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 畅想回忆 —记电气化老工友旧地重游之旅(一)

ZXC

<h3>  2017年4月8日至4月17日我们原电气化二段二分队的老工友一行九人(张广生 张久占 胡小留 刘宝安 陈培慧 冯玉梅 卢彩霞 曾宪春 陶克琴)踏上了旧地重游之旅。这旧地是我们在宝成线风州至成都段电气化铁路施工时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h3><h3> 为了此次旧地重游相聚,早在几个月前在老工友群里纷纷倡议和响应之下,开始了积极的组织筹划准备。这些是在群主培慧大姐组织和金元大哥的精心策划下成行了此次旧地重游相聚之旅。</h3><h3> 重温历史:宝(鸡)成(都)线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初创建时间是在上世纪1958年10月至1961年。期间完成了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的铁路建设,实现了我国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听我父亲提起:那段时期的电气化铁路建设是在前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的,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撤走专家曾一度被迫下马。我也电话向张宝琪师傅求证:张师傅是1968年10月从山海关铁路技工学校毕业招收进电气化二段(之前是二大队,下设分队),那时又开始了宝成线铁路电气化建设。自此推断:1961年至1968年宝成线铁路电气化建设停施工了。 </h3><h3> 在1968年前后几年间陆续招收了来自南京财金学校,天津工程学校和山海关铁路技工学校等大批人才。他们响应祖国号召,艰苦奋斗投身到铁路事业建设中去,用智慧和汗水为不断推进宝成线凤州至成都的铁路电气化建设施工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后的铁路电气化建设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我和电气化老工友群里的师傅们和一批入路工作的姐妹们,正是在这一时期入路参加工作见证并投身于宝成线凤州至成都铁路电气化建设施工中。</h3> <h3> 畅想回忆:46年前我们曾经在宝成线铁路上并肩作战、挥洒汗水,艰苦岁月的情景是历历在目。</h3><h3> 我记得1971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登上了北上列车经郑州站换乘开往西北的列车到达阳平关车站。站台上有来接我的有老师傅和先前到达的好姐妹。那时的心情无法形容,与我之前想象大不一样。随列车翻山越岭般的到达了我入路参加工作的起点阳平关,我感到我是身居在山水之间了。望着来的方向离我家距离是那样远呀,再也感受不到大城市的喧嚣热闹。</h3><h3> 我们住的是活动板房,两条长凳放在两头支撑一块木板那就是睡觉的床。与现在的中铁电气化局的施工单位相比吃住条件真是天壤之别。新工培训完毕,我分到了二分队,从此我人生开始了新的起点。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霞出工,傍晚披着晚霞收工,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挖电缆沟、铺设电缆、回填埋沟等简单的劳作。那时的人思想朴实简单,能吃苦耐劳,不怕吃苦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流汗受累都很值得。</h3><h3> 46年后的今天。一群已是60多岁的老青年们站在当年的旧址上,每个人心情是那样激动万分,感叹不已。当年的土坯房,放炸药的山洞都还在,那是双石铺旧址的老物件。当时队上的常启华师傅借住老乡的这座房子结的婚。回忆当时老车站的模样,和现在新车站相对比,真让我叹服家居保定的几位师傅还一一能细数出当时的情景,好像当年的一草一木都能记住。我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眼里都放着光,脸上流露出满足神采,怀旧的神态昭然若揭。真是不虚此行呀。</h3><h3> 同行的姐妹们也在七嘴八舌的回忆过去的一些往事。回忆当时常师傅结婚时,让彩霞姐给新婚夫妇献花由于羞涩没有献,还是由耿大龙师傅献的。</h3><h3><br></h3><h3> </h3><h3><br></h3> <h3>  上图山顶上的老房子是常启华师傅跟老乡借来结婚的婚房(46年了,模样和当初一样没变,只是沧桑了许多)。<br></h3><h3> 下图在树的右侧有一洞口,是当年存放炸药的山洞。</h3><h3> </h3> <h3>  胡晓留老胖哥居然还找到了一位稍年长的老者,他很清楚的记得我们当时的情况。指着扳道房不远处说:我们的宿营车就在扳道房不远的铁道上,铁道下边有我们自建的厕所,锅炉房。这位老者在当地广播电视局工作,退休后他也是从山上搬下来住的。哈哈!这就是缘分!我们大家高兴地一起在当年旧址上合影留念。老者的女儿也拿出了手机拍了照片作为给她父亲的一个意外的念想。 </h3><h3><br></h3><h3> </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br></h3><h3><br></h3> <h3> 上图是和老者在旧址上合影留念。</h3><h3> 下图是在老乡们从山上搬下来新建的农家小院门前留影拍照。</h3> <h3>  这是胡小留和老者留影,老者不好意思的捂着嘴在笑。</h3> <h3>  2017年4月8日我们分别从不同的城市(北京.保定.合肥.咸阳.西安)汇集到西安这座古都之城。老工友们见面是多年来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大家激动不已拍照留念。<br></h3> <h3>  先我们一步到达西安的小陶陶,被姐姐们接到酒店安置好后,带到了西安有名的孙家泡馍饭店。在等待着我们后续到来的时间里,开始了美拍。</h3> <h3>  我也来了加入了美拍。</h3> <h3>  戴姐你终于来了,快过来咱俩先来它一张。还有彩霞姐你也过来呀 哈哈!金兰 培慧 秋霜大姐们也来和我俩合个影吧。 </h3> <h3>  差不多人快到齐了。</h3> <h3>  师徒聚齐在西安著名的老孙家泡馍餐厅一间大包间集体合照留影:第一排从左到右:郭金元 胡小留 刘宝安 张久占 张广生 张永庆 第二排从左到右: 卢彩霞 曾宪春 冯玉梅 陶克琴 杨金兰 张秋霜 焦代娟 陈培慧 郭金玲 戴桂芳 何崇宜 。</h3><h3> 好大的餐桌还没开吃人要醉倒了,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谁会想到46年前我们曾今在一个大锅里搅马勺,同饮一江水(嘉陵江)同吃一锅饭。时隔46年我们又相聚一起围桌而坐,如今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又聚在了一起聊聊过去,看看现在,想想未来,感觉到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美。</h3> <h3>  4月9日是我们到达西安的第二天,这一天西安下着小雨。我们一行6人在郭金元大哥的带领和彩霞姐的陪伴下,开始了古都西安一日游。</h3><h3> 西安——神奇的旅游胜地,十三朝古都。</h3><h3> 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 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h3><h3>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 1100 多年。</h3><h3> 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h3><h3> 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无愧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h3><h3> 雨中游西安景点别有一番滋味,虽然雨不大但地面湿滑,丝丝的小风略带一些寒意。好冷的4月天。</h3><h3> 我们先游览著名的西安钟楼,鼓楼并拍照留念。 </h3><h3><br></h3><h3> <br></h3> <h3>  右侧一张集体合照的背景是西安著名的钟楼,旁边的一张三姐妹合影背景是鼓楼。景致真是太美了!如今的西安繁华美丽,还深藏着古老的文化遗址。</h3> <h3>  由于一直在下雨,天气寒冷。郭金元大哥建议大家:“咱们先到回民小吃街吃点东西”。我们走进一家面馆依据每个人自己的喜好来碗热汤面暖暖身子,我听了金元大哥的话要了六碗一口香面尝尝,只是当时不明白六碗吃得了吗?金元大哥说:“吃不完我替你吃”。六碗“一口香 ”上来了,里面的面条怎么才几根?一口就没了,这六碗也就六大口哪有吃不完的呢,这真让我见了回世面!看!这就是六大碗一口香面。</h3> <h3>  在等待的时间里大家都在忙什么呢? </h3><h3>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进到胃里,暖和了身子。接着我们在西安著名回民小吃一条街行进着,边走边看,映入眼帘的小吃数不胜数。我叹服陕西人的面食做到了极致!怪不得有人说到了西安必来回民小吃一条街尝尝这里的小吃才算是真正来到了西安。</h3><h3> </h3> <h3>  这是回民小吃街牌坊和孙家肉丸胡辣汤饭馆。</h3> <h3>  四位师傅和小陶陶分别在回民小吃街牌坊留影</h3> <h3>  临近中午时分,在回民小吃街每个人又品尝各自喜欢的美味小吃,于约定好的时间到回民小吃街来时的路口集中,金元大哥带着我们一行人乘坐公交车来到了大雁塔和南北音乐喷泉广场,和大家合照留影后惜惜告别(第二天他要去异地)。</h3> <h3>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城。</h3><h3>  我和几位同行随塔内木梯盘登而上,上至七层在拱劵门洞向外远眺,随即拿起手机在两处门洞处拍下了美景。感叹古都西安古建筑和现代西安城市风貌的完美结合,真是好美好美呀!</h3><h3> 第一张是大雁塔 ,第二张和第三张是我在塔七层内拱劵门洞向外排照的景照。</h3> <h3>  游览完大雁塔我们一行人又来到西安大唐芙蓉园,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以及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展示。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所在地,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13亿元。景区包括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h3><h3>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加快脚步,匆匆赶路中遇有美景停留拍照而已。但是在紫云楼景区我们停留的时间不短,看下面的几张照片就知道了。游经紫云楼景区时刚巧遇到抽陀螺比赛,几位师傅颇有兴致地参赛,他们好像回到了童真时代,欢快地抽起了坨螺,他们的体力和要取胜的心态一点不输给年轻人。坨螺在三位已是60多岁的“老小孩”手里挥抽的鞭子下不停地旋转着,以至于没听见主持人的提醒,还在玩命的抽打陀螺,他们玩的太高兴了。最终取胜赢得头名大奖,一旁的小青年们自叹不如,眼铮铮地看着大奖风铃被几个老小孩领走了。</h3><h3><br></h3> <h3>  看把他们高兴的。</h3> <h3>  三位师傅手拿风铃开心得很:得嘞!回家给小孙孙的礼物有了。一旁的广生师傅和彩霞姐羡慕的眼光看着,并祝贺得大奖的几位老小孩。</h3> <h3>  这是在紫云楼前的广场集体照</h3> <h3>  看看谁最美!</h3> <h3>  在桃红柳绿的美景里我们闲庭信步心情格外舒畅!</h3> <h3>  我们姐仨拍美景,他们哥仨观鱼游。</h3> <h3>  这三位老顽童又和鸽子亲密了一把。</h3> <h3>  大唐芙蓉园再见!我们有机会再来好好去欣赏你的美丽!</h3> <h3>  西安的一日游虽然是在雨中开始,但并没有减少我们每一个人游玩的兴致。一日的畅游中再次领略了古都西安的古建筑与现代城市风貌的完美结合,再见古都西安!带着美好心情我们明天将要启程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故地重游之旅。</h3><h3>  4月10日的清晨6点来钟,我们便起床开始收拾、洗漱,到酒店附近的餐馆吃早餐。8点钟,我们一行9人从西安启程出发了。司机小田师傅驾驶16座的金杯面包车载着我们途径咸阳、宝鸡再穿越秦岭山脉向着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宝成线铁路)——凤州行进。</h3><h3> 随着汽车在秦岭山脉的盘山公路上疾驶,使我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50—60年代——追忆起父辈那一代人的艰辛。宝成线电气化铁路最初建设时期是在1958年10月至1961年,这期间完成了宝鸡到凤州段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实现了我国电气化铁路零的突破。那个年代国家还很贫穷,衣食这些生活上的物质都很匮乏。在那样的环境里父辈们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奔向那施工的战场,恶劣环境、重重的困难统统被他们踩在脚下。那时的各种生活必需品需要穿越秦岭山脉才能到达施工工地。可以想象那时的盘山公路该有多么艰难!我问过一位初中同学,他在1975年至1976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作为一名通信兵要经常穿越秦岭山脉。那时的路多为土路,每每汽车开过扬起的尘土使得能见度非常差,道路看不清,尘土十分呛人,两眼还不敢睁开,可见环境有多么艰苦。想到这里,我更加敬佩父一辈的电气化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铁路的电气化建设开创了先河。他们不畏艰险,排除各种困难为宝成线电气化铁路的全面建设奠定起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建设者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h3><h3> 沿途中我们领略了秦岭山脉的无限风光:森林茂密,山峰险峻。有的盘山公路似乎就在悬崖边上,当两车交汇时开车的司机十分的小心,看着也是让人那么的揪心!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第一代的电气化人你们是如何在这秦岭山脉的险峰去克服重重困难的,在我领略了秦岭山脉的无限风光后,我更加敬佩起你们!</h3><h3> 中国铁路有过三次穿越秦岭的经历:第一次是50年代宝成铁路盘山越过秦岭;第二次是修建西康铁路秦岭隧道;第三次是西安南京铁路东秦岭。</h3><h3> 宝成铁路是沟通中国西北、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北起宝鸡,与陇海铁路相连;南至成都,与成渝、成昆铁路相连,中接阳安铁路于阳平关,全长668.2千米。1913年以后,中国曾就修建同(大同)成(成都)铁路进行过多次勘探;1936—1948年,又经过多次勘测比较,曾选定天水至成都方案;但均未动工兴建。1950—1953年对天水至略阳和宝鸡至略阳两段又进一步勘测,选定宝鸡至成都的方案。1952年7月和1954年1月分别自成都、宝鸡两端起对向修建 ,于1956年7月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正式运营。1961年宝鸡至凤州段实现电气化,1975年凤州至成都段实现电气化,至此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完整电气化铁路。</h3><h3> 自豪吧!我们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建设。 </h3><h3><br></h3> <h3>  下面的三张照片是秦岭山脉盘山公路。第一张照片上有一辆绿色车体,那是盛满石油的大挂车。在沿途我们看到有许多这样的大挂车,他们要在天黑前翻越秦岭山脉。有几次看到在急弯道两辆大挂车交汇时的惊险,稍有不慎在外侧的大挂车随时都有可能会翻下山去。司机十分小心一点点的往前行进真是好险呀!照片上显示的盘山路似乎很好走,那是因为险要地段我们无法拍摄到。</h3> <h3>  不知不觉车到达了秦岭的最高峰,号称秦岭之巅。我们下车脚踏秦岭巅峰在刻有秦岭的界碑旁留影拍照,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和激动,秦岭我们来了!</h3> <h3>  嘉陵江源头景区正位于秦岭之巅,距宝鸡市区33公里。是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开发的重点景区,因嘉陵江的发源地而得名。遗憾的是由于当地天气气温偏低景区没有开放,但我们还是在景区门口拍到标有嘉陵江源头景区的照片。有机会我们一定会来再走走看看嘉陵江源头的美丽风景! </h3> <h3>  带着些许遗憾我们继续驱车前行,将近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陕西凤州火车站,在那里我们匆匆驻足留影拍照并在火车站附近叫佳兴的面馆每人吃了碗面,继续赶路前往目的地—双石铺。 </h3> <h3>  就是在这家小面馆里吃的面,看大家高兴的心里在呐喊:凤县我们来了!喜悦的心情都写在了脸上。几位吃饱了急着正往外走呢 ,好像是一刻都不能耽搁了—快走!</h3> <h3>  在行进的途中经过陕甘两当兵变策源地纪念馆。2017年4月正值两当起义85周年之际,恰逢凤县两当起义策源地纪念馆落成。4月10日这天我们虽然没遇上开馆进去参观,但是还是感受到了这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记载。 </h3><h3>  </h3><h3><br></h3> <h3>  当年陕甘边界那声清脆的枪响——两当起义,其策源地就在凤县这片神奇、秀美的红色土地上。85年前以习仲勋为代表的革命先辈,在这里为打响两当起义的枪声运筹帷幄,并作出重要决策。有关史料告诉人们:凤县是两当起义的策源地。</h3> <h3>  离开两当兵变策源地纪念馆,车行驶不多远处便是消灾寺古寺。消灾寺古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位于陕西省凤县,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积山上,与凤州古城隔江相望,距凤县县城双石铺10公里。在这里我们稍作停留没有进行细致的浏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还要赶往双石铺旧址,只是在此集体合影留念。</h3> <h3>  人随车已经是进入陕西凤县了,很快我们要到达双石铺当年我们在宝成线施工时的宿营地。每个人心情都很激动,也开始有人讲述当年的一些事——46年了,双石铺我们回来了。</h3><h3>  到达凤县县城后,我们先到事先联系好的伟华饭店安顿好住处后。司机小田师傅开车尽量把我们送到离双石铺车站最近的距离以方便我们步行到达。沿途中进入我们视野里的双石铺是现代化的高楼比比皆是,尤其是嘉陵江边的两岸环境优美,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舒适,一点也看不到当年的踪迹,真是旧貌换新颜呀!上图这张照片的一行人正在往双石铺车站方向前行,在他们的左侧是宝成线铁路。</h3> <h3>  我们也在此留影纪念。还有两位师傅(张广生 刘宝安)着急先行一步走了,没有留下他们的美照有点遗憾。</h3><h3>  当年我们把青春岁月留在了宝成线,也留在了双石铺。46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来寻找旧址,回味当初工作和生活的情景,心情都非常激动。张广生和刘宝安两位师傅急着赶路竟和我们走散了,他俩径直奔向双石铺车站,如今老旧车站已经重新改造成现在的凤县新站(好像还没有开始使用)。</h3> <h3>  其他人员则一路打听寻找到了当年我们安营扎寨的旧址,这时走散的两位师傅也已归队。千辛万苦般就是为了这一刻再次看看当初的旧物旧景啊!只是老双石铺车站如今已改造成现在的凤县新站。 这是在凤县新站广场前拍照的凤县新站。</h3> <h3>  这是旧景旧物:右边是当年存放炸药的山洞,左边是常启华师傅当年结婚时借用老乡家的土屋做的新房。目睹着这一切怎不让人激动啊!常启华师傅您看见了吗?这是您当年结婚时的新房耶,好有历史沧桑感呀!</h3> <h3>  魂牵梦绕的双石铺车站见证了我们当年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及铁路电气化施工的场景,你与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联系。时隔46年现在我们正站在当年的旧址上回忆着往事。看我们身后的铁路和扳道房(小陶陶伸出食指和无名指呈现“V”型的上方是扳道房),宿营车就停在它的附近,下面有我们临建的锅炉房和厕所,还有搭建的帐篷。在我们宿营地的前方就能看到放炸药的山洞和常启华师傅的临时婚房,好激动人心呀!张久占师傅深情的回忆起当年我们曾经无数次地经过扳道房的情景,上工时要经过扳道房到双石铺车站坐车,收工后仍然是从扳道房路过回到我们的宿营地。46年了扳道房仍然还是老模样一点没变,见到它感到格外亲切!一切的旧事旧物如同梦幻般的在眼前掠过。 </h3><h3> 在前面已提到胡晓留胖哥找到的那位见证老者,他非常清楚地描述当年的情景,他也很激动46年了居然又见到了当年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我们。时光已飞逝往事只能回味了-------</h3><h3>  </h3><h3><br></h3> <h3>  彩霞姐手指山头顶上方向的那座土房子,就是那座婚房。</h3> <h3>  最下面的这张照片身后就是我们宿营地的对面小山头,左侧可能有山洞和老土房。</h3><h3>  带着满足和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离开旧址返回县城。</h3> <h3>  一天的行程和景区浏览大家有点疲累感了,也已近傍晚时分该回县城安排晚餐了。我们从旧址走到了公路上在这个公交站牌下等候来接应我们的司机小田师傅。看站牌得知火车站开往汽车站共有10站,我们等候的这站叫田家楞,是公交车从火车站开往汽车站停靠的第一站,其中有一站叫汉中路口。我们今晚留宿在凤县县城伟华饭店,其饭店正位于宝成路与汉中路的交汇处,据说饭店身后便是宝成线铁路。仔细算算来时从我们入住的饭店到双石铺火车站也就是现在凤县站就有五站路,这路程可不近啊,怪不得大家都感觉累了。</h3> <h3>  大约等待不到20分钟的时间司机小田开着车来接应我们了,拉着我们回到县城找了一家合适的餐馆踏实的吃了顿晚餐。大家要了七八个家常菜,围桌而坐地大口地吃了起来,我因为不吃肉菜,素菜上桌时大家谦让地让我多夹些素菜。看大家吃的多香,好温馨的大家庭!</h3> <h3>  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水足饭饱的我们又去享受凤县美丽的夜景。不愧被称之为七彩凤县,其美丽的夜景吸引着我们每个人的眼球,随着变幻的灯光心里在赞叹真的好美!好美!</h3><h3>  最美的中国小城就在这里—它就是美丽的七彩凤县。 </h3> <h3>  我们在此留影拍照</h3> <h3>  美丽的凤县县城夜晚的街道也是灯光璀璨。</h3><h3>  </h3><h3><br></h3> <h3>  我们循着动听悦耳音乐声响来到了一处街道,那里正举办羌族歌舞篝火晚会。被动听的音乐和当地老百姓优美的舞姿所感染,我们不由己的加入到其中。不管舞姿是否优美,我们乐在其中,愉悦的心情把一天的疲累忘得一干二净。 </h3> <h3>  这一天的行程可谓是紧凑且内容丰富,在穿越秦岭山脉时我们领略到了它那雄姿的山峰和无限风光,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山里的新鲜空气,人文景观一一收揽。当年陕甘边界那声清脆的枪响——两当起义,其策源地就在凤县这片神奇、秀美的红色土地上,今天我们亲临这块土地不仅心里被震撼,在内心深处也受到一次洗礼。再一次的红色教育警示着我们不能忘却新中国建立的不易!</h3><h3>  双石铺旧址上的见证使我们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对我们的记忆,还有那旧景旧物再一次的印记在我们的脑海里,时光已飞逝往事只能回味了------</h3><h3> 为了写这段旧地重游之旅,我在网上收集资料时看到了一篇《夜走灵官峡》,这篇著名的短文是著名作家杜鹏程所写,完稿于1958年元旦。他在文章里描述灵官峡工地:“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点点昏黄的火球,就是那无数的电灯。看不清天空里蛛网似的电线,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顺着架在山腰里的高架索道,来回运转”。这灵官峡是嘉陵江上游的第一道峡谷,也是宝成铁路穿越秦岭的险段之一,位于凤县县城西南,距县城约5公里。文章里还描述当他攀爬来到一处有条小路可通往绝壁上的石洞时,看到石洞门口的小孩坐在小板凳上向外望着对面的绝壁,那对面的绝壁上有他的爸爸正在打炮眼哩。石洞里的床上还有个妹妹正在睡觉,他在牵挂爸爸的同时担负着看护妹妹的任务,看到此处非常感动!</h3> <h3>  这就是灵官峡的一处美丽风景,在山洞口前的一条路,不管它是铁路还是公路都是文章里提到的这些开山工们他们不畏艰险,舍小家为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祖国母亲请不要忘记您的这些优秀的儿女们!</h3> <h3>  为了一路上能看到更多的景致,司机小田师傅为我们选择了走国道公路。从西安经咸阳宝鸡再翻越秦岭山脉到达美丽的七彩凤县,全程有二三百的公里数。已不年轻的我们带着满足的心情和一身的疲惫将要进入梦乡。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我们还要继续上路去赶往下一个目的地。</h3><h3> 4月11日清晨7:30分我们从凤县出发沿着G316国道前往汉中,行程约155公里。途中我们先行来到了张良庙进行浏览参观。张良庙依山坡而居,北侧是316国道,其庙门正对着316国道。张良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隐居于此。</h3><h3> 张良庙规模不是特别宏大,但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建筑、碑林、绘画、自然环境皆有可观可詹者,令人流连忘返。</h3><h3> 张良庙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成为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h3><h3><br></h3> <h3>  张良庙庙门正对着316国道</h3> <h3>  在张良庙门前拍照留影</h3> <h3>  这是去往人间仙境的“授书楼”时经过的草亭。</h3> <h3>  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 庙四周幽静肃穆。进张良庙我们从北花园西南出去,经翠竹蔽荫的曲径盘道攀援直上到了庙中的制高点人间仙境的“授书楼”,它—取黄石公给张良授书之意。这层层石阶的攀登对于已60又几岁的我们来讲,体力早已不及当年,攀登的十分的辛苦!体力最棒的要数张久占师傅,攀登爬梯不在话下,还跑前跑后的忙着为大家拍照没觉着累。张广生师傅意志力最强,年近70的他总是一马当先,率先到达。</h3> <h3>  胡晓留胖哥是否有些犹豫,但又不甘心,最后还是坚持登上了制高点---人间仙境的“授书楼”。 (照片从上往下数第二及第三张是胡胖哥在艰难的往上攀登)</h3> <h3>  第一张是广生师傅率先登上人间仙境——“授书楼”,久占师傅因忙着为大家拍照则落后一步。</h3> <h3>  这三张我们在攀登授书楼途中的留影。培慧姐默默地跟在队伍的后面,老腿关节不中用跟不上了,她在挥手示意:你们走吧,我在这儿等你们回来!</h3> <h3>  我们其他几位也相继登上了制高点。站在授书楼顶上,四姐妹手摸狮子头在默默地祈福:愿大家有个好身体!约在下次的再次出游时,我们还能聚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啊!</h3><h3>  对于历史我们了解的不多,我们参观游览张良庙是感受到这里环境优美,建筑古朴典雅,傍山傍水,空气清甜,是一处不错的旅游景点。通过这次到这里游览,也增强我们对历史了解学习历史的意识,这也是我们出来走走看看的意义所在吧。</h3><h3>  </h3> <h3>  庙内五姐妹在英雄神仙碑前的留影纪念</h3> <h3>  登上授书楼远眺,眼前的美景是尽收眼底——峰峦起伏,林海苍茫,不愧被称之为人间仙境。我们带着不舍的心情原路返回。经过草亭时,大家回身面对去时的路上再留张影吧。</h3> <h3>  出门来还不忘看看这里的山货,买些带回家去尝尝。</h3><h3>  买到你们想要买的山货了吗?快上车吧,我们还要赶去下一个景点——紫柏山。</h3><h3></h3><h3><br></h3> <h3>  今天的第二站便是紫柏山了。由于离着不远,很快我们驱车就到了紫柏山景区的大门口。遗憾的是,还是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景区没有开放。无奈下车先在景区门口集体合了张影留念也算是来到了这里了。</h3> <h3>  心总有不甘的时候,在四周转悠时不知是谁发现了可以从门楼楼梯上去观看到里面的景致。那就快上吧!我们饶有兴致的拾级而上,哇!好美!山峦起伏层林尽染,此刻想要有飞进去的感觉。</h3> <h3>  是呀!紫柏山欢迎我们却又无法进去,只能是有机会时再来吧!</h3> <h3>  不甘不舍又无奈!只有望而兴叹。这时培慧姐招呼大家快走,以后还有机会再来,别忘了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汉中市呢。最后只好集体再来张合影后又继续上路。</h3> <h3>  到达汉中市汉台区后,我们住进了汉英大酒店。我们计划在这留宿两个晚上。办好住宿手续把行李放好,已经是过了午饭时间了。我们找到餐厅负责人联系,餐厅破例接待了我们。看!偌大的餐厅只有我们这一桌。这饭菜还是有馍有样的哟,它可是大酒店里的大厨做的6至8人的套餐(168元),我们又加了份热菜和一壶热豆浆,这顿饭共消费了266元。结完账已经是下午3点半钟了。 两天来的长途跋涉收获颇多,人也有些累乏,大家研究决定下午不安排活动,好好地休息休息,为明天的石门栈道及汉中南湖景区的游览,做好充分地体力和精力的准备。</h3><h3><br></h3> <h3>  4月12日是我们行程的第三天。在酒店吃过早餐,我们驱车前往汉中石门栈道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距离市区15公里,景区总面积6875公顷,是汉中市交通最为便捷的重点景区。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具佳的国家水利风景区。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的通车隧道,这里是中国的栈道之乡,这里是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诞生地;这里是美女褒姒的故里……</h3><h3>  石门栈道离我们下榻的汉英酒店不远,很快便到达了景区。进入景区我们在古人为了翻越秦岭天险,沿着山沟河谷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横木为梁,立木为柱,铺上木板形成的栈道上行走,真有如诗如画般的感觉,眼前的奇峰秀水美不胜收,感叹古人的绝顶聪慧。</h3><h3></h3><h3><br></h3> <h3>  在栈道上培慧姐兴奋地高声大喊: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我们来了!</h3><h3>  </h3><h3><br></h3> <h3>  我们来了,纷纷留影拍照。</h3> <h3>  “蜀道之冠”当年修筑这栈道不是那么的容易呀!</h3><h3></h3><h3><br></h3> <h3>  看!悬崖峭壁上的栈道风景这边独好!河道的左侧是公路,右侧才是栈道。 </h3> <h3>  在这来一张合影吧。</h3><h3>  下面的一张是通往山洞的栈道,景也不错!</h3><h3>  </h3><h3><br></h3> <h3>  在洞口拍照纪念,大家回忆隧道里放电缆的经历。 </h3><h3>  摸摸这大石山什么感觉?</h3> <h3>  留下了这一张张美拍!</h3> <h3>  石门水库坝上留影。</h3> <h3>  留下记忆,记住教训。在来时的栈道这里(下图)因为高兴而忘记了年纪,跳跃起来结果把右脚拇指挫伤了。在返回时培慧姐配合我俩在这里演绎了一把。</h3> <h3>  你看!张广生师傅担心了,回头望望都跟上了吗?他总是率马当先的也忘记自己的年纪了,他可是我们这队伍里的老大哥耶。你说说大家出来几天的日子里感情相处的多融洽!培慧姐也总在说:“我们是一路欢声笑语一路歌”,这幸福美好的日子真叫人留念。</h3> <h3>  下山了培慧姐关切的说:“看着点慢慢下”。彩霞姐好像饿了吃点东西补充能量。</h3><h3>  </h3><h3><br></h3> <h3>  美景美拍</h3> <h3>  是该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离开景区找了家小餐馆在这里用餐。</h3> <h3>  饭后稍作小息便驱车前往下一个景点——汉中南湖景区,其位于汉中市 南郑县,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6.5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09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爽,四季分明。景区青山常绿、河流密布、风光绮丽。"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是南湖独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陕西第一湖之赞誉,是汉中灵山秀水的集中体现者。 </h3> <h3>  置身花海中的我们!这里是花千骨景区,每年4月—5月是郁金花绽放最美时节!</h3> <h3>  置身于花海中的拍照使每个人变得更加漂亮!</h3> <h3>  该回去了,坐在湖边在等待游船。 </h3><h3> 一天的景点游览留给我们很多的遐想:石门栈道带给我们的是惊叹!不仅仅为古人的绝顶聪慧而赞叹,更为他们在悬崖峭壁上凿孔取道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所折服。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古人的有心人就做了件最让人觉得不可能的事,可他们却做到了。而南湖景区里的花千骨景区带给我们的是惊喜,好美的郁金香花!置身在花海中的我们心情是那样的愉悦。放眼花海,花儿绽放的如此艳丽,色彩斑斓,置身于花海里的人能不心情愉悦吗!</h3><h3>  这一天的景点游览带给了我们非常好的享受,也许这辈子到这就一次,也许下次还会相约再到这来。这以后的事真不好预知------今天的景点游览该结束了,我们还有明天的继续。</h3><h3><br></h3><h3> </h3> <h3>  4月13日是行程的第四天。清晨起床后洗漱、收拾行李、早餐,一切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大家很有时间观念的准时上车,奔勉县、阳平关、广元进发,再次的返回到宝成线上。</h3><h3> 汉中到勉县沿108国道约37公里,途中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那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车行驶在108国道上,在公路边上看不到下图所示的全景,但那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园,种植的油菜花已开始打籽,也是油绿绿的一片好看得很哩!公路两边的绿化带种植和小规模整齐的房屋建筑显得那样协调,彰显着这里的百姓生活是那样的安祥。</h3><h3><br></h3> <h3>  很快武侯祠到了。我们下车后先行来到诸葛古镇 ,眼前见到水面上的船只上立着一排排的草人被箭穿刺着,让人联想到一句成语:“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属于历史典故,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蜀国军师诸葛亮运用计谋从曹操处骗得十万支箭,让心胸狭窄的周瑜想杀害自己阴谋落空。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h3><h3> 图为诸葛古镇,隔江可望十余里开外的定军山,武侯墓就处在定军山山麓。</h3><h3>  </h3> <h3>  勉县武侯祠位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的川陕公路之南(108国道边),汉江之北。是纪念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祭祀祠庙。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h3><h3> 祠院有7个院落,明清代建筑居多。有大殿、拜殿、木楼、木牌坊、琴楼、钟鼓楼、戟门、崇圣祠、孝亭等。还可见到目前发现的我国唯一一棵古旱莲(汉中市花)。因为今天的行程主要是阳平关及广元的旧地重游,我们不能在此多停留,只能是几个院落匆匆浏览拍拍照而已。</h3><h3><br></h3><h3><br></h3><h3> 上船和草人留张影纪念吧。 玉梅姐在船上击鼓。</h3> <h3>   集体照里没我——我给他们当摄影师哩。</h3> <h3>  和古树旱莲合影纪念</h3> <h3>  两位师傅和古树旱莲合影纪念</h3> <h3>  这是武侯祠院里的琴楼,始建于263年,大修于唐贞元、明万历清嘉庆年间。该建筑取意于“空城计”的故事,现楼内存放石琴一张,据载为晋代遗物。琴楼两侧为钟鼓楼。</h3> <h3>  几位好奇,拾级而上想看看石琴是什么样的?登上琴楼的几位看到石琴是否会联想到当年诸葛亮是如何妙用“空城计”,把司马懿统率的十五万精兵吓退回去的。真是不费一兵一卒,妙用焚香弹琴计策、城门大开,使敌方以为城内有埋伏担心中计而赶紧撤退。据说“空城计”发生在古阳平关,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武侯祠里仿照古关楼原貌建造了这座琴楼。 </h3><h3>  时候不早了,我们出了武侯祠 回到了诸葛古镇的停车场,找了处有树荫的地方就在那儿我们把午餐给解决了。是在古镇的小吃店铺花了20元钱买的类似于酥油饼 ,除此外,还有小陶陶买的香蕉和大家随身带的水果,分给每个人享用,好丰盛的野外午餐 ,也是这些天来第一次钱花的不多又吃的饱饱的一顿午餐。 之后,我们上车继续赶往下一站阳平关。</h3> <h3>  从勉县武侯祠到达阳平关约有70—80公里的路程,大约下午3点左右到达阳平关火车站。</h3><h3> 此刻大家的心情非常激动,46年了再次造访这里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的回忆------。这是阳平关火车站集体合影照。</h3><h3><br></h3> <h3>  阳平关古称阳安关,位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县城西北57公里,南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南可入川,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远在三国时期,即为军事重镇,现宝成、阳安铁路交汇于此。 </h3><h3> 阳平关地处险要之地,又是宝成铁路和阳安铁路的交汇处,也是当今重要的交通枢纽。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宝成线铁路正是在这蜀道上修建起来作为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岳铁路。印象中当年宝成线铁路非常繁忙,每天不断的有客货列车行驶。上行为爬坡,每每看到长长的货车在两节蒸汽机车头的牵引下“呼呲呼呲”的行驶,就见证了这山岳铁路列车行驶的艰难。对宝成线铁路进行电气化铁路改造,实现“多拉快跑”正是它的意义所在。</h3><h3> 46年前我们入路参加工作时就来到了阳平关新工培训基地,在那里接受上岗前的培训。对于我个人来讲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的开始,从学校直接走上了社会,从祖国最南端的大城市,来到了四面群山的小山沟阳平关。对当时阳平关的地理环境并不知晓,人身地不熟不免有些想念起学校的同学-------但是没有后悔,只记住了父亲的话:“努力工作,既然来了就要吃得起苦,不要有任何的特殊的照顾和指望”。说到这里,其实我当时和第一批的新工培训班算是到的比较晚,人家已经早开始了培训,我算是插班生,考试结业但也成绩不差。后来新工培训结业后分配下去就此离开了阳平关(我呆的时间不长)。因此讲,对阳平关的印象不是很深。</h3><h3><br></h3> <h3>  到是几位师傅和同行的姐妹他们记得比我清楚。离开阳平关火车站后,小田司机拉着我们一路打听小鱼山村的一个叫小鱼山粮库的地址,找到它就能找到我们当年的旧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真是一路顺畅地找到啦!</h3> <h3>  看!这就是当年的小鱼山粮库,还是当年的房子一点没变。胡小留胖哥记得最清楚了,他说:“小鱼山粮库是通往驻地必经之路,所以对粮库记得很清楚,还是当年的房子一点没变。再往上走不多远应该就是旧址了”。</h3><h3>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继续的往前走,没有见到有人家,只见似乎于一块平地的地方,看不出旧址的一点痕迹来。胡小留胖哥很肯定的说就是这里,当年建点其院子的后面就是嘉陵江,离小鱼山粮库不远,并且每次出入都要经过粮库。他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在阳平关呆了有4年的时间。</h3><h3> </h3> <h3>  我们站在当年的旧址上,如今这块地方已长满了杂草及一些树木,还有开辟的小块自留地里种有蔬菜。看看我们身后的嘉陵江傍着群山缓缓流过,依旧是自然风光无限秀美,这里就是小鱼山村。在小陶陶身后依稀可见宝成铁路,她所站的位置正是驻地唯一进出的一条小路。</h3> <h3>  在地图上我找到了它——小鱼山村,它正位于宝成线铁路,也离着阳平关火车站不远;它一边挨着宝成铁路一边挨着嘉陵江,到镇上要过阳平关大桥。火车站和阳平关镇之间隔着一条嘉陵江,是阳平关大桥把它们连接在了一起。对阳平关镇之前没去过,这次因时间关系还是没有去,无法作比较。但还是能感觉到它的变化。看!嘉陵江的对岸正在兴建楼房(老镇就在那边),江两岸的护缇修建比以前漂亮了许多,护坡上写着阳平关人民欢迎您!示意着这里的百姓生活水平在提高。</h3><h3> 对了,在阳平关大桥下的附近处,当年电气化处机关和处工地医院就建在它的不远处,现如今早已不见踪迹。嘉陵江里的水也少了许多,河(江)床变窄了。提示着人们:水资源少了,你将如何对待这生态环境? </h3><h3> 好了,要和阳平关说再见了!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广元。</h3><h3> 带着眷念依依惜别了阳平关,我们千辛万苦一路跋涉寻找到这里,每个人心中都无限感慨!毕竟46年的光阴,我们所看到阳平关现在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地貌在变、人也在变。人人都向往着美好生活,当地的百姓也一样,这就是生活不断地向富庶迈进。</h3><h3></h3><h3> </h3><h3> 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