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桂林

高原一枝花🌹

<h3>很多年以前,我经常唱这首歌,因为这首歌里有句歌词&quot;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我又没时间&quot;歌词里写尽了我年轻时候旅游、钱、时间三者之间的种种矛盾,桂林就这样在歌词里成了牵挂。终于,今年我得以出行。</h3> <h3>一行兴趣相投的驴友结伴同行</h3> <h3>火车,动车,一路向南,迅捷的交通,让我们直达桂林</h3> <h3><br><br>到桂林的第一晚,放下手中的行李,不顾旅途的劳累,我们就忙着出去走走。 时间是九点,这是桂林最美的时光。走到两江四湖景区,热闹非凡,远处是日、月塔,它们位于两江四湖的杉湖景区。灯火名灭中,它静静的矗立,看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近处是各种各样的桥,承载着来自全世界无数游人的脚印。日、月塔是双塔,他们的站立,给桂林一丝相偎相依的温暖,让我们行人的脚步不那么孤单。<br><br></h3> <h3>这些仿照的赵州桥、玻璃桥、凯旋门等的建筑,却让我们在历史与地理的错觉中欣赏到不一样的美。有时候,不一定要真实的东西才会感人,仿造的东西如果很美,也可以接受,也让人感动。 </h3> <h3>逍遥楼:很早就出现或许之前太过于逍遥,经不起岁的的折磨而消失,近年政府才把它还原,身边的漓江依旧,远处的七星山依然,只是多了横跨漓江的解放桥多了这些繁华的车水马龙。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h3> <h3>一路走去,有树碧绿,有花鲜艳,他们在夜的灯光下轻轻摇曳,迷离中似有万种风情,夜幕里有不尽的妩媚。 <br></h3> <h3>在路的尽头是一棵大榕树,一棵有八百年历史的大榕树。八百年的历史对于人类是十几代人的生命延续,而对于它仅仅只是一种生存的状态。他是在细数如尘的往事呢?还是在阅尽沧桑的平静中等待着自己的归宿?</h3> <h3>象鼻山,是一路成长中最熟悉的景致了。它是桂林的城徽,而对于我来说只是景点,我只是过客,跟阳朔众多的后起景点比起来,她确实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而我此次的目标是阳朔,所以没有去。<br><br><br><br></h3> <h3>&quot;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quot;,如果说漓江是大家闺秀,而遇龙河的安静秀美就是小家碧玉,它集奇山、秀水、田园为一体,遇龙河就是桂林山水的精华。</h3> <h3>沿着专修的近十公里的卡特风景道,品着奇峰美景,一路田园秀色,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慢慢地溶入了山与水的灵动中。</h3> <h3>好心情遇上好天气,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这样的景像,太适合徒步或骑行了。</h3> <h3>好心情遇上好天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h3> <h3>人与山水齐欢,景映人意更佳。</h3> <h3>怒放的红千层随处可见</h3> <h3>还有紫色的扶桑</h3> <h3>竹影摇曳中,片片绿荫</h3> <h3>竹隐青山云水开,奇峰竞秀水萦回。</h3> <h3>田园风光无限秀丽</h3> <h3>自行车道,也是一道风景</h3> <h3>无论春来秋去,这里的风景依旧,山水始终绿影婆娑。岁月将旧的呢喃,风化成古老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个民族的古老传说。</h3> <h3>乘一叶竹筏悠悠,醉卧于山水之怀,看青山叶影,孤峰玉立,丛林婷婷,</h3> <h3>山重水复疑无路,竹暗柳明又一江</h3> <h3>月亮山,与广寒宫的神话传说相吻合,真是天工造化,一步步向她走来,由娥眉月一一满月一一半月一一月牙随着角度的变化,而阴晴圆缺。静观着人间的离愁与相聚。恰好给秀美的阳朔凭添了一分婉约。</h3> <h3>看夕阳西下,晚云留照。许多的山岸,形态各异,给人无限遐想。</h3> <h3>兴坪元宝山,20元人民币的背景,取自景点"黄布倒影"这里江流清潵,碧绿透底,传说,从水面上可以看到江底里有一米黄色大石板。长宽各数丈,恰是一匹黄布平辅于河床之上,黄布滩因此而得名。而我因水浊未见江石。遗憾而归。</h3> <h3>漓江山水画屏游,阳朔四季景更幽,客在渔家千回转,相思何必道离愁。遇龙河静静地流淌,而我又开始了我下一个梦游......</h3> <h3>阳朔&quot;西街&quot;</h3> <h3>阳朔西街,它是阳朔个性的张扬,因为它的存在,使得阳朔躁动而深沉,徜徉在这不足500米的青石板街上,你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惊叹不已。灵秀的青山环抱下,它喧闹而自在着,以其浪漫,温馨的山水一色,让人回味,引人遐思。曲曲弯弯的溪水,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就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h3> <h3>夕阳的余晖中,山美水静</h3> <h3>西街的热闹当属傍晚时分,人山人海,倒处灯火通明,流光溢彩,这是富有青春活力的一条街,到这里,舒缓的音乐从酒吧飘出,给不同肤色的游人注入无限的活力。</h3> <h3>华灯初上</h3> <h3>在西街,慢生活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不管你习不习惯这里的休闲,西街展示的都是他的古朴,尽管抬眼一看,游客老外确实占多数,但耳边总会有悠扬的山歌忽然觉得那么熟悉。原来是&quot;山姐的歌&quot;</h3> <h3>不管你适不适应西餐,都能找到可口的饭菜,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总是可以来一次尝试。</h3> <h3>最负盛名的大师傅啤酒鱼,不知道开了多少家连锁店</h3> <h3>在西街,心情一直都是美好的,在这里你可以随心所欲,甚至可以放纵自己溶于这样的氛围中来。西街,不只是一条街,西街对每个游客来说都是一种诱惑,诱惑于它的美丽。也许因为生在云南。而我更喜欢丽江。</h3> <h3>永远的刘三姐如果要我说出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几部影片,我想一定是《刘三姐》。从小就喜欢唱歌的我,那时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崇拜和羡慕啊。为了这份崇拜和羡慕,我学唱了这部电影里的所有歌曲。而现在早已遗忘了很多歌词。说来人生的成长就是遗忘的成长,在这个成长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岁月,总有一些东西属于记忆,即使是最爱。 而我,竞沧桑如此啊!&quot;一回首已成百年身&quot;岁月总是如此无情!而三姐的歌依旧流传着。</h3> <h3>世外桃源:在东方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从风雨长廊到渊明山庄,"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一切都浑然天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由于文化审美的重组,演变成了今天的世外桃源。</h3> <h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世外桃源展现的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h3> <h3>&quot;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quot;的妙处</h3> <h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岛桃园画境</h3> <h3>天旷云近,岸阔波平,大自然清。使人尘虑尽消,俗念尽失。恍然不知何世。</h3> <h3>陶令随风逝去,此地空留桃花,美池桑竹舒倩影,仟陌一片孤帆横。</h3> <h3>一架巨大的水车,吱吱呀呀地摇着岁月,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把一派田园衬托得更加静怡。</h3> <h3>桃花源,虽然是人造景观,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和隐逸休闲的特殊意境,从湖㫠蛙声到草屋笛鸣,从渔歌唱晚到芦笙踩堂。将催醒在你心中的原始情怀,先是陶醉,继而冲动,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h3> <h3>世外桃源,不仅洋溢着自然山野之趣,也融进了中国传统儒雅文化和桂北民俗风情。</h3> <h3>如果说漓江是大地上的一块温润之玉,而整条遇龙河纯情得就犹如一支绿的梦幻曲。在好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我知道,我骨子里对桂林那份厚重的山水情素没有因为距离而拉长消失。会在记忆深处永驻。再见了,阳朔,再见了,桂林!</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