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培训【篇章二】

海燕

<h3>  广阔的宇宙,等待着探索者的足迹。</h3><h3> 无垠的海洋,希冀着科学家的探秘。</h3><h3> 你瞧,这世界还有多少未发现的真理。</h3><h3> 相对论,是对我们生活的指引。</h3><h3> 磁引力,造就了悬浮车的奇迹。</h3><h3> 你瞧,科技多么有趣!</h3> <h3>  3号上午,我们来到了以科探活动为特色的杭州市申花路幼儿园。古堡式的园所建筑庄严中又不失清新,直让人想一探究竟。</h3> <h3>  走入大厅,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结合世界读书日开展的系列活动展板彰显着幼儿园文化渗透教育的日常积淀。</h3> <h3>  今天的主题是科探教学活动观摩,以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纵向活动展示呈现出同一主题下(光与影)科探活动“连续性”经验的贯穿与发展。首先是大班活动《影子变化的奥秘》。</h3> <h3>  刘园长指出他们园里选择科学活动都是教材中的常态课。对常态课进行选择、删减和深入。科探活动的精彩独特不在求新求异,在于教师对目标的把握和经验的深度挖掘。刘园长特别将改编前和改编后的教案都呈现出来,让参训教师更直观地了解教案改编的思路。</h3> <h3>  这下你知道活动室光线为什么如此昏暗了吧😊</h3> <h3>  活动中刘园长在操作前提出的明确到位的任务要求、在操作中对孩子敏锐及时的观察引导以及对孩子探索后交流讨论的提炼概括、都彰显出刘园长本身深厚的科学素养,孩子们精准的词汇表达、操作材料娴熟的取放收纳和记录符号的自主设计与运用也揭示了幼儿园实打实的科探活动实践。</h3> <h3>  孩子们的记录表,你能解读吗?</h3> <h3>  第二个活动是中班的《影子变变变》。在操作和游戏体验中孩子们主动地感知光源的距离与方向变换和影子变化之间的关系。</h3> <h3>  材料的提供和记录并不复杂,一直以来我们对开展科探活动存在的畏难情绪是否和我们自身没有思考和把握一个科探活动中应该达到的关键目标有关呢?</h3> <h3>  第三个是小班的科探活动《捉迷藏》,根据影子的局部特征来找找隐藏起来的小动物。最后自己藏好,老师来找,萌娃可乐翻了!</h3> <h3>  活动观摩结束后,杭幼师的周小虎老师对活动进行点评。肯定了科探活动“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专研方向。指出科探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语言应尽可能准确、客观、真实,给孩子的目标要具体,将一个大的探究问题分解成小目标,层层递进地达成。对孩子的前期经验要有了解,给予孩子机会,让孩子充分探索与表达。周老师也给出了活动环节的调整建议,如在小班活动《捉迷藏》中,影子图片式的呈现方式可以替换成现场的操作。</h3> <h3>  下午园里的两位骨干教师和我们分享了两个讲座:《小记录,大学问》和《基于科学关键经验的建构游戏之实践探索》。科探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记录意愿?提高幼儿记录水平?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科学关键经验在建构游戏中的实践应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让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困惑,希望接下来的理论学习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消化吸收这些知识。</h3> <h3>  讲座完后的环境参观。科探活动更多集中在班级区域中。整个园所环境是古朴的中国风风格,墨韵装饰随处可见。</h3> <h3>  春色满园绿意浓!</h3> <h3>  铁门外的小花园,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悠闲惬意~</h3> <h3>  学习无边,脑力无限,微笑迎接每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