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芍药》文/隽永淑秀 <br> 又是一夜春雨“润物细无声”,蒙蒙烟雨缭绕着窗外的景致,湿湿的空气让人觉得略带了些忧郁。<br> 惦记着那些今春还没有开放的芍药,惦记着氤氲岚烟、雨乱碧水的景象,不等雨歇,便携夫君去寻那“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的意境。<br> 植物园里的芍药是种植在牡丹园里生长的,而且是一前一后开放,规模和盛花期要比牡丹久些、大些。牡丹盛开的时候,芍药顶着拇指大的花苞映衬着,所以去植物园赏芍药,都被说成是赏牡丹。之前我也很难把它们分清楚,每次看到芍药,第一时间的反应是牡丹,似乎大家都钟情于牡丹,万般宠爱着牡丹而忽略了芍药的情感。仿佛芍药是因为牡丹的国色天香、雍荣华贵而怀才不遇,是因为与牡丹相似的摸样沾了牡丹的光而被重视了的。<br> 记得去年读过陈奕纯的一篇《被遗忘的芍药》的散文,他在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芍药首先是一味药,中国的一味中药;其次是一种草,可以治病的草;最后才是一种花,香不过莲花的清远,艳不过牡丹的华贵,但她的美却是大写意的,我觉得远远在莲花和牡丹之上。”还有一位叫林伟光的作者也在文中对芍药赞美不已,他称芍药为君子,“我就近仔细观察芍药花,她与牡丹同样有一份逼人的风华,她的花艳而不媚,繁而不浊,姿态生动。在这春天的季节,应时而动。她不争春,只是悄悄地开放自己的美丽,开了谢了,尽到自己的努力,和众芳一起为人间增色,也就高兴了。”他们都是真知芍药者,是真懂芍药的知音。我想芍药是感觉高兴的,不会介意被忽略而生怨气的!<br> 我们大都喜欢美的东西,又能有几位是真正了解其美的内涵与真谛而从中觉悟的。我亦如此,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春天里忙不停歇的赏来赏去,涂鸦的日志一篇接着一篇,滥竽充数的似个文人墨客,真正的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的品味、感悟。像芍药那样,不居名不居功,沉着地尽自己的本分,以最美的姿态呈现、绽放自己的风华,我想这才是文人雅士之举。</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