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西固人婚俗礼仪的变迁

秦之牛•人文西固

<h1><font color="#ed2308">  元旦节假日即将到来,各地又出现了结婚、订婚高峰。《人文西固》也借此细数婚姻在陕西省白水县西固的变迁,以鄉读者。</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在西固,说起订婚,就说是“问媳妇”或“塞媳妇”。婚姻在西固的变迁,和全国各地婚姻的变迁一样,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婚嫁风俗习惯变迁 。基本上也经历过“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这么几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结婚作为人生大事,其“请客”的形式也在不断“升级换代”。<br></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西固人婚姻结识的方式经历过包办婚姻→媒人牵线→中间人介绍→自己结识的发展过程,而无论那种方式结识,婚前的礼仪大多分为三个阶段:即提亲、相亲、订婚。从总体上看,媒婆、中间人介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过去,西固人的婚姻通常以介绍人介绍居多。介绍人搭桥牵线,将男女双方约在一块,称作见面,见面要互赠见面礼。</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初步同意后,介绍人要陪同女方到男方家里,俗称“看屋里”。男方家里准备丰盛饭食款待女方和介绍人,并送一定礼物给女方。</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女方接受,表示愿意继续交往;女方拒绝,表示不同意交往。同意,则需再通过一段时间交往,情投意合,约定日期,男方招待男女双方家庭的主要成员,这天为孩子庆贺,俗称“过礼”,也就是为孩子“订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彩礼和嫁妆变化也很大,支付方式逐渐演变为唯一有效而实用的单一形式,即现金。人们婚俗的礼金以“份”为起点,讲究“一份二百四十元”,通常婚礼视男方经济状况,一般“一份半”礼,也不过三百六十元,多者不过“三份礼”,七百二十元。</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三百六、七百二,已不算什么高额的费用,但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也算一个不小的数目,大概相当于一个在外职工一年半工资收入的总和,还要不吃不喝,那可不是闹着玩呢?</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在择偶时,西固青年男女在考虑诸多因素的过程中,过去门当户对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而现在择偶更注重情趣相投,经济条件重要性降低。男女青年更希望对方与自己同属一个社会阶层。女青年心目中的理想伴侣,是富有幽默感,懂得尊重人,生活充满乐趣,而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的影响将淡化。同时,人们把婚礼看得相当重要,过去,农村婚礼的重要性要强于婚姻登记,青年男女只有办了婚礼以后才能得到农村社会的认同。</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豪华婚车”是两轮马车,婚宴虽“俗”但亲朋好友的祝福真挚。那时的婚礼后的闹洞房,主要内容是新娘点烟、当众“啃”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记得有次参加村里一个叔的婚礼,晚上闹洞房里有这么一个环节至今记忆犹新:别人从“宝成”烟盒里抽出一根烟,递到新娘子手中,让新娘子扎在嘴里,旁边有点身份的人,一手拿起火柴,一边点烟,一边一字一顿地教导着:“一根纸烟一寸三,叫上哥哥抽支烟,烟扎进哥哥的嘴,问声哥哥抽的美不美!”,诙谐的语言引得周围闹洞房的人们哄堂大笑。</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八十年代后期,西固人的婚礼上才逐渐出现以亲朋好友中普通话说得好、又能活跃气氛的人担当司仪的,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婚宴。<br></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计划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欣欣向荣的凭票供应时代终于划上了时代圆满的句号。白水人婚姻上的老“四大件”再也不会被人们趋之若骛,取而代之号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音响、黑白电视、石英手表、洗衣机,电子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每个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们在8小时以外有了更为新鲜的娱乐方式,然而,新“四大件”走入家庭没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没落。</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结婚必须满是四大件和三十六条腿。四大件是: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自行车、三十六条腿是家具:床、三门橱、五斗橱、梳妆台、沙发、四个凳子。</font></h1> <h1><font color="#57a7ff">  人们婚姻的追求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结婚四大件的变化足以说明这些变化。70年代结婚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收音机;80年代结婚四大件:冰箱 、电视机 、手表 、洗衣机;90年代结婚四大件:彩电 、空调 、手机 、 电脑;现代人结婚四大件:工作 、 车 、 房子 、存款。</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经济因素对婚姻影响的也日益加大,人们的择偶观逐渐由理想主义走向了务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结婚时有“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录音机)已叫人羡慕,到了中后期,得备齐“三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才叫体面。人人都有过好日子的渴求,职业、家境成为择偶时的年轻人择偶时的重要因素。门当户对成为时赏,个体户成为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征婚市场上炙手可热。<br></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谈恋爱”也因此终于成为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特别是电影《庐山恋》,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吻开了。这个年代时兴的恋爱模式,是看电影、压马路,牵牵小手,然后趁着月黑风高偷吻一下。男女青年自由交往,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双方各持本单位或村委会介绍信,去男方或女方所在地政府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择日起举行结婚仪式。</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离开农村,以农民工的身份走进城市。这批农民工的婚姻观念受到现代思潮的深刻影响,他们的婚姻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农村青年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出现了婚姻波动,他们的婚姻家庭稳定性出现了动摇,许多年轻人新形势下由于接触新时潮,接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婚姻家庭离婚现象空前增多,大龄青年婚姻成为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现在人们婚俗的礼金,已成为影响男女婚姻幸福的障碍,严重影响到他们婚后婚姻的幸福。农村大龄青年的增多,极大地刺激了农村婚礼礼金的攀升。动辄二、三万,甚至五六万,订下甘肃等许多外地的还要十万礼金的也不在少数。家长满足孩子打工相识、自由恋爱的愿望,东凑西借,最大限度地了却孩子心愿,从另一方面也抬高了农村婚姻费用的投入。</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经济对婚姻的左右能力也持续上升。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的婚姻价值观成为新时期许多年轻人的追求?这个命题被无数困惑的小青年讨论了一次又一次。无论答案是与否,不争的事实是:为了终身大事,大多数人年轻人俯首甘为“房奴”。</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婚姻是人生大事,西固人的婚姻眼下基本上形成了如下模式。当一对青年男女通过媒妁之言确定恋爱后,礼金一般3一5万元不等,外加三身衣服、三金(戒指、耳环、手链、手镯三选一)、二十斤棉花和一床被子,这些都要在确定结婚日子前,悉数送到女方手里。</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这中间先要吃“订婚宴”。男女双方选定一个吉日,邀请双方主要亲戚或者相好挚友,在酒店坐几桌,相互见面,一对恋人为双方长辈或父母挚友等人敬酒,美其名曰:“认人”。男孩先端酒杯,女孩则提酒皿给男斟酒,给女方长辈敬酒;而后男女交换酒杯、酒皿,女孩端酒杯,男孩则提酒壶给孩斟酒为男方长辈敬酒。双方长辈则接过酒,喝下订婚酒,为一对恋人送上祝福语和红包。</font></h1> <h1>  <font color="#b04fbb">订婚宴结束,男孩家庭常常要用红布包裹订金给女方家庭带走,常常2一3万元不等,同时约定为女孩购买三金及衣服的时间。</font></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等三金、衣服购买到位,双方领取了结婚证,男方家庭会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挑选两个吉日,邀媒人上女方家“送日子”,确定那一天为孩子送办婚礼。</span></h1><p><br></p> <h1><font color="#ed2308">  结婚是人生大事。现代人都讲究个排场,一般家庭都讲究个仪式。确定好结婚日子后,男方家庭要提前两天“请相户”。将村民请到家里,摆上十数八桌,现在讲究节俭,通常准备七个凉菜,再上一道混菜、辣椒,男方父母为村友敬酒,再摆上干果甜点,相户头安排第二天相户干活的具体分工,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二天,男相户搭棚架婚庆台子,女相户则洗碟子碗筷准备捏小饺子。小饺子是迎新亲前必备的饭食。请来的二三十名女相户,吃过早饭,将事先已做好的萝卜馅调好,然后大家齐动手,揉面的、压面的、拧饺子皮的、包饺子的,两人、三人一组,相互配合,那边烧火下饺子的,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别看白水饺子碎,可吃起来讲究不少。这里我不妨慢慢给你道来,详情请点击链接,具体了解。</font></h1><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fqapdu3"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白水碎饺子——吃的就是那股原始的清香味儿</a></h3> <h1>  <font color="#ed2308">结婚当天是最神圣的时候。一大早,男方家庭就开始忙着张啰。新娘送去盘头花妆没有?婚车来没来?摄像到没到?司仪来没来?等等!女相户则早早来到家,烧水、炒浇汤做哨子,男相户则早早赶到事主家,搭拱门吹狮子,摆桌凳准备招呼迎亲人员吃饭迎新娘去。</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司机吃过小饺子,主人发过毛巾、烟、红包,刚才在外张啰装饰车的也已结束,司机上了车也准备出发。司仪忙着举行出发仪式。瞧,祭祖出发仪式正在举行,只见男孩父亲点燃香,交给新郎,新郎接过香叩拜列宗列祖。新郎的舅父、舅母则上前为外甥披红戴花,送上吉祥,和外甥合影留念。</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新郎的母亲则送上手捧花,和儿子拥抱,叮咛儿子:“安安全全把媳妇接回家!”新郎接过父亲斟满的酒祭过众列宗列祖,喝过杯中剩余的酒。司仪看到各项出发仪式已经完毕,对着迎亲的队伍,喊道:“今天,我们高高兴兴去接新娘,大家准备好了吗?”,“好了——!”迎亲队伍答道。“出发——”随着一声令下,新郎领着捉鸡的、背麸子的、提着肉、酒、馍、烟、牛奶、饮料等物品的人马,在长辈的带领下,出门上车去迎接新娘。</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新郎到新娘家后,燃放鞭炮。新娘家同样也要设席招呼迎亲的队伍。先上凉菜也就是酒菜,再上热菜也就是饭菜。其间,新娘为迎亲队伍看酒,长辈和伙计则要送上红包。带队的长辈则要看厨师,为他们送上红包。新郎则要到新娘的其他伯叔家“丢礼”。</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花桥到了门前还得头老牛牵。新娘家的亲戚想尽办法为难迎亲队伍,新郎家也想尽办法尽力推托。大家图个热闹,你争他抢,现场其乐融融。</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新娘家的长辈则要为新郎搭红,新郎家长辈为其送上答谢红包。此时,新娘家的其他亲友则趁机和迎亲的长辈讨价还价,讨要红包。什么离娘钱、穿鞋钱、压箱子钱、压被子钱……,凡所应有的,一律争究,其目的就是图个热闹。当然门前婚车车轮下还有扣碗的、车头车尾挂锁的,好不热闹,全在考验迎亲队伍里长辈的智慧和嘴皮上的功夫。一般情况下,双方为了减少迎亲时的麻烦,通常会提前让介绍人约好5000至6000元,一绳捆给女方,不至于迎亲时耽误时间。但现实时,“新娘门前牵头牛”,意思是意想不到的争究都少不了拿钱下场。待一切顺利后,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返回。</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返回的迎亲队伍也会变着法儿热闹一番。如:车没油啦等,主家也明白其意,拿上好烟芙蓉王、好猫之类的烟打发。</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新郎这边,村友们早早化妆了新郎父母及新郎兄弟妯娌们,手拿“我要抱孙子!”、“我要洗尿布!”、“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等红旗,和锣鼓队、秧歌队、放炮的,等候在村口,专门迎接迎亲队伍的到来。</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伴随着迎亲队伍的到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秧歌起舞。</font></h1> <h1>  <font color="#ff8a00">  新郎家的亲友走在队伍的最前头,随着锣鼓声起,在其他亲友的喊声中,也跳着、舞着,不和谐的舞姿惹得两边看热闹的人们哄堂大笑。</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婚车来到家门前,新郎家男性长辈一手挥舞着用红绳系成的长鞭,另一只手拿着包裹着鞭炮燃烧的甘草,围着婚车左三圈右三圈跑着,意思是驱走一路上遇到的晦气。新郎家的女性长辈则手提装有大枣、核桃、花生、糖果、硬币、小馍等物品篮子,向周围抛撒,人们抢的、检的、空中接的,好不热闹。</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新郎的母亲此时拉开车门,给新娘下桥红包后,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走下婚车。此时,冲进大门成了新娘和簇女的主要任务。大门由新郎的弟弟妹妹以及相好把守着,想进门,过去没有二三十条手帕不行,现在时兴红包,没有一二十个红包也不行。你冲他推、你掀他挡,一波接一波,呐喊声、助威声,好不热闹,好容易冲进门去,事主家早已端茶拿烟去歇家请女方家的亲友入席吃上午饭。</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早饭过后,事主家又端上花生、糕点、水果糖、瓜籽、水果、酒、烟等,去歇家看新亲,倒茶敬酒递烟之后,邀请新亲一同参加新郎新娘的婚礼。</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现代人的婚宴被请进了高雅的地方,婚礼的品位也有了提高。现在连策划、组织都得由专业的婚庆公司负责,根据新人的特点策划各种活动,中式的、欧式的、仿古式的,既让客人玩得尽兴,又给新人以美好的记忆。</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环境优美的四五星级酒店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成了婚宴人们的首选。虽然婚宴不是星级酒店的主要业务,但五百到六百元一桌的中档婚宴出现在了宾馆的菜单上,迎合了多数新婚族的消费需求。</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即便在家里举办婚礼,也少不了请司仪主持,音响师、摄像师、鸣炮手,各司其职,场面火爆,气氛热烈!歌手、鼓手、变脸的、东北二人转等热火朝天,主人脸上好不风光。</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婚宴,七碟子八碗子,十分丰盛。主人忙着敬酒,感谢之情溢于言表。</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招待完亲朋好友,相户帮忙拆棚,主家拿出搭谢礼物谢过众亲朋,一场婚礼才算圆满结束。</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人文西固》愿天下西固男女终成眷属!</font></h1>

新郎

迎亲

婚姻

西固

长辈

女方

婚礼

男方

结婚

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