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 </h3><div>本书采用通俗的语言,将中世纪到当代的西方艺术历史呈现给读者。作者霍奇并没有依赖“绘画是什么”的各种专业性定义,而是侧重于思考艺术家某时身在何处,受何人影响,风格产生了何种变化。他对绘画进行广义的思考,客观冷静地讲述着艺术家们的一生。不同于某些歌功颂德的作品,他对艺术家的不足不加掩饰,力求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家。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走访原作所在地,尽可能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希望为大众读者和研究艺术的学生们呈现出更为真实的艺术世界。相信我,这本朴素却注满作者心血的小书将为你打开艺术欣赏的大门。愿你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位艺术家的独特魅力,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未来。</div> <h3>№.2 意大利文艺复兴(上)</h3><div><br></div><div>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一次呼唤起世人对绘画之美的追求。伟大的艺术家们竭力探索,为世人留下精彩的画作与动人的情感。</div><div><br></div><div>意大利文艺复兴(约1250到1550年)<br></div><div>中世纪晚期,修道院里的僧侣们为手抄本的插画配以程序化的图像,偶尔用《圣经》主题的简略图装饰寺院的墙壁。但这些图像大多带有宗教性,也谈不上创造力,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出现。13世纪天主教城市中的一些雕塑家通过学习人体知识,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雕像。但雕塑毫无生气,冰冰冷冷,并不能算做绘画。终于,乔托(Giotto)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窘迫的局面,他的作品标志着与传统的决裂,对佛罗伦萨(Florence)乃至后世的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画下一个个结实、有深度、有血有肉的人物,叙述着一段段故事,表达着浓重的感情,第一次令观者与主角产生共鸣。</div><div><br></div><div>14世纪伊始,当乔托在帕多瓦(Padua)和阿西西(Assisi)的小教堂绘制壁画时,世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意大利北部商路的开通,市场被逐渐打开,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旧的权威开始遭到质疑,商人阶级崛起,富有的赞助商也随之出现了,文艺迎来了“复兴”。</div><div><br></div><div>马萨乔(Masaccio)接受了乔托带来的挑战。他受到了建筑师布鲁内斯莱基(Brunelleschi)提出的“要赋予绘画以空间的深度,就必须让画面中的线条都汇集到一个灭点(vanishing point)”的启发,在绘画中尝试了初级透视法,使得画面拥有了真实的空间错觉,同时人物也具有了巍然的雕塑品质。之后的乌切洛(Uccello)、曼特尼亚(Mantegna)和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更是耗尽毕生精力继续推进这一实验。</div><div><br></div><div>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仍然是艺术活动的中心,在此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此时的罗马(Rome)和威尼斯(Venice)也渐渐开始繁荣。达·芬奇(Da Vinci)、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拉斐尔(Raphael)更是纷纷达到了创作高峰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Mona Lisa)震惊了看惯姿态僵硬头顶光环圣母形象的观众;米开朗琪罗画在西斯拜占庭(Sistine Chapel)天顶画的男性裸体传达着对人类原始强健能量的追求;拉斐尔创造出的色彩和色调的静谧与协调留给后世无尽的享受。</div><div><br></div><div>乔托与早期湿壁画</div><div>乔托出身贫苦家庭,因在石头上绘出惟妙惟肖的羊,得到了契马布埃(Cimabue)的赏识。跟随契马布埃学习不久,他就开起了自己的画坊,开始为宗教建筑装饰墙面。他的许多作品都是湿壁画,即:将水基颜料直接涂抹于湿灰泥墙面;待它们干燥后,颜料和灰泥融合在一起。他打破了拜占庭程序化式的人物形象的束缚,尝试用叙事的手法塑造出人物的一系列情感,令观者产生同情,身临其境。帕多瓦的斯科洛文尼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的系列湿壁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乔托,始终在用其单纯而永恒的作品引领西方艺术走向激动人心的道路。</div><div><br></div><div>锡耶纳(Siena):装饰的典雅</div><div>锡耶纳画派基于拜占庭时代的马赛克和泥金装饰手抄本的影响,强调装饰性特质,风格较为保守。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杜乔·迪·博宁塞尼亚(Duccio di Buoninsegna),他为锡耶纳的教堂创作了六十多个场景的双联祭坛画《基督君王像》。他通过描绘富有生命的场景令神圣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之后,他的学生西莫内·马丁尼继承了他优美的线条与鲜亮的色彩,并于中世纪晚期凭借自己精致文雅的风格主导了整个欧洲画坛。曾在杜乔画坊担任过助手的洛伦采蒂兄弟,更倾向于乔托的叙事风格。安布罗焦·洛伦采蒂在为锡耶纳市政大厅创作的《好政府与坏政府》中,以从未有过的远景视角将众人安排在蜿蜒的山路上,给观者带去了独特的视觉体验。</div><div><br></div><div><br></div><div>乔托《哀悼基督》</div><div><br></div> <h3>№.3 意大利文艺复兴(中)</h3><div>重量与造型的错觉</div><div>马萨乔在绘画上的许多创新,使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他受乔托绘画风格、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原则以及多纳泰罗时代雕像的影响,高度重视写实,画面质朴直白。早期作品体现了对线性哥特式艺术风格的抵触。在《驱逐亚当和夏娃》中,他展示了对光线空间以及透视的非凡创新。他用光源强调人物姿态与表情,用投射的阴影显示出体量,使人物具有雕塑般的质感。</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马萨乔《驱逐亚当和夏娃》</div><div><br></div><div><br></div> <h3>安杰利科(Fra Angelico)是一名多明我会修士,一开始从事抄本插图绘制工作,因此早期风格偏装饰性和程序性。之后他受委托为马克修道院修道士房间创作壁画,开始了对透视、人物在空间中如何后缩进行理解和研究。<br></h3><div><br></div><div>透视法与短缩法(foreshortening)</div><div>15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很快发现了直线透视法的新原理:让画面中所有的线相交于灭点,以营造物体与人物在空间中向后缩短的视觉效果。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罗伦萨画家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沉醉于用透视法在绘画平面再现三维空间的真实感。这一点在其为美第奇家族创作的《圣罗马诺之战》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交锋的长矛和前腿腾空的战马给了乌切洛尽情使用透视法的机会。</div><div><br></div><div>短缩法(对单个物体或人物进行透视处理,以产生投影效果或景深的错觉)开始于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陶罐上,后被安德烈亚·曼特尼亚进一步发展。他在《基督之死》一画中将观众视线安放在了基督的双脚处,缩短了基督躺在厚板上的冰冷身躯,在缩短法运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安德烈亚·曼特尼亚《基督之死》</div> <h3>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除了绘制湿壁画外,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作品虽没有得到绘画界的认同,但被认为是几何学、均衡空间、尺度与比例的典范。后期他开始着力于使用浅淡的色彩与柔和神秘的光线营造精神性的氛围。</h3><div><br></div><div>寓言与优美</div><div>桑德罗·波特切利(Sandro Botticelli)虽大半生在佛罗伦萨度过,但他拒绝接受新的科学发明,并没有受到当时的现实主义影响。他凭借着超常的绘画天赋获得了很多赞助商的委托。在为美第奇家族作画时,他结识了一群有别于基督神学的柏拉图主义者,对异教产生了兴趣。这促使他创作了著名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一改往常古典神话的叙事手法,画中长发半掩的白皙胴体,充满韵律的线条,几乎与真人等大的裸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此外,他还曾为但丁的《神曲》创作过肖像与硬笔插图。在顶峰时期他的作品供不应求。可随着洛伦佐·德·美第奇的离世以及政治的变革,他毁掉了以前违背宗教意志的作品,画风也变得严肃紧张,最后在寂寂无名中死去。</div><div><br></div><div>桑德罗·波特切利«维纳斯的诞生»</div> <h3>桑德罗·波特切利«春»</h3> <h3>文艺复兴巨匠:画家兼发明家<br></h3><div>莱奥纳尔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身兼画家、雕塑家、作家、建筑师、科学家、音乐家、发明家等多重身份,是文艺复兴艺术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师从韦罗基奥(Verrocchio),而后韦罗基奥被他的才能所震撼,全然放弃作画。达·芬奇自1482年为米兰公爵工作了17年后,回到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Mona Lisa)。蒙娜丽莎头朝向前方,身体却侧向而坐,这一突破使得风景空气透视法得到进一步发展。用来烘托蒙娜丽莎柔和面庞的“晕涂法”(一种呈现色彩微妙渐变的方法)是达·芬奇对艺术的真正贡献。随后,达·芬奇为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宫廷作画,得到极大的赞赏,并一直在法国生活直至去世。即使达·芬奇仅留下了少量作品,但他通过光与影形成对比的手法启迪了无数艺术家。</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达·芬奇《蒙娜丽莎》</div> <h3>№4 意大利文艺复兴(下)</h3><div>雕塑般的人体</div><div>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在美第奇家族的赞助下学习了雕塑。1492年,随着赞助人的离世,他去往了博洛尼亚,并于1496起开始在罗马生活。1501年他再次回到佛罗伦萨,用大理石雕刻了世界名作《大卫》,并从此展开了如何更好地展现男性人体的探索。他虽坚称自己是一名雕塑家,但却被哄至梵蒂冈创作了著名的《亚当》和《最后的审判》。力与美完美结合的《亚当》,塑造了绘画史的一座丰碑。讲述着创世记至耶稣诞生圣经故事的《最后的审判》为他赢得了“神圣的米开朗琪罗”头衔。</div><div><br></div><div>美与古典的和谐</div><div>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真名为拉法埃洛·圣佐奥)出生于绘画世家。1504年他从乌尔比诺小镇前往佛罗伦萨研习先辈们的作品,不同于其他两位艺术巨匠追求智性的绘画风格,他刻画的圣母形象温柔慈祥,带给人们静谧幸福的感受。据说米开朗琪罗因为嫉妒他这种轻松迷人的手法,甚至指控他窃取了自己的想法。1508年拉斐尔开始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的房间描绘图画,其中描绘了智者济济一堂的场面的《雅典学院》最为著名。他也为其他罗马富人作画,晚期画风精妙敏锐,展现出沉着自信,并为后世的普桑(Poussin)和安格尔(Ingres)提供了巨大的灵感源泉。37岁时,他因高烧离世,令整个教廷悲痛不已。</div><div><br></div><div><br></div><div>威尼斯:色与光的协奏</div><div>15世纪末期,威尼斯颜料、香料和丝绸贸易的发展促使了威尼斯画派的进一步繁荣。其中以伟大透视大师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 Mantegna)为代表的帕多瓦画派最为著名。同时,安东内洛·达·梅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将凡·艾克的油画技艺带入了威尼斯。利用油画燃料慢干的特点,画家就可以一层层地塑造形象,十分有利于写实主义特征作品的塑造。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学习了梅西纳的上光油技巧,营造出抒情诗般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气氛,并将技巧传授给乔尔乔内和提香(Titian)。他创作于1501至1504年间的《总督莱奥纳尔多·洛雷丹》,超脱前人,极富洞察力地描绘出威尼斯统治者的智慧、敏锐和高贵。威尼斯画派对光和色彩的独特感受在乔尔乔内的作品中同样可以看到。他主要为富有的收藏家们创作一些色彩浓郁、充满氛围感、非宗教性的小幅油画。</div><div><br></div><div><br></div><div>拉斐尔《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div><div><br></div> <h3>№5 北方文艺复兴(上)</h3><div>北方文艺复兴(约1400至1600年)</div><div>文艺复兴在意大利方兴未艾之时,北部地区也迎来了自己的新纪元。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根特、安特卫普和布鲁日等城市虽然知晓意大利追求理想和谐美的巨大创新,但他们仍偏爱哥特式富丽堂皇的风格,注重写实。与此同时,宗教改革反对当时的罗马天主教,使得北方艺术家对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革命变化与科学发现并不大感兴趣,相反的是将自然写实主义发挥到极致。</div><div><br></div><div>“油画”技术(即用颜料与亚麻籽油或胡桃油混合的调色方法,从而使颜料缓慢干燥)在北方地区第一次被发明了出来。杨·凡·艾克(Jan van Eyck)是这个方法的最早实践者,他作画时还会使用一种光油,使得画作熠熠生辉,这种手法震惊了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家。其他佛兰德斯画家,例如维登(Rogier van der Weyden)、高斯(Hugo van der Gose)和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以全新的目的感研究宗教的精神性,表达人的情绪,对自然主义进行了更深入的发展。</div><div><br></div><div>阿尔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urer)结合了木刻与雕刻发明出版画,标志着北方的另一个巨大的进步。他的版画被广泛用于宣传页和插画,使得欣赏图画走向平民。15世纪的战乱、饥荒、瘟疫使人们开始质疑天主教,甚至要烧毁“天主教偶像崇拜”特征的图画。希罗尼穆斯(Hieronymus Bosch)的超现实悲观作品揭示了中世纪这种地狱般的恐怖情绪。随后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进一步发展,着重描绘劳作的农民,把艺术引向了新的方向。</div><div><br></div><div>清晰性和自然主义</div><div>15世纪初,尼德兰绘画舍弃了前几世纪哥特式风格中华丽的装饰元素,开始追求绘画的真实性。杨·凡·艾克是这种自然主义最典型的代表。他精通油画,运用惊人的手法描绘外在世界。他最杰出的作品《阿尔诺芬夫妇像》是当时北方第一幅全身双人画像,他以一种独特的清晰性描绘了丝绸商人与他的准新娘,室内的场景和房间的各种象征物件。多种细节相互结合、补充,展现出世界的真实面貌与无限潜力。</div><div><br></div><div>聚焦宗教</div><div>15世纪中期,绝大多数艺术家只专注于宗教主题,维登是15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曾担任菲利普三世(Philip the Good)的宫廷画师。他重视细节,在描绘感人的宗教场景时注入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哀悼基督》中刻画出的人物面部悲痛之情。他的画曾被送往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从而声名远播。这种感情张力也同样体现在高斯的作品中,他描绘了许多大幅宗教故事场景,例如《波提纳里祭坛画》,这幅画中凝重的人物围聚在基督圣婴周围,极富表现性。德国画家格吕内瓦尔德侧重展现黑暗的宗教景象,关注人类苦难,他在为伊森海姆教堂所作的祭坛画中,残酷细致地刻画了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扭曲变形的身体。</div><div><br></div> <h3>№6 北方文艺复兴(下)</h3><div><br></div><div>北方的文艺复兴为北方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家们将写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随后随着罗马的兴起,巴洛克风格应运而生。</div><div><br></div><div><br></div><div>观察与沉醉</div><div>北方文艺复兴的领导者阿尔布雷特·丟勒跟随做金匠的父亲学会了用银尖笔作画。因为银尖笔绘制的线条不易擦掉,所以他练就出了高超的事物观察能力。1484年丟勒跟随纽伦堡最杰出的画家和插画家沃尔格穆特(Michael Woglemut)习得了木刻技术。丟勒创作的产量惊人,一生完成了超过200幅木刻版画,很早就成为闻名德国的艺术家。与很多北方艺术家不同,他学习达·芬奇与贝利的色彩运用方法,创作出带有意大利风格的作品。他的作品善于揭示对象的内在渴望。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自画像,并视自己为文艺复兴人,将文艺复兴的理念和习得的技巧传到北方,不过真正令他闻名的却是他一幅幅展现着敏锐与优雅的版画和水彩作品。</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丢勒《自画像》</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早期风景画<br></h3><div>事实上,文艺复兴前的画作仅仅展现了景象的风格化,毫无内涵。两位北方画家:老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和阿尔特多费尔(Albrecht Altdorfer)最早开始关注松林和岩石,开启德国风景画的探索。虽然老克拉纳赫仅比丟勒大一岁,但他并没有丟勒的作品的沉醉感。他不画纯粹的风景画,伴随他成长的黑森林是他画作的重要特征。虽然他的一些裸体画略显笨重,但偶尔他也会尝试将人物放入乡村景致中。</div><div><br></div><div>阿尔特多费尔虽然很推崇丟勒描绘阿尔卑斯地貌的风景画,但并不是丟勒那样的旅行家,他经常在多瑙河游历作画。我们从他的《多瑙河河谷》可以看到飘浮的白云、茂密的森林,极目远眺甚至可以看到淡蓝的山峰,但这些看似浪漫的景象却潜藏着不祥之感。所以说他是第一位真正懂得用风景去诉说情感的艺术家。</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阿尔特多费尔《雷根斯堡边上的多瑙河流域》</div> <h3>奇思与幻象<br></h3><div>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名字来源于他的家乡荷兰小镇海尔托亨博斯,他是当地一个致力提升小镇精神面貌的天主教的成员。但他的画作并不像他的宗教观念这么正统,他的画风惊奇、独树一帜。他运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图像来诠释圣经场景,展现人世间的种种诱惑和罪恶导致的可怕后果。与同期其他艺术家不同,他不用底色,直接在木板上作画。画在折叠木板上的《人间乐园》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画通过描绘一群哥特式发育不健全的人体翻腾涌动之态来传递道德寓意。他悲观而又带有地狱般恐怖景象的作品,在16世纪宗教改革以前广受追捧,甚至他死后,西班牙菲利普斯二世还曾一度成为其作品的狂热收藏者。但此后,他却被人们不幸地遗忘了。直到19世纪他的作品才重新得到关注,并在20世纪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发现。</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希罗尼穆斯·博斯《人间乐园》</div> <h3>宫廷肖像画和微型画<br></h3><div>马丁·路德教义带来的新教改革对艺术同样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谴责天主教的图像是“偶像崇拜”,导致画家定件锐减,很多艺术家失业,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开始另谋他路。</div><div><br></div><div>小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起初在父亲的作坊工作,而后离开作坊,前往巴塞尔并尝试用写实的手法创作肖像画。1517至1519年间,他的画作风格变得特别柔软,这也侧面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北方的渗透。随后,宗教改革遍及欧洲,巴塞尔危机四伏,这促使霍尔拜因启程前往英国。幸运的是,他因为荷兰学者伊拉斯谟画过肖像,得到了学者写给司库托马斯爵士的推荐信。另一方面英王虽然推行改革,却喜爱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对他们敞开大门。所以,霍尔拜因得以创作了莫尔一家的肖像,成为第一个绘制家族肖像的艺术家。他在第二次访问英国时,得到英王赏识,为其创作了一系列宫廷肖像画。冷静客观、在美化对象与暴露其缺陷间追求平衡的风格确保了他作为都铎王朝一流画家的地位。晚年的他转向创作微型画,先画出人物头部和肩膀后用精细笔勾勒细节。这种技艺后被尼古拉斯·希利亚德继承并发扬。</div><div><br></div><div>亲近土地</div><div>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是16世纪北欧最后一位画家。他早期作品受到博斯的强烈影响,例如《巴别塔》中极富创意的变形展现出的夸张风格。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分熟悉神话和传说,但却没有为理想的古典形式所动。1552年他开始了持续两年的法国和意大利之旅,并完成了许多描绘阿尔卑斯山的习作。回到家乡后,他开始乔装成农民去当地农村寻找灵感。他着迷于田野间劳作的农民,创作出大量生动的农村风俗场景,真实饱含深情却又保持着些许嘲讽。</div><div><br></div><div>他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描绘一年四季的风景画。作于1565年的《雪中猎人》,借助冰冻的荒野与柔和的色彩,令观者对猎人生活产生了更深入的体会。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开始用冷静协调的方式阐释谚语与道德戒律。他的作品为世人赞叹,吸引了无数的模仿者。</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div> <h3>№7 巴洛克时期(上)</h3><div>巴洛克时期(约1600至1700年)</div><div>文艺复兴晚期,提香(Titian)以松散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色彩开启了绘画的新方向,而后又被丁托列托得以继承和发扬。丁托列托在画作中最先展示了矫饰主义的影响力。17世纪初,随着宗教改革和社会剧变,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出现了——巴洛克艺术。它最早出现于罗马,后在意大利、西班牙、德意志和奥地利尤为盛行。巴洛克艺术家通过强烈的光影对比手法推动了文艺复兴在写实性方面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是意大利的艺术中心,巴洛克时期这一中心转移到了罗马,很多欧洲艺术家开始活跃在罗马。例如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Caraaggio)、与他画风形成鲜明对比的鲁本斯(Rubens)、佛兰德斯的巴洛克肖像画家安东尼·凡·戴克。相比于罗马的包容,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是宗教性的,善于对人性进行洞悉的委拉斯开兹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与此同时,在荷兰也在发生着艺术的变革,一群画家共同努力迎来了“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法国的克洛德·洛兰和普桑也对巴洛克风格做出了贡献,他们作品中极具情感张力的特点也成为巴洛克传统的一部分。17世纪晚期,巴洛克风格变得华丽浮夸,最终被更加轻盈更具装饰性的洛可可风格替代。</div><div><br></div><div>自由表现的笔触</div><div>提香,16世纪威尼斯最重要的画家,年少时在威尼斯做镶嵌画学徒,得到乔瓦尼·贝利尼赏识从而进入他的画室进行学习,之后又在乔内乔尔的画室接受了威尼斯最好的绘画教育。1516年由于他的两位老师乔尔乔内和贝利尼都已去世,所以他被任命为威尼斯共和国官方画家。他自由奔放地选择绘画题材,有时用手指、有时用画笔,可谓是强调以直接手法使用媒材的先声。尽管他不喜欢旅行,但他广受富裕阶级的欢迎,来自费拉拉、乌尔尼诺和曼托瓦等地统治者的订单令他应接不暇。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认识当时意大利最有权势的家族。60岁时,他受邀于梵蒂冈(教廷),客居罗马时得以与米开朗琪罗会面。据说90高龄时因感染流行瘟疫去世。提香留下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自信,对后世产生了长足的影响。</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高度的戏剧性与紧张感</div><div>16世纪后半叶,除了提香还有两位杰出的艺术家。有意思的是,他们均在作品中描绘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无意间在风格上形成了对比。</div><div><br></div><div>雅各布·丁托列托是提香的学生,出身比较卑微,他在威尼斯度完了一生。他为了出人头地,十分努力工作,甚至为了获得订单几乎不择手段。他经常在人工灯下摆弄蜡质雕像研究构图,他的画里挤满了充满戏剧性的扭曲人物。晚年,他的作品趋于成熟,画面充满激情,常常带有难以压抑的兴奋和什么事情要呼之欲出之感。他为圣洛可大会堂创作的绘画充分展现了他讲故事的天赋,仅仅借助幽暗和超现实的光线,他就描绘出了基督的生平。</div><div><br></div><div>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最开始是一位装饰画家,常常画一些满足威尼斯贵族虚荣心的作品。他通过敏锐地观察事物表象,捕捉丝绸制品表面的奢华感,从而绘制出华丽的色彩。他的画面看似简单天真实则极富力量,这与丁托列托饱受争议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但他晚年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引起了宗教的不满,宗教法庭对他进行了审判,要求他对画中“不恭的因素”做出解释。</div> <h3>№8 巴洛克时期(中上)</h3><div>形式的扭曲</div><div>矫饰主义是指一种出现在文艺复兴晚期的绘画、建筑和雕塑上的做作、刻意且不自然的艺术风格。弗朗切斯科·帕尔米贾尼诺(Francesco Parmigianino)就是一位典型的矫饰主义画家。他生于帕尔马,随后前往罗马开始尝试创作理想的女性之美。但世人并不能欣赏他那些扭曲变形的形象,指责他过于做作。他的著名作品《长颈圣母》中圣母脖子长得出奇,但与肩膀形成的楔形却又表现出了浓浓的优雅气质。</div><div><br></div><div>埃尔·格列柯也是一位矫饰主义的大师,他最初用传统的拜占庭方式绘制圣像,1560年搬到威尼斯后,他的风格也随之改变,他开始夸大光影效果,图像轮廓变得粗放,可以明显看出丁托列托和米开朗琪罗对他的影响。1577年他前往西班牙的托莱多,在那里他的风格渐渐趋于成熟,画面中的人物变得动态拉长,摇曳闪烁,他通过轻快迅疾的笔触结合尖锐的色彩展现出激昂的张力。尽管格列柯没有得到皇室的青睐,但他充满力量的画面备受20世纪表现艺术家的推崇,拥有着一大批富有的赞助商。</div><div><br></div><div>戏剧化的光影</div><div>17世纪伊始随着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衰败,罗马成为意大利的艺术中心。反宗教改革运动促使了天主教在罗马的复兴。1596年,米凯兰杰洛·梅里西·达·卡拉瓦乔为康塔列里礼拜堂创作的《圣马太》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遭到了神职人员的强烈谴责,但这也令他从一位无名作家迅速地被大家知晓。他的性格强硬易变,容易用暴力解决问题,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他宣称要学习自然,拒绝对理念进行探索,选择寻常工作中的男女做模特。他令光影极端化,痴迷戏剧性,用强烈的写实主义反衬出之前的矫饰主义是何等的做作。当他事业如日中天时,却因在一次打斗中杀死了同伴不得不逃离罗马,后于37岁死于疟疾。他的影响在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作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她通过画家父亲认识了卡拉乔瓦,跟随卡拉乔瓦学习,但却在19岁时被自己的老师强暴。她的画作善于借助阴影显示强有力的人物。她是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首位女性学员。</div><div><br></div><div>丰满的裸体</div><div>1609年的一项条约将比利时与佛兰德斯和其他北方尼德兰地区分隔开,伴随着“反宗教改革”和天主教会的重新抬头,这两个地区滋生了宗教理想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在佛兰德斯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于1600年前往意大利进行10年游历,他心胸宽广,在此结交了许多朋友,从大师们那里汲取养分,他的作品是“巴洛克”风格的典范。他画风纯粹,传达出深刻乐观的感情。他因为通晓多国语言,总是设法与国内外多方面联系,因而被视为一名外交家。他一生曾为多名统治者服务并深受他们的青睐。职业生涯晚期,他的笔触更加自由,他创作的一幅幅代表佛兰德斯传统艺术、性感丰满的裸体画,也标志着佛兰德斯艺术的繁荣。</div><div><br></div><div>弗朗切斯科·帕尔米贾尼诺«长颈圣母»</div><div><br></div> <h3>№9 巴洛克时期(中下)</h3><div>法国新古典主义</div><div>尽管17世纪许多伟大的画家都来自荷兰,但最重要的两位却是法国人——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和克洛德·洛兰(Claude Lorrain)。</div><div><br></div><div>普桑出生于法国,1624年前往罗马,并很快找到了赞助人。他反对矫饰主义的做作和巴洛克风格的粗俗,转而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例如拉斐尔和提香。1640年应法王和红衣教主的召唤,他回到巴黎开始进行罗浮宫的监管工作,两年后重回罗马度过了余生。他致力于用微型的舞台布景完善构图赋予风景画秩序感和心灵的享受,将简朴、节制的古典主义带入绘画中。</div><div><br></div><div>克洛德·洛兰相比于普桑更加忠于直觉,他常常进行户外写生,善于对光线进行处理和运用。他把圣经故事作为创作基础,进行改编添加到坎帕尼亚的乡村景色中。他精心安排低洼地区、古代废墟构图,以唤起一种冷静而怀旧的气氛。这一绘画类型被广泛模仿和发扬。</div><div><br></div><div>性格研究和皇室肖像</div><div>巴洛克时代,肖像画地位日益上升。伴随着宗教权威的衰落,尤其是英国、尼德兰等新教国家,世俗统治者希望通过强大的肖像来突出权威。佛兰德斯艺术家鲁本斯和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在画肖像时奉承地进行精心的设计。</div><div><br></div><div>凡·戴克意识到肖像画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成为鲁本斯的首席助手之后开始四处游历。最后成为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师,并被封为爵士,定居于英国。他在画中赋予了国王高贵优雅的气质,同时他也成为宫廷生活的主要记录者,对英国肖像画产生了长足的影响。</div><div><br></div><div><br></div><div>安东尼·凡·戴克《英王查理一世行猎图》</div><div><br></div><div><br></div> <h3>弗兰斯·哈尔斯,巴洛克时期优秀群像画的先驱之一。他是最先用油画燃料不打底直接作画的画家之一。他用生动随性的笔触捕捉人物面部最易逝的神情,这种不经意的风格带给17世纪绘画一种不拘礼节的品质。<br></h3><div><br></div><div>女画家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也是一位重要的肖像画和自画像画家。她在伦巴出生并受训,1559被西班牙腓力二世任命为宫廷画家。1623年,凡·戴克拜访了她。她一生热衷于探索画作背后的真实情感。</div><div><br></div><div>感受人性</div><div>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尊崇宗教,通过西班牙宗教法庭来确保人们对天主教的忠诚。任何艺术家的作品一旦被认为是异端,那么他们就要面临宗教法庭的迫害。在这样的背景下,24岁的迭戈·委拉斯凯兹成为腓力四世的宫廷画师。他早期运用强烈的光影对比进行严肃的写实,深受西班牙人们尊敬。《煮鸡蛋的老妪》是他著名的一幅佳作,画中老妪面色凝重,刻画细腻。1628年他出访意大利,受到提香等威尼斯大师的影响,笔触变得放松。17世纪80年代是他的多产时期,他在画中赋予弄臣等宫廷最低身份的人物以人性的尊严。他在马德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为皇家绘制了一些精彩的肖像,例如著名的《宫娥》。随笔般的写实主义和强大的人物洞悉力体现出他追寻真理的杰出才能。</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迭戈·委拉斯凯兹«煮鸡蛋的老妪»</div><div><br></div> <h3>袒露内在真实</h3><div>最伟大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出生于莱顿,跟随过几位老师学习绘画,其中彼得·拉斯特对于戏剧性姿势和生动光线的趣味对他早期绘画风格的影响最大。随后,他迅速决定在阿姆斯特丹开始自己的商业画家生涯。1631年,他的第一幅正式肖像画(为尼古拉斯·鲁斯特创作的)奠定了他阿姆斯特丹的肖像画家首席地位。1632年,他紧接着又画了栩栩如生的《尼古拉斯·蒂尔普大夫的解剖课》,他的成功一直延续到1639年。自1640年他的妻子与母亲相继去世后,他开始变得内省,画作开始变得深刻,关注对人的理解和怜悯。最终他与仆人亨德里克耶·斯托费尔斯结婚,为她创作了很多画像。他的作品带有一种独有的对光影的掌握和温柔,他在时髦画流行的时候,仍然坚持自我,于是经济开始变得拮据,余生也没能摆脱经济上的困难。</div><div><br></div><div>伦勃朗«加利利海上的风暴»</div> <h3>№10 巴洛克时期(下)</h3><div>静物画</div><div>1640年,荷兰出现了“静物画”这一新的绘画类型。这一绘画通常表现的是放置于空白深色的桌子,桌上放有闪亮的玻璃器皿、金属盘子和吃剩的精美肉食用来显示财富和奢华。此外还有一种绘制骷髅、怀表、腐烂水果等象征生命易逝的“劝世静物画”。</div><div><br></div><div>生于安特卫普的克拉拉·佩特斯(Clara Peeters)是最早的静物画家之一,她的画中常常绘制盛放面包和水果的盘子,被称为“早餐画”。威廉·克拉斯·海达和扬·达维兹·德·海姆擅长用荷兰静物画的传统手法静静地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德·海姆主要创作细腻的花卉画,在精美的细节中表现每一朵花的不同质地。拉赫尔勒伊斯擅长画纤细的花朵和蝴蝶,从而展现生命的脆弱美。</div><div><br></div><div>与此同时,西班牙也有一些优秀的静物画。胡安·桑切斯·科坦画的《有榅桲、卷心菜、甜瓜与黄瓜的静物》用细线戏剧性地将部分静物悬挂起来,展现出一种对水果和蔬菜的安排,是腓力三世购买的五张静物画作之一。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画的静物画是静物画的最佳典范,他凭借室内物品的简单安排构造一种冥想得近乎神秘的美。</div><div><br></div><div>荷兰风景画</div><div>17世纪,风景画在荷兰地区开始盛行,雅各布·凡·罗伊斯达(Jacob van Ruisdael)被认为是最杰出的荷兰风景画家。他因17世纪40年代晚期画的哈勒姆周围的低地风景而声名鹊起。他画过从海滩到冬日各种各样的风景画,笔触生动柔和。成熟期作品带有强有力的情感,常常用暗黑的天空和扭曲的枝条传达自然的神秘感与颠覆感。</div><div><br></div><div>同时代的杰出画家扬·凡·霍延和萨洛蒙·凡·勒伊斯达尔为荷兰建立风景画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霍延去过英国,在荷兰广泛游历,他善于借助速写创作冷静明亮的作品。</div><div><br></div><div>私密的家庭生活</div><div>荷兰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画家,但在表现家庭室内场景方面无人可以与扬·维米尔(Jan Vermeer)抗衡。他出生于代尔夫特,被人们称为北方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仅次于伦勃朗的存在。他大部分小型风俗画都是表现室内的装饰或者中产阶级肖像,他对银色光线运用娴熟,塑造了一种安详、满足的氛围。他利用暗箱来帮他准确地捕捉光线,侧重表现女性进行的各种室内活动和消遣。这种惊人的私密性不自觉地吸引着观者的目光。</div><div><br></div><div>彼得·德·霍赫也在代尔夫特学校学习,并绘制了很多荷兰室内画和乡村景色。他对人物进行细致安排,不同于维米尔的作品,他的风格更加柔和,也更具地方性。</div><div><br></div><div><br></div><div>胡安·桑切斯·科坦《有榅桲、卷心菜、甜瓜与黄瓜的静物》</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11 优雅时代(上)</h3><div><br></div><div>钟情于奢靡浮夸的洛可可风格首先在法国诞生,随后迅速席卷法国。18世纪60年代洛可可风格逐渐被持重、节制的古典主义取代。</div><div><br></div><div>优雅年代(约1700至1780年)<br></div><div>18世纪,钟情于不对称线条和浮夸装饰的洛可可风格首先迷住了法国人,随后蔓延到意大利。此时如同政治局面一样,艺术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继任路易十四的摄政王引入了轻盈多线条的洛可可风格,这种崇尚享乐主义的思想最终席卷了法国整个上流社会。从事戏剧供应商工作的艺术家安托·万华托在艺术作品中完美地展现了新贵阶级轻松富足的生活。随后这一风格被弗拉戈纳尔继承。但同时期的夏尔丹没有跟随主流,而是坚持谦逊的风格,赋予普通人朴素的尊严。</div><div><br></div><div>英国人普遍认为洛可可是一种法式趣味。著名讽刺画家威廉·贺加斯通过画作一方面展现英国各阶层的虚伪,另一方面反映着对自然的热爱。之后的乔治斯·塔布斯和埃德温·兰西尔转而向动物界寻求灵感。</div><div><br></div><div>洛可可风格继而传播到德意志、波希米亚等地,并得到世人的喜爱。但空虚浮华的风格终究长久不了,18世纪60年代在法国它被理性和启蒙主义取代。</div><div><br></div><div>法国洛可可(Rococo)</div><div>让·安东尼·华多(Jean-Antoine Watteau)出生于法国东北部的小镇瓦朗谢纳。这个小镇在他出生的六年前就被佛兰德斯割让给法国。尽管他的许多作品仍与佛兰德斯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仍被视为重要的18世纪法国画家。他为精致优雅的“洛可可”法国绘画风格做出了杰出贡献。1702年他前往巴黎,在那里他为一位剧场设计师克洛德·基洛工作。1708年,跟随克洛德·奥德朗在卢森堡宫学习,从鲁本斯创作的生机勃勃的人物中汲取灵感。但他的人物群组相比于鲁本斯更加凄美微妙,被视为洛可可艺术精神的典范。他善画“宴游画”,但不同于其他同类画家,他的主人公脸上会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一方面提醒人们幸福无法长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饱受肺结核折磨的痛苦。</div><div><br></div><div>虚饰与幻想</div><div>相比于华多预示的洛可可新精神,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re fragonard)的作品就是洛可可风格中过分装饰性的优雅和轻浮的妩媚的最佳体现。他们的画作中充满着华服与时髦的环境。这也令人们常常因为不屑而忽视了他们这类画家的高超技艺和那个时代的逍遥精神。</div><div><br></div><div>布歇的父亲是一位巴黎画家兼蕾丝设计师。布歇的生涯始于为安托制作版画,1727年,他前往意大利并停留了四年。回国后受到皇室的追捧,开始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他虽然也画场景画,但他宣称更喜欢人类的生活,常常绘制一些身材丰满、姿势充满挑逗性的裸女。</div><div><br></div><div>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师从夏尔丹和布歇。1756到1761年,他生活在意大利,深刻地了解了提埃坡罗的作品并参观了蒂沃利花园,此后这成为他画作的重要母题。他在风景中安排肖像、历史和田园风光。但那些绘制在花园中的风流韵事却为他招来了骂名。</div><div><br></div><div>威尼斯的方式</div><div>自16世纪的委罗内塞后,威尼斯再也没出现过伟大的画家。终于在18世纪,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Gioanni Battista Tiepolo)的出现给威尼斯绘画带来了转机。他被视为洛可可风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师。他为意大利和其他地方的建筑物天顶墙面设计巨大的装饰壁画。这些由贵族和商人首领委托的画作需求很大,通常由高度装饰性的寓言和历史题材构成,画面充满闪亮的线条与色彩。</div><div><br></div><div>被人们称为“卡纳莱托”的乔凡尼·安东尼奥·康纳尔(Giovanni Antonio Canal)早期与父亲在威尼斯和罗马做剧场画家。他因风景画而闻名,钟情描绘家乡。尽管他的画作充满了洛可可精神,但具有强烈秩序感的风格最终导致了古典主义的复兴。同时他也是一位透视大师,他的包含丰富细节的地景画深受外国游客喜爱,常被游客购买来当作纪念品带回家。</div><div><br></div><div><br></div><div>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读书女孩»</div> <h3>№12 优雅时代(下)</h3><div>社会讽刺</div><div>威廉·贺加斯生于伦敦,一开始是一位版画家,从观看版画开始了解欧洲绘画。后跟随詹姆斯·桑希尔爵士学习并于1729年娶了他的女儿,且继承了一所美术学院,这所学院是皇家美术的前身。他因在版画和油画作品中对当时的社会进行嘲讽而名声大噪。他是一位忠实的民族主义者,认为自己代表着理智的英国价值观,喜欢用英式趣味对18世纪的生活方式和其他事物进行品评,抵抗来自国外作假虚荣的价值观。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对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极具吸引力。1731年他画了第一个系列故事画《妓女生涯》,随后他创作出一系列卓越的蚀刻版画,包括《浪子历程》、《时髦婚姻》等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加印了一版又一版。1753年,他出版了《美的研究》小册子,在其中陈述了“S”形线条美理论。他的洞察力结合他生动自然的笔触无一不证明了他的杰出才能。</div><div><br></div><div>简洁与宁静</div><div>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虽生于洛可可时代,但他不同于其他画家追求浮华享乐的绘画风格。他默默追求朴素的自然主义,从身边的普通事物寻找灵感。最开始,以荷兰静物画方式创作小幅动物和水果的画作。1728年静物画《鳐》不仅为他赢得了法国作家狄德罗的赏识,也为他在法兰西学院赢得了一席之地。1740年,他受到路易十五的赏识,随后于1761年成为巴黎沙龙展的官方画家。他对于某一动作或者面相的完美瞬间的记录天赋,以及通过质地变化与色调对比凝固时间的高超技艺吸引了库尔贝、马奈、凡·高和塞尚等优秀画家模仿。</div><div><br></div><div>把握动物</div><div>18世纪中叶随着洛可可风的消逝,新古典主义文化运动开始出现。新古典主义倡导回归简单庄重的希腊艺术,传播爱国主义等精神理念。艺术家开始青睐于正式的有节制的构图。乔治·斯塔布斯就用当时流行的开阔林地场景做背景描绘动物。他后来明智地决定专攻画马,这使得他与其他18世纪风景画作家区别开来。他对马的形体理解深刻,作品精准激昂,活力四射与慵懒并存。由于他的赞助商十分富有,所以他常为顶级赛马拥有者或者其他珍稀野兽的主人创作动物画。</div><div><br></div><div>埃德温·兰西尔爵士的稀世才能令他12岁就参加了皇家美院的展览。他不对动物进行复杂的处理,而是为了讲故事赋予它们以人的特点。他深受维多利亚女王喜爱,设计了特拉法加广场纳尔逊纪念碑底部的狮子模型。</div><div><br></div><div>法国画家罗莎·博纳尔打破了男性画家对动物画的主导地位。她成功的职业生涯得益于她画在田野或解剖台上的解剖图。她生活颇为激进,因为当时女画家并不被看好,所以她常扮成男人样子去逛马市。她于1852年至1855年创作的《马市》是迄今为止尺寸最大的动物画。</div><div><br></div><div><br></div><div>精打细算的艺术</div><div>18世纪中期新古典主义的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了学院派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宏大的肖像作品中。他最开始给二流画家托马斯·哈德逊当学徒。1749至1752年走访欧洲学习大师作品,后在罗马留居两年磨炼技艺。于1760年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画家,他的作品都经过精细计算,推崇高尚与庄严。此后,他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一生绘制了3000多幅肖像,为美术地位在英国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div><div><br></div><div>托马斯·庚斯博罗也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抒情方式与雷诺兹的学院派严谨明显不同。他建议客户尽情地在乡间庄园里摆姿势,这样一来,他既能尽情描绘自己热爱的风景,又能满足客户需求。1744年,他搬到伦敦为乔治三世家族作画。1783年,他游历湖区创作随意自然的风景画。</div><div><br></div><div>雷诺兹的挚友,安杰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也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她是绘制时髦装饰肖像的画家,被雷诺兹称为“天使小姐”,同时也是诗人歌德的好朋友,她的人生经历也被许多作家写进了故事里。</div><div><br></div><div><br></div><div>罗莎·博纳尔《马市》</div><div><br></div> <h3>№13 革命(上)</h3><div>革命(约1780至1900年)</div><div>18世纪60年代,洛可可与巴洛克风格渐渐衰败,持重、节制的新古典主义开始兴起。不同于洛可可奢靡的画风,新古典主义画作讲究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明暗对比。18世纪中期,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革命的热情冲击着人们对理性的追求,艺术家扮演着富有远见卓识的角色,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18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和哲学运动的进行,浪漫主义开始产生发展。它不同于新古典主义,而是追求表现力和个性化的创造力。此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艺术家提供了充分释放自我的空间,所有主题都变得值得描绘。各国艺术家们也开始肆意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在英国,浪漫主义体现在康斯太勃尔和特纳对风景创作的新探索中;在法国,浪漫主义体现在泰奥尔多·席里柯和欧仁·德拉克洛瓦对色彩的夸张运用上;在德国,浪漫主义体现在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天马行空的幻想里。</div><div><br></div><div>战争的恐怖</div><div>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虽然直到30岁才能才得以全面展现,但他却是那个年代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早期受安东·门斯的影响,作品带有些许门斯的宏伟风格。但随着他自己风格的全面展现,他开始洞悉被画者的内心,作品开始带有强烈的表现性和情感性。这使他受到西班牙宫廷的青睐,并于1779年成为查理四世的宫廷画家。但他很快察觉了宫廷生活的铺张奢侈,所以他在为王室所画的肖像中坦率又温和地嘲笑了这种虚荣。1792年他因一次疾病而失聪,画下了一系列小尺幅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1807年拿破仑进军西班牙,他创作出批判战争的油画和版画作品,给绘画带去了一种全新的革命题材。1818年,执拗追寻幽暗想象世界的他搬进了马德里城外的一所住宅,创作了一系列充满阴暗构想的壁画。他留下了很多作品,对后世的马奈等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iv><div><br></div><div>冷静清晰的色彩</div><div>雅克·路易·达维德(Jacques-Louis David)从小热爱绘画,早期受布歇影响绘制洛可可风格画作。之后前往罗马远离了洛可可柔和的色调,风格趋于冷静朴素,并于1744年获得罗马大奖。回到法国后,他很快成为新古典绘画的领军人物,他赋予当时盛行的民族英雄主义忠诚勇敢的主题,采用节制的手法体现古典艺术的纯粹性。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他视自己为革命画家,投身于革命,创作了三件以“为革命献身”为主题的作品。1794年他被关进监狱,因前妻的求情重获自由。1798年拿破仑称帝后,他立刻成了拿破仑的鼓吹者,画下歌颂其英雄事迹的作品。但是真正被世人铭记的,仍是他早期那些轮廓分明带有古典主义宏伟冷静的肖像作品。</div><div><br></div><div>浪漫主义幻像</div><div>蚀刻家、画家和诗人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伦敦,先学习雕刻、研究教堂,后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不喜欢油画,不在意学校主张的风格,支持革命,丝毫不买教会的账。他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表现热烈、极富个性的风格。他主要用水彩作画,18世纪80年代开始印制自己的带插图诗歌集。此外他还用彩色墨水印制凸版画,受米开朗琪罗的影响绘制缥缈超凡、肌肉发达的裸体人物。尽管他死后受到了前拉斐尔派的推崇,但在世时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学生塞缪尔·帕尔默,如同他一样,根据童年时的幻想创作出饱含情感又脱俗的作品。他的密友,出生于瑞士画家——亨利·富泽利创作了一些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品,他将恐怖神秘以及施虐结合,喜欢展现自然的壮丽与风暴。</div><div><br></div><div>光线与空间</div><div>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和约翰·康斯太勃尔都是19世纪英国画派的杰出代表。两人都专长英国浪漫主义的风景画。透纳出生于伦敦,凭借早熟的绘画天分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1792年开始四处旅行,创作了许多地址画和风景画。1802至1830年间,多次出国研究风景以寻求灵感。1830年后,他的笔触变得更具表现性,他在准备画布时先刷上白色的油质颜料使画布更为平整,然后再刷上灰白的水彩建立起层次感。约翰·康斯太勃尔曾经开玩笑地称:“纳特用有颜色的蒸汽作画。”同戈雅一样,透纳有生之年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肯定。但他深受著名批评家约翰·罗斯金推崇,罗斯金甚至写下《现代画家》以求提高透纳的影响力。</div><div><br></div><div>雅克.路易.达維得«乞讨的贝里塞赫»</div> <h3>№14 革命(中)</h3><div>写生自然</div><div>约翰·康斯太勃尔是一位家境殷实的磨坊主的儿子,20岁出头就去皇家秘书学院学习。他开始研究庚斯博罗等18世纪的风景画家,但他们舍弃构图,过分重视对自然美化风格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的惯例了。于是康斯太勃尔开始用纯色描绘日常熟悉的事物,直接关注眼前的现实。被他亲切地称为“六尺画”的全幅草图(因为画幅宽6英尺)展示了他对画面直观性的生动处理。1824年,他在巴黎沙龙展上凭借《干草车》获得金奖。他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天,甚至没有相同的两小时,也从来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div><div><br></div><div><br></div><div>神秘的风景画<br></div><div>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1794至1798年间,他在德累斯顿的哥本哈根学习绘画,之后一直居住在德累斯顿。一开始他用褐色墨水和铅笔作画,1807年换成油彩。他作画十分严谨细致,他画的前景诸如树木、峭壁等十分精准,这加强了一种沉思的整体感受。他竭力关注浪漫主义的“崇高”,作品中带有惊人的澄澈之感。弗里德里希神秘细致的绘画预示着19世纪40年代后期前拉斐尔派作品的诞生。</div><div><br></div><div>诗意画面</div><div>19世纪初,日本的主要艺术形式是诗性的“浮世绘”。即描绘浮华世间画像的木刻版画和绘画题材。浮世绘艺术通过当时流行的人物如演员、名妓等形象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欢愉。它易于批量生产,价格低廉,不加修饰地真实展现人们的生活。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是日本浮世绘艺术的领衔大师,他生于江户(现东京),起初学习木刻,后跟随一名叫“春章”的画家学习,但他与这位老师在工作方式上有很大的分歧,最终于1785年离开。葛饰北斋致力于研究冯佳华,一生创作了3万多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浪/神奈川冲浪里》和《富岳三十六景》。他享年89岁,身后追随者众多。</div><div><br></div><div>安藤广重(Ando Tokitaro Hiroshige)是另一位重要的日本浮世绘画家,为了表现诗性的画面,他改良了木刻版画。他常常绘制穿越桥梁或在稻田里耕作等风景中细小的人物。他丰富又优美的作品对印象派画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div><div><br></div><div>肖像与裸体画</div><div>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尔·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跟随年长他32岁的新古典大师雅克·路易·达维德在其位于巴黎的画室中学习,接受了达维德冷静严谨的古典风格的影响。安格尔受拉斐尔的影响早期作品精湛和谐,体现了文艺复兴黄金年代的特点。1802年,安格尔在罗马凭借一幅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历史画获得了四年奖学金,最终在罗马停留了17年。1807年,他开始绘制《宫女》系列,在画中他希望用裸女形象展现古典线性的优雅,侧重关注女性的背部。通过这些带有私密性的作品描绘充满倦怠,沉迷感官享受的世界。1820至1824年,他回到佛罗伦萨,且在法国度过了余生。</div><div><br></div><div>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也是一位法国新古典主义者,她是一位支持君主制的贵族。她并不执着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她画中强烈的色彩对比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巴洛克风格。她曾在意大利和伦敦流亡,于1805年回到巴黎,在那里她优雅迷人的画作广受欢迎。</div><div><br></div><div>康斯太勃尔《干草车》<br></div> <h3>№15 革命(下)</h3><div>历史与戏剧</div><div>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旧社会制度,新古典主义不再能反映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于是逐渐被浪漫主义取代。欧仁·德拉克洛瓦和泰奥多尔·席里柯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艺术家。他们因同在新古典主义艺术家盖南门下学习而相识。席里柯出身富裕,迷恋病态主题,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许多激进的作品,将苦难与死亡推到人们面前。1824年席里柯去世后,德拉克洛瓦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真正领袖。他曾去北非旅游六个月,并创作了许多素描和水彩草图。受益于康斯太勃尔将纯色分开并置的绘画实验,他用独特的破裂笔触使画作既有坚实的古典主义基础,又有生机勃勃的色彩和戏剧性。</div><div><br></div><div>直面自然</div><div>19世纪的法国也存在着一批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之外从事创作的艺术家。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e Corot)的作品中既带有古典世界的理想风情又带有浪漫主义大胆丰富的色调。听从导师米沙隆的建议,他直接对着自然写生,将写生草图作为创作大型作品的基础。约19世纪50年代,他开始改变风景画创作手法,尝试使用十分相近的色调令林地和水晶带有柔和的银色面貌,利用光线与自然的相互效果暗示生命的短暂。他也对摄影产生过浓厚的兴趣。晚年又回归到肖像创作。</div><div><br></div><div>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也是一位重要的画家。他的作品为他的朋友柯罗和包括印象派画家在内的同时代法国艺术家之间建立了联系。他通过描绘海景和海滩展现季节的变化。他放松的笔触和对自然光线的迷恋对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iv><div><br></div><div>新现实主义</div><div>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开创了既反对新古典主义又反对浪漫主义的革命性风格,被称为“现实主义”。他生于法国奥南的一个富农家庭,在没有接受过传统艺术训练的情况下于1839年前往巴黎直接临摹罗浮宫中卡拉瓦乔等大师的作品。他真实迫切地想跟颓废的浪漫主义划清界限,然而他在1850年法国沙龙画展展出的《奥南的葬礼》却因理想化农民贬低神职人员受到了世俗激烈的批评。但此后他仍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虽然与大势背道而驰,但他高超的明暗处理技巧和丰富的色彩仍令人印象深刻。</div><div><br></div><div>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生于法国北部的格鲁什村,这个小乡村启迪了他简洁的现实主义风格。他喜爱描绘和谐一致的乡村风光,展现田间劳作人民的尊严。1849年他搬到巴比松促成了19世纪中期巴比松画派的诞生。</div><div><br></div><div>前拉斐尔派</div><div>1848年七位年轻的艺术家力图在英国绘画中复兴拉斐尔之前艺术家作品中的纯粹真实美而创建了前拉斐尔兄弟会。但只有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tt Millais)和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am Hunt)三位持续创作没有太大风格差异的作品。前拉斐尔派坚持一种原则性的严肃,他们常采用圣经或预言来展现高尚的信仰。由于广受评论和指责以及部分成员为了追求利益脱离团体,这个以反抗多愁善感为开端的运动仅持续了8年,最后以浪漫逃避现实的姿态谢幕。</div><div><br></div><div>欧仁.布丹«特鲁維尔海滨浴场»</div> <h3>№16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上)</h3><div><br></div><div>一群艺术家因为反对新古典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追求多样的个人风格从而创造了印象派,他们的作品自由大胆。</div><div><br></div><div><br></div><div>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约1860至1900年)<br></div><div>19世纪60年代一群艺术家因反对法国艺术领域的学院风格而聚集在一起。1863年,官方学院派和法国沙龙拒绝了马奈、塞尚和惠斯勒等人的作品。此时落选者联盟出现雏形,他们的新沙龙创下了参观人数的纪录。后随着莫奈、雷阿诺等人的加入,联盟不断发展壮大,后因记者路易·勒罗伊“除了自然的印象,什么都没有”的讽刺而得名印象派。印象派一直是一个多元化的主题,包容艺术家多种多样的个人风格。他们更加专注绘画的表面,采用短厚的笔触创造出渐变柔和的色彩。因为法国公众接受印象派的过程很缓慢,艺术家们起初很难从画展上获得回报。但随着保罗·丢朗·吕厄的大力推广,印象派在美国广受欢迎,并吸引了一大批美国艺术家远赴欧洲学习。</div><div><br></div><div>1886年至1910年间另一个松散的团体——后印象派出现。他们派别更加的多样,新的主观性被凡·高、修拉和高更等人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达。塞尚是后印象主义的关键人物,他显示现实与抽象主义间挣扎的作品为新时代确定了基调。</div><div><br></div><div>颜料的自由运用</div><div>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生于巴黎的一个资本主义家庭,但他不顾家里反对,在罗浮宫研究委拉斯和戈雅等人的现实主义作品,从描绘他熟悉的社交环境开始,逐渐自学成为一名画家。他通过大胆的色彩、强烈的色差和非正统的风格表达着自己的反抗精神。展现一名裸女与几名着衣男性野餐图景的《草地上的野餐》遭到了沙龙的拒绝。但马奈并没有在意,随后又重新诠释了古典作品《奥林匹亚》。此幅作品因模特挑衅的眼神与公然的性描绘再一次引发了巨大的争议。</div><div><br></div><div>马奈《草地上的野餐》</div><div><br></div> <h3>19世纪70年代马奈开始在阿让特伊作画并结交了很多印象派画家,但他更偏重现实主义,喜欢描绘女歌手和侍女等现实形象。静物画是马奈最美丽的作品,他用充满活力的非连续笔触给观者带来无尽的享受。<br></h3><div><br></div><div>光的闪烁</div><div>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生于巴黎,在勒阿弗尔接受教育时遇到了布丹,布丹鼓励他直接描绘自然。随后莫奈在巴黎学习,与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耶相识,成立了最初的印象派团体。1874年这个小团体在一个闲置的摄影工作室组织了自己的画展,莫奈的《日出·印象》遭到了一位记者的粗暴攻击“未完成的墙纸都比其更完整”,没承想这给团队名称带来了灵感。19世纪60年代,雷诺阿和莫奈创作出了第一批光怪陆离充满争议的纯印象画派作品。</div><div><br></div><div>由于画商保罗·丢朗·吕厄的及时帮助,莫奈结束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得以继续专注研究光对自然形态的影响,此外印象派的作品也得到了更多观者的关注。1876年莫奈创作出极具盛名的《圣拉查尔火车站》、《干草垛》和《鲁昂大教堂》等单一主题系列作品。1883年他定居在吉维尼,并修建了一座水上乐园。他用已经减退的视力创作出《睡莲》,留给世界永恒的凝视。</div><div><br></div><div>捕捉瞬间<br></div><div>法国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生于利摩日较为贫穷的一个家庭,在巴黎接受了美术训练,擅长肖像画。1862年遇见莫奈,并参展了四次印象主义画派展。他喜欢从可爱的儿童,社会名流特别是漂亮的女人身上寻找快乐,并因此成名。他不同于莫奈的理智和严谨,他通过明亮闪烁的颜色,羽毛般的笔触表达着甜蜜感。后来,他虽脱离了印象派运动,但始终没有终止对鲁本斯和布歇等大师的作品的学习,后期作品展现出更为古典的感觉。</div><div><br></div><div>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最初以严格的古典风格创作肖像画,后在芭蕾舞剧、马戏团等当代社会场景构图中放弃了这种方式。他虽于1861年就加入了印象派团体,但从未全然认同印象派的理论。1866年,他开始关注照相机的发展可能,沉迷于自己的日本版画收藏。他开始通过非常规的视角和偏离中心的焦点体现构图的戏剧性特点。</div><div><br></div><div>莫奈《睡莲》</div><div><br></div> <h3>№17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中)</h3><div>女性的凝视</div><div>在这个时期思想传统僵化,女性即便与男性同处一室都被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所以艺术创作中缺乏女性的视角。由于题材的需要和艺术对女性特质的需要,女艺术家也开始活跃起来。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和贝尔特·莫里索(Berhte Morisot)加入了印象派圈子,开始同莫奈等男性伙伴做研究、作画和参与展览。</div><div><br></div><div>玛丽·卡萨特出生于匹兹堡,是一位具有冒险精神的女性。她前往欧洲,先后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尼兰德学习,并遇到了令她受益一生的良师德加。1877年至1881年她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一起参展,她的作品通过肌肤和服饰的反光与阴影自然地流露出温柔细腻的感情。德加称她:“专注于研究自己最能感受和理解的东西”。</div><div><br></div><div>贝尔特·莫里索出身法国贵族家庭,是弗拉戈纳尔的曾孙女,也是爱德华·马奈的弟媳与学生。她参加了七次印象派作品画展。由于当时对女性艺术家的限制,她常常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简单的家居场景。她迷人的肖像画忠实地记录了从少女到少妇奇妙的过渡过程,在世时作品比莫奈、雷诺阿和西斯莱的都要畅销。</div><div><br></div><div>作为形式的色彩</div><div>卡米尔·毕沙罗和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忠于印象派最初用纯粹形式展现风景的目标,坚持在户外创作风景画,用纯净绚烂的色彩描绘乡村景色。</div><div><br></div><div>毕沙罗最初在巴黎跟随柯罗作画,后者建议他直接面对风景研究色调和光,创作速写小稿。随后他始终如一地对光、人像和大气条件进行直接观察。虽然第一次参加印象派画展他已经44岁了,但他却是唯一参加了所有的印象派画展的艺术家。</div><div><br></div><div>毕沙罗《红屋顶的房子》</div><div><br></div> <h3><br></h3><div>西斯莱于1862年在巴黎学习时遇见了莫奈和雷诺阿,而后发展成为印象派的中心人物。他画风轻快干净,传达着微妙的气氛感。他描绘的水流、草甸和覆盖着积雪的田野等美景,大概是印象派最为抒情的作品。</div><div><br></div><div>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是一位后印象派画家,由于对色彩理论的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他经过研究,发展出一套“点线主义”方法:即在画布上并置纯色的色点,通过观者的眼睛来达到色彩的混合。此外,他还别有新意地用几何体式的精准来构建自己的主题。</div><div><br></div><div>微妙的色调</div><div>美国人詹姆斯·艾伯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 Whistler)于1855年离开美国前往巴黎,在现实主义画家夏尔·格莱尔门下学习绘画。起初他受库尔贝的影响,遇到马奈和德加后风格发生改变。虽然他19世纪60年代画作开始接近印象主义,但从未完全成为这一流派的一员。1859年,他前往伦敦并且凭借俊俏的样貌和聪明的头脑跻身于上流交际圈。在此他结识了奥斯卡·王尔德、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波德莱尔等人。他热爱日本艺术,并通过色彩与调子的并置呈现扁平的装饰性表面,强调绘画的和谐构图,一生坚持“为艺术而艺术”。</div><div><br></div><div>英国画家温格·约翰(Gwen John)受惠斯勒启发,大胆地运用微妙精致的灰色调作画。她多次描绘自己的阁楼,但并没有显示出紧张和焦虑的情感,反而呈现出一种安静与自省的感觉。1913年她成为天主教徒并声称信仰与艺术就是自己的生命。</div><div><br></div><div>强健的现实主义</div><div>温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出生于波士顿,最初是一名石版画师。1859年他迁至纽约,内战打响后《哈柏周刊》派遣他负责战争主题的创作。他以现实主义著称,善于运用戏剧性的明暗对比来创造生动形象。1873年,他访问巴黎后开始进行水彩画的创作。随后他游历英国开始创作捕鱼和海边生活的水彩作品。</div><div><br></div><div>1883年返回美国定居,绘制展现人类被海洋绝对力量压倒情景的海景画,那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div><div><br></div><div>画家兼摄影家托马斯·埃金斯起初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时受马奈风格影响很大。1870年,一次西班牙之旅让他对委拉斯开兹和里维拉的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于是绘画风格发生改变。他描绘外科医生冷酷现实形象的作品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他并不在乎争议,毫不妥协。</div><div><br></div><div>痛苦的视像</div><div>19世纪末后印象主义团体初现雏形,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位。凡·高是个离经叛道、沉溺于自我世界的人。因遭到教会的排斥,他从一名传教士走上了艺术的道路。1881年他回到艾登与父母同住,创作了一系列描绘农民在土地上劳作的忧郁绘画作品。1886年他迁至巴黎后,色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因为只有高更的加入,所以他创建艺术家团体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有一次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凡·高因为愤怒切下了自己的耳朵。接受了一段治疗后,他迸发出极大的创作激情,开始以一种癫狂的方式作画。但之后他开枪自杀了,仅留下了76幅画作。他短暂的一生一直坚持着用厚重颤动的色彩,短而宽的笔触将颜料不加混合地并置,通过描绘夸张变形的视像表达对野性的追求。</div><div><br></div><div>凡·高《卧室》</div> <h3>№18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下)</h3><div>异域的原始主义</div><div>保罗·高更虽然也受到了印象主义的影响,但他却感觉自己的艺术需要不同的方式。他年轻时做商船队和股票经纪人工作,随后开始画画。1876年他的一幅作品得到巴黎沙龙的接受。1886年,他抛弃妻儿,为成为全职艺术家放弃了稳定的中产阶级生活。1887年他开始在布列塔尼岛居住,当地艺术家被他试图构建的综合主义美学所吸引,追捧他为团体的中心人物。1891年他搬到塔西提岛上一个偏僻的地方,通过大胆的色彩和富有戏剧性的构图描绘波利尼西亚人的日常生活。1903年饱受贫寒的他因梅毒死去。</div><div><br></div><div>非中心化</div><div>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出身于贵族家庭,由于遗传和童年事故导致身体残疾,在康复期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喜好光顾蒙马特高地下层夜店,他描绘剧院、咖啡厅和音乐厅并教交际花苏珊娜·瓦拉东跳舞,成为这里的中心人物。他受日本绘画的影响采用非中心化的构图方式。他简洁的线条和平面化的设计使他成为一位以海报和石版画著称的大师。</div><div><br></div><div>英国画家沃尔特·西克尔特(Walter Sickert)虽然出生于慕尼黑的一个美术世家。但直到1868年他迁至伦敦才真正展开了自己的绘画生涯。开始时他同图卢兹一样,以剧院和音乐厅作为描绘对象,之后转向创作展现底层生活的肖像画。他经常使用模糊的视点来表达人群的混乱和失败的沟通。</div><div><br></div><div>原生的焦虑</div><div>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Edcard Munch)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他一生经历坎坷,5岁丧母,16岁失去了姐姐,成年后又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甚至需要电击治疗。1889年至1892年他在法国停留时熟悉了凡·高、高更等一系列象征主义画家的作品,随后构建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认为“艺术是自然的对立面,艺术作品仅仅来自人的内心”。他喜爱用漩涡状的线条和刺目的色彩展现光怪陆离的梦境。19世纪90年代,他在《呐喊》等系列画中将女人描绘成有力而神秘的生物,任由自己的性障碍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侵蚀画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他的作品更像是他的一本自传,诉说着他一生的焦虑痛苦和不安。</div><div><br></div><div><br></div><div>毫不隐讳的情色</div><div>19世纪90年代,受到有机自然形式的启发,鼓励通过各种媒介表达自我的新装饰运动渐渐兴起。新艺术在奥地利被称为“分离派风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e Klimt)是这个学派的创始者之一。他最初是一名建筑师,因公然的情色作品被中断了职业生涯。他喜爱为妩媚的女子绘制抓拍式的肖像画并通过黄金或明亮的色彩组成精致的装饰层用以隐藏和消减模特的情色姿势。</div><div><br></div><div>1907年克里姆特在维也纳美术学院遇到了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席勒对他的才能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席勒的学院风格理想破灭后,开始创作略带有报复性质的主题作品。描绘赤裸羸弱躯体的素描和水彩画是他最为出名的作品。他通过紧张不安的线条表达焦虑忧伤的复杂情绪。</div><div><br></div><div>私密的室内</div><div>在后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被称为“纳比派”的法国小团体。一些艺术家相遇在朱利安艺术学院并因为热爱聚集在一起。纳比派拒绝印象派中的自然主义,推崇高更和日本艺术中的简洁形式。</div><div><br></div><div>皮埃尔·伯纳德和爱德华·维亚尔是纳比派的重要成员,二人都热衷于描绘安静内省的家庭生活场景。伯纳德热爱日本木刻,他简化形状与构图模式,笔下的人物很少展示出个性,画作更偏向日本式风格。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色彩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散发着五光十色的幸福感。</div><div><br></div><div>维亚尔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开始以制衣持家,这令他接触到了纺织物与布料并且将这些独特的感触反映到早期的室内作品中。他用昏暗精致的色彩描绘女人处理日常事务的细节,凭借细小的笔触和不连续的表面形成丰富的质感。他谦逊的作品因为模糊性而带有微妙的张力。晚期他根据相片作画,作品尺幅变得更大,更加具有自然主义的气质。</div><div><br></div><div>爱德华·蒙克《呐喊》<br></div> <h3>№19 打破边界(上)</h3><div>打破边界(约1900至1950年)</div><div>20世纪是一个剧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民无限的痛苦与折磨,这种变化同样反映在艺术领域。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兴风格,但持续时间基本都非常短暂。其中最为宽泛的当属现实主义了,它不仅描绘了1914年以前的所有艺术还涵盖了20世纪初的艺术创作。塞尚对现代绘画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令绘画开始拥有自己的空间,第一次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随后马蒂斯、野兽派、表现主义艺术家追随他的脚步,更好地诠释了这一语言。紧接着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术家,他们开始探索创新,于是艺术开始趋向多潮流发展。20世纪的绘画带有极端的主观性和广泛的多样性,不再容易被分类。</div><div><br></div><div>铺平道路</div><div>保罗·塞尚横跨两个变化时期,是19世纪最后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后印象主义艺术家。他来自富裕的家庭,在父亲的资助下离开普罗旺斯前往巴黎学习绘画。在这里他与毕沙罗结识并卷入了反抗学院派体制的运动中。但他更喜欢在工作室实验,一生从没加入任何团体。于1874年参加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后,他一直向官方沙龙提交作品。他早期经常使用调色刀作画,作品较为深沉和厚重。在19世纪70年代与印象派接触后,摸索出了一种自由明亮的手法。1866年父亲去世,他搬回艾克斯开始专注坚实性和形式的探索。他通过反复的色调研究传达眼前事物的深层结构。他在画框中展现空间维度的做法预示了立体主义,并为20世纪绘画铺平了道路。</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保罗·塞尚《居所附近的栗子巷》</div><div><br></div> <h3>喧闹的色彩</h3><div>野兽派起源于巴黎几个艺术家之间的友谊,虽存在时间不长,但却是20世纪西方最早的现代艺术运动之一。野兽派是指运用主观配色,多种颜色碰撞的极度明亮的绘画。它是打破自然界着色传统的革命性风格。</div><div><br></div><div>安德烈·德兰或许是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野兽派阶段的画作以炽热、不连续的镶嵌画风格笔触而著称。从1919年起,他狂放不受拘束的风格变得更为明显。</div><div><br></div><div>与德兰一样,莫里斯·德·弗拉曼克也是主要描绘原始风景,但晚期回归更为冷静的风格上。平面和织物设计师乌拉尔·杜菲因为与马蒂斯的友谊和受其启发也加入了这一团体。他以善于在明亮的水彩上快速书写而著称。</div><div><br></div><div>色彩、线条与图案</div><div>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兴趣不在于表现画框空间的真实而是通过画面空间传达纯粹色彩的情感力量。他起初是一名律师,后转行成为画家,师从象征主义领导者古斯塔夫·莫罗,后于1904年加入野兽派。他在1906年访问北非和1910年在慕尼黑参观伊斯兰展时,所见到的东方织物对他之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在他1920至1925年间创作的《宫女》系列画作中体现得最为明显。</div><div><br></div><div>此外,芭蕾舞经纪人佳吉列夫带领他的芭蕾舞团于1909年在巴黎的演出启迪了马蒂斯创作出两件伟大的作品——《舞蹈》和《音乐》。马蒂斯认为人物形象最能表达对人生近乎宗教般的情感。</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马蒂斯《舞蹈》</div><div><br></div><div>1917年,马蒂斯居住在尼斯的蔚蓝海岸附近开始绘制赞美阳光的画作。他在身患癌症坐在轮椅上时仍没有中断创作,他用鲜艳的色纸剪出简单的形状安排在巨大的抽象剪切中。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甚至重新为小教堂的祭司们设计了长袍。</div> <h3>№20 打破边界(中上)</h3><div>深层情感</div><div>1905年在德累斯顿,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埃里希·黑克尔、卡尔·施密特·劳特鲁夫和埃米尔·诺尔德共同创建了桥社,意为“桥”,希望以此被视为能预见未来的艺术家。成员均表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兴趣,追求处理人物风景等的朴素风格。同时也受到了野兽派、纳比派及凡·高、高更非洲艺术和蒙克派的影响。桥社于1913年解散,但诺尔德依然坚持在旅行中寻找灵感,用生动的色彩描绘情感丰富的风景画。基希纳转向柏林街头场景创作,赋予狂热的现代生活以强烈的表现力。保拉·莫德松·贝克尔虽然风格与周围群体不完全相似,但却预示了桥社的观念。她运用非凡洞察力创作描绘农民饱经风霜的面孔,是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重要前驱之一。</div><div><br></div><div>扮演丑角</div><div>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出生于西班牙,父亲是一名艺术教授。1901至1906年是他的“蓝色时期”。他来往于巴塞罗那和巴黎,创作描绘街头流浪汉的苦难与贫穷等一系列忧郁主题的肖像画。接着他迎来自己的玫瑰时期,色调多了温暖少了冷峻。他创作于1906年的《亚维农的少女》将绘画平面分解成几何形状,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始。自1914年,毕加索从古典神话、斗牛等多个方面寻找灵感,不断推动作品在各个领域发展。1937年声名狼藉的《格尔尼卡》充分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此外他还援引其他艺术家的画作进行创作,《宫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他具有无限的想象力,他不断改造自己的艺术风格来满足表达不同主题的需要。他一生创作出大量风格多样的作品令他在20世纪画界的统治地位无出其右者。</div><div><br></div><div>三维视角</div><div>立体主义确切地说开始于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这幅画显示了一种处理画面的全新方法,标志着尝试多维再现实物的开端。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都着迷于非洲雕塑和塞尚的晚期作品,并因钟情于寻找超脱深度空间再现传统的方式而开始合作。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布拉克与毕加索的合作,但布拉克仍坚持立体主义风格,并通过融入多种绘画因素来显现自然的色彩。</div><div><br></div><div>立体主义进入新运动的第一阶段后,胡安·格里斯(Juan Gris)和费尔南徳·莱热(Fernand Leger)也纷纷加入了他们。格里斯善于用冷静和理智的方式处理日常物品。莱热是建筑学的一名学生,他早期的绘画灵感来自机械与建筑结构,他关注体积和坚实性并因此获得“筒状派”的昵称。意大利画家兼雕塑家阿美迪欧·莫蒂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虽然没有加入立体主义团体,但他作品中的平面和简化形式却展现出立体主义的痕迹。</div><div><br></div><div>从俄耳甫斯主义到抒情主义</div><div>俄耳甫斯主义于1910年前后在立体主义艺术的第二次浪潮中逐渐发展起来。罗伯特·德劳内是其中的核心人物。1908年他开始对色彩进行研究,他通过色块和片断的形式来塑造运动和深度感。后来,他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抽象,依靠纯粹的棱镜般的表面来传达对观察的诗意体验。他的妻子也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对俄耳甫斯主义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div><div><br></div><div>马克·夏加尔生于白俄罗斯一个贫困的家庭,1910年前往巴黎第一次接触了立体主义。他的作品带有不真实的色彩和儿童般的梦境。同夏加尔一样,柴姆·苏丁也是一位俄罗斯犹太移民,1913年他定居于巴黎,他喜欢运用厚重的颜料描绘动物尸体,但这样狂野的视像与当时的主流发展格格不入。</div><div><br></div><div>新动态</div><div>随着20世纪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家们认为以透视方法再现空间的传统惯例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开始依赖于分色理论来传达运动的感觉。1910年,四位意大利艺术家(翁贝特·波丘尼、卡洛·卡拉、贾科莫·巴拉、吉诺·塞韦里尼)签署了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风格的诞生。</div><div><br></div><div>虽然艺术家们都依赖于分色理论,但他们仍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来传递运动的感觉。波丘尼将绘画平面分解成许多片段和同时性的特点来传达艺术效果;巴拉通过相互叠加的画作表达移动感;卡拉善于融合动感与立体主义的形式碎片。塞韦里尼善于表现舞蹈的韵律;虽然未来主义运动仅持续到1914年,但它却对立体主义和青骑士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乔治·格罗茨和奥托·迪克斯的创作铺平了道路。</div><div><br></div><div><br></div><div>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div> <h3>№21 打破边界(中下)</h3><div>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绘画的方式与风格变得更加多种多样。</div><div><br></div><div>神秘表现主义<br></div><div>1914年,基于浪漫主义的青骑士团体成立。青骑士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弗兰兹·马尔克、奥古斯特·麦克、保罗·克利)一同探索色彩与形式的象征特质并不同程度地表达着自己将人视为整体一部分的精神信仰。马尔克主要运用彩色平面描绘动物展示万物间的和谐。麦克曾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1914年走访突尼斯创作了许多明亮的水彩画。他与马尔克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阵亡。</div><div><br></div><div>1906年克利定居在慕尼黑并在此结识了其他青骑士画家,受他们的影响克利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来去自如,并发展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沉思的表现主义。即兴是康定斯基构图的关键,他将流动的形状与书写的线条混合,被认为是抽象绘画的先锋。</div><div><br></div><div>迈向抽象</div><div>皮埃·蒙德里安生于荷兰,曾在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学习。早期他受野兽派和凡·高的影响,喜爱描绘忧郁色调的风景。随后他加入立体主义艺术家团体,作品面貌开始发生变化。1914年,他回到荷兰创作了期刊《风格》来表达自己的“新造型主义”想法。1919年,他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幅新造型主义构图。他着迷于探索令平衡关系在不协调中存在的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30年代,他开始放弃色彩改用白色平面与不同宽度的黑色条体现绘画主题。生命的晚期,他在纽约通过创作纯粹严谨的绘画为实现普通与特殊的平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div><div><br></div><div>纯粹几何</div><div>乌克兰画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nave of Diamonds)反感莫斯科艺术学校,而被巴黎流行艺术吸引与志同道合的画家在巴黎举办了一次画展。1912年他受立体主义画作的启发,开始确信绘画一定要摆脱具象并发展出了一种比立体主义更为纯粹的形式,被称为“至上主义”。起初他运用黑白方形构图来体现严谨,但后来放弃了这种冷冰冰的风格,开始引入色彩和深度去诠释极简主义。</div><div><br></div><div>俄罗斯画家柳博芙·波波娃追随他的脚步创作出一些抽象构图并参加了“方片杰克”展览。平面艺术家兼画家埃尔·利西茨基于1919年结识马列维奇并受他的影响,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合了至上主义元素。</div><div><br></div><div>另一种真实</div><div>法国人亨利·卢梭原来是一位海关官员,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全职作画。虽然他当时已经年过四十而且没有经过严格的绘画训练,但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以游离于主流媒体之外的独立姿态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带有清晰的轮廓和鲜亮的色块,他经过精心的策划与构图展现质朴与单纯。1906年卢梭先后遇到了德劳内和毕加索并受到了二人的仰慕。他最出名的作品是绘于巴黎植物园的丛林系列绘画。正如康定斯基所说的他拥有“魔幻现实主义特质”,他能捕捉并绘制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即使欣赏完他的画作后,这种氛围依然会萦绕在观者周围。</div><div><br></div><div>形而上绘画</div><div>一战后,艺术家们不再盲目跟随其他流行风潮转而开始自我反省,于是“形而上绘画”开始兴起。乔治·德·籍里柯与卡洛·卡拉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籍里柯善于将日常的冷清街道与古董文物结合营造令人不安的梦境感。乔治·莫兰迪引领更加孤寂的生活,他出生于博洛尼亚,一生没有离开意大利。他关注日常物品,几乎只画静物,通过物品的简单排列呈现忧郁和哀思之情。</div><div><br></div><div>亨利卢梭«梦»</div> <h3>№22 打破边界(下)</h3><div>梦境与偶发</div><div>超现实主义是兴起于巴黎的艺术运动,始于安德烈·布列顿关于“纯粹自动性”的宣言。它虽然没有一个主导风格,但是倡导自由表达潜意识的主张激励了艺术家们创作出一幅幅荒诞不协调的作品。</div><div><br></div><div>萨尔瓦多·达利于1929年来到巴黎,他与路易斯·布努埃尔创作了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他个性张扬热衷于宣扬自我,他通过无缝技术探索自己的潜意识并将自己的画作描绘成“手绘的梦境照片”。但最终因策略上过于保守而被逐出超现实主义群体。</div><div><br></div><div>马克斯·恩斯特结束兵役后成为科隆的“达达”艺术家圈子领导者。达达主义讽刺非理性运动,预示超现实主义。1924年恩斯特定居巴黎,并将达达主义的技术引入了超现实主义中。</div><div><br></div><div>战争的余波</div><div>一战结束后,德国被孤立,同时艺术文化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风格来展示战争的可怕。于是冷峻真实的新客观主义诞生了。</div><div><br></div><div>乔治·格罗茨(George Grosz)、奥托·迪克斯(Otto Dix)和马克斯·贝尔曼(Max Beckmann)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人物。</div><div><br></div><div>格罗茨因不适合在德国军队中服役,于是创作了很多讽刺扩军备战的钢笔画作。他通过蒙太奇、拼贴、行为艺术等激进的形式来反对战争,揭示政治的腐败。迪克斯同格罗茨一样,从反抗战争转向揭示德国战后的罪恶。他注意到社会的颓废与堕落并将此作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个人肖像画。</div><div><br></div><div>贝尔曼是前线的一名卫生员,他发自内心地恐惧战争并专注于运用日常生活的场景评论社会的坍塌与人性的变质。他的硬边绘画基本没有自然光和空间,表达着对残忍与贪婪等恶行的警告。</div><div><br></div><div>美国视野</div><div>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现实主义方法。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和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参与了这一美国地方主义运动。伍德曾在20世纪20年代到过欧洲,并受荷兰自然主义和德国新客观主义影响发展出一种细致客观并带有嘲讽意味的风格。他用水彩和蛋彩以一种极其逼真且富有想象力的画风描绘自己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查兹福德的风景和居民。</div><div><br></div><div>爱德华·霍顿(Edward Hopper)1913年在军械库展出作品后放弃了绘画,直到1923年才重拾画笔。他运用强烈的光影对比,描绘他所熟悉的城市生活中的孤独与疏离。但他并不打算批判些什么,他说:“我只是在尝试着画自己。”</div><div><br></div><div>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的作品极具辐射性,她笔下放大的花卉充满异域情调,森森的白骨轮廓清晰得更像是一种临床检查,所以常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div><div><br></div><div>自画像</div><div>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童年身患小儿麻痹症,18岁时一辆有轨电车突然与她所乘坐的公交车相撞,这给她带来了可怕的苦难,也造就了她具有强烈自传性质的绘画。她是一名积极的共产主义者,借鉴墨西哥民间艺术用原始和现实主义风格绘画。她遗留下来的143幅画作中有55幅自画像,它们真实地诉说着她对于流产的不安和手术的痛苦。1943年她绘制了自画像《死亡的思考》,展现她对死亡的持续关注。她通过支离的色彩描绘处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角色,引出墨西哥与德国移民间的权利之争。最后她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47岁。</div><div><br></div><div>浪潮</div><div>二战爆发前,康沃尔的一个小镇圣艾夫斯成为一些英国艺术家的避风港。由于1877年大西铁路一直延伸到康沃尔的西部,所以圣艾夫斯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后来随着画家本·尼科尔森和他的雕塑家妻子芭芭拉·赫普沃斯迁来此地生活,促成了这一松散团体的形成。</div><div><br></div><div>尼科尔森在圣艾夫斯受到当地渔民阿尔弗雷德在木板上绘制海和帆船的天真图画的启发,开始描绘浮雕式的画面。1925年沃利斯的妻子去世后,他开始正式作画,他如孩童般率直的风格强烈冲击了其他圣艾夫斯的画家。许多艺术家开始采用更抽象的手法描绘风景。</div><div><br></div><div>特里·弗罗斯特、罗杰·希尔顿和帕特里克·赫伦等年轻艺术家在战后又再次聚集在了圣艾夫斯。弗罗斯特与希尔顿都曾是一名战俘,重获自由后开始自己的艺术创作。弗罗斯特的作品以明亮相似的色彩并置为特点。而希尔顿追求冷静与半抽象的风格。赫伦早期是一名纺织设计师兼批评家,于1958年定期在康尔沃工作,受马蒂斯的影响,他的早期作品偏向半抽象风格,随着风格进一步成熟,他开始运用松散的构图描绘大量的线性图案。</div><div><br></div><div><br></div><div>弗里达·卡洛《自画像与猴》</div><div><br></div> <h3>№23 今天的绘画(上)</h3><div>今天的绘画(1960年至今)</div><div>1960年至今是绘画最伟大的时期之一,但也由于多元化的风格最为混乱而令人迷惑。二战后,人们的关注焦点微妙地转移到美国的发展,于是抽象表现运动应运而生。视觉中的极少主义最早出现在纽约,极少主义艺术家反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拥挤的画面,希望脱离自我表现艺术,创造一种简约风格。</div><div><br></div><div>20世纪50年代末的英国和60年代初的美国出现的波普艺术首次对现代主义发出了真正的挑战。它打破了高雅与低俗文化的差别。与它同一时期的欧普艺术家则通过光效创造迷失方向的画作。20世纪70年代末,新表现主义开始发展并于80年代末开始盛行。迈入21世纪,后现代主义赋予了艺术家自由决定自己主题和作画风格的权利。</div><div><br></div><div>标示空间</div><div>二战后,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的新运动在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开始萌芽。抽象主义艺术家认为色彩与形式本身就能成为主题,他们认为构图中的所有元素同等重要。20世纪40年代末。领军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将画布铺于地面,运用滴落颜料的方法以强调创作的随机性,凸显了这一运动的无政府主义精神。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采用与他截然不同的风格创作滴落画,他的作品更具狂暴与动势。而阿西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与胡安·米罗(Joan Miro)则是通过生物动态来展现抽象现实主义的另一种张力。</div><div><br></div><div>色彩的扩张</div><div>20世纪50年代,色域绘画掀起了抽象表现主义的第二波浪潮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色域画家认为色彩与色彩的组合足以承载任何意义,所以不参照任何图像或主题,仅用色彩传达情感。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是一位作家、教师兼大学讲师。起初活跃于超现实主义圈子,随后研究色彩,他选用巨大模糊的形状绘制大胆抽象的画作。他的妻子海伦·法兰根泰勒(Helen Frankenthaler)革新了技法,她用稀薄的颜料浸润无底色的画布,使颜料不再停留于画布表面而是成为画布的一部分。巴内特·纽曼拒绝松动绘画性的技术,20世纪40年代他开始创作一系列单色画,即在暗背景上先画一条从画布的一边连至另一边的浅色条带。这一方法对拉里·彭斯等年轻的艺术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克·罗斯科是色域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仅用色系相近的颜料作画,他的画作起初带有平静冥想之感。随后他的抑郁情绪令他的画作带有灰暗感,最后这种情绪也令他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div><div><br></div><div>极少主义的代表巴内特.纽曼的作品</div> <h3>有或无<br></h3><div>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极少主义在美国纽约开始盛行起来。极少主义艺术家想要摆脱所有的参考物,所以他们往往依赖重复正方形或矩形等简单的几何结构来表现主题。弗兰克·斯特拉是与极少主义有明确联系的第一批艺术家之一,1958年,他开始定居纽约并以粉刷房屋为生。起初他特别推崇约瑟·阿尔伯斯的硬边几何画作,随后逐渐发展出自己系统的单色方法,即在全黑的画作上运用平涂色带创造抽象绘图。另一位伟大的画家罗伯特·莱曼则通过不同材料的混合拓展了媒材的界限,为抽象主义和极少主义构建了桥梁。</div><div><br></div><div>罗伯特.莱曼作品</div> <h3>№24 今天的绘画(中)</h3><div>工厂生产线</div><div>波普艺术起源于流行文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它主张打破高雅与低俗文化之间的区别。贾斯帕·约翰斯和罗伯特·劳森伯格是美国最先摆脱抽象表现主义的两名画家。约翰斯在纽约从事商店橱窗的展示工作,他通过重复来开发平庸事物,创作以旗帜、字母和数字等图案为基础的系列画作。50年代中期他的朋友开始创作结合实物的画作,如可口可乐的瓶子,但他忽视不同媒介的可能性,终于在60年代,他在拼贴中混入时尚杂志的照片开启了这种尝试。罗伊·利希滕斯坦是波普艺术家中最受欢迎的一位,1962年他的首个画展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善于将画作尺寸极度放大借以重新呈现连载漫画的图像。</div><div><br></div><div>安迪·沃霍尔得益于他非凡地推销自己的才能和极富争议的生活细节成了美国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他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作出金汤宝罐头、可口可乐等图像以及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等系列标志性名人。</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安迪·沃霍尔《早期彩色的莉兹》</div> <h3>流行与戏谑</h3><div>“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自英国评论家劳伦斯·阿洛韦(Lawrence Alloway)用于定义流行文化图像的作品。相比于美国波普艺术,英国波普艺术更加强调戏谑和荒诞。彼得·布莱克、艾伦·琼斯、帕特里克·考尔菲尔德、大卫·霍克尼在伦敦的“摇摆60年代”中脱颖而出。</div><div><br></div><div>彼得·布莱克以当红明星为素材创作绘画和拼贴,常常在着色的结构中使用真实的瞬间。艾伦·琼斯以刻画风格化的女性的绘画和雕塑著称。理查德·汉密尔顿结合传统与机械复制图像来创作合成图像。考尔菲尔德使用大规模的混合物解释消费社会的平庸事物。波琳·波蒂毕业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是公认的最重要的英国波普主义女艺术家。她善于创作赞颂女性气质的性感贴画。波普艺术在大卫·霍克尼的职业生涯中仅仅是一个短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他迁至洛杉矶,凭借自己捕捉特征性的非凡才能,创作出数量惊人的油画和素描。</div><div><br></div><div>眼睛的把戏</div><div>“欧普艺术”是在1964年首次用以描述抽象绘画的一种特别风格。约瑟夫·阿尔伯斯于20世纪20年代在画作中开始了光学实验的艺术,他利用纯粹的几何形式精密框架,借鉴色彩理论创造出冷静、游离的构图。20世纪60年代,英国画家布里奇特·莱利等欧普艺术家以及法国艺术家维克多·瓦萨雷利开始利用抽象作品对错觉、运动、理解等观念进行探索。1965年欧普艺术第一次大型国际展“眼睛的反应”在纽约举行,一部分观众和批评家持接受赞赏态度,但也有一些感到头晕目眩,对这种艺术风格不屑一顾。虽然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普艺术已经不再受到欢迎,但莱利和瓦萨雷德仍然坚持创作。莱利1981年前往埃及,受到象形文字的启发,并于1986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了国际绘画奖。同时,瓦萨雷德撰写了许多宣言,不断影响着年轻艺术家们。</div><div><br></div><div>表现的湍流</div><div>新表现主义首先出现在20世纪的德国,这一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起初在东柏林学习后迁至西柏林,他常常倒置描绘人物、动物和风景来暗示某种异化。安塞姆·基弗尔(Anselm Kiefer)等其他德国艺术家更直接地暗示德国统一之前的政治现实。基弗尔常常通过稻草、血液和铅等材料解释风景与建筑的真情实感。新表现主义的冲动体现在桑德罗·奇亚和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动荡的笔触上,在美国融入了施纳贝尔宏大的戏剧性绘画作品中。</div><div><br></div><div>血肉之躯</div><div>二战后,尤斯顿路画派的自然主义虽并无明确目标,但其中的两位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和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却影响深远。培根生于都柏林,1925年迁至伦敦并于1928年永久定居于此。早期做室内设计师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幽闭空间绘画构图奠定了基础。他发展了一种污脏的涂抹和泼洒颜料的独特技巧,在他离奇和噩梦般的画作中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他的同事兼朋友卢西安·弗洛伊德是德国精神分析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弗洛伊德常常令自己的模特呈现在刺目的人造光下,暴露他们所有的细微缺陷和在强烈注视下的情绪反应。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进一步发展了英国的具象主义,她聚焦于女性肉体并强调女性被感知和自我感知的区别。</div><div><br></div><div>卢西安·弗洛伊德«靠着狮子图挂毯的酣梦»</div> <h3>№25 今天的绘画(下)</h3><div>叙事传统</div><div>自1945年以来,英国具象绘画开始注重叙事性。斯坦利·斯宾塞以家乡库肯村的人物为原型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圣经画面。20世纪80年代,一群苏格兰画家开始不同的叙事创作。彼得·豪森和史蒂芬·坎贝尔以社会现实主义传统创作了城市贫困的场景。而约翰·贝兰尼凭借富有诗意的语言讲述善良和罪恶的故事。波拉雷戈生于葡萄牙,是现今活跃于英国的叙事画家的领军人物。她借鉴文学、神话和宗教故事创作了一系列颠覆性并令人不安的画作。与之相比,霍华德·霍金创作了更为抽象的画作,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实际事物的引用形成丰富的叙事。如今的具象和叙事貌似进入了某种复兴阶段。艺术家可以通过杂志等媒体获得海量的根据事实或想象创作的图像。在英国,像斯特拉·瓦因和尚塔尔·约菲这样的年轻艺术家用直接的风格绘制女性肖像。而出生于爱丁堡的彼得·多伊格常常运用电影剧照、真实的照片来传达虚构的叙事。</div><div><br></div><div>身份问题</div><div>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西格玛·珀尔克(Sigmar Polke)是后现代主义的巅峰代表。他发展了一种受到波普艺术启发的绘画风格,直接从广告和摄影中挪用图像。20世纪60年代,珀尔克在一个有关消费主张的合作项目中遇到了他的同学格哈德·里希特,同珀尔克一样,里希特一直致力于发展不同风格。60年代初期,里希特将二战照片传译到画布上,并将这种图像的恐惧感变得中性化。他经常根据照片进行系列创作,它们在抽象与具体的界限中徘徊,这种风格吸引了一大批模仿者。此外,德国画家马丁·基彭伯格也是绘画中后现代传统的典范。他常常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平庸单调的主题进行创作来嘲弄绘画的传统。波兰画家威廉·萨斯奈尔则是运用五花八门的视觉风格和技术抵制高雅文化的概念。</div><div><br></div><div>新的焦虑感</div><div>后现代主义为绘画实践打开了大门,绘画风格和题材异常自由,一大批艺术家脱颖而出。最近还有一些画作涉及死亡与生命的主题。马琳·杜马(Marlene Dumas)出生于南非,现居于阿姆斯特丹。她以妇女、儿童、模特和名人为主题。她画中的人物常常以直视来挑战观者,极具煽动性。杜马评论她的画作“目的是揭示而不是展示,这是情人间的话语,我迷恋上了我的主题”。</div><div><br></div><div>生于比利时的吕克.图伊曼斯是当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经常创作小型系列画作,题材从纳粹毒气室到玩具或花卉。他常常利用苍白近乎病态的色系来强化画中坍塌形式的不安感。他的图像往往作为一个孤立的片段来呈现,观者只有在心中将细节拼接起来才能明白他画作的意义。</div><div><br></div><div>技法的历史</div><div>我们以艺术史作为线索,将材料与技巧的使用整理成时间轴。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运用画图工具绘制图像。蜡起初作为调和介质,后来蛋(主要是蛋黄)逐渐取代了它,曾经非常流行,主要绘制于涂了石膏粉的打底木板上。蛋彩和主要用于手稿和标志性宗教作品的烫金是与过去关联的媒介。流行于罗马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型湿壁画中,蛋也被作为墙面上混合颜料的媒介。</div><div><br></div><div>在干石膏上创作壁画,术语为“干壁画”。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正是以这种方式绘制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持久性石膏作为纪念性的创作项目广受青睐。但在威尼斯,由于无法避免的潮湿和非水溶性的油画媒介的使用,干壁画并没有取得成功,油画在此脱颖而出,建立了这座城市的声誉。虽然种子油和坚果油自11世纪就被用来调和颜料,但纯油画却直到16世纪才成为普遍媒介。将油画颜料用松节油高度稀释,这些稀释的颜料绘制草图会干得很快。后续涂层会使用含油比例更高的溶剂,如此一来,涂层按照铺设的顺序变干,降低了绘画因年代久远而损坏的可能性。自19世纪中叶起,油画颜料因为颜料管的使用而便于携带,加之它本身的属性得以开发,印象派画家开始采用直接画法。随后摄影的发展让绘画在表达鲜活的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立体主义时期,绘画的技法融入文字和拼接,将现实世界放入绘画世界中。同样,当代艺术家也结合绘画和其他媒介的方式将绘画作为装置和雕塑元素在内的各种表现手段之一。后现代主义之后,许多艺术家集不同绘画风格于一身,包括抽象主义和卡通风格图像。尽管艺术材料的发展以及对什么构成了这种材料的持续争辩取得了进展,艺术家们还是在兴致勃勃地作画,而绘画仍稳坐于艺术实践的主流位置。</div><div><br></div><div>吕克.图伊曼斯«Allo I»</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