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7年4月28日下午,于都县“变教为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课改名校第六小学举行,这里文化浸润,书香萦绕;这里质朴宁静,铅华洗净;这里生机勃勃,梦想有翼! </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来自全县各学校的10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相聚一堂,观摩了三节县直小学骨干教师的展示课,聆听了县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曾祥品的精彩点评。</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于都县“变教为学”课堂教学展示安排表</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三节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同课碰撞,亮点十足。每位教师都能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数学本质,精心设计活动,沟通知识联系。在课堂中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凸显了“变教为学”的活动主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首先进行课堂展示的是明德小学肖丽珍老师,肖老师从生活问题出发,以“小明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她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数学活动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逐步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肖丽珍老师上展示课</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节课是来自城关小学邓贵福老师,邓老师风趣幽默。课伊始首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数学中也存在这样类似的关系,从而引入新课。整节课学生围绕“用两根纸条,任意剪一根,怎么剪才能围成三角形?”的问题展开学习,逐步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概念。</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邓贵福老师上展示课</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一节是第三小学肖丽萍老师的模拟教学。肖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言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她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归纳”四个学习活动,让数学概念在活动生长,在生生交流中发展。</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肖丽萍老师上展示课</h5> <h3><font color="#010101"> 肖丽萍老师的模拟课堂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听课老师。老师们不时发出赞叹声“听肖老师上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导学、诊学、助学、促学、研学”,也就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h5> <h3><font color="#010101"> “变教为学”的课堂需要真正的尊重。教师只要做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照顾学生的情感,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就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想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瞧!孩子们表现多棒啊!</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学生使用操作材料进行自主学习</h5>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的议课环节把整个活动推向了最高潮,县教研室曾祥品副主任为本次展示活动做了全面、深刻的点评。</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曾祥品现场点评</h5> <h3><font color="#010101"> 曾主任在交流互动时提到:“变教为学”就是要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通过自主探索,与同伴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活动目的。对于教师备课,要更多的思考学生应当“学什么”和“怎样学”,也就是要确定学生应当学习的学习内容和设计学生应当经历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做一个聪明而又“懒惰”的教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悉,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变教为学”,是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郜舒竹教授主持开展的一个研究项目,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简称北小花校)是该项目的实验学校。近些年,北小花校在刘显洋校长的带领下,老师们在“变教为学”的课堂改革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取得了丰硕的经验和成果,尤其在小学数学学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变教为学”课堂教学模式。</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小花校举行首届小学数学“变教为学”教学改革研讨会</h5> <h3><font color="#010101"> 2016年5月,郜舒竹教授与刘显洋校长一行亲临江西省于都县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为帮助和推进老区教育改革事业,同意于都县成为“变教为学”教改实验基地。从此近一年来,于都教育教学改革终于步入了快车道。</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县教育局邓昌海局长陪同郜舒竹教授、刘显洋校长指导工作</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郜舒竹教授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h5> <h3> 早在2014年,于都县就选派一线教师进入北小花校展开“点对点影子式”跟班学习。在于都成为“变教为学”教改实验基地后,参加跟班学习的200余名教师中,有42名小学数学教师在37个教学班开展了近一年的教改实验。从实验班的情况看,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 </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部分赴北小花校跟班学习教师</h5> <h3> 相约人间四月天,此次活动,有实践的展示,有理论的引领,更有智慧的碰撞!相信通过优秀教师现场展示、专家引领辐射,于都县小学数学“变教为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将会走得更远!</h3> <h3><font color="#39b54a"><b> “变教为(wéi)学”<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变教为(wèi)学”<br></b></font><font color="#39b54a"><b> “变”是为了更好的“学”!</b></font></h3><div> </div><div><br></div><div> 策划/曾祥品 </div><div> 图文/华有称</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