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的山东八路军四支队

<h1>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徐向前题字。</h1> <h1>  其中碑文镌刻部分摘要: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省委率领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及爱国志士约二百人,集聚徂徕山大寺,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命洪涛为支队长,黎玉为政委。不数日,莱芜、新泰、泗水、宁阳等地抗日武装在我党的领导下,纷纷携带长矛、大刀、火枪、土炮,会师于徂徕山光华寺,汇集成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装,举起了山东敌后武装抗日的义旗。四支队成立伊始,即重视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宣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苦练杀敌本领,发动人民群众机智地捕捉战机。初战寺岭,大振军威,再伏四槐树,痛击日寇,继又进占莱芜,攻入博山。连续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人民斗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同时,还在战斗中壮大了党的力量,培养了大批干部,创建和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徂徕山起义军民抗击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垂范后来。爰立此碑,以铭永志。武中奇书。</h1> <h1>  1938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徂徕山大寺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命名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洪涛任支队司令,赵杰任副司令,黎玉任政治委员,林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第二两个中队。</h1><h1> 在泰安、莱芜、新泰、泗水、宁阳等县抗日武装相继奔赴徂徕山,第四支队迅速扩大。部队组建后,立即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抗日斗争。</h1> <h1>  1938年1月1日清晨,伴随着火红的朝霞,在徂徕山上,一面绣有镰刀斧头和"游击"二字的红旗高高飘扬。徂徕山起义旗上的字是由武中奇所写,女战士娟绣。各地赶来的160余名抗日志士,携带着五六十支各式枪支和长矛、大刀等原始武器,聚集在徂徕山西麓的四禅寺(当地人称"大寺"),举行了庄严的起义誓师大会。</h1> <h1>  父一辈,子一辈,血浓于水!徂徕山武装起义的后代们在纪念碑前合影。</h1><h1> </h1> <h1>  山东八路军四支队的后代们在莱芜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合影。</h1><h1> 以下所有照片均由四支队后代们提供,以此纪念前辈们的英勇斗争历史。</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黎玉泰山中天门石刻“中华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发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蓖子店会议,12位与会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东八路军中的部分开国少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战斗过的开国将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成立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1938年一年的艰苦斗争,中共山东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有了很大发展,对敌对顽斗争持续开展,初步建立了若干块抗日根据地及广大的游击区。为了加强对山东各地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的领导,进一步开展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并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1:1938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成立山东分局的通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2:1938年8月从延安赴山东工作的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8月21日,黎玉、张经武率领由中共中央派遣的160余名干部,从延安出发,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行军,到达沂蒙山区岸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江华、吴仲廉、胡奇才、吴克华、徐斌洲、刘海涛、李发、梁海波、陈奇、包剑寒、干凤麟、高克亭、马千里、徐元泉、华楠、宋登华、高锐、鲍奇辰、柴启琨、张迅如、宋灵昭、徐忻(徐勇忻)、易因(女,易英华)、肖松圃、马亚鲁、刘铁梅(女)、高峻岳(高霞)、赵明(时殿林)、高暑鲁、高峻、李林、华山(郑华山)、李敬宇、童邱龙、杨大奎、王涛、靳怀刚、杜前、杨汉章、马万杰、洪林、韩刚、杨心培、盛志明、张鹏展(张建)、李明刚、杨旭春、程力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于英) 、程勇、刘静海(トオ) 、卓明、李延久、解锐夫、钱潜、金非青、刘锡九、姚克、张戟、熊传琪、卓君、朱世德(杰)、田兵、(干从化)、赫亮、干觉、干平、邱士长、黄其士、李路明、叶扬(尹家厚)、沈平(沈其新)、林元超、康洪章、范筱文、高鲁、孙揆一、雷鸣玉、林乔、寇奎甫、刘然、陈光、何震、张林、刘登秀(刘广平)、何泽广、吴骥怀、李冠元(李真)、梁国栋、鲁生、潘澄、王丰、陈树模、肖雯刘琪、史青田、王碧澄、夏湖、赵兴凡、吴涛、唐楷常、周瑞迎、王洵、王锡泽、林乔、李瑞卿、孙哲(孙喆)、柳舒、张炯、袁健、魏敬之、张长庚.毛荣光、陈朝举、杜刚、李大孔、王卓、李森、任永年、白富山、贾士贵、何雨田、邵乳群、杨森、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明、王思谦、黑诚、罗恒凯、王易、庚希夷、陈奇有、季日圣、樊清洁、张大发、李如刚、孙黎、马万垣、叶田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3: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38年12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委员:郭洪涛、张经武、黎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记:郭洪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组织部长:程照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宣传部长:孙陶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统战部长:郭子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社会部长:刘居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4:1938年冬,郭洪涛在山东沂蒙山区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5:郭洪涛(中)与夫人、组织部干部科长史秀芸(前右),组织部长程照轩(中右),秘书长杨刚毅(中左),社会部长刘居英(后),邢辛在王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38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重组山东省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常委(暂定):郭洪涛 林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记兼军事部部长:郭洪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秘书长:景晓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组织部部长:林浩(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程照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宣传部部长:孙陶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统战部部长:郭子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职工部部长:张天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年部部长:景晓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妇女部部长:史秀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为从延安到山东的一部分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5月下旬,根据徐州失守后八路军准备向苏鲁豫皖4省挺进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边区省委书记。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所管辖的地区,包括黄河以南的山东全境和原归河南省委管辖的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地区。</span></p> <h1>  1939年10月,八路军第一纵队与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合并办公后的合影。前排黎玉(左一)、徐向前(左二)、朱瑞(左三)、陈明(左四),第二排(左一)王建安、罗舜初(左二)、白备五(左五),第三排谢有法(左三)。</h1>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9年11月-1940年2月,黎玉派巡视团视察与胶东区委等党政军合影。前排左起: 高嵩、贺至平、林一山、王文、黎玉、高景纯、宋澄、王一平、曹浸之,二排左起: 1赵一平、2于焜、8华楠、右鲍奇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毅(右二)、黎玉(左二)等人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为1944年11月肖华抱着大女儿肖雨在前良店村的照片,是摄影师康矛召女儿康晓燕所提供,第一次注明是:1944年11月,山东军区暨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萧华抱着女儿萧雨在莒南县良店村。一一五师司令部机要科长苏蕴山日记记载,这个时候115师师部及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就驻前良店,机关少量人员住后良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1年夏,朱瑞与山东分局及115师主要领导人在山东滨海合影,右起:萧华、朱瑞、赵镈、黎玉、罗荣桓、陈士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1 年秋,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 ( 左四 )、115 师代师长陈光(左二)与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陈明(右一)、艾楚南(右二)、刘居英(左一)、李竹如(左三)在临沂青驼寺合影。</span></p> <h1>  此照片拿给孟英老人,百岁老人一目了然,提筆写出名单,记忆力惊人!</h1> <h1>  1939年9月,山东纵队政委黎玉送胡奇才到山东纵队第4支队接任政委时与第4支队司令员廖容标合影。左起胡奇才、黎玉、廖容标。</h1> <h1>  1944年6月15日至10月1日,山东军区在日照县碑廓镇召开军事工作会议,罗荣桓亲自主持这次会议,总结山东军区军事工作经验,统一各级指挥员的军事思想、明确今后作战的主要方向,会议于10月1日结束,罗荣桓、黎玉与参加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的全体同志合影。第一排罗荣桓(右一)、王建安(右三)、周长胜(右四)、李福泽(右五)、陈士渠(右七)、黎玉(右八)、王吉文(右九)。第二排华楠(右四)、张仁初(右八)、梁兴初(右十)。</h1> <h1>  黎玉之子黎小弟提供的这张照片是参加山东分局会议的部分领导。1942年4月,刘少奇与山东分局领导人在山东临沭县朱樊镇合影。前排左起:黎玉、刘少奇、萧华、罗荣桓,后排左起:周长胜、陈光、梁兴初、杜明。是115师战地记者郝世保拍的,黎小弟为此专门去苏州拜访过他。</h1> <h1>  1940年11月11日,山东纵队参观第115师政治部。一排左起:吴仲廉、林月琴、黎玉、何庆宇,右1萧华,二排左2鲍奇辰、3赵行志。</h1> <h1>  鲁中军区政治部1944年沂蒙山会后合影。前排蹲坐者左起:多普照、王强珠、何侠、华楠、吕村夫,后排左起:候德才、何庆宇、卓明、刘宗卓、赵锡纯、王芳,右起鲍奇辰、孙同信、迟鹏,最后一排左起:王淮香、曹宇光、雷浩。</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黎玉辗转赴延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杜会议后,黎玉与赵杰副司令率第二大队南下到达费县蒙山万寿宫。在这里,他告别了同志们,挑选了冯平、郅润清、范筱文、小高等四同志,化妆启程奔赴延安。当时形势很乱,他们步行经台儿庄到达徐州,混乱中爬火车西去,三四天到达西安,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安排,辗转三原等地于4月2日到达延安。</span></p> <h1>  1938年4月,黎玉在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的留影。</h1> <h1> 1943年黎玉和夫人谢青在山东日照。</h1> <h1>  1946年4月李克农、黎玉、叶剑英、张云逸在北平军调部时在叶公馆合影,小姑娘是叶帅的女儿叶向真。以上照片都是由黎玉之子黎小弟提供。</h1> <h1>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叔叔</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声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红军,1937年任红31军特务营长,派去给西路军开道,后回到延安。在延安整风学习三年,1940年调山东纵队四支队二团任副团长,三个月后转为团长。1940年11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四团团长。1941年1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41年8月1日改称山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四旅十一团团长。1942年10月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分区二旅六团团长。1943年4月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分区莒南独立营营长。1943年7月参加山东分局党校学习。1944年4月任八路军115师暨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四分区十二团团长。1945年9月任八路军115师暨山东军区警备第一旅第一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叶声率领部队在山东泰山、沂蒙山区与敌伪顽进行了长期、艰苦、复杂、残酷地三角斗争,多次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进攻和扫荡,并参加了百团大战,保卫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他指挥部队解放了临朐和青州,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span></p> <h1>  以上照片由叶声之女叶灵提供。叶声与四支队的战友们。</h1> <h1>陈奇和战友</h1> <h1>  陈奇、王建安、罗舜初合影。</h1> <h1>  以上照片由陈奇之子陈光华提供。</h1> <h1> 以上二张照片由张键刘奇之子张景义提供。母亲刘奇和她的战友们。</h1> <h1> 张三明提供母亲常凯的照片</h1> <h1>  张三明提供父亲张秉玉以及全家福和二姐的照片。</h1> <h1>  程照轩和夫人于汀子。由女儿延林提供。</h1> <h1>  右边是李枚青,泰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牺牲),中间是董琰夫人,左边是吴瑞林夫人刘軍阿姨,这是在1940年泰山特委留影。照片由董琰之子董黎生提供。</h1> <h1>  武中奇、刘春合影。由武中奇之女武晓霞提供。</h1> <h1>  以上这几张照片是1982年武中奇在北京军博举办个人画展,一次老战友的大聚会。都是山东鲁中军区的老前辈。照片由武中奇之女武晓霞提供。由景宜亭之子景凡拍摄。</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8月2日,第115师,山东军区在马鞍山召开五千余人大会,举行滨海马鞍山烈士纪念塔和烈士陵园落成。陈光、黎玉和山东省参议会议长马保三分别至悼词,后排左起三罗荣桓、马保山、黎玉、陈光、萧华、陈士榘、符竹庭、谷牧。</span></p> <h1>  照片中谷牧、李耀文、武中奇。其中谷牧正在辩认抗日烈士纪念碑前照相的人。由武中奇之女武晓霞提供。</h1> <h1>  前辈马馥塘。1945年马馥塘抱着刚出生的儿子马凯。照片由儿子马凯提供。</h1> <h1>  刘锡琨之子刘锦航提供父母的照片。</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罗国范潜伏事迹展板。</span></p> <h1>  罗国范,1938年1月8日参加山东八路军四支队,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中军区募集队长、武工队指导员、鲁中南军政保卫部科长。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荣立一等功两次。</h1><h1> 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王芳在回忆录中记载:"20世纪40年代初,山东有个远近闻名的‘日本大特务’名叫林洪洲……这个‘日本大特务’却是我党忠实的情报人员,由我精心策划、亲自指挥、秘密派遣,打入日本驻山东部队最高领导机关,成功地收集了大量日军政治和军事重要情报,为我八路军山东部队顺利开展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真名叫郭善堂,现名罗国范。"</h1><h1> 照片说明,第一张是罗国范被组织秘密派遣到日本特务机关后办的良民证照片。罗国范和他的特工组成员侯德录在日本特务机关的合影。侯德录同志在鬼子投降后继续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后被还乡团告发被捕,牺牲前他对敌人说:"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牺牲的很壮烈。时年29岁。</h1><h1> 第二张是罗国范因出色的完成潜伏任务荣立一等功的奖状。由罗国范之女罗岩辉提供。</h1> <h1>  印章上的字是: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关防。</h1> <h1>  四支队建立的第二天,就成立了募捐队,专门负责募集经费、枪支、物资等,由中学教员赵笃生担任主任。凡是募集队募集的粮食枪支,都给打了借条。</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东黄金支援延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筹集经费支持抗战,1938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成立采金管理委员会,与日本侵略者开展反掠夺的斗争。同年底,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水建立鲁中金矿局,组织群众采金。1940年省战工会成立后,即设专人负责黄金生产、采购。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山东抗日根据地不顾自身困难,先后往延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输送了13万两黄金,缓解了中央经费困难。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大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武中奇部在博山击落日军飞机,中央日报、申报等报纸均有报道。</span></p> <h1>  以上照片都是由武中奇之女武晓霞提供。一是武中奇为四支队刻的关防,当时是用菜刀在青砖上刻的。二 "大众日报"是中共山东省委的机关报,报头也是武中奇写的。</h1> <h1>  1941年6月25日中央军委秘书厅根据山东的电报对山东纵队做了一次全面的汇报。由黎小弟提供。</h1> <h1>  1988年1月1日参加徂徕山起义的前辈们隆重纪念徂徕山起义五十周年并合影留念。</h1> <h1>  母亲边玉琏和战友。右侧为边玉琏,单人照是王华英阿姨(亣象亟老伴),上面照片由毛梓才、边玉琏之子毛铁运提供。</h1><h1><br></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炉中火 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续一把蒙山柴 炉火更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添一瓢沂河水 情深意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愿亲人早日养好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人民求解放 重返前方</span></p> <h1>  1938年,一排左1李今辉,2孙端夫,3刘中华,4宋竹庭,5曹漫之,6蔡志勇(曹夫人),7于英(高夫人),8高锦纯,9贺致平,10宋澄,11郑耀南(李肇岐),12王文,13林一山</h1><h1>二排左2高嵩,3马少波,4罗竹风,6高的警卫员,7柳运光,8赵锡纯,10李耀文,11张加洛,13李丙令,14于寄吾,15刘汉,17陈迈千</h1><h1>照片由刘居英之女刘智提供。</h1> <h1>  编写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第二次会议编委的合影。图片说明:一排左1王文轩、2高克亭、3姜春云、4江华、5宋清渭、6鲍奇辰。二排是工作人员。</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1 年 11月24 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编委会顾问第二次座谈会合影,前排自左至右:姜春云、钟辉、景晓村、林一山、江华、郭洪涛、霍士廉、王文轩、徐斌洲;二排自左至右:张加洛、华楠、李耀文、贾若瑜、姚仲明、刘振华、宋清渭、赵杰、高克亭、胡奇才、李福泽;三排自左至右:李拴虎、李金陵、王永仁、鲍奇晨、赵锡麟、欧阳平、于广荣、席伟、陈发样、孟昭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2年10月21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第三次编委扩大会与会人员合影,前排自左至右:宋登华、张敬焘、马仲才、王文轩、鲍奇辰、姜春云、宋清渭、李培南、高克亭、韩喜凯、欧阳平、李维民;第二排自左至右:王永仁、陈发样、于广荣、吴修全、陈楷、胡兰芝、程力正、李治亭、庄心一、李树基、赵锡麟、张克勤、祁本宁、贝绍柱;第三排自左至右:胡克山、李金陵、席伟、孟昭军、李拴虎、栾成春、张文晋、郭秀伦、韩希强、丛培光。</span></p> <h1>  王凤麟:抗日英雄,烈士。原名李芳,1911年生于黑龙江宁安县卧龙河屯农家。1931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任特务连连长。1935年底,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工兵班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回国转为中共党员。1938年底,调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工作。1939年5月,调任该纵队第四支队三营营长。曾率部袭击进犯日军,俘伪特务队正副队长以下数10人。后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二团副团长。1941年3月率一个连在博山伏击日伪军,毙日军30人,并迫使大部伪军缴械投降。1942年11月,被日伪军围攻于马鞍山时仅带有少数警卫人员与伤病员。他临危不惧,顽强守卫,并亲手击毙日军军官2名。后胸部负伤,不甘为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31岁。</h1>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给徐向前电报手稿,介绍鲁中王凤麟创造的爆破战术,非常罕见!黎小弟提供。</p> <h1>  这是吴瑞林将军为纪念王凤麟烈士所写诗词。由吴瑞林之子吴继云提供。</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吴瑞林伯伯与战斗英雄麦贤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山东分局创办干校和大众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左图: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在莱芜一小山村创立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始称干部训练班;8月迁至沂南岸堤,改名山东抗日军政学校。1939年11月与八路军第1纵队随营学校合并。图为岸堤干校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图:1939年1月1日,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创刊。图为《大众日报》创刊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右图上:《大众日报》社长刘导生(2排左2)和报社工作人员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右图下:《大众日报》总编辑匡亚明(左)和记者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山东分局成立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众日报》创刊纪念地</span></p> <h1><br></h1><h1>  冯文秀(1915--1942),抗日烈士。山东益都县(现青州市上庄乡)长秋村人,汉族,女。</h1><h1>  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成员。1939年,任村抗日妇女救国会会长。</h1><h1>1942年春,八路军弹药奇缺,益都县大队通过地下关系,从伪军手里买了500发子弹,冯文秀与他人化装成走亲戚的妇女进入敌据点,机智地将子弹藏在敌人不喜欢吃的菜团子里,安全地带了出来。同年秋后,冯文秀随其父转移到马鞍山,她既照料护理伤病员,又教伤病员唱歌、识字,成了他们的文化教员。11月10日,在马鞍山战斗中因敌众我寡,枪弹殆尽,她与战友们掷石块与敌激战,冯文秀宁死不当俘虏,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以身殉国。</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青山突围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1年11月30日,中共山东分局、115师直属队、山东省战工会机关人员遭日伪军合击。抗大1分校校长周纯全临危不乱,指挥5大队扼守要点,阻击敌人,并令阎捷三率队为机关人员突围开辟通道。突围中,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115师敌军工作部部长王立人、抗大1分校2大队政委刘惠东、蒙山支队政委刘涛和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等200余人壮烈牺牲,近800人负伤。此战是抗战以来山东八路军受创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遭遇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1: 八路军战士在阻击“扫荡”的日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2:反“扫荡”中, 115师指战员转战在大青山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3: 1941年11月30日,中共山东分局、115师师部和山东省战工会部分人员向大青山地区转移途中,遭日伪军伏击。图为指战员在英勇突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4:抗大1分校指战员在大青山顽强阻击日伪军进攻,掩护部队突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5:大青山突围战中抗大1分校的小分队抢占制高点,在阻击日军,掩护领导机关和非武装人员突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6: 1941年冬季反“扫荡”中,鲁中军区部队转战在冰天雪地的博山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血战苏家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1年12月8日,日伪军扫荡费县天宝山区。为掩护中共山东分局党校等单位转移,山东纵队第1旅3团1连、4连等部于苏家崮与敌血战竟日,毙伤敌少将旅团长福田以下200余人,该团政治处主任陈晓峰等2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为苏家崮战场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录 永远铭记抗日英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抗日战争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战,先后有6万余人为国捐躯。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295名著名抗日英烈和5个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8月24日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7个英雄群体名录。其中,112名著名抗日英烈和4个英雄群体出自山东抗日根据地。</span></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山东纵队夏庄烈士陵园</p> <h1>  1939年5月1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召开庆祝"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照片由黎小弟提供。</h1> <h1>  这张照片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八路军胡奇才将军在指挥部队消灭日本侵华鬼子后亲自拍摄的,照片上的文字写着"山东临朐冶源歼鬼子一小队留念,1943",表现了我抗日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深仇大恨。照片由胡奇才之子胡鲁克提供。</h1> <h1>  黎玉留下的山东八路军八年抗战成果文献。由黎小弟提供。</h1> <h1>由王传斌之子王小润提供。</h1> <h1>  1950年华东军区大照片人物名单,</h1><h1>一排左起:左6张藩,左8谭佑铭,左10钱钧,左11陈锐霆,左12谭启龙,左13李发,左14贾若瑜,左15滕海清,左17廖海光,左20宋时轮,左21张爱萍,左22唐亮,左23陈毅,左24张凯,左25张震,左26陈士榘,左27周骏鸣,左28王建安,左29袁仲贤,左30陶勇,左31黄火星,左32何以祥,左33丁秋生,左35陈美藻,左36孙继先,左37王静敏,左38赖毅,左39刘先胜,左40李干辉,左41陈庆先,左42张仁初,左43刘浩天,左44谢振华,左45张翼翔,左46刘文学,左47张震东,左48严光。</h1><h1>二排左起:左9李耀文,左10罗应怀,左13彭林,左15彭德清,左16郭金林,左17刘永生,左18刘毓标,左19欧阳平,左20余立金,左22周贯五,左23王德,左24张怀忠,左25刘鹤孔,左30张崇文,左32陈彬,左36官宗礼,右2李世炎,右1白辛夫,右8李治。</h1><h1>三排左起:左8陈华堂,左17赵易亚(高个),左18喻新华,左21谢胜坤,左24李新华,左31石一宸,右7熊挺。20170506第三稿。</h1> <h1>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山东八路军四支队的后代们提供了父母们当年的珍贵照片,以纪念为建立新中国前辈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英雄事迹。这是山东八路军四支队后代们的合影留念。</h1> <h1>  2017年12月20日,由参加徂徕山武装起义者后代和热心人士捐助的起义参加者名录碑揭碑仪式,在起义所在地"大寺"举行,130余名起义者抗日老战士后代参加。</h1><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老战士王一平之女(左)等代表后代敬献花篮。</span></p> <h1>  我们的父辈是参加徂徕山起义的老战士,我们要牢记父辈们的初心,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将徂徕山精神世代相传!</h1><h1>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