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七日游(之三) ~游览侏罗纪公园、佛光岩景区

纳川(周关泉)

<h3>佛光岩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h3> <h3>侏罗纪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生物乐园。</h3> <h3>桫椤是仅存的侏罗纪植物之一。</h3> <h3>溪涧水流湍急、竹木葱茏茂盛。</h3> <h3>我步履艰难,但心情愉悦。</h3> <h3>奇异、艳丽的桫椤树。</h3> <h3>木桥曲径</h3> <h3>娇艳玲珑的原生小树。</h3> <h3>溪水淙淙。</h3> <h3>登上莲花座仰视佛光岩。</h3> <h3>沿途挂在山壁的瀑布细流。</h3> <h3>溪水潺潺,仿佛在吟唱大自然的赞歌……</h3> <p class="ql-block">  我看过几本科幻故事片、参观过自然博物馆,对远古 侏罗纪时代有所了解。</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终于身临其境游览了赤水侏罗纪公园景区。这儿是以“古生物活化石”桫椤为主体景观,供游客观光游览、回归自然、领略远古动植物风貌。</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游步道一路走去,仰视景区内海拔落差悬殊,丹霞绝壁峭立,俯视溪涧、流泉密集,自然生态原始古朴,野生动植物种属丰富,珍稀保护动植物生存良好,空气湿润清新,确实是一个植物蘩茂、物种丰富、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这儿不仅原生态资源丰富,而且储量较大,堪称亚热带地区一座珍贵的珍稀物种种源库。</p><p class="ql-block"> 据说桫椤是两亿年前的一种高大木本树蕨,一般株高1~6米,最高近10米。</p><p class="ql-block"> 桫椤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盛极一时,与恐龙同生共荣。现今世界上桫椤濒临灭绝,仅少数在适宜环境中残存、繁衍,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最后的侏罗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古生物活化石。民间传说的“月宫神树”。</p><p class="ql-block"> 我恍然悟到,原来桫椤适宜生长在贵州这种高温、高湿,不受阳光直晒的林下地带和贫瘠的土地上,是一种很敏感的指示性植物,环境一旦破坏就随之消亡。</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那些长相奇特,散布在山坡、溪涧的桫椤主干不分枝,叶顶生,叶与枝合二为一,芭蕉叶呈锯齿型,似巨型伞盖状,深绿、浅绿两种色调交织,树形优美,苍劲挺拔。</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如果科学家培植各种恐龙干细胞使之复活,把这儿建成野生动物园,那肯定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乘着旅游车来到佛光岩景区。摆在我们眼前的又是蜿蜒曲折的千级石梯。那些石梯湿漉漉滑而陡峭,虽然也有平坦弯道,但越往上 攀登,考验我们心理承受力的高险台阶越多。</p><p class="ql-block"> 我和旅伴们一步步小心翼翼走向佛光岩山顶。一路上或是观赏到飞瀑流泉,奇树绿竹相映,奇树有的长着裸露在外的块状树根,;或是观赏到各种布满绿茵因苔藓的溪石,有的像巨型山龟,有的像巨型牛蛙,有的像一群野鸭,有的像一群天鹅……</p><p class="ql-block"> 我们历尽艰难登上莲花座,终于观赏到了的佛光岩。它雄奇、险峻、艳丽、仪态万千,撼人心魄 。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在一片绿竹的掩映下,发出被人们啧啧称道的佛光来。。</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种马蹄型地貌是赤水丹霞高山峡谷型的典型代表,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也都对佛光岩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是赤水丹霞乃至中国丹霞的典型代表。佛光岩景区被誉为“赤水乃至中国侏罗纪、白垩纪丹霞地貌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特色最典型的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使 我感到十分诧异的是,佛光岩既没有寺庙、僧人,也没有络绎不绝烧香拜佛的虔诚游客。大概这是原生态自然佛光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周关泉</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