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亲情

霜叶如丹

<h3>周末,趁着天气晴好,一早起来,带着两个宝贝,陪着妈妈一起向深山里进发。今天,我们要找的食材是野生的山竹笋。</h3><h3>顺着金家河而上,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黄狮寨驶去。妈妈说,那里有着这个季节最鲜嫩,最肥厚的野生山竹笋。</h3><h3>半小时后,车子到了石佛垴脚下。放眼望去,但见到处都是成片的竹林,我们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到了。</h3><h3><br></h3><h3><br></h3> <h3>把车停在山脚,接下来的路便要靠两条腿了。深山的竹林,平日里都是人迹罕至,但这个季节却是络绎不绝。四处可见的是抽笋人留下的脚印和剥落的笋衣。为了找到更为鲜嫩肥美的竹笋,我们只得往更深的竹林走去。</h3><h3>竹林深处,到处布满了荆棘和枯死的竹枝,还有看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各种叫不出名的虫子。可这些都抵挡不了我们寻找美食的兴致。很快,我们就在竹林的一处山涧边发现到了一片粗壮肥美的野生山竹笋!竹笋被厚厚的笋衣包裹着,笋尖上还挂着露水。妈妈说,这叫“五月竹”,笋衣麻红,笋肉肥厚,又异常鲜嫩,正是制作腌笋丝的上好食材。</h3> <h3>竹林里竹笋粗壮,浓密。很快,我们便满载而归。这一根根还裹着笋衣,带着露水的新鲜竹笋就这样跟着我们,离开了深山,离开了竹林,被我们带回家中。而一同带回的,除了这些美味的食材,还有我们寻找竹笋的一路欢笑。</h3><h3>回到家,妈妈把竹笋用刀削开笋尖,再用两根手指一卷,就变魔术般的把原本裹得严严实实的笋衣剥得干干净净!这种剥笋衣方法是妈妈小时候学会的,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反正用起来又快又好,就被传承了下来。让我不得不再次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h3> <h3>除去笋衣的竹笋露出了嫩黄,嫩白,或是嫩绿的笋肉,还带着一股山野间的清香。除笋衣的间隙里,妈妈已经架起了柴火开始烧水。待到一锅开水烧开,笋也差不多剥好了。没读过几年书的妈妈,向来都会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h3> <h3>水开了,妈妈把剥好的竹笋倒进锅里煮。她说,这样做是为了杀青,经过沸水的煮泡,还可以消毒除菌,更便于竹笋的持久保鲜。不用多么深奥的科学理论,不用多么繁杂的过程,劳动人民总是能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找到最为简单实用的方法。</h3> <h3>竹笋经过沸水的煮泡,颜色逐渐变成淡黄色,原来脆脆的笋干也变得柔软起来。煮好的竹笋捞起锅,妈妈把它放在凉水里泡上半个小时,等完全凉透再捞起来,一根根撕开,然后洒上食盐,揉捏均匀,让每一丝竹笋都被食盐浸润到,再把它们装进容器密封,腌笋丝便算做好了。竹笋们这才完成了从山间到餐桌的完美蜕变。如果不时常打开瓶盖,密封的条件下,保存两年都能鲜嫩如初呢!</h3> <h3>这一次,妈妈选择的容器是装食用油的塑料壶。她说,最好的容器自然应该是陶瓷罐,但是为了运输方便,还是用食用油壶。因为,这些腌制好的竹笋里,每一根都倾注了妈妈的爱和牵挂。每年,妈妈都会把她做的腌竹笋送给亲戚朋友们品尝。甚至,还带到千里之外的亲人们的餐桌上。远在上海的舅舅和深圳的妹妹,每年都会收到家里带去的腌竹笋。对她们来说,吃到的,不仅仅是一顿美食,更多的,是从舌尖渗透至心田的一份浓浓亲情和对遥远故乡深深的眷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