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谢谢你给我的爱

人生最美是清欢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知道为什么学生总是在作文中写不好自己的父母了。因为每个父母都太好,好到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就是这样,从早上到现在,不知该怎么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只好搁下。</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时隔八天后的今天,我也只是简单地叙说妈妈不简单的一生。</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喜欢妈妈照片中的这个形象。它最能表现母亲的聪慧善良、和蔼可亲、知性大气,气质不凡!是不是与宋庆龄有的一比呀!特别得意的是,这张照片是我拍的!</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其实,此时妈妈才六十二三吧,与现在同龄的老太太相比,显老了许多。那是生活岁月坎坷艰辛磨难的见证。</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妈妈已进入八十七高龄,追溯到她过去的一生,所有中国历史上的天灾人祸,她都经历了,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也不为过。</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大饥荒的年代,曾几度差点被饿死,是好心人发现,及时抢救了过来。因为嫁给出身地主的父亲,曾长期遭遇批斗挨整,从生活到做人都在人前抬不起头。</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那个人死了一层又一层的年代,妈妈能活下来,实属不易。前年回老家,见到小舅,说起妈妈,他的姐姐,当时七十一岁的小舅,几次失声痛哭。为她过去经历的磨难。“总算活下来了!”小舅不断重复这一句话。“一般的人都活不下来,是你妈太坚强了!”</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以前,我一直认为像妈妈这样能活到新社会,又能迎来新生活,只因为是幸运。听小舅这么一说,我如醍醐灌顶,回想妈妈曾给我们叙说的她的过去,蝼蚁般的生活,真的无一不是信念、坚强使她战胜了无数磨难。</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就在小舅说完的那一刹那,妈妈的形象在我心中,立刻又高大了许多。</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小舅说:“我们姊妹兄弟中,就数你妈最麻达。”言语之间流露出的,是满满的敬佩。麻达,是说她善良聪慧、坚强勇敢、干脆利落、健谈风趣;虽没文化,却知书达理,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乐观开朗。不是一般的没文化的劳动妇女。</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说到此,小舅母也对妈妈过去的有趣往事如数家珍。还说:“你看,你妈一个人荫了(繁衍)这么一大家子。”</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老家,每走访一家戚或妈妈的老姊妹,他们谈起妈妈,都是对妈妈满满的敬佩和喜爱加思念。</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最佩服的是妈妈的口才了得!她是天生的辩论家。每十句话里一定会有一句格言谚语。尤其在你惹她生气,骂你时不带一个脏字,声调也不高,却尽是许多贴切生动的口诀。(没记录下来,一时想不起。)每当此时,我都会说:“妈,你这些口诀都是从哪来的?我要把它们记录下来,哎呀,幸亏你没上学,要是上点学,那你了得,肯定参加革命成女英雄了!”也是每当此时,她就会破怒为笑,说:“供你上点学,就是用来耍笑我的!”一时我们之间已经化干戈为玉帛。</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想记录她的口诀的念头,有过多次,也是是认真的,可一切美好的想法,都因懒惰而搁浅,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只有遗憾。</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1, 1, 1);">  零八年,由于脑梗,妈妈永远失去了语言和运动能力。这八年中,基本由二姐耐心伺候,却还是换不回她往日的精神,而且只能眼看着每况愈下,走向生命的终点。</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平时,似乎总是有很多羁绊,忙得无法去看她一眼。每想到此,心中像猫抓一样。只有在报病危时,才会放下一切快速回到她身边,每次当我们火速赶到时,她又会转危为安。</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我想,她是在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思念,也在用这种方式教育讽刺我们。</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由此,我想到了小品和电视中的情景,孩子总会在父母病危病逝时,才会从遥远的四面八方汇集到父母身旁。</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此时此刻,整天陪在她身边,心中无比踏实,虽然,这种时光还是会很短暂。</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妈妈的一生充满艰辛苦难,但我不想把她写得让人伤感,因为,妈妈是个乐观开朗的人。</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妈妈的优秀品质,在我们兄妹六个身上均有不同程度体现,这是她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1, 1, 1);">  这次,妈妈肯定躲不过这一劫了。看着她似乎所有器官都衰竭而呼吸困难,几天几乎咽不下食物,时而昏迷舒服一些,时而清醒又吃力的情形,真的想替她一回,可是唯独这件事没有人能够。</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本以为,已经做好了失去妈妈的准备,看当即将成为现实时,我还是不能内心坦然面对。躺在床上和埋进土里是截然不同的事。现在,她虽然不能言语,也许也不认识我们,看我们知道她是妈妈!她躺在床上,我们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奔去。</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疼爱疼爱我的妈妈吧,不要让她再受这么多的罪了!</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2016.12.20</b></h1><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010101">  此时,清醒时的妈妈。</font></b></h1> <h1><b style="color:rgb(1, 1, 1);"> 悼母亲</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尊敬的各位乡亲们,朋友们 </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今天我们带着真诚,怀着尊敬,沉痛悼念赵玉英老人。为老人送行,送老人家最后一程。</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赵玉英老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18日17时20分与世长辞。享年88岁</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赵玉英老人于1930年阴历11月30日,生于甘肃省静宁县邢家岔。</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赵玉英老人的一生是历尽坎坷,饱经沧桑的一生。生活千百事,劳心伤神,功高盖世;风雨几十载,抚养子孙,恩重如山。</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赵玉英老人经历了她那个年代所有艰难坎坷。春天,星星送她去大田耕种;秋天,月亮照她在山坡收割。可谓披星戴月,早起晚睡。</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曾经,多少个昏黄的油灯下,他为全家缝缝补补,一针一线缝入了对家人几多的关爱与呵护;多少个酷暑烈日,她想尽办法为全家烧汤做饭,一碗一勺盛满了对全家几许的牵挂的期许,自己却经常不吃少穿。</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儿女,为了生活,超负荷的劳作,透支了她本来就瘦弱的身体。</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她身跨两个世纪,见证了中国由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巨大变化。</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赵玉英老人的一生,又是充满智慧,坚强乐观,不屈向上的一生。</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人家,她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生活的理解,对世事的洞察,丝毫不亚于读圣贤书的文化人而且比读书人的见解还要深刻的多,精辟的多。</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人家育有六个儿女,如今子孙绕膝,四代同堂。她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渗透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是她教会了儿女子孙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他们个个努力向上,都能在不同领域独当一面。她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双手培育了一棵有40多人的,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家庭大树。她是这棵枝繁叶茂大树的根。</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赵玉英老人的一生,也是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一生。</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人家与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从没有高言冷语,来人待客,她都倾其所有,唯恐别人没吃上、吃好她亲手做的饭菜。</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在她所有兄弟姐妹的心目中,她是最智慧,最坚强的一个姐妹,在邻里乡亲眼中,她是最友善,最谦和,最难忘的好朋友。</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现在老人家走了,但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无私,是宽容,是勤劳,是善良。还有她那种永远乐观的微笑。</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人家的离去,让儿女们失去了一位可歌可泣的好母亲,让孙子孙女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祖母,让王氏家族失去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智慧宝藏。</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亲情,友情,养育情,亲亲相融,感动苍生。</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哭声,喊声,哀乐声,声声凄凉,惊天动地</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老人家,您就放心地走吧,您的儿女子孙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把您老人家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王氏家族子贤孙孝,家业兴旺海天长!</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致悼词人XXX</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2017 01 20</b></h1><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010101">  我们再也没有妈妈了。<br>  2017 01 20</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