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9漫漫骑行,一路修行!东久乡至八一

冰哥大少爷

<h3>时间:骑行第39天 4月30日</h3><h3>起始点:东久乡至八一</h3><h3>行程:103公里</h3><h3> 客栈不提供早餐,8:30出发空腹骑行,一上午未进食,又接连爬坡,从东久一直到色季拉山52公里的起伏上坡路,考验的不仅仅是意志还有肚子呀!</h3> <h3> 终于在中午时分赶到鲁朗,安慰一下早就罢工的肚子了。从东久至鲁朗公路沿途的裸露石头上多有藏文化的彩绘,虽不了解它的含义但色彩的绘画还是很有艺术气息的。</h3><h3> 鲁朗的石锅鸡被炒的火热,来到此处可不要错过了。人这一辈子有些地方可能只会去一次的,错过了这里的风景和美食到时候存留的不只是遗憾这么简单了。思索过后还是决定尝一尝,要个小锅的就好了,鸡很一般汤却鲜美,一连喝了两锅汤,这胃口是要把早晨的一并吃回来。</h3> <h3> 沿途未遭遇野狗袭击事件,可爱听话的倒遇到不少,在鲁朗路边又遇汪星人,爱狗之人怎能错过呢!</h3> <h3> 今天我们不讲故事来说信仰,它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往大了说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前辈心中有着共产主义的信仰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才得来的。往小了说为完成一项任务或是工作亦或是拿这次骑行举例也可以,只因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完成和到达。</h3><h3> 而今天在我翻越色季拉山的时候途遇一磕长生头的信徒,从四川的阿坝州出发一直去到拉萨。因为是藏民语言有些障碍,大致的话语意思还是听的明白,他是一个信徒要去拉萨拜佛祈愿的。在磕着长头去拉萨的朝圣者面前好像是个小学生。毕恭毕敬地注视着他们,看着他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去拉萨。我与这位不知姓名的信徒兄弟合影,我的路即将抵达,而他的还有很远。但是人生的路我要比他更远更加曲折,他带给我的不是一个动作的持续,还有一些之外的东西。</h3><h3> 事后到了客栈我特意查了一下磕长头的定义:“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我想说,信仰不是迷信,很多人对于佛教有很多误解,希望如果你不信它,也请不要诋毁。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h3><h3> 信仰的力量,无穷无尽!</h3> <h3> 从早上8:30在东久出发,除去中午吃饭一个小时,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登顶色季拉山。</h3><h3> 因为五一的缘故,山顶游人很多,各种拍照,尤其在山顶海拔碑处竟然排起了队伍。相对于游人的坐车上来我们的自行车变成了不可思议的异类,各种口音的问题络绎不绝,“你从哪里来的”“骑了多少天了”“是要去拉萨吗”?最让我无语的是有人竟然说“能合张影吗?和你的车子”我有那么丑吗?结果是不等我回复接过我的车子便摆起了姿势,感觉有点不对,回头对我说:“帅哥,把你的头盔借我用用”,彻底无语了,我是帅哥,难道不及我的车子帅?拍完了照片你回去要吹嘘我也骑过川藏线吗?拜托先把脸晒黑了再说好吗?</h3> <h3> 夜宿吉庆阁客栈,可惜这边也不包餐。不过他旁边的一家小饭馆倒是可以的:炒菜米饭水饺稀饭面条馒头包子油条……各式各样,不算太贵味道也很棒!</h3>

拉萨

东久

骑行

信徒

鲁朗

磕长头

信仰

客栈

不可思议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