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步齐沙漠徒步穿越

阳光

<h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沙漠梦,你也许需要一场沙漠旅行来圆这个梦。”沙漠对于我们这群酷爱旅行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曾徜徉过宁夏沙坡头,穿行过甘肃鸣沙山,狂奔于内蒙赤峰玉龙沙湖,只是旅行而已,肤浅地接触一下浩淼的大沙漠,但真正走进沙漠腹地,感受浩瀚如海的大沙漠,感受她的宽容与豁达,感受她的温柔与疯狂,那真是一场沙漠旅行梦。</h3> <h3>有梦就好,有梦就有诗和远方。梦给我们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我们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h3> <h3>京西户外山水俱乐部发布《五一库步齐沙漠徒步穿越》公告后,着实有点小兴奋。整点装备,装点行囊,整装待发,圆我一场沙漠旅行梦。</h3> <h3>4月28日晚8点半,侯庄子车站整装集结,全队51人,开启了《五一库步齐沙漠穿越》之旅。</h3> <h3>朋友们能看到的总是光鲜的一面,其实户外人真的很能吃苦,那是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为了利用五一小长假能实现沙漠旅行梦,我们夜车去,夜车回,行程1600公里,30个小时要吃住在车上,人歇车不歇,两位司机师傅开车,保驾护航。</h3> <h3>28日一夜无眠,上午11:00抵达鄂尔多斯库步齐沙漠徒步穿越起点,队员们立马兴奋起来。停车场停满了大巴车,十多个户外团队已经集结完毕,身着各种颜色的户外服和沙漠穿越装备的队员们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队长给大家发了印有“京西山水户外”标的帽子和印有二维码的胸牌,红色的“京西山水户外俱乐部”旗子成了我们前行的目标。</h3> <h3>在这里一定要提一提我们的群主惜缘,憨厚老实,责任心强,考虑全面,细心周到,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准备,给大家提供补给水,应急药、护腿……,大家觉得跟着这样的队长心里着实踏实!</h3> <h3>走进沙漠,看着蓝蓝的天空,茫茫沙海,脚踩柔软的细沙,早已忘了一夜无眠的疲惫,心情那叫畅快淋漓!</h3> <h3>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东西长262千米,面积大约1.61万平方千米,位于内蒙古黄河以南鄂尔多斯高原边缘,呈狭长分布,东西长,南北窄。沙丘起伏跌宕,形态各异,无论日出还是日落,都能让人感受到别样的震撼。</h3><div>“库布齐”,蒙语意为“弓上的弦”。如果把黄河河套比作“弓”,它就恰似弓上的那根弦。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摘自网络)</div><div><br></div> <h3>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沙漠,穿越线路曾经众多媒体记者全程跟踪拍摄采访,2006年各电视台陆续制作播出的“穿越库布齐沙漠”专题纪实片,在社会上、驴友圈内引起很大的反响,目前库布齐东线是全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中唯一的一条沙漠穿越线路。</h3> <h3>仰首,天空碧蓝的清澈,低头,黄沙漫漫一望无边。</h3> <h3>上帝流动的画板,随意几笔,便能勾勒波澜壮阔的大漠风光。</h3> <h3>来张合影,鼓舞士气。</h3> <h3>沙漠是徒步的天堂,更是人们滑沙嘻戏的游乐场。</h3> <h3>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滑沙场。</h3> <h3>身着色彩缤纷的户外服,快乐无比的队员们,在这茫茫大漠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甜美的笑声在空旷的大漠里像是一首老歌,余音袅袅,久久回荡。为大漠平添快乐的音符。</h3> <h3>沙漠徒步那是勇敢者的运动,要饱受日晒和风沙,沙漠中徒步要比平地徒步负重一倍多,因为踩在沙地上,前进两步,得后退半步。不尝试你永远也体会不出它的艰辛。脚印👣是一步步走出来的。</h3> <h3>举旗的是我们的领队海洋。羡慕他的年轻,佩服他的体质,一直走在最前列,并且翻过一个沙山到另一个沙山,总是站到制高点等待后面的队员跟上。</h3> <h3>沙漠徒步有六七个带小孩的,给孩子们点赞👍,一直跟着队伍,有时跑,有时跳,高兴极了,给沙漠徒步的我们增添了不少快乐。</h3> <h3>大漠就是这么美。大自然天生就是绘画大师,勾勒出优美的线条,凄美沧桑。</h3> <h3>库步齐沙漠穿越路线非常灵活,适合各种不同人群,人们可以根据体力调整不同的路线,可近可远。</h3> <h3>库步齐沙漠穿越的户外团队很多,领队海洋为了让自己团队不和其他团队混淆,选择与其他团队分开行走。</h3> <h3>简单休整,补充体力,补给水。进沙漠已经一个多小时了,到这里还不到3公里,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步履艰难”什么叫“一步一个脚印”。</h3> <h3>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大漠中前行的户外团队,成就大漠中一道道风景。</h3> <h3>队长惜缘,带着10公斤补给水负重前行,帮弱驴背包,一路不忘捡拾队员们遗留下的垃圾,保护环境,后面收队,着实受人敬佩和怜爱。</h3> <h3>沙漠纹理记叙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h3> <h3>我小心翼翼欣赏她,生怕破坏了这份宁静。</h3> <h3>留下我们的👣,继续前行!</h3> <h3>人在大自然中何等渺小,沙漠中更能体会。</h3> <h3>大漠扬沙我独笑,岁月蹉跎亦青春</h3> <h3>沙漠,最能纯净心灵。喜欢沙漠的狂野、苍凉与孤独。波澜壮阔的沙海,连绵起伏的沙山,像一幅油画,让你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丝安宁,让你负重的肩头得到久违的轻松,灵魂得以升华,幸福指数上升!</h3> <h3>大漠很美,留下王维经典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很无情,陆游诗句“明月如霜照白骨,恶风卷地吹黄沙”为证。</h3> <h3>越野车在沙漠中狂奔。</h3> <h3>沙漠中穿行,最重要的是辨别方向,只要方向对,那一定能抵达目的地。问领队海洋,沙漠中怎么辨别方向而不至于迷路,他说有两点必须记住,一是徒步沙漠必须带指南针。二是如果没有指南针那必须会看太阳辨别方向。当然,现在是科技时代了,可以GPS定位(基本没有信号)。</h3> <h3>幸福快乐总是和女人脱不开干系,哪里有女人,哪里就能成为热闹的海洋!</h3> <h3>放大🔍下面这张照片,看到远处的方格了吗?那就是麦秸方格固沙治理工程,能有效治理流沙,保护草原、城市。这项治理工程获得世界沙漠治理工程专利。去西北时听导游讲过这个故事。修建青藏铁路青海段时,要建造沙漠铁路,但是历尽艰辛,最终铁路还是被风沙淹没。几个青年铁路工人👷修建铁路休息时百无聊赖,就在路旁用麦秸玩起了跳方格游戏,忽然漫天黄沙卷来,遮天蔽日。风沙过后,沙漠滚滚前移,只有麦秸方格处仅少量余沙。这一重大发现得到我国科学家的重视,几经实验,获得成功,使青藏铁路沙漠段得以突破。(叙述如有误,纯属虚构)。我在想,人类的伟大发明都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h3> <h3>这是库步齐沙漠中广泛种植的沙柳,插入沙漠深处,汲取地下水分,已生根发芽,为人类征服自然而震撼。</h3> <h3>沙漠中的绿色——沙柳,生命力极强。</h3> <h3>对于这沙漠生灵我有些膜拜了。</h3> <h3>蜥蜴,沙漠精灵,竟然跳到黄哥的胳膊上,在这茫茫大漠,动物和人自然相处,留下美好和谐音符。</h3> <h3>徒步7公里处,队员们有点精疲力竭了。</h3> <h3>依然笑容满面。</h3> <h3>看看老赵和黄哥在干什么?抖落满鞋壳的沙子😄。普及一下常识,徒步沙漠,鞋子一定要穿对,不要穿有网眼的鞋子,否则鞋子进沙子,负重很大。</h3> <h3>沙漠绿洲,看到绿洲,我想离目的地龙头拐不远了,坚持坚持再坚持。</h3> <h3>看到蒙古包了,看到希望了,哈哈</h3> <h3>16:00左右到达龙头拐。龙头拐位于黄河的另一条支流西柳沟中段,西柳沟是一条季节性河流、鸟瞰就好象镶嵌在库布其沙漠里的一条玉带。</h3> <h3>成功完成库步齐穿越,全程13公里,徒步18000步,当然,含金量超高,估计相当于徒步登山20公里的强度。</h3> <h3>来一场蒙古大餐补充一下能量吧,再来一杯地道的蒙古酒,爽😄</h3> <h3>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我们只是徒步登山的爱好者,无论徒步登山之险,沙漠徒步之艰难,我们曾经体验过,经历过足矣。原本五一小长假两天的沙漠徒步穿越活动,经过一天的尝试,圆了我们一场沙漠旅行梦。打听周边也没什么可玩儿,大家决定夜车回京,4月30日11点平安回到温馨的家,就此圆满结束库步齐沙漠徒步穿越活动,虽然辛苦,但是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h3> <h3>用群友微信结束美丽的旅行:虽然不知道你的名字,但缘分让我们相遇在本群,相遇在这美丽的空间,是缘分把我们连在了一起,就让我们彼此珍惜这份友谊,快乐是一种心情,幸福是一种感受,朋友是一生修来的福份,友情是一世难求的缘份,愿我真诚的祝福,给群友带去快乐的每一天,无论你是我的群友,还是我生活中的过客,祝愿你们一生平安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