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画家简介:</b></p><p class="ql-block"> 陈惠冠先生,1935年5月出生,浙江余姚人。1951年师从宗乐山学习中国画。1955年开始创作有大量连环画、插图、中国画。1959年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创作员。1975年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编辑室主任。1985年起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副总编、副社长、总 编辑、编审。曾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委员、《连环画卷》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品有《牛头山》、《仙人岛》等。作品曾在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奖、多种连环画以多种文字于世界各国出版发行。《黄河飞渡》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其作品曾赴意大利、日本等国展览。中国画收于《诗情画意》画册出版。撰有若干连环画创作出版论文。1992年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奖。今年88岁的陈惠冠先生,是当今擅绘人物的国画名家、被称为连环画界的“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2022年4月</b></p><p class="ql-block"><b>陈惠冠连环画作品目录:</b></p><p class="ql-block">1.《勇士谷诺干》陈惠冠,天津美术出版社1957年出版</p><p class="ql-block">2.《艾木台克与狐狸》陈惠冠,江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p><p class="ql-block">3.《女儿国》陈惠冠、宗静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p><p class="ql-block">4.《王子和武将》陈惠冠,辽宁画报出版社1958年出版</p><p class="ql-block">5.《老黄牛告状》陈惠冠等,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p><p class="ql-block">6.《黄三嬝》陈惠冠、宗静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7.《童子夺驴》陈惠冠等,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8.《太湖风云记》陈惠冠,天津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9.《花姑寻水》陈惠冠,天津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穆桂英》陈惠冠,辽宁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满江红》墨浪、陈惠冠(补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2.《打乾隆》陈惠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3.《活着的向秀丽——王自容》陈惠冠、王重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4.《踏平双峰山》陈惠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梁三霸团》陈惠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6.《黄河飞渡》陈惠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出版;朝花美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197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7.《金田誓师》陈惠冠,天津美术出版社196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老刚头》陈惠冠,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牛头山》陈惠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红姑》陈惠冠,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1.《张五孩智截清兵》陈惠冠,朝花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2.《不能忘记的历史》陈惠冠,朝花美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3.《林红和伙伴》费声福、木人锴、陈惠冠、童介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4.《人欢马叫》陈惠冠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5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25.《焦裕禄》刘继卣、林锴、陈惠冠、童介眉、任率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26.《雷锋》刘继卣、林锴、张汝济、刘永凯、王里、陈惠冠、董洪元、赵隆义、郭庭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27.《金光大道》(1至5)陈惠冠、关景宇、刘永凯、郭鑫、刘振槐等,人民美术出版社1976年6月出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8.《揭投降派宋江——〈水浒〉故事选编》刘继卣、刘汉宗、任率英、李世南、陈惠冠、林锴、于学俭、刘永凯、赵隆义等以及工农兵学员,人民美术出版社1976年6月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9.《李自成》(第七集)陈惠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0.《庚娘》(聊斋故事)陈惠冠,天津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1.《酒店里的恶狗》陈惠冠等,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2.《哪吒闹东海》陈惠冠,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3.《素秋》(聊斋故事)陈惠冠、陈都,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4.《瑞云》(聊斋故事)陈惠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5.《群英会》陈惠冠,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6.《高梁河之战》(宋史之四)陈惠冠、陈都,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7.《汴京保卫战》(宋史之十三)陈惠冠、陈都,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8.《青娘》陈惠冠,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9.《成吉思汗》陈惠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40.《仙人岛》陈惠冠,外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41.《魏晋南北文学故事》陈惠冠等,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扬州画家宗乐山一家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宗乐山(宗寅,名乐山,字寅,以字行,扬州人,善人物、花鸟,工书,上海文史馆馆员)。擅画花鸟、梅花、人物、山水,尤工画虎。用笔苍劲有力,构图清雅。</p><p class="ql-block"> 宗乐山善画花鸟,后来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享年83岁。儿子宗静风、宗静云、宗静草、宗立亮,女儿宗静霞在家庭的影响下,皆善作画,真算得上是一门丹青,二子宗静云是上海工艺雕刻厂工艺美术师,三子宗静草在江苏美术出版社担任美编,四子宗立亮是上海工艺美术厂美术设计师。女儿宗静霞与女婿陈惠冠,很小时就随着大儿子宗静风在上海学画,后来夫妻二人调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陈惠冠担任中国连环画报社美术总编,全家人都是美术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陈惠冠老师的处女作是1955年为天津私营中联书店时期应邀绘画的《和反动派斗争到底》《祝你们一路平安》两册连环画,署名陈扬波(惠冠)、宗静风 、宗静草。这就是与两位内兄内弟宗静风 、宗静草合作最早出版的连环画之一,当时陈惠冠老师刚刚21岁。连环画界的宗氏四静一冠:领袖是陈惠冠老师大舅哥宗静风 ,其妻子是周静秋,内弟宗静草,陈老师夫人宗静霞,一家五位连环画家真牛!可惜的是陈惠冠老师两位内兄弟去世都较早。</p><p class="ql-block"> 宗静风妻子周静秋耳濡目染,也能描稿作画。宗静风的几个女儿,分别取名白茶、白梅、白荷,虽不习画,但其名字皆有诗情画意。宗静风儿子宗白松,也传承了父亲的笔墨。宗乐山一家真算一门丹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本篇文章补充资料为天津吕明兄提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宗静草(1928年~1991年),江苏扬州人,高级画师,扬州新画派的代表,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远师宋元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近法张大千、张善子。擅画花鸟、人物、山水。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与唐云、张大壮等著名画家同时成为上海新国画研究会会员,宗静草画作用笔苍劲有力,构图清雅,水墨韵彩自成法度。其连环画作品有《碰碑》、《于谦之死》《狄青夺征衣》等,宗静草先生于1991年逝世,享年64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宗静草连环画作品目录:</b></p><p class="ql-block">1.《黑黑和白白》宗静草等,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十五贯》宗静草等,江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百花台》宗静草等,辽宁画报出版社1958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4.《蝴蝶杯》宗静草,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5.《黄三</span>嬝<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惠冠、宗静草,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6.《碰碎》宗静草,天津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7.《于谦之死》宗静草,天津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8.《狄青夺征衣》宗静草,天津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9.《木兰陂》宗静草等,福建人民出版社196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杜甫》宗静草等,天津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谢瑶环》宗静草等,辽宁美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2.《胆剑篇》宗静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3.《晴雯》宗静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4.《穆桂英》宗静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罗成》宗静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6.《金兜洞》宗静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7.《李通大义除霸》宗静草,江苏美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穆桂英》宗静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缚妖魔》宗静草,江苏美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浴血睢阳》(3)宗静草,江苏美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再版连环画宋江------《水浒》故事选编,人美社提供的绘画者资料如下:</h3><div> 《揭投降派宋江------<水浒>故事选编》230幅,人美1976年6月出版,绘画者为:刘继卣、刘汉宗、任率英、李世南、陈惠冠、林锴、于学俭、刘永凯、赵隆义等,另外还有些工农兵学员。</div> <p class="ql-block"> 1971年周恩来同志批示要抓紧出版连环画,以解决青少年没有书看的问题时,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同志们紧急行动起来,组织编绘了一批连环画,其中有浩然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作为出版社的重点选题。出版社把这项编绘任务交给了当时在连环画编辑室的陈惠冠、关景宇和刘永凯三位同志,并从北京顺义县约请了两位农民业余美术爱好者郭鑫、刘振槐同志一起组成了“三结合”创作组。</p><p class="ql-block">文革后,文化领域开始复苏,当时连环画作品大部分都是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专业美术干部和工、农、兵结合,不图名,不图利,当时没稿费,也不署名,大家只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创作出好的作品。《金光大道》的署名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市顺义县革命委员会联合创作编绘。</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冬,《金光大道》创作组一行五人从北京出发,直奔山东大地体验生活。《金光大道》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北方农村发生的故事。创作组从北京到山东济南,然后驱车去泰安、曲阜、兖州、汶上县、梁山、济宁,在这些地方采风后,直达胶东烟台、栖霞县下丁家大队、威海、蓬莱、黄县、龙口、潍坊、淄博然后回济南,行程一千多公里,最后创作大本营设在北京市顺义县。吃农民的饭,睡老乡的炕,扎到农村最基层,体验民情,观察人生百态。当时快过年了,正赶上汶上县农村大集,周边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姐妹都涌来了,这就如同小说里描写的各种各样的的人物,五光十色,一览无余。书中主要人物“高大全”的形象,也是这次深入农村寻找的主要目标。参加创作组的两位青年农民都表示,这次随创作组下到广大的农村,比光在自己村里可长了不少见识。</p><p class="ql-block"> 1971年金光大道三结合创作组深入生活在山东龙口码头。左起关景宇、陈惠冠、刘永凯、郭鑫、刘振槐。</p> <p class="ql-block">《金光大道》创作组不仅得到各地农民兄弟的支持,就连当地的解放军XXX驻军也给了很大的帮助,为了解决主要人物“高大全”的形象问题,部队首长让创作组的五个人分头下到连队里,集合全师官兵站在每个营房里,让创作组一个一个的挑选,大家特别感动。</p> <p class="ql-block"> 这次深入生活历时三个月,行程长,生活艰苦,条件有限,不仅锻炼了创作组的每个人,也让大家学会了从选角色、场景、道具、构图等各方面的精心设计到进行连环画的创作。创作第一集时都是在农村的炕头上画的。完成后,邀请了各方面人士观摩、研讨初稿,大家反复研究讨论,提了不少意见。为了提高创作质量,创作组当时就决定吸收大家的建议,推翻第一稿重新画了一遍,最终创作出了这套大家还比较满意的连环画作品。</p><p class="ql-block">1973年连环画报复刊,当时由于陈惠冠、关景宇两位同志正值年富力强,抽调参加连环画报的复刊工作,所以就参加了《金光大道》前两集的创作,余下的则由刘永凯同志组织绘画,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该作品共五集的出版。由于刘永凯同志年事已高,已于2014年去世。</p><p class="ql-block">如今陈惠冠退休在家,已八十高龄,身体还好,在家进行绘画创作。由于过去忙于行政工作,没有时间画画,现在时间充裕了,可以画他喜欢画的画了。</p><p class="ql-block">关景宇年过七旬,精神不减当年,仍在连环画报担任顾问工作。</p><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一转眼过去了,但两位画家回忆起当年创作《金光大道》连环画的点点滴滴时,心情激动,那是他们一生都难忘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左起关景宇和陈惠冠近照(2016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