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家屋后有一棵很古老的槐树,多古老呢?它的年龄没人能说得清,即便是一些耋耄老人,也说不清。它的样子很怪诞,说不上是丑陋,沧桑是肯定的。它的主干大约有三四人抱吧,这不算奇怪,奇怪的是它竖直生长三四米后突然倾斜向上,瞅着特别像一手掐腰一手扣天的汉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拐点处,有一个大大的黑洞通向下方,到底有多深没人知道,有好事者曾拿一些物什去探,但由于里面结构曲里拐弯,无法探明,终究成了一个谜。洞的形成还有个传说,说是某朝某代一个晴天霹雷,击中了大树,灼烧出一个大洞,从黑黝黝的洞口窜出一条大虫,大虫没有落地,而是蜿蜒升向空中飞走了,没人能证明真假,但传得有鼻子有眼。后来听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赶考秀才住在旅店,门前也有这么棵树,每逢夜晚,秀才就看见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从树中走出与他相会,书生读书,女子研墨奉茶,日子过得颇有滋味。但有一天女子不再出现,书生便找高人问询,高人告诉他,当某月某日某时,明月当空,单等树影斜向某个角度,女子便会出来,这时你上去抱住她,不管发生什么,你只管闭着眼不松手,直到声息风过,你且松手来看。书生听毕,按高人所说一一照办,果不起然,得到一貌美贤惠还兼有特异功能(你懂得,就不赘述了)的娘子,后面当然是高榜得中,功成名就,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了。这个故事对年幼的我影响颇大,每逢经过这棵老槐树时,都无法遏制地偷看一眼,幻想里面会不会走出一个翩翩公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树冠右面有一粗壮且早已死透的枝干,白惨惨的像骨头,斜刺刺地指向天空,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依然不腐不烂不折,老人们说,祖祖辈辈就没见过它变样。而树冠的大部分仍然按时节该发芽发芽,该生长生长,并且郁郁葱葱的无比繁茂。尤其夏天,能遮一地的阴凉。我家地势比较高,依然能乘其荫,但也有恼人的时候,比如遇上大风,摆动的树枝会把房顶的草(以前都是草坯房)划掉,这就不得不找人来忍痛锯掉一些枝干。好在对于老槐树的生长并无大碍。槐树茂密,自然引来一些鸟儿在枝桠间坐窝,于是便有顽童上树掏鸟蛋的故事,我常常隔着方格的木棂窗户观看一场场大戏:掏着了,掏空了,惊喜了,哭鼻了,下不去了,摔着了,裤撕了,鞋掉了,虫咬了,腿划了,雀飞了,蛋打了……至今想起某些情节还是忍俊不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槐树庄重地站在当街,把个村庄一分为二,到村东头略短一些,到村西头呢就略长一些。生产队队长每天都是站在树下吹着哨子聚集社员上坡干活,这里几乎是人们每天生活的起点。有个老汉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老槐树下,他不是队长,但他习惯了早去。他先左右看看,然后就近找一块瓦片,蹲在那里一下一下的打磨锨头,刺耳的声音也许在他看来是一首听不够的乐章,但对在窗户里吃饭的我,确是牙根发酸的紧,这重复的动作直到人们陆续到齐他才停手。他的铁锨总是锃亮,干活时一脚踩下去便深入泥土。这就是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吧,因此他干起活来不紧不慢,却总能干在前头。他是把好手,真的,这是大家公认的,无论多有技巧的农活,人们都是第一眼便看向他。比如耕地扶犁,他犁的地像打了墨线,笔直笔直的,深浅都一致;比如扶耙,他稳稳的站在耙上随着身子的摇摆,耙的犁痕就像艺术线条一样有规律的弯曲着;比如扶耧(播种的农具)那种子下的定是匀称并且深浅一致;脱粒机前,那也是讲究技术的活,笨点的不是脱不干净,就是脱过了麦秆受损不完整了(过去麦秆可是好东西,不论盖房子还是打栅子还是一些手工编织都离不开它)。其实他最好的拿手活当属扬场。啥叫扬场呢?比如麦子脱粒好了,经过晾晒干透后,要入库。入库前,要把麦粒里的麦壳杂草等分拣出来,分拣的手法就是把粮食按照弧线扬到空中,风便把谷壳吹了出去,留下的就是干净的粮食了。这是个技术活,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来的,曾有些后生不服气,试着把粮食扬出去,结果不是壳与粒分不开,就是粮食满天撒,后生总是灰溜溜的红着脸俯首称臣。每当这时,老汉也不多说什么,两脚站定,眯着眼抬头看看天,然后抓一把粮食轻轻抛出去,心中对风向便有了数。向手心吐口唾沫搓搓,稳稳把簸箕拿在手中向身后的人微微点点头,便开始一下一下把粮食扬成一道漂亮的弧线在空中起落,着地后的粮食呈流线状慢慢增高,这个过程老汉的动作就像机械一样绝不走形,这是硬功夫啊!有些生产队也有会扬场的,但据说落下的粮食都没有这老汉的形状好。后来生产队解散,种地方式变了,收粮方式变了,脱粒方式变了,当然扬场这门手艺也没了。再后来听老家的人说,那老汉早就过世了。是啊,这世界每天都在更新着,老的终将老去,那些年的旧事,终将留在记忆里,咀嚼的时候,还是挺有味的,不是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里的老槐树没了,据说村庄实行规划后,这棵老槐树就没了。原来人们都很羡慕我家这块地,说是风水好,老一辈里就出秀才,这不,到我这里不小心还比秀才又出了个头,呵呵,老槐树没了,真的没了,虽然梦中的故乡还是那样,但真的变了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