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母亲度春秋

 幽兰

<h3><font color="#010101">  自父亲1990年去逝后,母亲独自生活因悲伤过度心情抑郁,于1993年发现患肾癌中晚期做手术摘除一侧肾。为了护理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我们夫妻二人将母亲从医院直接接到我家照顾。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年近九旬的母亲已和我家融为一体。看到她在我家从一个危重病人变成一个健康长寿、无忧无虑安度晚年的阳光老人,我们非常高兴与欣慰。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仅以此篇作为礼物献给我慈祥的母亲!</font></h3> 母亲赵毓英出生在东北一个群山环抱,小河绕村的美丽山庄,因地貌形状取名关门山。如今这里已变成关山湖风景区。<div>  相传伊尔根觉罗赵氏先祖阿尔塔什当初率全村投奔清太祖努尔哈赤并随其南征北战后成为其姐夫,皇太极的姑父。他的后代跑马战荒来到此地。</div><div> 外祖父赵连芳为阿尔塔什第十世孙,是个开明乡绅。他以农养学,供子女读书,培养出众多大学生,在当地名震四方。<br><div> </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母亲姊妹九人,七男二女。六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堂姐因父母双亡也由外祖父抚养。除长兄长姐留在家乡读私塾外,其余孩子都被送到沈阳读书,家中在沈阳锡家胡同租了七间房供他们居住。上图为母亲二哥盛京医大毕业时兄妹合影。(大哥、大姐和弟弟未在其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母亲先后在沈阳坤光小学、第三女子国民高中、中正大学先修班、盛京医大(现更名为中国医大)就学。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7月毕业前夕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卫生部挑选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报到,接受秘密任务即随中国接收日本战犯工作团到东北边陲小镇绥芬河接收日本战犯及伪满皇帝溥仪。从此母亲参与改造日本战犯及溥仪的工作,直到1956年审判结束,母亲亲历了改造的全过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日本战犯归国后成立了进步组织‘中归连"。受该组织邀请从1984年起曾先后五次访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05年接受央视《新闻面对面》节目专访后与王志等合影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我陪母亲去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录制辽宁卫视《秘密档案》节目,由李咏主持。其间遇到周总理侄女周秉德与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母亲在家中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影视制作中心采访,并与采编人员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我陪母亲去战犯管理所接受央视国际频道采访,在院内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江苏电视台到我家采访母亲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5月10日母亲在家中接受了沈阳“九.一八"博物馆人员的专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将曰本友人赠送的和平之花像框转赠给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并与工作人员合影。</font></h3> 由于母亲参与了改造伪满皇帝及日本战犯的全过程,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所以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的采访。以上几张图片都是采访过母亲的媒体人留下的名片。<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爱好广泛,平时吟诗作画、写作、打台球、旅游。参加了市离休干部组成的枫林诗社。我协助母亲出版了诗集与画册。母亲所画的山水画曾在东北三省展出并获奖。她和父亲撰写的改造战犯的文章被收录在中国文史办出版的《震撼世界的奇迹》一书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09年日本“抚顺奇迹继承会"成员访中时到我家作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晚年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改造战犯这段历史的研讨会、到学校社区演讲,教育后代勿忘国耻,发奋读书、强国兴邦。她还不断会见来访的日本友人,为促进中日友好,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做了很多工作,2015年IO月被抚顺市评为阳光老干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10月母亲被评为“阳光老干部",图为母亲在表彰会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赵毓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父亲高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父母1953年结婚</font></h3> 1951年抗美援朝开始,因朝鲜战争形势紧张,战犯管理所迁往哈尔滨市。在那里,母亲与父亲高震相遇。父亲是出身贫苦从小丧失父母的孤儿,十六岁当兵参加革命后调入战犯管理所分管后勤工作。由于共同的革命理想与改造战犯的工作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于1953年结婚。<div> 母亲当时冲被封建门第观念,不论出身、不要财礼,婚礼是在战犯管理所礼堂举办的集体婚礼,之后父母将各自简单的行理搬到了一起,从此开始了新生活。</div><div> 父母彼此尊重,相爱一生。</div>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育有两男一女,我排行老二。</font></h3> 母亲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举止温文尔雅、待人温柔善良,和我们说话从不粗声大气。即使是我们犯了错,她也是耐心讲道理从不动手打我们。母亲给了我们一个温馨幸福的家,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快乐!<div>  母亲自己生活俭朴,但对儿女却慷慨大方从不吝啬。她象一棵参天大树为儿女遮风挡雨避寒!</div><div> 1985年我公公家动迁住进我们新分的房子中,我们则在外面借房住。公公突遭意外去逝,我们借住的房子又到期追我们搬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父母接纳了我。女儿出生后我在娘家做月子,是母亲请假照顾我,女儿生病是母亲抱着她往医院跑。我在娘家一住就是一年,女儿己会咿呀学语、蹒跚走路时才离开娘家。</div> <h3><font color="#010101">女儿在姥姥、姥爷的怀抱中幸福成长。</font></h3> <h3>如今女儿虽远在异国他乡,但对姥姥的恩情却终生难忘!</h3> <h3><font color="#010101">2007年哥哥的女儿患重病急需做手术。但当时双双下岗的哥嫂根本负担不起这么一大笔医疗费,急得发疯的哥哥准备求助社会慈善机构。母亲知道后马上召集家庭会议,决定困难由我们自家酬款解决不给政府和社会添麻烦。母亲带头倾其所有加之我和弟弟合力酬够资金使我侄女转危为安。图为侄女在母亲八十寿辰时含泪发言感恩奶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弟弟参加工作不久在职考上了抚顺市党校,部门领导不同意。从不低头求人的母亲为了儿子去求主管领导,终于获得了批谁使弟弟顺利就学。弟弟毕业后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中层干部。弟弟说是母亲为他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font></h3> 母亲一生坎坷,经过生活的磨练从一个柔弱女子变成了一个无比刚强的人。<div>  1990年父亲突患脑溢血去逝,母亲的天塌了下来。她悲伤过度患了肾癌,做大手术摘除一侧肾。大病初愈哥哥给她报名去老干部大学学习,这一学就是二十年风雨无阻,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员。</div><div> 2008年孙女患尿毒症做了换肾手术,母亲常暗自落泪心疼孙女。直到孙女换肾康复结婚成家,母亲脸上才露出笑容。</div><div> 2015年9月弟弟突发心梗离世,老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精神几近崩溃,笔直的身板一下子驼了许多。那一年母亲几乎没有动过画笔,整天捧着弟弟的照片看,每天在阳台上看着弟弟散步必经之路呼唤着弟弟的小名。在我和哥哥的不断劝说下,母亲又挺过了这一关走出悲伤、刚强的重新振作起来。她说我不愿让儿女看着我整天愁眉苦脸为我担心。母亲一次次闯过难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也为我们晚辈树立了榜样!</div> <h3><font color="#010101">图为2014年中秋节弟弟陪母亲在河堤公园聊天散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为2015年10月母亲刚失爱子,我陪母亲散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自93年母亲患病做手术后,我们兄妹每年都要给母亲隆重的过生日,每年的母亲节我们夫妻都陪母亲去游园照像,哥哥弟弟也要买鲜花和礼物送给母亲。逢年过节兄妹三家都到我家围绕母亲欢聚一堂,让母亲尽情享受天伦之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94年母亲做肾癌手术近一年,我和哥哥扶着母亲登上了高尔山。二十年后我和母亲又一次登上了高尔山,这时母亲己战胜癌症成为健康老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96年母亲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08年母亲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09年为母亲祝寿,哥哥献歌、我们兄妹三人为母亲跳舞、哥哥的女儿献诗、我女儿为姥姥拉起了手风琴祝兴。(当时弟弟的儿子在日本没有回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0</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9月母亲率全家参观战犯管理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十多年过去了,母亲故地重游坐在战犯管理所院内感慨万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全家游月牙岛</font></h3> <h3>2015年2月春节我们兄妹三人同母亲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中秋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母亲过生日上图为哥嫂给母亲买的貂帽为母亲戴上。下图为我和嫂子、弟妹与母亲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86年我和母亲参加会见日本友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97年母女参加星阳公司董事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98年我和母亲会见外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图为母女会见外商,下图为我们母女同星阳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一起与外商洽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98年5月母女游园</font></h3> 上图母亲在恳谈会上发言<div>下图是与晚辈坐游艇游大伙房水库</div> <h3><font color="#010101">赵氏后人回故乡寻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次家族聚会合影</font></h3> 在2007年、2009年2011年为传承赵氏家族良好家风、寻根祭祖,我们母女先后三次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赵氏家族成员,最后一次近百人。因母亲兄弟姊妹多,所以来的都是她的亲侄男外女及后代。赵氏后人有专家学者、有青年作家、有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有留学海外的研究生,他们都是国家栋梁之材。大家回故乡寻根祭祖,召开恳谈会弘扬赵氏家族良好家风然后游览了故乡风光、载歌载舞欢聚一堂。<div>母亲赋诗忆江南.忆故乡关门山</div><div> (一)</div><div>家乡好,常好忆关山。</div><div>群树围村山绕廓,小河水净响潺潺,春到美人间。 </div><div> (二)</div><div>东大岭,重雾掩峦巅。</div><div>花海飘香红似火 ,蓝天绿野牧童玩,难忘是家园。 </div><div> (三)</div><div>家乡变,惊现水连天。</div><div>峰矮崖低林茂密,村屋不在浪涛闲,水库利千年。<br><div><br></div><div>我当时也学写了一首忆江南.相聚在关山<div> (一)</div><div>关山好,风景世人赞。</div><div>云白湖清群岭翠,花红人美醉天仙,能不忆家园。</div><div> (二)</div><div>家乡好,常在梦中现。</div><div>儿孙寻根回故里,亲人相聚在关山,欢庆大团圆。</div></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陪母亲回关门山老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陪母亲坐游船游月牙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陪母亲游北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女游园踏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母女游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母女春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母亲节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母女赏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陪母亲游园观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游河堤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从去年九月开始也在学习书法和山水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5月陪母亲参观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font></h3> 常言到,养育之恩重如山,这话一点也不假。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儿女是她一生的牵挂。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背书包上学到踏上工作岗位,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母亲的心。我们的一点一滴进步、哪怕是一张小小的奖状都是她心中最美的图画!母亲在我们兄妹成长的过程中呕心沥血、精心呵护。我们上学时获得的奖状她还细心保存着舍不得扔。<div>  今年 母亲已近九旬,一晃我们母女相伴已有二十四年了。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是母亲不厌其烦的开导我;在我生病的时候,是母亲默默的照顾我;在我困难的时候是母亲坚定的支持我;在我受委屈的时候只有母亲最理解我。我常常想,我都六十岁的人了还能有母亲的陪伴与关爱,这真是上苍的厚爱!我真想大声为母亲唱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脸颊印着这多荦挂。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你的眼睛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IL自有女儿的报答”。</div><div> 母亲为儿女无私奉献情深似海,母亲为我们操劳一生恩重如山。小时候是母亲陪着我们成长,如今,我要陪伴母亲走过春秋冬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