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西兰

西北汉子

<h3>2017年4月30日从广州白云机场飞新西兰要从上海转机才行,在浦东机场转机,浦东机场十分壮观大气。</h3> <h3>你看多美的小村院座落在机场大厅显得十分别緻。</h3> <h3>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于2017年5月1日当地时间下午4点许就到了奥克兰机场,但海关检查据说是世界上最严的,每个华人都要开箱检查,墙上的标语写道:“申报或丢弃,这是您的最后机会”,吓得我们赶紧把从国内带来的小吃如:花生米,豆腐干和饼匆匆忙忙吃个干净,否则检出危禁的话要罰人民币2090元。把我们撑的挺难受的,忐忑不安地担心被罰。害得邓生把一袋未开封的萨奇马丢进垃圾筒了。</h3> <h3>看到没?墙上的标语警示你,你所担心自己的物品是否属于违禁物品一旦被查出而被处罚,那么尽早申报别无它路,否则倒霉的只能是自己,别怪我没提醒你。吓得我们赶紧“清仓”,吃干净“可疑分子”。</h3> <h3>老天爷保祐,也许海关人员看我们年老不象“犯罪分子”,放我们一马,没手检只过过机了。从机场出来华灯己初上,我们有人感叹以后再也不来了。提心吊胆好像丢了半条命了。</h3> <h3>今天5月1日是团友邓祁郴的57岁生日,导游兼司机张先生买来蛋糕。大家为他过生日。这次我们团友才4 个人,真不简单4个人都成团了。人少很爽快没那么多烦心事。</h3> <h3>5月2日一早我们到毛利族文化中心参观,这是表示毛利人文化的雕刻。</h3> <h3>在毛利族文化中心随处可见到毛利人的木雕,不知道反映了一种什么文化。</h3> <h3>毛利族文化中心,每天在这里有毛利人的表演,不过规模不大了,每次仅七、八个人表演。</h3> <h3>我们在毛利人文化中心学着毛利人表示隆重欢迎贵客的仪式吐出舌头的鬼样子,据说谁显得最丑谁就被奉为最美丽,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最美,你看他那双蛤蟆腿,美得狠呀!</h3> <h3>这是新西兰的国鸟很珍贵,目前国内仅存1000多只。据说是新西兰主要有五种动物:牛、马、羊、鹿和驼羊,牠们是有身份的,喂养是要领取证件的,每只动物都有身份证明,根据主人所有土地的数量准许饲养多少头(或只),不许超计划规定的数量,超标要处理掉。</h3> <h3>这是1907年新西兰人建立的屋内温泉浴中心,不过现己报废了。</h3> <h3>这是我在拍温泉池,看到我的影子了吗?在我的头部仔细看可以看到佛光。这个温泉池是1920 年建立,温度是华氏210度即等于摄氏96度,够烫的。</h3> <h3>这是在1921年办的温泉洗浴中心也己作废了,但外观十分好看。</h3> <h3>新西兰处于火山地带,到处可见地热喷出,气势没有美国黄石公园规模壮观,但景色也不逊色。</h3> <h3>这绿洼洼的池水据说是魔鬼洗澡的地方,这是哪家魔鬼洗掉绿毛染绿了池水,肯定是绿毛妖怪了。</h3> <h3>张老师太太鲍灵是个很靓丽的模特,很上镜。</h3> <h3>这树也太红了,说老实话我没做任何加工修饰。可能是我的手机太好了,拍出照片来都很鲜艳。</h3> <h3>新西兰5月的北岛的天气也开始变凉了,树叶也开始变红了。这红彤彤的叶子让人赏心悦目。</h3> <h3>湖中的树桩这样一看也构成不错的画面了。</h3> <h3>当晚我们找了一家中国餐馆,2010年习近平当时是国家副主席曾来此餐馆进餐。</h3> <h3>这是当时习主席的合影。</h3> <h3>5月3日一早从rotorua(我们称为“肉头肉娃”)乘飞机飞南岛基督城,所乘坐的是小飞机(螺旋桨叶),1个小时40分钟抵达,不用安检,放心许多了。</h3> <h3>刚到基督城马上参观市内最大的教堂维多利亚大教堂,教堂四周均用板隔离开来,原因是教堂在2011年地震所震坏了,可见当地人並不勤快,近7年时间仍没修复好,又说没钱去修,太有碍观瞻了。</h3> <h3>教堂在一片水洼中的倒影别有一番味道。</h3> <h3>教堂对面有一尊雕像,前面有一铁丝网状圈起不少写有文字的鹅卵石,可能是情侣表忠心的意思吧,与国内的连心锁相似。</h3> <h3>市内最大的公园,树叶由于气候变化开始变红变黄,十分艳丽。</h3> <h3>红树叶相輝映,好看的很。</h3> <h3>公园内有一小池塘,不少老人每人拿着遥控器很专注地指揮着自己的小帆船,一齐航行很壮观。</h3> <h3>公园内的雕塑别有风格,你看像楼梯又像利箭,很有想法。</h3> <h3>本来要拍日落的,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细雨,天阴沉沉的,我看没戏了,张老师说肯定会有佳片出现的,到了海边天都黑了下来,不过还是拍了说得过去的片子。</h3> <h3>日落后的余輝映亮了海滩,半山腰的人家己经亮起了灯光。你看前面有一团友还在专心致致地拍摄最后的晚霞。</h3> <h3>公园里的树木有的估计有上百上千年了,树干粗旷树叶茂盛,让人驚讶。</h3> <h3>今天是5月4日青年节,这个节日己不属于我了。一早起来空气特别新鲜,湖边的芦苇被初升的太阳照映的分外红彤彤。</h3> <h3>初秋的树叶己变红了,当地人说前几天更红,这两天下了好一阵大雨都减色不少,有些叶子都掉了。</h3> <h3>来到瓦卡蒂普湖据说是新西兰第三大湖泊,它与皇后镇相邻,近处的黄叶,碧绿的湖水,湛蓝湛蓝的天空,远处的雪山,非常迷人构成美丽的风景。</h3> <h3>这只牧羊犬有个故事,说有一个盗贼偷了农夫的羊群,躲了起来。后来这只牧羊犬发现了盗贼的踪迹,带着主人找到了盗贼,拿回了羊群。让农夫们驚讶的是,他们发现了这个美丽的瓦卡蒂普湖。为此人们为了纪念这只有功的牧羊犬树立了这个纪念塑像。</h3> <h3>这座小屋其实是个基督教堂,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教堂。引来游客无数,一年四季不断,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在这又碰到广州熟人陈英。</h3> <h3>从另一个角度看小教堂,我故意留下自己的身影,以这种方式到此一游了。</h3> <h3>凌晨4点匆匆起床赶到小教堂去拍星轨和银河,本来我对拍星轨丝毫不感兴趣,打趣道:星轨星个鬼!不去!但看了张老师前一天拍的效果极佳,加上大家都说:这个小教堂拍星轨是世界一绝,各国不少游客慕名而到此就是为了拍星轨和银河。想想也是,如果自己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就这样走了,会遗憾一辈子的。天黑伸手不见五指,又冷的够呛,拍了几张星河还可以,但无风镜头上起雾水,星轨没拍成全“糊了”,真是星“鬼”了。你看这张还算说得过去吧?</h3> <h3>瓦卡蒂普湖湖天一色,纯原生态的,毫无汚染。团友说:中国除了髒乱差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比美。我加上一条:还要没有城管。</h3> <h3>秋天的小路被阳光映照下变成金光大道了。</h3> <h3>5月5日早上cock雪山拍摄,见到一位来自法国女孩,她欣喜地与我合影留念。一个人来新西兰旅游真不简单。</h3> <h3>傍晚来到蒂卡波湖,夕阳把树木和石头都映红了。</h3> <h3>任何一个小景只要你留意了都会是一幅靓画。</h3> <h3>5月6日来到了wanaca(瓦纳卡)镇,说来奇怪,新西兰有不少世界上最稀罕的事物,除了昨天说的世界上最小的教堂,在这个镇上的湖叫瓦纳卡湖(此湖宽100-300米、长28公里,深300米),湖上有个歪脖树,就这个不起眼的小树引来世界上游客无数,你瞧就这个中国到处可见的小破玩意这么珍贵了。</h3> <h3>这个国家有个特点:树叶落了就落了由它去,根本不去打扫,这省了不少环卫工人。金色的土地好似满地尽带黄金甲,煞是好看。</h3> <h3>凌晨4点起来拍星轨和银河,天亮了就到湖边拍晨雾,凡事皆是“可遇不可求”,没有等阳光映黄晨雾。</h3> <h3>巨大的树干在夕阳照耀下成一片金黄,我把自己的影子粘贴上去了。</h3> <h3>5月7日一早又到瓦纳卡湖边歪脖树前拍下不同凡响的一张片子,自己比较满意。</h3> <h3>粗大的树干被砍伐后留下巨大的树墩,阳光照耀下血红血红的.</h3> <h3>谁说拍片一定要阳光灿烂兰天白云?你看这张片子烏云密佈不也很震撼吗?</h3> <h3>拍摄之路很艰辛,起早盼日出,迟归披晚霞。望摄友渐行渐远去的身影很有感触。</h3> <h3>皇后镇的湖边五光十色,色彩斑斓。</h3> <h3>巨大的树干伸出茂密的树枝仿佛欢迎我们的到来。</h3> <h3>清晨夕阳把湖面映照的红彤彤的。</h3> <h3>皇后镇中有一个村子叫“箭镇”。前个世纪不少中国劳工到此出苦力来淘金。多少年的时光磨炼了中国劳工的身心,为当地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仍保留有中国劳工当时栖身的小石洞房子。</h3> <h3>皇后镇中心有一棵树,夜色降临仍显黄金本色。</h3> <h3>远处有一对情侣相拥,初秋的寒意阻挡不住年青人火热的心。大树压顶也不弯腰。</h3> <h3>今天是5月9日是游览的最后一天了,一早5点就爬起来了,要去米佛峡湾据说还是世界第八奇观。在游船尾扯着新西兰的国旗照张像,也好让人知道我来过这个国家了。</h3> <h3>这就是米佛峡湾,也没什么特别的,两边都是高山中间是海水,这此景到处都是,三峽也是,也没称什么峡湾。我就奇了怪了,要这样算,中国有不少峡湾可以称得上世界奇观之最了,那些评委都瞎了眼。</h3> <h3>峽湾的高山瀑布很壮观,听船上工作人员介绍此瀑布可与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比美,高度都差不多,不过山高显不出瀑布的高度而已.</h3> <h3>峽湾边上的岩石上躺着几只懒洋洋晒太阳的海象。</h3> <h3>此地居民常来湖边休闲,坐在长椅上聊天,水中倒影别有情趣。</h3> <h3>皇后镇上的夜景灯火明亮,各种商店应有尽有,所幸还有几家中餐館,店内标价吓死人,一只大点的鲍鱼258纽币合人民币近1300元,1公斤龙虾288纽币近人民币1500元。不是丁义珍或土豪是不敢点的。</h3> <h3>5月9日从皇后镇飞回奥克兰,上了伊甸山留影。</h3> <h3>奥克兰有一个公园有一棵巨大的树,据说是新西兰第二大的树,粗大的树杆向周围延伸,遮天蔽日的树叶形成一个大伞,夏日里可供游人乘凉。</h3> <h3>海浪轻拍岩石海岸,远处的电视塔高耸入云,山坡上尽是富人别墅花园公寓,行人很少涉足。</h3> <h3>海边的树很诱人,水中倒影令人驻足欣赏。</h3> <h3>供大家欣赏趣味照片:本人作为第三者牵手别人的太太,博大家一笑。</h3> <h3>结束了行程,乘机回国。谢谢各位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