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乱弹响

老梁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台州乱弹</b>是台州唯一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台州乱弹,原本叫做黄岩乱弹,它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浙东、浙南地区。台州乱弹的剧种特色是"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它唱腔十分丰富,声情并茂,或温婉,或激荡,舞台语言充满乡韵,独具特色,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由于各方面原因,台州乱弹在戏曲发展的最好时期曾停息了30年。2005年,在各方的重视、支持下,剧团重新建立。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如今,十年过去了,这支演员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剧团,已复排了13本传统戏和16出经典折子戏,常演大戏16本,常演折子戏、小戏20多出,并出现了一批在当地和业内小有名气的"角",如朱锋、鲍陈热、叶省伟、张萍等等。2016年初更是挟新编历史剧《戚继光》成功献演国家大剧院,可谓"月落重生灯再红"。</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行内专家一致认为,台州乱弹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是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戏曲百花园中独具古韵遗风的活化石。</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近年来,这个梨园"活化石"更是越来越有活力。自2005年台州乱弹剧团建立以来,剧团年平均演出近200场次,累计受众达百万人次。&nbsp;</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2017年4月底乱弹剧团下乡路桥老街巡演,五天九场,场场爆满,可见乱弹戏曲在戏迷心中的独特地位。</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业余时间我喜欢摄影,也好乱弹之音。欣闻近乡演出,决定前往拍摄。但囿于工作所缚,不能深入拍摄,另也想独辟蹊径,于是想到结合老街素材利用相机的多曝功能进行创作,着重表现戏曲人物与老街物境、戏迷、乐队之间的有机结合并相得益彰,并使最终的画面体现乱弹戏曲的独特韵味及路桥老街浓浓的人文气息。</span></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b><br /></b></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b>摄影</b> 梁鹏华 <b>微信号</b> laoliang0576</h5> <h3>Ps:路桥老街位于台州市路桥闹市区,傍南官河而建,北起河西街,南到石曲街,总长度在3.5公里以上,民间称为"十里长街"。它是省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江南城镇、水街一体的传统格局,且水乡风貌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历史街区,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br />附文:《十里长街一路景》</h3> <h3>乱弹版《戚继光》剧照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