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0多年前,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先生,站在林肯纪念堂前的石阶上,发表了闻名遐迩的讲演 “ l HAVE A DREAM ”。</h3><h3>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题目简洁、动人。朴素的语言,对人性的呼唤,引发了人类的共鸣。<br></h3> <h3></h3> <p> 他的演讲中心思想是“人人生而平等”,但更憾动每个人心灵的是他对梦想的追求精神。</p><p> 每时、每事、每人、世界到处充满了梦想……。</p> <p> 镌刻在林肯纪念堂台阶上的讲演标题。</p> <h3> 2017 年清明刚过,有机会去美国几所大学交流参观。</h3><h3> 走入美国大学,这确实是多年的一个梦想。</h3><h3> </h3> <h3></h3> <h3> 第一站从北京搭乘美国航空AA262航班到德克萨斯州的第三大城市达拉斯。</h3> <h3></h3> <h3> 为了应对十二个小时的航程,换票时就有了一个小小梦想,希望能得到一个靠走道的位置,给双脚找个休息的地方。漂亮的姑娘微笑着说,本趟航班只有五十多人,您可安心睡到终点了。</h3> <h3></h3> <h3> 没想到春天去达拉斯的客人出奇的少,可搭乘三百多人的波音787,只50多人享用,小梦想很容易实现了,一出发就很顺利。</h3> <h3></h3> <h3> 美美睡了一大觉,醒来飞机已在德州上空。</h3> <h3></h3> <h3> 迎接我们的是美国本土的福特客车,看着就安全舒适,但油耗巨高,美国人的碳排放意识真的很差。</h3> <h3></h3> <h3> 住宿安排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旁边紧临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球型观光塔,登塔可望到全城。据说不足一公里处就是肯尼迪遇刺地,一座四层红色公寓的窗口曾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建筑物现已成为纪念馆。</h3> <h3></h3> <h3> 从酒店内部大窗也可以看到球塔。</h3> <h3></h3> <h3> 早餐后驱车前往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交流访问。该校位于达拉斯和沃思堡之间,是一所集教学,研究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h3><h3> 高校的《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CUIRE)是美国著名的管道和非开挖技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中心主任(Mohammad Najafi)那扎菲教授曾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管道分会主席,是国际知名的非开挖工程领域专家。</h3> <h3></h3> <h3> 在国内已多次见过面的老朋友那扎菲教授,非常高兴地在研究中心门前等待我们。</h3> <h3></h3> <h3> 教授的团队有十几个博士生,从事各种地下工程非开挖研究。今天主要讨论最近正在研究一个课题并愿听取我们的意见: 他们预计2070年后从休思顿到达拉斯的货运车将塞满唯一的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届时交通将拥挤不堪,直至瘫痪。而增加一条新公路征用私人土地的费用数额惊人,时间漫长。博士们梦想利用现有高速公路的免费地下空间,建立一条地下全自动快速货运通道,为了不影响现有高速的运行,将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这个梦想得到了德州政府资助。</h3> <h3></h3> <h3></h3> <h3> 博士们从经济分析,工程措施,运输方式等多方面开始研究,一个又一个梦想方案让我们瞠目结舌,听的却津津有味。他们大胆的设想,细腻的分析,为创造50多年后的交通、物流新方式未雨绸缪,几轮发言下来我们从惊讶不解到折服接受。美国人太有想像力了。</h3> <h3></h3> <h3> 大家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提出了很多疑问,并给予了建议和意见。</h3><h3> 为表达尊重,研究中心给每位中国同行颁发了证书。</h3> <h3></h3> <h3> 据说在美国这张证书可以做为年度继续教育的课时证明。</h3> <h3></h3> <h3> 顺便参观了他们实验室,所有项目都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午饭简单可口,几片面包,几块酸黄瓜,几块牛排,主要还有环保包装热的烫嘴的星巴克。</h3> <h3></h3> <h3></h3> <h3> 第二站由达拉斯往正西方向,驱车四个小时,前往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学(Louisiana Tech University)。该校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RUSTON市, 1894年建校,每年都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美国优秀学识大学之一”。学校的“非开挖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国际第一个专注于非开挖工程研究和应用的专业机构,中心的创始人(Tom Iseley) 汤姆教授被誉为“美国非开挖之父”。</h3> <h3></h3> <h3> 汤姆教授常来中国,也算是老朋友了。他比我大四岁,我习惯称他“老头儿”。</h3><h3> 老头儿很高兴能在美国接待我们。</h3> <h3></h3> <h3> 汤姆教授研究中心的大厅,布置的简直就象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老头儿笑着说,要让每个学生如同在家里一样放松,交流,他们才能充满梦想!</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汤姆教授介绍了世界最新非开挖工程研究方向。</h3> <h3></h3> <h3> 几位在此读书的中国博士也参加了我们的讨论。</h3> <h3></h3> <h3></h3> <h3>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美国大学丰富活跃的思想,汤姆教授请来了他的两个好朋友,为我们讲述各自的梦想。</h3> <h3></h3> <h3> 这位教授正在研究一种高强度液体,希望能象给人体注射一样,注入混凝土构筑物中,修复各种老化的市政设施,成果已经应用在水库大坝,河道闸口设施修复工程中了,下一步将瞄准修复城市老化的桥梁,这项技术世界哪个城市不需要呢?<br></h3> <h3></h3> <h3> 这位教授的梦想更神奇,他的思考源于尼克松总统在卫星登月后的一个梦想感言 : “我们能将三个人很快送到几十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我们也一定能把几十万人很快送到他工作的地方”。于是他开始研究胶囊车辆公交系统,每个胶囊车乘一至二人,从家到单位点对点发车,据介绍他的研究已进入部分实施阶段,我的妈呀,美国大学思维太活跃开放了,只要想到就要去做到。</h3> <h3></h3> <h3> 午餐依然简单,每人一个大汉堡,填饱肚子的同时还可以继续讨论问题。</h3> <h3></h3> <h3></h3> <h3></h3> <h3> 校园里大片大片的绿地和古树,没有高层建筑物,没有穿梭的车辆,更没有嘈杂的人流和摊贩的叫卖声,满眼安静和美丽。生活在这样环境中不好好读书干什么呢?</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大学的橄榄球场,设施非常专业,每晚这里将是学校人流最集中的地方。</h3> <h3></h3> <h3></h3> <h3> 汤姆教授确实有影响力,搬出了校长和国家科学院院士参加晚上的冷餐招待会</h3> <h3></h3> <h3> 这位院士异常幽默,笑着说1979年第一次去中国感觉很远、很远,但中国菜又太香、太香,不得不多次忍受着长时间旅途劳顿去中国各地品味美食。为此我有一个梦想,争取两个小时解决路途问题,而你们也可以随时再来。我们鼓掌大笑,汤姆教授在一旁悄声解释说,这不是玩笑,他确实正在研究关于远程快速飞行器的问题。</h3> <h3></h3> <h3> 冷餐会可以站着聊,也可以坐着说。</h3> <h3></h3> <h3> 中国地质大学马保松教授也介绍了中国在非开挖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港珠澳大桥拱北口岸地下大通道穿越成功的工程案例,也令老美刮目相看。</h3> <h3></h3> <h3> 从华盛顿到纽约路上,除路过费城外,最重要的是路过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全美大学综合排名,不是哈佛,不是耶鲁,也不是麻省理工,名列第一的几乎总是普林斯顿大学。我们此行虽没有到访任务,但大家一致坚持宁肯不去纽约,也要去普林斯顿看看。</h3> <h3></h3> <h3> 建校初期的大门,270多年保留至今,已成校园中心的文物。</h3> <h3></h3> <h3> 这是一座建成200多年前的老教学楼,曾经做为联邦国会大厦办公地,至今大楼仍然使用,门前老虎是学校的标志物。</h3> <h3></h3> <h3></h3> <h3> 从这里走出了2位总统,44位州长,1000多位议员,故有政治家摇篮之称。</h3><h3> 华罗庚、姜伯驹、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都曾在此从事过研究工作。</h3> <h3></h3> <h3></h3> <h3> 校园中的图书馆,整日开放。门前抽象派的雕塑,好象是飞翔的梦。</h3> <h3></h3> <h3></h3> <h3></h3> <h3> 图书馆毗邻的教堂同样不打烊。</h3> <h3></h3> <h3> 文化与信仰在这里肆无忌惮的碰撞,迸发出五彩斑斓的梦想火花儿。</h3> <h3></h3> <h3> 圆梦的各国学子,静心的读书,独立的思考。</h3><h3> 普大的校规要求每位学生的考试必须在无任何人监督下自愿完成,由此彰显学校的贵族霸气,历练出高尚的纯真人格。</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漫野的森林草坪中,歌特复兴风格式建筑散落其间,错落有致,庄严古典、厚重扎实,营造出恬静安祥的学习和生活气氛。</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校园内道路的几何布局,交织出美妙的线条,提醒人们不要固守一个方向,只要有梦想,条条道路都会通向远方。</h3><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通透的拱门,随着移动变幻着景象,仿佛告诉人们天外有天的哲理。</h3> <h3></h3> <h3> 美国的大学是充满了梦想又不断实现梦想的乐园,创造,领先,再创造,再领先,永远走在世界前列,这都缘于他们一个又一个圆梦的历程。</h3><h3> 据说马丁.路德金的讲演稿已列入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希望后生们能从中读出更多感悟,为梦想插上翅膀,振兴中华。</h3><h3> </h3> <h3>(注:照片全部为手机拍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