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月26日,阴。素质班的同学们走进徽州古城,走进徽州文化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深邃包容的历史之中。</h3> <h3>徽州古城—坐落在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是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h3> <h3>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城内的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斗山街等府城街巷,以及渔梁古坝、渔梁街等,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气势宏大,古朴典雅,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h3> <h3>徽州的建筑,不论是村落民居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宏村,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之间的自然和谐与水乳交融。在徽州古城里,展现更多的则是它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的不拘一格与变幻无穷。同样是标配的马头墙、小青瓦,却有着不一样的韵律美。特别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更加的精巧别致,富丽堂皇。</h3> <h3>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楼。</h3><div>许国(1527—1596年),字维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由明神宗特批赐建牌坊。像这样生前就能建造牌坊的,哎,啥也别说了,点个赞吧👍</div> <h3>整座石坊由东西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南北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占地近80平方米(打上隔断就是个两室两厅),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质地坚硬,其石柱、梁柱、匾额、斗拱、雀替,都饰以栩栩如生的雕刻。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和徽派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h3> <h3>阳和门,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旧称迎和门,又名东谯楼。谯楼又称滴漏台、钟鼓楼,是古代用来观望和击鼓鸣钟、打更报时的地方。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h3> <h3>楼上悬挂一口明代古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h3> <h3>徽州府衙</h3> <h3>这个地方在古装影视剧里经常出现。</h3><div>大人,我冤啊!</div><div>何冤之有?</div><div>赚钱不够花啊!</div><div>轰了出去!</div> <h3>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据说其中的“排栅柱”是按照正宗宋代“营造法”建造,如今已很难见到。</h3> <h3>著名的陶行知纪念馆也坐落在徽州古城内。</h3> <h3>陶行知(1891—1946),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安徽歙县人。</h3> <h3>陶行知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h3> <h3>陶行知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推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并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h3> <h3>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渔梁镇。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徽商之源”。</h3> <h3>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其始建于隋唐时期,现存古坝为明代重建。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有“江南都江堰”之称。<br></h3> <h3>渔梁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非常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真可谓“细微之处彰显大智慧”。</h3><div>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div> <h3>紧邻渔梁坝的是古老的渔梁老街。街道依河而建,蜿蜓曲折一公里有余,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鱼鳞街”。</h3> <h3>渔梁老街虽历经无数岁月的变迁,依然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一色的青石屋基,一色的木板房屋,一色的旧式门板店面,各种店号、庄号依稀可辩。</h3> <h3>渔梁坝的右上方是紫阳山。宋代大儒朱熹之父朱松,曾在此结庐而居,专心治学。朱熹本人</h3><div>也曾两次回徽州访亲祭祖,并讲学其间。后人为纪念朱松父子,在紫阳山麓建立了“紫阳书院”。</div> <h3>提起文房四宝,地球人都知道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其中,宣城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产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h3> <h3>徽州(以休宁、歙县、婺源三地为主)自唐代即开始制墨,形成众多流派,千百年来名家辈出,精品无数。特别是歙县,历朝贡墨、达官显贵用墨几乎为其包揽。到了清代,“胡开文”作为徽墨业中集大成的一家,更是把徽墨推向世界。1915年,胡开文后裔制的“地球墨”“南极生辉墨”,获得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h3> <h3>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笔墨纸砚日益被台式机、笔记本、IPAD、手机所取代。</h3> <h3>在歙县胡开文墨厂,素质班的孩子们近距离的体验徽墨制墨工艺。</h3> <h3>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有时甚至会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多种名贵材料。</h3> <h3>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艺非常讲究,据记载:“廷之墨,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因此,“得其 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正因为有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 万载存真的美誉。</h3> <h3>古代制墨分造窑、发火、取煤、和剂、成型、入灰、出灰、试磨八道工序;现代制墨分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水、填金(描金)、包装九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而且绝大部分还是要靠手工来完成。</h3> <h3>接下来,同学们开始动手学习描金工艺。</h3> <h3>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光是孩子们,连成人接触笔墨纸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人们接触更多的是台式机、笔记本、IPAD和手机。</h3> <h3>…………</h3> <h3>徽州的建筑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h3> <h3>歙县,被誉为“牌坊之乡”,据史料记载,歙县历代共建牌坊250多座,现存80多座。而棠樾牌坊群,是安徽省现存最大、保存完好的一处牌坊群。</h3> <h3>棠樾村距歙县城12里,棠樾牌坊群就位于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分别为鲍灿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清建四座,分别为鲍文龄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乐善好施坊、鲍父渊节孝坊、鲍运昌孝子坊。气势宏大,雕刻精美。</h3> <h3>明清时期,棠樾村外出行商的人很多,有的发了大财,就出巨资在棠樾故里大兴土木,牌坊群就应运而生。</h3> <h3>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人员,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全国人们向某某同志学习。这说明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不会放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h3> <h3>棠樾牌坊群旁有两座祠堂,一为鲍氏敦本堂祠,俗称男祠,另一为鲍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称女祠,破“女人不进祠堂”的旧例,为国内罕见。</h3> <h3>在棠樾还有一座著名的建筑-鲍家花园。</h3><h3>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 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与当时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部份受损于太平天国战乱,后修复重建。</h3> <h3>鲍家花园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于一体,荟萃海内外盆景流派精华,广纳各方名贵之花草滕树,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h3> <h3>……………</h3> <h3>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h3> <h3>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头攒动。和渔梁老街相比,屯溪老街无疑高档的多,也喧闹的多,厚重的历史和现代的商业气息交融在一起,流淌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里。只是,呵呵,在渔梁老街那逼仄破旧的小巷子里,却有着一点点淡淡的时光的味道。</h3> <h3>…………</h3> <h3>可以说,徽州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全部内容,又极具地方特色。</h3> <h3>在我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戏曲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方戏。地方戏是相对京剧而言,比如人们熟悉的越剧、豫剧、评剧……。说起安徽的地方戏,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黄梅戏,其实,安徽还有一种徽剧,说起来,它的来头可比黄梅戏大得多,如今号称国粹的京剧即起源于徽剧。</h3><div><br></div> <h3>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至清中期,徽剧风靡全国。清乾隆五十五年,为给乾隆祝寿,在徽商支持下,“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最初是六个班子,后来合并为四个)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h3> <h3>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兼习楚调之长,后来又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经过“京剧鼻祖”程长庚等一大批名家以及无数演艺人员近半个世纪的经营和发展,最终形成了风靡全国的京剧。</h3> <h3>京剧盛行之后,徽剧日益衰落,一直到建国之后,才又慢慢恢复。</h3> <h3>……,……</h3> <h3>提起徽州文化,还有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徽商。</h3> <h3>徽商,即徽州商人,其始于南宋(1127-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1368年)明初(1368-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h3> <h3>徽州自古地狭人稠,无以为生,于是很多人离乡背井,出门经商。勤劳的徽商四海为家,足迹遍布神州各地。他们多数以小本生意起家,坚守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慢慢的开枝散叶,积少成多。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尤其是近代最著名、最成功的商帮。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创办胡庆余堂、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h3> <h3>说起胡雪岩,记得老崔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部台湾电视剧《八月桂花香》,讲的就是胡雪岩的故事。那会儿老崔和现在的小崔差不多大,哎,那会儿的老崔真是年轻啊!</h3> <h3>因为徽商拼搏奋进、百折不挠、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于是徽商便有了“徽骆驼”的称呼。后来经胡适的一再宣传,“徽骆驼”愈来愈被世人知晓,逐渐成了徽商甚至徽州人的代称。成为徽州人顽强、勤奋、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