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引言〕我对诗词的爱好始自初高中学生时期。记得高一暑假期间布置的语文作业,其中一道题是关于写诗的,老师给判了个“甲+”。动力来源于此,更多的困惑也由此而生。一偶然机会与中国诗词协会某专家级诗人邂逅,聊天时谈到诗词创作话题,他问我如今写近体诗(含词,下同)有什么用处,我说除了显摆以外,可能就只有“陶冶情操”了吧?他哈哈一笑:“相当准确,仅此而已”!我结合他谈的要点,最近又较系统地浏览和研究了历代诗韵沿革史包括《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现代诗韵》等等,并经多次聆听专家授课、上网参与诗友论坛,明白了许多此前未知的东西。随之便有了这篇“砸锅文”:<b><font color="#010101">当代近体诗创作内容应是什么?近体诗的写作形式何去何从?近体诗的前景在哪儿?</font></b>回想自己整个与诗共舞路程,现在的结论和体会就是,诗这玩意儿,没它少不了什么,也影响不了什么。而一旦与其结缘,就会徒增烦恼,且无助解决任何问题。下面,我就试着简要分析一下近体诗词目前的创新情况和功用前景,看这一文学载体在当代是不是该寿终正寝了。</h3><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一、创作内容与时代脱节问题</font></b></div><div><br></div><div>也就是创作内容已不适应形式,目前还看不到前景在哪里。一句话,当代人写的近体诗,基本上是写给自己看的,是用来自娱自乐的。除此之外,一概不知还有什么功用。</div><div><br></div><div>古典诗词之美,最根本的是天人合一,凝炼典雅,朴实敦厚,含蓄委婉,诗体与内容是高度和谐的。近体诗的文言文体式,对于白话文的现代人来说,是很难合拍的。风花雪月,品茗斗酒,幽径古寺,宫妃隐士等,是近体诗的主角。而肯德基,优惠券,驱逐舰,萨达姆等新词,如何入韵?如何平仄?白话文、普通话、外来语、英文缩写等怎么适应?这些都是近体无法解决的。</div><div><br></div><div>近百年来的近体诗创作,革新上虽也有许多尝试,但就大面来看,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稍为像样的还是那些脱离时代的仿古类作品,但这又怎能和流传今日的古人同类名作比肩?而作为近体“新”诗,因脱离了固有的语境,格律虽工,也只不过是徒具形式而已,远不如现代人写的杂体诗、打油诗、顺口溜来得生动活泼。譬如潍坊邢乐信先生写的“人生就像电话,不知哪头先挂。说走人就走了,好好珍惜当下”等作品,就比格律诗的时代感和现实功用要强得多。就目前来看,近体诗的现实功用还找不到一丝乐观迹象,起码至今没看到将金正恩、手表、核试验、电话电脑、大众汽车等新词写入近体诗成功的作品。</div><div><br></div><div>创作手法上的独巧性和高度凝炼的文字,构成了近体诗“美”的内核,但这也正是现代人所最无能为力的。就是说,在写景、状物、述志、言情时采用的点染、虚实、疏密、动静、浓淡、雅俗、巧拙、曲直、隐现、离合等辩证思维过程中的遣词用句,这与当下语境、白话文及生活节奏、对外交流等,在功用上是格格不入的。譬如最让人诟病的用典,浅显的还稍好些,但绝大多数应是生僻或较为生僻的。一篇56字的七律,即便中等用典量也得有三、五处,占据主要文字的1/5强,否则就缺少了它应有的信息量,诗味诗意在表现上就很受影响。这也正是现代“快餐文化”所不容的。譬如我写的这首小诗《题友人荔枝花开摄作》“忽见贵妃颜,犹疑醉梦间。千年天不老,万世绝尘寰”,如果不了解杨贵妃其人以及“闭月羞花”、“一骥绝尘”,“贵妃醉酒”等典故,就很难准确理解这首诗的遣词用句和含义。为什么说当代人写诗是给自己看的,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可想,除了神经病,有谁是为了给自己看而创作的呢?</div><div><br></div><div>总的说,隋唐以来流传千年的近体诗,其形成与发展是与文言文的语境及语法结构相结合、相联系的,这与白话文及普通话的当代如同云泥。仅从内容上看,近体诗的颓败是必然的,当属不治之症。衰于现代,应是情理之中的事。</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二、创作形式的创新问题</font></b></div><div><br></div><div>既然内容不适应旧的体式,那么格律诗的创作形式可不可以改变呢?对此我是持否定态度的。这因为:</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一是制高点的占有问题。</font></b>主要指的是主观上不想改变原有的定式,这更多的存在于上层有主导权的群体。一些老学者老教授和绝大部分专家编辑顾问等,因对近体诗情有独钟,研究也比较透彻,加之这些人心胸大都比较狭隘,考虑时代、大众、功用等问题少,善用至高无上的权威衡量一切,使诗者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私心作祟,也就是饭碗问题;另方面是对传统的维护。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是当前体式创新在主观方面的最大障碍。其实,这类占有制高点的权威,尽管99%的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然而照样以诗人自称。这个我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北大、山东、华南等大学的几个专家教授,某全国知名诗刊杂志的编审等,不仅其作品研读过,也上过他们的课。这些人中有的只会评头品足,有的只会照本宣科,有的甚至连起码的格律都不懂,但他们都身居要职,言必称“专家”,这样的人当道,其创新变革的难度可想而知。</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二是创新无招。</font></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适应内容,削足适履的变革创新大都以“夹生饭”收场。千年来形成的格律结构或者框架,我认为是专为文言文打造的模式,韵律在各朝代的些许变化也因语境使然。近百年来不乏大师级的创新人物,如毛主席、鲁迅、郭沫若等等,对此都无可奈何,何况当下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创新大师,哪个能比得了他们?毛主席曾说过,格律诗对现代人是一种束缚,既不易学,又难以做到大众化,年轻人还是以学习新体诗为好。这说明他老人家对于近体格律形式在当今的应用,也没有更好的招数来改变它,只能“无奈”地提倡新诗。这里有一孤证:主席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在韵律语法上突破了原来的词牌定式,就被胡适等所谓的大师骂了个八开,其实胡本人也仅是中等偏下的诗词水平。由此说到题外的京剧,这和近体诗词变革应属同类: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本来是时代创新的经典,这在业内和大众眼里都是相当成功的。但后因政治符号和旧势力操控而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4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国粹再无经典例证。可见,诗词形式的创新是何等的艰难?尤其在时下逐利加浮躁的社会,突破与创新已几无可能。具体的如:</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格律平仄的革新。</font></b>大部分人觉得格律平仄难学,难是难点,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就如上述所及,这种体式结构是专为文言文和古代语境打造的,现在的白话文和普通话以及新词汇与近体诗规范是极不和谐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近30年来历次所谓的革新研讨会成果,每每如雾里看花,哼的也大都是“葬花吟”或“咏叹调”,几无建树可言。比如韵律、声律方面的《中华新韵》,句式、联律方面的自由变体,“舍筏登岸”比喻的新法则等,目前看还都是不成熟或蹩脚的,一概无助改变格律诗总体上的颓势。近体格律诗如何适应当代,出路几何?特别是功用方面,以我的判断,这应该还是个世纪难题。</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关于使用《中华新韵》问题。</font></b>我在另篇文章中已有专门论述,就目前看,采用新韵应是大势所趋。千年来,韵律的变化大都是与语境变化密切相关的。最早成书的应该是隋代的《切韵》,及至宋人编成的《广韵》,但唐宋时运用最广的,应是宋人王文郁归纳编成而盛于金元的《平水韵》,后虽几经改良,如《中原音韵》、《礼部韵略》、《洪武正韵》、《词林正韵》、《佩文韵府》等,其影响也都比不上《平水韵》。但这些韵律书,在实质上都无根本的区别,只是在韵部及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方面作了某些调整,仅此而已。这自不必细讲。《中华新韵》根据现在的普通话语境和书面文学语音体系作了较大幅度的变动,学用起来比之其它要容易许多,在某种意义上,《新韵》取代旧韵应是不可逆转的。但这也只是就韵说韵,而对于近体诗这一载体在当代的功用,却并未有根本的改善。即便如此,推行《新韵》其前景也不容乐观。主要阻力还是来自前面提到的制高点上的那些“权威”。《新韵》颁发都20年了,一边《新韵》唱着“春天里的故事”,一边《平水韵》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这弱势的《新韵》怎会斗得过强势的《平水韵》?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推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怎不让人扼腕?!</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三、近体诗的前景问题</font></b></div><div><br></div><div>如上所述,近体诗千年的发展繁荣,是语境和文体的特殊产物,也可说是时代的产物。这里对于语境的变化,可以在声韵方面作些调整,但相对讲这应是次要的,如各时期的《韵书》,不论怎样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充其量也不过是量的变化,《新韵》也是如此。但文体从文言文(即文和言分离)到白话文(即文和言一致)是跨越式的、质的改变。现代人谁还会拿着“之乎者也”当盘菜?这也就是自新文化运动百年来,再无诗词大家可与唐宋及后几代诗词大家比肩的原因,仅有的也就是千古圣人毛主席一人而已。综上我认为,今人写近体诗可以在圈子里“臭美”、把玩,但根本不可能载道。结论是:(1)近体诗已行将就木,不可能再起死回生。(2)所谓的专家、学者、爱好者、创作者、读者据称有千万余众,特别是全国几十万创作者抑或程度不同的“神经病患者”,当知道了所谓的当代人的近体诗作品是什么玩意儿,望而却步也就只是个时间概念了。(3)有点闲功夫的,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仅限于大体明白,以别让“专家”、“诗人”忽悠了为限。(4)对于门坎上有创作冲动但陷其不深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该罢手的就罢手吧,万不可浪费了自己这短暂的年华。(*)哈哈哈……笑对当下近体诗坛。聪明的诗友团结起来去忽悠别人吧,费力不讨好、花钱雇读者的营生太没劲了?!</div><div> </div><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马 林)</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