高中时,我曾到此劳动过,挖泥、挑土……</h1><h1> 1992年,市委决定将漕溪路上的"革命烈士陵园″迁入与"龙华烈士陵园″合并,于1995年竣工。</h1><h1> 这里,在解放前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h1><h1> 清明将至,今天学校组织小朋友来扫墓的不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 海 京 剧 院</h1><h1> 位于天钥桥路、龙华西路转角处。投用时间不长,就两年左右吧。</h1><h1> 京剧院原来是在岳阳路上的,原址现改为"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仍归京剧艺术所用。</h1><h1> 这里,现还是"朶云轩艺术中心″的所在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强 生 花 苑</h1><h1> 从京剧院沿天钥桥路往北走一小段,遇"强生花苑″。</h1><h1> 这里原是"强生公司第一汽车场″,停放有好几十辆大客车。</h1><h1> 我1982年毕业后,曾在这里上班约有一年,分在技术科,搞汽车维修保养。</h1><h1> 自建成商品房后,公司有不少人购了房,至今仍有很多老同事居住在这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 万 人 体 育 场</h1><h1> 1997年建成后就成了"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场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里是足球赛场。</h1><h1> 此"体育场″建成后,我将其与"万体馆″、"游泳馆″合称为"两馆一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 海 游 泳 馆</h1><h1> 建于1983年。</h1><h1> 这馆我从来没有进去过。</h1><h1> 上海政府日前决定,将这里的"二馆一场″及周边改建成"徐家汇体育公园″。上半年会动工,今见所有的商业网点都已关门迁走。</h1><h1> 建成后将集市民健身休闲、青少年训练及国际专业赛事三大功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 亚 体 育 大 厦</h1><h1> 园柱形高层,是"两馆一场″的配套(办公、酒店)。</h1><h1> 这一带也是我小时候常来玩的地方,那时这里是一片农田,我们四、五个弄堂里的小朋友带好器具,来这里捞蝌蚪、捉昆虫、捕知了……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欢乐 !</h1><h1> 1960年进初中正逢"自然灾害″,徐汇中学有一养猪场,我又常来这一带割猪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 海 体 育 馆</h1><h1> 1975年建成,是"两馆一场″中建得最早的。</h1><h1> 1999年改建后也称"上海大舞台″。但当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它"万体馆″。</h1><h1> "万体馆″我进去过好几次,有一次是听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的报告。现在还能记得的是: "学習广州、深圳,遇见红灯绕着走。″</h1><h3><br></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 亭 宾 馆</h1><h1> 1986.11.开业。是上海第一家外资(美)宾馆。</h1><h1> 这宾馆倒是去过好几次,都是会议或应酬。最近一次去是在一年多前,受邀参加配音演员乔 榛夫人"七十寿宴″,摆了二、三十桌,龚学平、秦 怡等都有出席。</h1><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 幢 高 层 住 宅 群</h1><h1> 你看到漕溪路立交后面的9幢高层了吗?别看现在很不起眼,在当初可是上海滩上无人不知的,名气大得很。</h1><h1> 这是在1978年建成的高层住宅群,一般人是住不进去的。当时,我认识一位市劳动局的处长住在里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 海 电 影 集 团</h1><h1> 漕溪北路595号。这几幢新的大楼在2013年6月竣工。</h1><h1> 小时候我们叫"天马厂″、"海燕厂″,后称"上影厂″。</h1><h1> 当时走过厂门,靠左手边是照相馆等几个小店,接着就是菜场了,摊头一直摆到零陵路还要过去。大家習惯称之为"裕德路小菜场″。</h1><h1> 电影厂进去玩过好几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攝影棚看见了王丹凤 ! 其实,那时看过王丹凤演的电影也只有"女理发师″这一部,但心中却对她充满着喜欢和崇拜。</h1><h1> 记得最后一次进上影厂时"文革″已开始了。</h1><h1> 大门正对的那幢楼是"上海电影博物馆″。</h1><h1> 在电影厂北侧,从前是一大片本地房居民区,我初中同学徐银华住在这里,他和我也比较要好,去他家"白相″过好多次。后他分在电影厂工作,没想到的是,后来竟成了电影"小街″的编剧,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再一回想,他确是一思路敏捷、能说会道的人。另外,与他当时被分配在图书馆工作也有一定的关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土 山 湾 博 物 馆</h1><h1> 蒲汇塘路55号。</h1><h1> 这里是"土山湾孤儿院″原址,1864年建成,距今也已有150多年历史了。</h1><h1> 孤儿院是天主教为传教而办的慈善机构,但客观上为中西文化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孤儿院″实行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因此也培养和造就了近代一大批工艺美术人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木 雕 牌 楼</h1><h1> 进博物馆大门,就见此黄扬木雕牌楼。</h1><h1> 1913年制成后送旧金山参加"世博会″(先后参加过3次),2009年才运送回家,这事是由一温州老板出资近200万办成的。</h1><h1> 当时土山湾同时送去参展的还有86座以国内宝塔为原型的黄扬木雕,现有的存于芝加哥博物馆,有的散落民间。博物馆表示有意慢慢收回。.</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孤 儿 的 作 品</h1><h1> 黄杨木雕 "最后的晚餐"。</h1><h1> 土山湾培养出的艺术家中,最知名的应数旅法雕塑家、画家 张充仁(1907~1998)了。据说认识或知道他的人,在法国比中国还要多!</h1><h1> 而在艺术成就方面排在张充仁之后的,就应是张聿光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 聿 光 作 品</h1><h1> 在这里插入三帧张聿光画作的照片。</h1><h1> 在博物馆,见到展品和文字介绍有好几处提到画家张聿光曾来过孤儿院,后成名家。这使我想起当年曾收过一幅张聿光的画,于是回家后将画找出挂起,并拍了几张照与大家一起分享。</h1><h1> 张聿光 (1885~1968),浙江绍兴人。他18岁(1903年)到"土山湾″,受这里的艺术熏陶很深,后成知名画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 聿 光 作 品</h1><h1> 画的右上角题写"汉卿先生″、"丁卯″、"聿光″。</h1><h1> "汉卿″,即张学良也。张学良当年确实喜收画,我还藏有2幅题有他名的画。</h1><h1> "丁卯″,即1927年。</h1><h1> 推算下来,时年张聿光42岁。</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 鸟 觅 食</h1><h1> 张聿光一生兼治中西绘画,晚年多作中国画。他画的特点是构图新颖,设色鲜净绚丽,饶有天趣。</h1><h1> 法国国立博物馆、德国柏林艺术院、上海中国画院都收藏有他的作品。</h1><h1> 这幅画还是不错的,我给他起名为"小鸟覓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 国 宾 馆</h1><h1> 1993年开业,是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建得较早的宾馆了,在当时很有点名气。</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 丽 郁 金 香</h1><h1> 徐汇区政府大门边上的郁金香开得很美,忍不住停下来专门拍了张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大 修 道 院</h1><h1> 建于1928年,欧洲古典式建筑,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大修道院是天主教培训神职人员的学院,1955年停办。后曾用于徐汇区检察院,座落在徐汇区政府內,靠近南丹路一侧。</h1><h1> 看上去建筑保护得很好。</h1><h1> 本想进去看一下,但警卫说近段时期都不曾对外开放。</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光 启 纪 念 馆</h1><h1> 整个墓区面积比小时候扩大了好多,现占地面积有20亩,规划布局也较好。</h1><h1> 纪念馆位于进入大门后的左侧,紧贴文定路。馆內陈列着有关徐光启的介绍和文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 雕 牌 楼</h1><h1> 进入大门即现石雕牌楼。</h1><h1> 此墓自明以来已近400年,经历几废几兴,这牌楼应是近年重制的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光 启 墓</h1><h1> 当时我们小朋友之间都称之为"阁老坟山″,后又称"南丹公园″、"光启公园″。</h1><h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h1> 徐光启,1562~1633年(享年71岁)。在京病逝后的次年,1634年归葬于此。</h1><h1> 徐逝世后,明崇祯皇帝停朝三天,为光启赐祭。</h1><h1> 墓內除徐光启外,还葬有他夫人及4个孙子夫妇,因此共有10人。</h1><h1> 清明将至,市、区文化局已献上了花圈。</h1><h1> 墓前,老人们正围坐着打牌。</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光 启 的 书 法</h1><h1> 徐光启的书法很劲秀。</h1><h1> 对徐光启的了解,我认为应掌握以下几要点:</h1><h1> 1.明代杰出科学家,农业、天文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h1><h1> 2.天主教徒,是研究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h1><h1> 3.出道很晚,直至不惑之年(40)方中举。官至礼部尚书。</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 罗 城 的 过 去</h1><h1> 又来到了徐家汇商业中心,补拍一张"美罗城″。"美罗城″的位置是当初的"徐汇剧场″,后面是徐汇图书馆和徐汇区工人文化馆。</h1><h1> 当初经常来徐汇剧场看电影,母親则还喜欢来看越剧。</h1><h1> 我还是徐汇图书馆的常客,除了办有借书卡之外,还常约同学(高中)一起来二楼的阅览室看书做作业。</h1><h1> 工人文化馆有两个大门,一在漕溪北路,另一设在天钥桥路。文化馆的活动内容很丰富,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还有琴棋书画等,我特别爱看晚上的篮球比赛。</h1><h1> 肇嘉浜路的历史再往前就是"臭水浜″了,我还能依稀记得浜边上搭的草棚和小船。"天钥桥″还确有一座小小的木桥,再东面的宛平路也有座小木桥,叫"谨记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坊</h1><h1> 就是老早的"衡山邨″,新式里弄加老式洋房,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h1><h1> 前几年完成了外立面改造后改名为"衡山坊″。内有艺术画廊、书店、服饰、咖啡厅等。面积要比"新天地″、"思南公馆″等小很多。</h1><h1> 因小哥的同学及跳舞舞伴的缘故,我也经常去衡山邨陈家玩,靠右手弄底的一幢楼全是她家的,感觉地方很大。她家有一弟弟也在徐汇念书,比我要小3岁,在路上若遇见总会停下聊上几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坊</h1><h1> "新天地″节奏较快,"田子坊″人头挤挤,"衡山坊″则适宜坐坐走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 德 坊</h1><h1> 天平路上,与"衡山邨″紧邻的是"树德坊″。</h1><h1> 小学做了我四年班主任(三~六年级)的刘兴彩老师就住在"树德坊″,她会经常叫我到她家去,帮她批改作业等。</h1><h1> 小时总感到"树德坊″要比"孝友里″高出一档,但现在看看如果仍居住在这里,会感到局促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电 影 院</h1><h1> 是小时常来看电影的地方,因为路近方便,一出新弄堂穿过天平路就到了。</h1><h1> 这电影院是通过社会集资建的,1952年建成,陈毅市长题写的院名。2010年完成內外大修后重新开业。在今天看来,这里仍沉淀了海派怀旧的情节。</h1><h1> 我家也持有电影院的股票,每遇分红,母親就会找出有关凭证交我去领红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 庆 路 190 号</h1><h1> 1936年建成,市优秀历史建筑。 陈 毅、柯庆施曾先后居住于此。</h1><h1> 屋内可见到嵌入墙內的三列大型玻璃彩绘,图案画的是名为`群趣`的大海中鱼群。值得一提的是,玻璃彩绘的下方注有"土山湾孤儿院出品″的字样。</h1><h1> 这里由市机关幼儿园所用,好多年了。正逢双休日,大门关闭,绿化又好,无法拍到建筑和内景,只好将网上的照片移过来。</h1><h1> 190号是余庆路的最南端(衡山路)了,北端到淮海路止。余庆路总长也不超过一公里,近百年来没改变的花园洋房和新式里弄,一看就知是"法租界″了,充满着典雅浪漫的气息。</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 侨 公 寓</h1><h1> 余庆路186号,是中国第一座外汇公寓,1959年建成,公寓式大楼。</h1><h1> 至今,里面住户大多仍是当年华侨、归侨或他们的后代。</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 棠 新 邨</h1><h1> 余庆路146弄。</h1><h1> "爱棠新邨″来自"爱棠路″,"爱棠路″就是今天的"余庆路″。"爱棠"一一法国第二任驻沪总领事。1943年,汪伪政府接管法租界后改名为"余庆路″。</h1><h1> </h1><h1><br></h1><h1><br></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 行 知 旧 居</h1><h1> 1946年7月22日,陶行知住入"爱棠新邨″13号3楼,但仅住了3天,7月25日中午因突发脑溢血去世。</h1><h1> 陶行知(1891.10~1946.7),享年仅55岁。陶因受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事刺激过深(陶曾说,我也等着第三枪),且长期劳累过度(三个月演讲一百多次)而突然发病。周恩来、邓颖超和沈钧儒匆忙赶到时,尚手有余温。次日上午,万国殡仪馆挤满了前来送別的群众。</h1><h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一多么深刻的警句 ! 此句一直抄录在我笔记本的扉页。</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 棠 新 邨 13 号</h1><h1> 13号的故事除了上面的陶行知之外,还是"昆侖影业公司″总部的办公楼。当初电影史上的风云人物: 史东山、蔡楚生、陶 金、白 杨等常在这幢房内聚集。</h1><h1> "昆侖″诞生过"八千里路云″、"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著名电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 庆 路 80 号</h1><h1> 现为"市精神文明委办公室″。</h1><h1> 原主人邵式军,不很有名,但绝对是上海滩的传奇人物。</h1><h1> 邵祖籍浙江余姚,母親是盛宣怀的四小姐(即邵是盛宣怀的外孙),大哥邵洵美是上海滩的新潮诗人。邵1937年抗战后任日伪税统局局长,成了地道的汉奸。其间大发国难财,并盖了此屋。后在地下党规劝下归顺中共,此宅就成了新四军在沪秘密採购的供应站。被蒋介石察觉后,邵于1945年9月投奔解放军,除带有黄金数百条、现钞10多亿外,还有大批新式武器及枪技弹药。</h1><h1> 1958年邵因涉潘汉年案被捕,1964年冤死在劳改农场,到1980年才平反昭雪。</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 办</h1><h1> 站在80号,拍攝斜对面市委办公地的余庆路围墙。</h1><h1> 因大门设在康平路上,大家就称它为"康办″。</h1><h1> "文革″之前,中共华东局也在此办公。</h1><h1> "康办″的所在地从前叫"爱棠大院″,人们可以随便进出。1960年,在"爱棠大院″內盖起了一幢三层的小楼,作为华东局、市委书记的办公室。之后,就砌围墙、设岗哨了。现在只要你经过这里,立即就会有人盯住你。</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 办</h1><h1> 这是从康平路、余庆路口拍过去"康办″的围墙及正门(康平路165号)。</h1><h1> 若再朝大门方向走几步就肯定不让拍了,这里几乎没有行人,而"行人″多是便衣。</h1><h1> "文革″中的"康平路事件″(1966.12月28日)就发生在这里,路上挤满了人群。当时我也去看热闹,下午还跟着挤进院內某幢楼的3楼,说是张春桥的住宅。有人敲了一会门后有一戴眼镜的女人来开门,她个子不高,说自已是"文静″(张春桥夫人)并回答了几个问题。当时我离她仅一米多距离,可见当时混乱的程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 庆 路 17 号</h1><h1> 这是一座余庆路上与众不同的德国式老洋房,它的建筑风格不象法国式的浪漫随性,也不象西班牙的热情奔放,它显得格外的严谨而又冷竣,符合德国人一贯的作风和性格。</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隐 溪</h1><h1> 两年多前,"隐溪″茶楼借17号开张营业。</h1><h1> 我还在门外张望,一女子的"欢迎光临″将我引入。</h1><h1> 我问她人均消费水平,她回我说340元/位。</h1><h1> 內有三个楼面,都是茶室包房。</h1><h1> 室外的露天水上茶座,宛如浮萍。</h1><h1> 店里介绍说,这里的茶叶都是直接去山上挑选指定 ;水是浙江安吉的安泉山泉水,17小时保鲜 ;茶具则是景德镇定制。</h1><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 束 语</h1><h1> "从徐家汇出发(二)″完成了。</h1><h1> (三)的构想是"宋庆令故居″和"武康路″。</h1><h1> 我认为象"武康路″这样的马路,走一、二次是不够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