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七巧板的发展史</h3><div>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div><div>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div><div>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div> <h3> 七巧板由七块板组成,分为三类图形,分别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分为大、中、小三种),聚合起来呈正方形;分开后可以拼排各种象形和概括性较强的图形,可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h3> <h3>学生个人作品展示</h3> <h3>班级作品墙集锦</h3> <h3>校园七巧板作品展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