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忆火红的中学生时代</font></b><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常 全 生</font></b></div> <h3> 高小毕业后我未能考上初中,到了一九五八年春天国家号召普及九年教育。</h3><div> </div> <h3> 林县四中派教师到农村生产队动员没有考上初中的适龄学生不论应届还是往屈都可以到四中读初中,四中也打破了学校历届夏季召生的常规,我在这年三月份经过简单考试进了林县四中,但是学制是半耕半读社办制。当时我村和我一起入学的有郭俊奇、申廷珍、郭恒生,申录方,郭黑旦几个人到校后我分到社8班,我们班班主任是体育老师杨西森。学习课程和全日制班学生完全一样就是每周要劳动两天没有星期天,尽管很羡慕人家全日制生但自己还是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想法怎么能赶上或超过他们。初一政治课讲哲学,听得很神秘也很新鲜,讲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相对论,对立统一等进去,可我听的很有意思,回想起来这些哲学知识对我进入社会特别是参加工作后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一些复杂的事情社会上的人和事及技术上的问题能有个理性的、辩证的理解分析。劳动课是让我们社办班到西山坡上开了荒种地,每周上山去劳动两天。到了6月形势突变,大跃进运动开始了,人民公社也成立了,社会主义总路线也贯沏开了。</h3> <h3>农村都在狂热的宣传很快就要进入共产主义啦,社员都要包吃包住包用包学了,人们都兴奋的不得了。农村全部实行了大食堂制,学校也实行了四集体即集体生活,集体学习,集体劳动、集体住宿,学生全部住校,学校没有宿舍就住到了周边农村农民家闲房屋里。那时农村社员家家都是昼不关门夜不闭户,我们去参加劳动需要家具就随意到社员家拿,好多社员下工家具也随意丢在地里,想用就随便拿就是了。学校为解决学生吃饭住宿就自己动手盖大食堂,寝室。施工全是生产队派技术学生当小工,材料是学校自筹,石头沙子让我们去野外找能背的背回来背不动的两人抬。,木材是让我们学生到山上去砍树,砍下自己抬回来就行,太行山植被就是那会开始毁掉的当然也不单纯是学校农村建大食堂也是这样,而且公社还要建条公社铁路,南起柳滩北至坟头,枕木道轨全是用木料做的,火车头当时是大从煤矿制作,蒸汽车没有搞出前就先做了个人力火车头。我们和社会上一样学习“总路线”,学校同时搞“向党交心”的活动,就是针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看那些思想还没有得到党的总路线要求?如何赶上。实际上也算小个整风运动。从那时开始知道到了什么叫“自我批评。我也学着深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看有那些不符合党的要求,同学们都写了向党交心书。</h3> <h3> 初二阶段尽管劳动很多但学习还是没有放松,我对数学中的几何课感兴趣,这和我初一时对哲学的学习一定关系,几何主要是学图形、定理,定义、推理,分析,求证它和哲学有一定贯通性,掌握了思维原理就都能求证出来和画出来这为我工作后长于设计画图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语文课我学的比较深刻的是那篇“长征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毛泽东,通过这篇课文学习不但懂得了长征的伟大意义而更主要的还学会了围绕主题分层叙述的写作的方法,回想起来这是我后来参加工作成了我写文章写论文的基础,那时学校的政治运动也是很激烈的,那时一个我们上屈学生一个姓郭的同学在散步时刮了西风他跳皮的说“整天说东风压倒西风,看现在是不是西风压倒东风了”就因为这句话被同学揭发学校开除了,还有一个姓谢的同学,在玩耍时说“秋千秋千跌了老毛的屁眼”被同学揭发了说是污辱毛主席被给了记大过处分。紧接着全民大办钢铁的运动就开始了,农村生产队大部分劳力去搞钢铁了,学校让民办班大年龄学生一律返乡务农,留下我们就几个人一组到农村去做地头支农宣传,我们曾去了姚村公社柳滩、西油良,秦家庄、两停岗等几个大队。宣传内容全是自编自演顺口溜快板,像“学习总路线,大家加油干共产主义早实现”“那个社员真是行犁地没有生圪岭”那时是全民大食堂制我们发有餐证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大办钢铁进入高潮时我们到大办钢铁工地,边宣传边劳动,一天晚上到路家脑背矿石半路上给滚到坡下了,我在班上算年龄比较小的,我本村比我年龄比较大点的郭俊奇是班劳动委员劳动时总是照顾我尽量不让我去干体力劳动活让我在校内办墙报写材料什么的。58年学校生活还是很不错进入59年后国家开始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整个生活发生了大的变化,粮食严重不足开始搞起了“瓜代菜”同学们上山挖野菜扒树叶,我们还成立了化工组搞人造淀粉,我还当了化工组组长,所谓人造淀粉就是把玉米皮子用大锅熬直到把纤维全部熬化即成浆糊状然后捏成镆吃,秋天按抱红薯时采红薯叶那时红薯叶全部都要采下来的因为那不算野菜算是好的菜了。刨红薯时节正是下霜的季节,而且采红薯叶为不影响刨红薯多是晚上采,那时同学们在采红薯叶时有个三大冷顺口溜“冰冰池雪山尖黑夜带霜采红薯叶”当年冬天我们还参加了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建设和姚村公社万头猪厂建设。到1959年秋后,树上的树叶能吃的基本就全采光了特别像榆树,柳树,小杨树叶等。59年的在校学习基本是一半时间是劳动一半时间是上课。那时虽然感觉到有点苦,但精神总是饱满的,心里总是火热的。60年一开春声势浩大的林县“引漳入林”工程动工了,即现在的“红旗渠”。</h3> <h3>年后到学校没几天,校长郭金铭就带领我们全体半日制民办班学生抗着红旗途步奔赴到了引漳入林工地——山西平顺县王家庄,同学们到工地扶钎的扶钎抬框的抬框,经过几天劳动初任命成营指挥长的校长郭金铭就推荐我到姚村营指挥部当通讯员负责工地的通讯联络传送文件整理文件和服务领导,我们在工地或指挥部都是边劳动边学习,我还负责写工地的好人好事的材料上报和宣传。从红旗渠工地回来后学校破格让我插入了公办全日制班。继续了初二和初三的学业。入六一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到了最严重时期,全民没粮吃,国家在全国下令工厂,农村、学校实行了百日休整停工停学。只到升高中考试前一个月通知我们到学校复习功课准备考试。毕业时学校初步把我定为了“保送生”即不用考试可直接入学,但在这特殊时期保送制被取消了而且也因为家底原因考高中未能录取。毕业典礼大会上郭金铭校长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这一屈上课时间最短吃的苦最大但学的知识最多受到的锻炼最多,是最吃亏的一屈也是最粘光的一屈”,现在想起来确实也是如此,而且深有感触,人的一生确实需要经受有一定的锻炼和磨难,才会溶入社会,像我们这样的三年中学学习阶段能够有这么多的学习锻炼机会这真是难得的,真像郭校长说的我们的确“粘了不少光”虽然吃了不少苦那是值得的。再说那个苦也是在一定的特殊时期,国家需要尽快富强,需要跃进式发展,可偏又出现了严重自然灾害,国际上美国又想支持台湾反攻大陆,侵略我们,我们在这样环境下受了点苦算了受了点累什么。我对有这样的经历反而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而且这段经历对一生也产生极大很大的积极影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