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峪古堡

小院儿杂记

<h1><b> 上峪堡,是修</b><b>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重修于万历年间</b><b>的一个屯兵城堡。现在叫上峪村。</b></h1> <h1><b> 沿着西火路一进冯家峪镇,左手有一条小油路,拐过去一公里多就到上峪村了</b></h1> <h1><b>  村口有颗巨大的老槐树,据说有一千多年了,号称"汉槐"。如果靠谱点儿考证,应该也是明永乐年间种的,大约六百多年。</b></h1> <h1><b>  上峪村,是个人口不多的小村庄。村民的祖上基本都是守疆军士,一直都有着平均主义传统,大家相互帮助,有吃一起吃,有喝一起喝。这不,今天整好赶上村主任给大家分发白面,分完整袋的,还剩下几袋零散的,继续拆开论斤分。</b></h1> <h1><b>  经过几百年的岁月侵蚀,现在的城堡,就只剩下这个门洞跟周围基本坍塌的城墙。堡内的民居,都是后盖的青砖房。不用说,用的都是一水儿的城墙砖。</b></h1> <h1><b>  城门楼子底下,坐着俩位老先生,一个八十八,一个七十六。身体倍儿棒,非常健谈。给我们讲了不少上峪堡的轶事,最有意思的,就数</b><b>娘娘庙里供奉的眼光娘娘显灵的事儿,体现出了这一带民俗活动非常丰富。</b></h1> <h1><b>  过了上峪村,在往西行,就能看到这个号称密云三大&quot;完美楼&quot;之一的冯家峪完美楼了</b></h1> <h1><b>  路边上有个保护长城的宣传牌子后面,就是上山的小路,山不高,有些陡峭。</b></h1> <h1><b>终于能近距离感受什么叫做完美楼</b></h1> <h1><b>  沿墙根儿一坐,上可观天上拉白烟儿的大灰机,下可看关下公路的通途险要。真有点儿&quot;一览众山小&quot;的境界</b></h1> <h1><b>  恰逢一辆红色小汽车在关下驶过,让人遥想到当年守关将士瞪着大眼珠子盯着远方来犯的游牧民族</b></h1> <h1><b> 远处的长城已经残缺不全,烽火台依然完好</b></h1> <h1><b>  在这条山谷中看到不少这样的蜜蜂箱子,险峻的山崖上密密麻麻的</b></h1> <h1><b>远观还是比较震撼</b></h1> <h1><b>蜜蜂箱排列有序,工程浩大</b></h1> <h1><b>用镜头拉近看</b></h1> <h1><b>  路上遇到放羊的大爷,急忙停车打听山上岩蜂的事儿。原来,这一带山谷纵横,岩壁随处可见,每到春夏季,山花烂漫,自古就盛产中华岩蜂蜜。当地人也说不好是谁在山崖上安装了这么多空峰箱,反正也没蜜蜂往里住,也没见有人管理。说也许是为了搞旅游。</b></h1> <h1><b>  我感觉,这条线路挺有意思,既能探古论今,又有不错的风景。关键是看见满山悬挂的小木箱子,有种穿越到远古悬棺习俗的神秘感觉</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