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飞机上俯瞰埃及首都开罗,整个城市与黄沙的颜色并无二致。低矮的建筑零零落落,到处都裸露着,像是一个从来没有开工、也永远不会结束的大工地。我试图低头寻找金字塔,但发现,即使我看到了它,应该也没有仰视它时才有的那种惊叹,倒不如给自己留点儿惊喜和悬念。</h3><h3><br></h3><h3>有人说,游览埃及,去哪里都比来开罗好。也许是这样吧,但开罗吸引我的,除了吉萨金字塔群,还有埃及国家博物馆——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看过了已被严重侵蚀风化的神庙和金字塔,更渴望去聆听那些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珍宝怎样细数埃及的过往。</h3> <h3></h3> <h3>埃及历史博物馆曾经历几次搬迁,于1902年才迁至开罗。令我没想到的是,最早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是由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于1858年提议并设计建造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发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往国外。马里埃特也因此而享有埃及"博物馆之父"的盛名。其实,不仅是埃及人,凡是到过埃及的人,都应该感谢这样一位能超越国家而为世界文明发展史做出卓越贡献的考古学家。</h3> <h3>中国与埃及,哪个国家的历史更长?据说,如果从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人类文明算起,是中国的历史长;而如果从出现奴隶制的古埃及时代算起,则是埃及的历史更长。</h3> <h3>没有物证的历史是空洞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就是一座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古代埃及文明的遗物宝库。这里收藏的可以追溯自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六世纪的历史文物25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由于场地有限,陈列展出的只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h3><h3><br></h3><h3>多花50埃镑购买的拍摄权,让我可以喜欢哪一件藏品就随心所欲地"带走"它。</h3> <h3>博物馆分为两层,一层的展品按年代顺序陈列。</h3> <h3></h3> <h3>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鹰头的荷鲁斯是埃及最尊贵的神,被视为王权的守护神。所有法老都称自己为荷鲁斯的化身。</h3> <h3>鹰神守护着还在吮吸手指的童年拉美西斯二世法老。</h3> <h3>狼首人身的死神阿努比斯(Anubis),是护送灵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神。</h3> <h3></h3> <h3></h3> <h3>这就叫揪住敌人的小辫子!类似的图案出现在很多神庙的壁画上,用来描述战斗的场面。穿越数千年的色彩,依然夺目。</h3> <h3>这座雕塑因无法辨别其性别而引起了很多争论。</h3> <h3>埃及历史发展中有一个阶段叫希腊罗马时代,位于地中海边上的亚历山大城就是见证。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建立了这座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里不仅曾作为埃及的首都,还是当时地中海与东方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但后来,罗马人又来了,战火使亚历山大城蒙受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结束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也来了,亚历山大城更加衰落。现在的亚历山大城,基本没有完整保存下来的古迹。</h3><h3><br></h3><h3>我们的行程没有安排去亚历山大城,但我仍然在博物馆看到了几件具有当时特点的雕塑。</h3><h3><br></h3><h3>有研究说,古希腊采用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还是向古埃及学习的,而且他们还从古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雕刻技艺和人像的比例系统。</h3><h3><br></h3><h3>每一种古老文明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埃及艺术也不例外。</h3> <h3>这尊头像虽然完全没有古埃及阿蒙神的外貌,但雕塑的名字居然叫"Head of Zeus-Amun"(宙斯-阿蒙头像),应该算是希腊文明与埃及文明的交融吧。</h3> <h3>博物馆整个二层全部是小法老图坦卡蒙墓中近5000件珍贵的陪葬品。这个墓于1922年由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也是迄今发现的在三千年的时间内唯一未被洗劫的古埃及王陵。</h3><h3><br></h3><h3>所有展品豪华精致、美不胜收。其中,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展品,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媲美。</h3> <h3>这个摆放图坦卡蒙法老金面罩的展室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我不甘心,远远的偷了一张。</h3> <h3>没想到,网上竟然会有这么多角度的照片。</h3> <h3>沙漠里蕴藏的丰富黄金是大自然赠送给埃及的一份厚礼。这么大量的运用金箔,充分体现了古埃及财产的丰富和法老权力的巨大。但18王朝后,黄金资源渐渐开采殆尽,帝国的黄金时代也随之成为过去。<br></h3><h3><br></h3><h3>图坦卡蒙的几层木质金椁之一。</h3> <h3></h3> <h3>木制的金银贴面狮腿宝座,被称为迄今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丽的文物。</h3> <h3>椅背是法老与王后的浮雕,生动随意的生活场景取代了法老常见的威严形象。服装用银箔包裹,镶嵌着珠宝,非常华丽。金光四射的是太阳神的光芒。</h3> <h3>从这张椅子的装饰看,应该是给女性用的物品。</h3> <h3></h3> <h3></h3> <h3>法老的卧榻。</h3> <h3></h3> <h3>纸沙草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水生植物。埃及人用纸沙草的茎做成纸张,但制纸的过程不同于中国传统造纸方法,不需先制成纸浆。</h3><h3><br></h3><h3>这幅长约2米左右的纸沙草画是图坦卡蒙法老的陪葬品,保存之完好,令人惊叹。</h3> <h3>这是一幅用来装饰地面的精致马赛克画。画中是希腊神话中女妖美杜莎的头像,眼睛发出骇人的目光,她的一头卷发是无数条小蛇组成,面庞的左右两侧分别可以清晰地看到蛇头。</h3> <h3>这幅马赛克画中的雄鸡栩栩如生,极富动感,整幅画线条流畅,完全没有钝挫和生硬的感觉。</h3> <h3>与中国文物的命运相同,埃及的珍贵文物也没能逃脱流失国外的厄运, 成为英、法、美等国家博物馆内的精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埃及馆面积之大、藏品之多,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回到了埃及。有些展品之精美,甚至超越了开罗的博物馆的收藏。</h3> <h3>马赛克壁画</h3> <h3>镜子与玉杯</h3> <h3>装饰着羊首和珠宝的头饰</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埃及展馆的一部分,一座神庙的塔门和一个内室的复原,旁边卧着一座狮身人面像,连纸沙草都没忘记栽在法老雕像身后的水池里。</h3> <h3></h3> <h3>大厅内侧面墙上的图片介绍,神庙的部分建筑,是埃及人于1965年赠送美国的,为感谢美国专家参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帮助埃及抢救因阿斯旺大坝修建而淹没的菲莱神庙。</h3> <h3>2007年1月,法国曾发行了一组10枚根据卢浮宫所收藏的古代文物出版的美术小本票。这些文物都是古代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创作于公元前。其中之一是埃及的彩陶"河马",约是公元前1600年期间的作品。被判断为当时的贵重陪葬品,有促使死者早日再世之意。在埃及博物馆二层,我看到了一件颜色类似的卧姿河马,植物花纹中还有纸沙草图案。</h3> <h3>走出博物馆,让我难以面对的是现实版中的埃及。整个开罗,城市建筑披着黄土,空气中的微尘让夕阳都变了颜色,如此风尘仆仆,难道是为了证实历史的沧桑吗?开罗老城区,拥挤的街道,堆积的垃圾,破败的民宅,满眼只有清真寺和高高的宣礼塔最醒目,一天五次准时把召唤穆斯林礼拜的声音传得再远、更远。</h3><h3><br></h3><h3>目睹这一切,又不得不佩服埃及的坦荡:这就是我的真容,毫不粉饰,也许是无力粉饰。</h3> <h3><br></h3> <h3>开罗市中心的侯赛因清真寺。进入清真寺,男女都要分别走不同的门。</h3> <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花季少女</h3> <h3>乐观的埃及小伙</h3> <h3>有钱,你可以开着豪华的摩托任性地拉风。</h3> <h3>没钱,你也可以驾驶破旧不堪的汽车招摇过市。反正,埃及没有汽车报废的规定。</h3> <h3>三轮小蹦蹦</h3> <h3>尘土飞杨的路边,一小片绝无仅有、但被精心照管的绿地。蘑菇虽是假的,但花却是鲜的。</h3> <h3>位于开罗市中心伊斯兰老城区的罕哈利利市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市场。从14世纪前,商人们就开始在这里做生意,形成了王公贵族购买绸缎、香水等商品的场所。至今市场狭窄的街巷中还有16世纪留下了装饰精美的建筑和石门洞。现在这里成了寻常百姓和旅游者的去处。很多小商品来自义乌。据说,埃及的政府官员曾表示希望借鉴中国政府在支持小商品市场发展方面的经验。</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一直是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但近年埃及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各种威胁安全事件的发生,重创了埃及旅游业。所以,埃及政府动用军队力量,极力维护社会治安,恢复旅游业,凡是重要设施、道路和著名的旅游景点旁,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军人和掩体。</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从红海旅游胜地赫尔格达到开罗,要穿越荒无人烟的沙漠,路程约需七个小时左右,美丽的红海始终伴随在车的右侧。但这并不是一段表面看起来那样轻松的旅程。为避免在沙漠地带车出问题而手机没有信号,更是为了防止发生袭击事件,每个旅游团的车上都有旅游警察全程保护。</h3> <h3></h3> <h3>现在的埃及,已经很少见到西方的大型旅游团,而中文导游倒是忙的不可开交,经常是这个团还没有送走,就要赶去机场接下一个团。他们每月数千美元的收入也远远高于英文等其他语言的导游。现在,学中文的埃及人日益增多,但是几个月的速成班,其中文水平也可想而知了。</h3><h3><br></h3><h3>椰枣(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伊拉克蜜枣)是埃及特产。我看着那些外观很像椰子树的椰枣树,奇怪在哪里挂果?埃及导游告诉我是在树根上挂果。若如他所述,每次收获时岂不是都要刨树根了?最终我还是从中国领队那得到了比较靠谱的答案。即使是这样的语言水平,埃及导游带徒弟都不真传,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h3> <h3></h3> <h3>每个神庙都有这样的身影,他们操着不熟练的英语试图给游客讲些什么,倚靠在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上讨饭求生。</h3> <h3>在卢克索,老汉顶着烈日赶着马车往返于神庙与游船码头之间拉客。</h3> <h3>上了年纪的埃及妇人出来挣钱更多是生活所迫。为了吸引游客的目光,她特意拉上毛驴,带着两只可爱的小羊。这只小羊羔一直小心翼翼地站在毛驴的脊背上,妇人不时爱怜地抚摸它。尽管我付给她拍照费用,但看到她游离的眼神和躲闪的目光,本来就不习惯近拍人物的我,也理解她的无奈,只草草拍了几张便收起相机。</h3> <h3></h3> <h3>卢克索街头的婚纱摄影店</h3> <h3></h3> <h3></h3> <h3>运输农作物的田间小火车</h3> <h3>街头,唯一让我感到已进入21世纪的景象。</h3> <h3>除了中国游客,中国的元素还有“华为”的logo。</h3> <h3></h3> <h3>一个与红海、地中海比邻,又有尼罗河纵贯的国度,到处却是未开垦的干涸土地和荒芜的沙漠;一个曾拥有悠久而璀璨文明的盛世王朝,历经漫长的岁月,正深陷生存发展困境,这就是我眼中的埃及。</h3><h3><br></h3><h3>鲜明的今昔对比,让我本来对于埃及的历史竟长于中国而产生的小妒忌,很快又化作无限的惋惜和遗憾,沉沉地坠在心里。政治动乱中的埃及,不知道哪一朝一日才会涅槃重生,但她恐怕永远都失去了再与中国比肩的机会了。</h3><h3><br></h3><h3>Ub打车创始人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中国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国家,因为她是热情拥抱进步的地方,中国的改革让世界瞩目,超越了世界上别的国家。</h3><h3><br></h3><h3>发展才是硬道理,倍加珍惜和平年代的美好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