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四川的豆瓣酱和湖南的永丰辣酱,都是两地首屈一指的酱料,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清初。</b><br></h3><h3><b><br></b></h3><div> 清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持续一百余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带来饮食文化从中国东南向西南的大传播。郫县豆瓣酱就是移民的贡献。</div><div> 一位陈姓移民来到四川郫县,发现当地辣椒制品主要是“宰海椒”和“酱海椒”,人们喜欢用来做炒菜的调料。陈师傅按照他家乡的做法,把辣椒切细,再加入胡豆瓣发酵,制成辣椒酱,味道更醇厚,香气更诱人,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超越了“宰海椒”、“酱海椒”。他的后代开了一家“益丰和”酱园,专营郫县豆瓣酱。从此,郫县豆瓣酱成为川菜不可或缺的灵魂。</div><div> 有专家分析,用辣椒拌豆瓣制酱,是闽西人的传统做法,那位陈姓移民很可能是福建人。 </div> <h3> 巧合的是,湖南最著名的辣酱——永丰辣酱,也是福建移民的创造。清初,辣椒传入湖南不久,湘乡县永丰镇(现属双峰市)一带就晒制辣酱。来自福建的蔡氏兄弟在永丰镇开设蔡广祥、蔡广益、蔡顺益三家酱园,其中以蔡广祥店最著盛名。</h3><h3> 蔡氏原即闽中酱作世家,入湘后因地制宜,以新鲜红辣椒、大豆、小麦、糯米、芝麻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露晒,创制出迎合当地口味的辣酱,色深红润泽,辣、鲜、咸、甜而微酸,香浓味醇。据说,曾国藩将蔡广祥辣酱作为“土贡”报效朝廷,道光皇帝甘于其味,军机大臣肃顺等贵胄亦大加称赏,永丰制酱作坊由此如雨后春笋,成为一大产业。</h3> <h3> 郫县豆瓣酱多用“二荆条”辣子,辣度不高,香味浓郁,特别适合做酱。永丰辣酱用的是灯笼辣椒,味鲜肉厚,微辣略甜,在以猛辣著称的湘中地区,可谓是个异数,大约只有福建人才能做到。</h3><h3> 郫县豆瓣酱以蚕豆为主,而永丰辣酱以小麦为主,是一种略带辣味的麦酱,醇厚悠长的味道,仿佛美妙的音乐,绕梁三日而不散。</h3><h3> 作为湘乡人,我从小吃农民自制的、充满阳光味道的永丰辣酱,确实有一种“从一而终”的深厚情感。把馒头烤黄,切成上下两半,中间涂上永丰辣酱,香喷喷中透出辣味,几十年都吃不厌。做回锅肉,四川人放豆瓣酱,咱就放永丰辣酱,味道绝不让下风。别说用这种辣酱做调料,嘴馋时用小勺舀一点直接入口,也顿觉神清气爽。即使走遍万水千山,在思念家乡滋味时,总能隐约闻到那股浓郁的醇香,不由得口舌生津,心满意足。</h3> <h3> 郫县豆瓣酱和永丰辣酱都有三百余年历史,命运却大不一样。</h3><h3> 郫县豆瓣酱一经面世便长盛不衰,一直牢牢占据川菜的主心骨地位,甚至成了川菜的代名词。</h3><h3> 永丰辣酱却一直没能成为湘菜的核心,风行多年后便年老色衰。近些年虽然花了很多气力,试图恢复昔日的辉煌,但在湘菜厨房里还是很难找到其踪影。</h3><h3> 究其根源,大约永丰辣酱不很辣,在辣风狂吹的时节不能迎合一些人的口味。此外,原来的永丰辣酱都是农户自己制作,酱园也严格“遵古炮制”,而近些年改为工业化生产以后,原有的风味已打了折扣。</h3><h3> 另一原因,是湖南流行“剁辣椒”,对辣椒酱反而不大在意。剁辣椒虽然经过发酵,但毕竟不能称之为“酱”,味型也比较单一。</h3> <h3> 不由得想起洪江甜酱。这种酱诞生于清咸丰年间,至今有150余年历史,却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与当地一道名菜有关。</h3><div> 在湘西、湘南,炒仔鸭是一道常见的当家菜,有很多种风味,如湘西的芷江鸭、洪江血粑鸭、辰溪血鸭、黔阳广合炒鸭,永州血鸭等。这其中,血粑鸭以洪江甜酱调味,红汪汪、香喷喷,让人胃口大开。</div> <h3> 由此联想到,四川豆瓣酱之所以历久弥香,是因为厨师们用豆瓣酱制作了很多名肴,形成了系列味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上留下不可乐磨灭的记忆,甚至刻进川人的心灵,成为永不相忘的家乡风味。这样的酱,怎么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呢?</h3><h3> 洪江甜酱也一样,假若没有风行地方乃至全省的洪江血耙鸭,恐怕早就无所依托,寿终正寝了。</h3><div> 酱料与菜肴,原来是一对命运共同体。菜肴兴,则酱料兴;菜肴衰,则酱料衰。正应了一句成语:皮之不存,毛将附焉?</div><div> 永丰辣酱之所以名气不振,原因大约就在这里吧?</div><div> 然而,湘菜厨师其实已烹制出用永丰辣酱调制的菜式,只是没有归纳整理,让永丰辣酱继续充当无名英雄。谁来做归纳整理呢?恐怕要由永丰辣酱生产厂家来出力了。弄好了这事,你的产品更好卖,何乐不为?</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