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走向深蓝</h3><div> 杨一九</div><div><br></div><div> 桥梁界有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br></div><div>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留下了赵州桥、卢沟桥等大量堪称经典的桥梁艺术品。21世纪以来,顺应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山区铁路、海岛开发的建设需要,中国桥梁建设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迎来“超越”阶段。</div><div>在大海上,2005年,全长32公里的东海大桥建成通车;2008年,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011年,全长36.48公里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009年开工建设,即将通车的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div><div>2013年11月1日开工建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设计技术含量高、施工科技水平高。全长16.34公里,是世界上在建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第一次在世界三大风口海域施工,突破了建桥禁区,实现在海峡建桥的跨越式突破。它的建设将成为我国建桥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今后建设跨海峡工程积累宝贵经验。</div><div>这座桥的大部分由中国建桥国家队一一中铁大桥局集团施工。工程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依次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至大练岛,全长11.15公里,共169个桥墩,水中墩130个。是大风最频繁、水最深、浪涌最大的区段。施工所在海域地质条件复杂,海底几乎全是毫无支撑力,钻头一碰就散的裸岩。要打到坚实的岩面,最深的桩基,打到海平面以下一百余米。</div><div>风大、浪高、流急。一年中涌浪2.5米以上天数占45%,最大浪高9.69米,最大潮差7.09米,海水最快流速每秒3.09米。气象条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前所未遇。2014年底,三工区开始全桥首个围堰施工。当时预报有大浪、巨浪,但并没有引起饱经江湖风浪的他们足够警惕。结果,第二天就出现险情。这次围堰施工,使平潭大桥的建设者对海潮,对海的“波浪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后来的施工中,他们摸清了潮水涨落的规律,克服波浪力的影响,科学安排施工进度,一大批江湖建桥大咖,成长为海洋造桥勇士。</div><div>项目部三分部在小练岛施工。岛上资源不足,淡水严重缺乏,工程设备、用料,生活物资都靠海运。要克服海上交通不便,设备、材料运输困难,保证正常生活、安全施工就是个很大难题。</div><div>项目部建立了一个集施工生产、办公、生活为一体的海上独立平台,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可容纳500人工作、生活,是个钢筋铁骨构建的孤岛。在平台上工作、生活,交通极其不便,空气湿闷多盐,房间、衣物极易发霉。建桥人克服重重困难,长年坚守,把平台打造为"不沉的航空母舰"。</div><div>罕见的地质条件、施工组织上的重重困难,让大桥自开工起就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2016年11月,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在平潭召开。中国工程院7位院士考察大桥后指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在跨海峡大型公铁两用桥梁建设的首次探索,其独特的海峡环境,无论是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还是大风、强浪、强涌、急流等海况的恶劣程度,均远超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及在建的港珠澳大桥。”</div><div>面对独特罕见的自然环境和技术难度,中铁大桥局集团没有现成的经验,他们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施工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攻克世界难关。截至2017年4月16日,全桥累计完成桩基1786根,承台119个墩位,公路、铁路墩身113个,公、铁混凝土箱梁52片,浇注混凝土82万多方。大桥最难的水下工程接近完工,关键施工难点几乎全被攻克。</div><div>“中国铁路桥梁的标志性工程”“桥梁科技创新的代表性工程”“复杂海域施工的开创性工程”“新一代桥梁工程师的摇篮工程”“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样板性工程”,这是集团董事长、兼项目部经理的刘自明提出的建设目标。这个目标,映射出建桥国家队的追求和抱负——在安全优质建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同时,开展一系列前瞻性、高水平、国际化的科研攻关,为今后建设跨海大桥建设积累宝贵经验,提供重要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装备储备。</div><div>集团副总经理刘杰文说,“再宏伟的工程,也是人创造出来的。”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中铁大桥局集团“知难不畏难,吃苦不怕苦,难干不蛮干”的平潭作风,形成了“始终担当奉献,攻坚克难”的平潭桥精神,更是锤炼出在海洋造大桥的技术人才和施工队伍。奋战在大桥一线五千多名建设者、数百名技术人员被深蓝色的海洋激起坚韧的斗志,他们有信心,很自豪,这是推动这座大桥由建成向建好、由超级工程向伟大工程迈进的强大力量。</div><div>“近年来中铁大桥局桥梁建设的重点从内陆向海洋转移。”中铁大桥局集团董事长刘自明说,建造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这是中国建桥史上一次新的长征。”</div><div>这也是中国桥梁建设走向深蓝的起点。 </div> <h3>远处,被透过厚厚云层的阳光照亮的地方,就是平潭大桥的工地。</h3><div> </div> <h3> 大桥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海岸伸向外海 </h3><div><br></div> <h3>人屿岛,以前是个无名小岛,成为建桥工区后,才有了正式名称。</h3><div><br></div> <h3>海上基地,一座以钢筋铁骨混凝土构建的工地平台,被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h3> <h3>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至大练岛</h3><div><br></div> <h3>鼓屿门海域的风浪,当时风速6级左右,这在工地属司空见惯的日常风。</h3><div><br></div> <h3>长118.9米,宽48米,吃水4.8米,可满足四十多人在船上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大桥海鸥”号起重船,起重量3600吨,主钩最高起升高度110米。这艘目前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庞然大物,在大海中就像轻盈的海鸥一样。</h3><div><br></div> <h3>大桥水中基础均采用栈桥辅助施工,作业安全可靠,海上定位的精度高,施工效率也得以提高。</h3> <h3>桥墩围堰吊装</h3><div><br></div> <h3>将钢围堰、桩基和栈桥连接在一起,使航道桥主塔墩承台施工围堰能够承受2000多吨的波浪力。</h3> <h3>围堰、桩基施工。</h3> <h3>大小练水道桥主墩施工</h3> <h3>公路铁路立体施工,齐头并进</h3> <h3>在移动模架内铺设铁路箱梁底腹板预应力管道</h3><div><br></div> <h3> 吊装</h3><div><br></div> <h3>直径达4米的超大钢筋笼,在这里不是最大。平潭大桥4.5米超大直径钻孔桩最长桩长达85米,钢筋笼为双层,三根钢筋为一束,单节最大重量达286吨</h3> <h3>挑灯夜战</h3><div><br></div> <h3> 班前点名,十分钟讲话,安全交底。</h3> <h3>设制安全网</h3> <h3>定时往返交通船,成为海岛、海上平台与陆地的唯一纽带。</h3> <h3>商品丰富的海上基地的小卖部。尽管货源组织、运输困难,但价格绝不高于陆地。</h3> <h3>整洁规范的工地食堂</h3><div><br></div> <h3>海水淡化处理设备,海上生产、生活必不可少。</h3> <h3>小练岛居民住的石屋的屋顶不留风雨檐,在上面压上石快以防大风,人称“石头厝”。 项目部工区则以钢管加固用房,可谓异曲同工。</h3> <h3> 以岛上特有的植物和奇石,装扮工地之家。<br></h3><div><br></div> <h3>中铁大桥集团董事长刘自明(左三)亲自担项目部经理,每月数次到工地指导工作。</h3> <h3>年轻一代为参加平潭大桥建设深感自豪,他们说:能建好平潭大桥,还有什么桥不能建?<br></h3> <h3>被称为“台柱子”的一分部一工区经理郑雄身患糖尿病,但他和五百多名员工一直坚守在海上基地,今年春节都没顾得回家。</h3><div><br></div> <h3>经过适应之年、探索之年,攻坚克难之年,建设者迎来了决战之年,也是收获之年。看着大桥箱梁一片片向前延伸,一分部三工区经理郭华感慨万千,脸上开始露出胜利在望的微笑。<br></h3> <h3>三分部二、三工区经理,80后的杨党国(左三)和他的伙伴在施工现场商议工作。<br></h3> <h3>曾担任一分部一工区党工委书记的吴金霞,用细心和大爱,将平台打造成一个温暖的“海岛之家”。被海上基地的年轻人称为“吴妈妈”“海岛妈妈”。同时,作为中铁大桥集团公司“宣传报道先进标兵”,她用照相机和键盘,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写下了9万余言的文稿,纪录着大桥建设进程的点点滴滴。</h3><div><br></div> <h3>饱经大海考验的建桥人</h3> <h3> 三分部综合办公室主任罗京新与秀礁村村长李海畅谈平潭大桥给小练岛带来发展机遇。</h3> <h3>这里距台湾岛仅百多公里。小练岛居民热切关注大桥建设的进展,他们希望有一天,能沿着大桥到台湾去看看。<br></h3><div><br></div> <h3>小岛新地标,中国桥梁建设走向深蓝的灯塔。<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