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班主任解老师介绍班级情况,并做主题汇报</b></h3> <h3><b>语文赵老师谈语文学习方法和孩子们存在的问题</b></h3> <h3><b>家长们认真倾听</b></h3> <h3><b>数学申老师介绍数学学习情况和学习方法</b></h3> <h3><b>李彤同学介绍学习经验</b></h3> <h3><b>常婷同学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b></h3> <h3><b>孩子们精心设计的黑板报</b></h3> <h3><b>五班英雄榜</b></h3> <h3><b>我们的大学梦</b></h3> <h3>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h3><h3> 首先我代表学校和我个人,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 </h3><h3> 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我始终坚信:孩子们教育的成功与否,有很多因素,但是家校的有效沟通,家长和孩子们对老师和学校的信任,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一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意思是说只有亲近和信任老师才能够相信老师的方法和理念。我说:“信其道才能成其事”,只有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一起去努力和实践,才能够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才能够成就教育孩子的大事。从这个层面上看,作为五班孩子们的班主任,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本人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充分信任,我的每一项工作都得到了在坐每一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我向在座的各位家长表示感谢! </h3><h3> 我们的家长会,我不想让它成为一次简单的成绩报告会,如果是这样,我们像平时的大型考试一样,给各位家长发一份成绩单和成绩分析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更不想让它仅仅成为一次成绩好的同学的表彰会,和成绩不好的同学的“批斗”会。如果只是这样,对于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和家长都高兴,然而高兴之余我们很难认真去反思目前还依然存在的问题,很难让自己有更大的提高,更长远的进步;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家长们,我们也是各个领域出类拔萃和挑大梁的人,受孩子们成绩不理想的影响,在这里接受批评和指责,可能和往常一样,只是盼着“批斗会”结束,这是人之常情,因为毕竟问题明摆着——就是孩子成绩不理想,只谈问题,不谋求改变的方法,也无益于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 我想做的是努力和家长们一起探索一下帮助孩子们成长和进步的方法,我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将咱们本次家长会的讨论主题定为“梦想、习惯、耕耘和守望”! </h3><h3> <b>梦想——点燃孩子们学习和拼搏的激情。</b> </h3><h3> 记得以前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同时在砌墙,路人问他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人漫不经心的说:在砌墙,第二个人认真地说:在盖一座大楼,第三个人快乐地回答: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在为生计而奔波,第二个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第三个人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当然了,这个故事大有心灵鸡汤的嫌疑,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并不是所有有梦想的人都能够取得成功,但是,我们并不应该否认梦想的价值,毕竟它在一段时间内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梦想,做饭的可能永远就是个做饭的,永远成不了知名的大厨;如果没有梦想,教书的可能永远只是个教书匠,永远成不了教育家。 </h3><h3> 可是,太长的时间以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不屑于谈论梦想了。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他们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呢?不容乐观的是,我曾经问过很多孩子,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到底是谁动了孩子的梦想?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后来我我想到,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们想要的东西得到的都太容易了,无论孩子想要什么,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能做到,第一时间就能够满足孩子,还有很多时候,在孩子们还没有想到的时候,好东西可能已经在手了——因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很多事情,比如上哪个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更有甚者孩子的工作,在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期待时都已经得到了,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缺少了期待,失去了“做梦”的能力。 </h3><h3> 记得我上学前班和小学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主食以煎饼为主,能吃白面馒头,就特别高兴,邻居和大人就总说好好学习,能考上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了,能够天天吃馒头,虽然不懂考大学是什么概念,但懂得了好好学习就能天天吃馒头,那时候“吃馒头”就是梦想。后来,想要一个背包,就主动跟父亲“做交易”,只要自己能考全班第一名,就给我买一个背包,为了“背包”的梦想,我就玩命地学,确实考了第一,得到了背包。当然,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需要梦想,得到的已经远远比这些多了! 我们的孩子,目前正缺少的就是这种期待,这样的梦想,这样让自己学习的更好,做的更好的内在驱动力,当然这并不是咱们的孩子特有的,也不止是孩子们的问题。为此,我们家长和老师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充满期待。我已经开始渗透和引导孩子们了,经常选合适的时机,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跟孩子们讲讲大学生活的自由和美好,大学校舍和校园风景的优美,小资生活情调的惬意,对于未来浪漫生活和优秀择偶标准应有的期许,让他们对此充满期待,引导他们为梦想去拼搏和学习,之后我们再把大梦想变小,把梦想变成一个个能够实现的目标,毕竟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我希望家长们在这个方面也多琢磨一些激励孩子们的方法。 </h3><h3> <b>习惯——为梦想插上翅膀。</b></h3><h3><b> </b>记得印度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h3><h3> 习惯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如果习惯珍惜时间,我们会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孩子的成功就多一份保障;如果习惯诚信,我们会收获他人更多的信任,孩子未来就会多一些机遇。我相信:孩子们日积月累所培养起来的优秀习惯,将会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助力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h3><h3> 今天咱们主要探讨孩子们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习惯我可以把握,其他需要家长们掌握的有以下几点:</h3><h3> 1.认真书写。要求孩子们只要动笔就要认认真真书写每一个字,只有平时练就认真书写的本领,才能够在任何一次考试中获得优势。</h3><h3> 2.认真完成作业,遵循“定时 定量”的原则。每一次练习和作业都要认真完成,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从书写,到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为自己得分的点。每一项作业都给自己设定完成的时间,让自己有紧迫感同时训练答题速度,练就快速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本领。</h3><h3> 3.每天坚持阅读至少30分钟。坚持阅读能够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为作文和未来做好储备,让孩子终生受益。一个人如果坚持阅读十年,其中的价值,一定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读书的习惯,培养的越早,对于孩子们成长的价值和益处就会越大。无论以前孩子们有没有阅读的习惯,在此我倡导各位家长,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书香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书香的陪伴下成长。可行性的办法之一是和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由父亲或者母亲跟孩子们同读一本书,这个经历和过程,一定能够让孩子有一种不一样成长体验和回忆。有时间多带孩子们去图书馆,书店,让孩子亲近书籍,品味书香。 </h3><h3> <b>耕耘——为梦想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b>。</h3><h3> 我们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一份耕耘,才能有一份收获。不知在座的各位家长有没有是农村长大的,我的成长经历让我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我出生和成长在华北地区的山东省,那里和中国很多地方一样,地少人多,每一口人的口粮地只有几分,一家也只有几亩地,而且春天多干旱天气,受天气和种植的作物种类因素影响,每一块地都必须经过精耕细作,一年会有多次的除草、灌溉、施肥和除虫等等,农民天天泡在地里劳作,才能够获得收成,收成的好坏除了天气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耕细作的程度。 其实,培养我们的孩子们,就该如同经营这块土地,我们必须要去精耕细作,培养他们就是我们今生最大的事业。对于我而言,我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除了我的休息时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经营这份事业上了,51个孩子,除了共性的问题,不同的孩子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有的能够得心应手地应付,也有很多问题一时找不到方法,我会去请教同事,也会去翻阅各种教育著作,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甚至在下班后也会经常和妻子讨论咱们班的这帮孩子和我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我希望在我陪伴孩子们的这段时间,孩子们能够成长、成人,最后走向成功,这样我才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价值。我希望家长们也一样,认真投入,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教育孩子们的方法,由抚养孩子变成教育孩子,因为在这件大事上我们真的输不起。如果孩子教育不够成功,我一定会有遗憾,但我还会有改进和提高的机会,我会在下一批孩子的培养中克服不足,寻求突破。但在座的各位家长,谁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呢?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来,少一些娱乐,少一些应酬,毕竟没有什么比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更重要!</h3><h3> <b>守望——以平和的心态静待花开。</b> </h3><h3> 在自然界中,我们都懂得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花期,我们从来不会期待在春天看到荷花,在夏天赏到菊花,抑或在秋天嗅到腊梅的香味,但在自己孩子的培养上面我们往往不能够拥有同样的耐心。然而,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往往会急于求成,孩子几次做不到位,我们早已怒不可遏,甚至有时会大动干戈。我们应该承认,每个孩子都如同一株幼苗,不同的孩子花期一定不同,每个孩子一定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无法培养出一个全才,但我们一定可以让孩子们有所专长。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必须要去努力地寻找、挖掘和培育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们能够有机会沿着自己的强项发展,最终能够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就像有一位教育家所说的:是苹果树就应该让它结出苹果,是西红柿苗就该让它结出西红柿,沿着孩子的强项发展,最后一定能够成才!如果我们把我们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该做的和能做的都做到极致,剩下的就应该是以一个农夫的心态静静地守望着我们的幼苗茁壮成长! </h3><h3> 我们五班的孩子们,能够在我们的陪伴、帮助和教育下都能够成功,都能够有所成就,这就是作为孩子们班主任的我,最大的梦想和心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