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穷乡僻壤今天李果王国

黄克静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昔日穷乡僻壤 今天李果王国 </p><p class="ql-block"> ——记茶山三华李产业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丽富饶的茶山镇,是中国南玉之都、全国生态功能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广东省信宜市的三华李产业两大生产基地之一。三华李种植面积全市排行第二,人均占有量高居全国榜首,无公害防控机制壁垒森严,放心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牢不可破,产品质量遥遥领先,鲜果产品畅销全国多个省份,目前,正通过网商渠道飞速拓展国内市场,产品深加工系列项目不断推进,产业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良好。今日茶山镇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三华李之乡,名扬省内外的“李果王国”。</p> <h3>  茶山镇,山青水秀,蓝天白云,不是仙境,胜似仙境。</h3> <h3>  郁郁葱葱的李树漫山遍野,精灵小巧的山村小镇,就镶嵌在这李树丛中,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与错落有致的农宅民居点缀其中,形成了一幅绚丽无瑕、鲜艳夺目的壮丽画卷,令人叹为观止、如痴如醉!</h3> <p class="ql-block">  早在五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这片荒郊野岭之地,以种茶叶为生,故得地名茶山。世世代代的茶山人,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勤耕苦种的清贫曰子。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信息落后,百姓贫穷,是个出了名的穷乡僻壤。</p> <p class="ql-block">  然而,勤劳勇敢的茶山人,不甘贫穷与落后,饱受了三百多年的封建统治之后,进入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掀起了一次次土地革命运动。建国后,按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指示,在打好粮食基础的同时,致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大面积种植松、杉、竹、果、南药等经济作物。但低微的经济效益,始终末能改变该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为此,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着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素以染布为生的茶山大队樟木坪生产队社员邓德全,从外边购回几十棵产自本省翁源县三华公社(今三华镇)的李树苗,在自己门前屋后自留地种植,取名三华李。经无数次激烈的家庭斗争后,几年间便将本户的自留地全部种满。收获后,自已用蔴包袋装果乘载班车,转辗千里,到广州、佛山、肇庆、高要、新兴、德庆、封开等地出卖,开始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后来,便逐渐介绍、帮扶自己的亲戚及邻近群众种植,李果收获有了一定的数量,他便写信联系,叫外边的商贩过来上门收购。此时,茶山供销社也开始批量引进种苗,小规模推广种植,部分敢于尝试的群众陆续跟风种植,邓德全成了名副其实的茶山三华李之父。</p> <h3>  农村实行分田单干后,群众积极性大增,水稻品种不断培优,粮食产量翻两番,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急需寻找一条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路。镇政府连年组织推广种植南药、苎蔴、柠檬、甘橙、山楂、黄榄、笋竹等经济作物,但由于环境气候和产品市场等因素,均以失败而告终。在茶山村樟木坪一带的影响下,从八十年代初期起,部分群众开始自发种植三华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全镇便大面积种植,当地政府推波助澜。与此同时,本县的钱排镇也开始上规模发展三华李种植,随后几年间,茶山钱排两镇的种植规模不断增大,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到九十年代后期,周边的旺砂、贵子、怀乡、洪冠、白石、大成、平圹等镇也有部分地方种植三华李,全市三华李种植业形成了空前规模,信宜三华李产业逐渐名扬全国。</h3> <h3> 二零零五年,信宜市被国家授予《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称号。而茶山和钱排两镇,则自然成为信宜三华李的两大生产基地。</h3> <h3> 二零零七年春节前夕,信宜市在茶山镇举办首届李花节暨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生产基地授牌仪式,大力宣传茶山三华产业,推荐各地游客到来赏花观光。茶山镇顿时门庭若市,赏花观光游客络绎不绝。</h3> <h3>  此后,茶山三华李声望大振,美名远播,产品价格一路攀升。三华李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第一支柱产业,茶山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三华李之乡,名副其实的李果王国,南国李园之称由此而来。</h3> <h3>  为了不断提升茶山三华李品牌的知名度,镇党委政府致力打造三华李品牌文化,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包装、宣传、推介茶山三华李产业,不断奏响茶山三华李品牌凯乐颂歌。连年来,共开展了如下一系列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h3> <h3> 一是开展三华李产业联谊话动,通过各种媒体引线搭桥,与外界客商联姻,推销三华李产品,开拓产品市场,并对全镇具有较大贡献的三华李生产、流通大户代表进行奖励。</h3> <h3>  二是在每年举办的信宜市李花旅游文化节期间,认真做好生产基地景区的推介、包装、宣传、接待工作,承纳天下游客到来赏花观光交流,让世界认识茶山、了解茶山;让茶山走出山谷,走进世界。</h3> <h3>  三是加强三华李管理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连年来,镇党委政府每年都不定期地举办农技知识培训班,聘请专家、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向果农传授水果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h3> <h3> 四是与相关媒体联动,大力宣传茶山,推介茶山。2016年春节前夕,茶山镇党委政府与信宜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信宜市首届“魅力茶山”摄影大赛,通过参赛作品展览大力宣传李乡风土人情、人文景观。</h3> <h3>  五是打造慈孝李乡新形象。2016年重阳期间,茶山镇党委政府举办了一场轰动全市的慈孝李乡长寿宴活动。镇党委书记黄虎先生亲自在活动开幕式上致辞,夕阳老人与全镇人民欢欣鼓舞、感动万分。</h3> <h3>  六是不断丰富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每年春节期间都举办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李乡品牌文化。</h3> <h3>  七是大力开发网商销售渠道,不断扩充产品销售市场。2017年4月,镇党委政府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互联网+茶山三华李领鲜飘红全国”活动启动仪式,开拓网商电商时代新市场,捷足先登抢占国内新市场。</h3> <h3>  八是大力扶持三华李果品深加工项目。鼓励和帮扶投资商开发果品深加工,以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升级发展,促进产品增值,提高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h3> <p>  放眼未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茶山的三华李产业今后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李果王国”之美名一定会享誉全国,享誉海内外。</p><p> 黄克静</p><p> 2017年5月作于信宜</p>

三华

茶山

种植

李果

山镇

信宜市

产业

举办

李乡

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