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太白山(冀)

<h3>洛阳是座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先后由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h3> <h3>洛阳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国际旅游名城,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 区16家。历史上先后6次进入世界最大城市。</h3> <h3>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白马寺、龙门石窟名扬天下……。</h3> <h3>洛阳牡丹花;</h3><div>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乐。来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洛阳的各大公园涌去。人们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莫大的荣幸。 </div><div>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妖艳妩媚的秀姿,赢得“万花之王”和“国色天香”的美誉,洛阳也因种植牡丹的历史悠久被世人称为“牡丹城”。自隋唐以来,200多种牡丹云集洛阳,经过花工的妙手栽培,红、黄、粉、白、紫、绿、蓝、黑等各色牡丹争奇斗艳,为古都洛阳增色添彩。司马光的《看花》诗,把洛阳花事繁荣之时,人赏花、花悦人的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 </div><div>洛阳春日最繁华, </div><div>红绿阴中十万家。 </div><div>谁道群花如锦绣, </div><div>人将锦绣学群花。 </div><div>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 </div><div>洛阳牡丹之所以成为牡丹之魁,是由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洛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为种植牡丹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欧阳修在他的《洛阳牡丹图》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而民间传说,百色牡丹汇集洛阳的原因,是由于武则天一道圣旨怒贬的结果。据说,武则天做了皇帝之后,一年冬天,她在长安皇宫中饮酒赏雪,突发奇想,命令万花在一夜之间全部开放。醉意朦胧中,她挥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div><div>明朝游上苑, </div><div>火速报春知。 </div><div>花须连夜发, </div><div>莫待晓风吹。 </div><div>百花得到皇帝圣旨,不敢违命,第二天一早便破雪绽开。唯有牡丹桀骛不驯,拒不从命。武则天看后勃然大怒,将牡丹逐出长安,贬至洛阳。 </div><div>洛阳人把牡丹小心翼翼地植入家中。他们精心施肥浇水,百般怜爱。牡丹不负众望,争展娇容。后来,牡丹就在洛阳扎下了根,家家养,户户传,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 </div><div>洛阳牡丹千姿百态,品种各异。人们根据颜色、花形、产地、种植世家等特点,冠以许多美好的名字。像“姚黄”、“魏紫”、“潜溪畔”、“鹤翔红”等,都是花中之王。而花红叶绿株大味香的“洛阳红”,被尊为洛阳牡丹王中王,倍受洛阳人的推崇。形姿奇异的“苏家红”,以繁多的千叶花瓣,赢得众人的青睐。它初开时呈赤红色,随着花瓣的舒展,颜色由深到浅,转而变为娇嫩的粉红牡丹。特别令人喜爱的是,“苏家红”盛开的时候,花瓣边缘色淡,瓣根色浓,由浅及深,似画家均匀涂抹一般,人们都称它为花王二世。像平头的“左花”、大如盘的“魏紫”、桔红的“牛花”,依次被称为花王三世、四世和五世。近年来,又有许多牡丹优秀品种不断问世,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div><div>自1983年洛阳举办首届牡丹花会以来,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使四月的洛阳更是热闹非凡。置身在花的海洋中,游客们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艺术家们灵感倍出,文采飞溢。有这样美丽的牡丹城,有这样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牡丹国,谁不愿千里迢迢来此体验花俗的乐趣,品味一下洛阳牡丹的芳香呢?</div> <h3>洛阳城里牡丹俏,</h3><h3>带动全城跟着飘。</h3><h3>一花舞动百业兴,</h3><h3>牡丹做出大蛋糕。</h3> <h3>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官办寺院。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h3> <h3>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h3><div><br></div> <h3>这是白马寺西院新建的:泰国、缅甸、印度佛寺。</h3> <h3>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东面山上有著名的“香山寺”。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h3> <h3>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白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h3> <h3>关林;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h3> <h3>关林广场的古戏楼。</h3> <h3>洛阳一大特色“吃”;洛阳人早上喜欢喝汤,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等等,即经济实慧又物美价廉。十元让你连吃带喝(汤可免费加)牛汤红,羊汤白类似水盆,味鲜肉嫩。洛阳“水席”名闻全国。</h3> <h3>羊肉汤操作者。</h3> <h3>牛肉汤</h3> <h3>豆腐汤:是由纯非转基因豆制作,由黑、白豆腐两种,添加一些中药成份 熬制而成。</h3> <h3>老洛阳面馆主店,知名度很高。在洛阳开有五十多家分店。</h3> <h3>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是洛阳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沐。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湖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阳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h3><div><br></div> <h3>洛阳锅贴:同饺子下锅前的做法大同小异,锅贴之馅,也如饺子馅,可荤可素,可猪羊肉,可海鲜,可野味,尽在人的爱好而已。待包完后,放入已加热的平底锅内(千万记住是无油的锅)油需等到锅贴放入后片刻再滴入,这就是为了让锅贴可以先贴住锅底,待油滴入,锅底滋滋做响,再过几十分钟,热腾腾的锅贴即将出炉。</h3> <h3>咸食,老洛阳人家里平时都会做。咸食有点像零食的味道,色泽金黄,鲜香松脆,这可是典型的老洛阳风味的小吃。炸咸食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呢。将红、白萝卜擦成细丝,撒上盐、胡椒粉略腌一下,然后勾上面糊,拌均匀后挑成团儿,入油锅炸得漂起来,翻上几滚儿,捞出即成。这,便是咸食,一种乡下人家偶尔改善生活的小吃。</h3><div> 现在洛阳街头的买浆面条、糊涂面的小店里都有,配着糊涂面吃别有一番风味!</div><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  炒扁垛</div><div><br></div><div>  口感筋道,香!扁垛是水席中“粉条丸子”(又名假海参)的原料,用青椒蒜苗炒制。推荐一定要吃!</div><div><br></div><div>  扁垛是洛阳城乡居民普遍喜欢的美食,特别是过年过节期间或者红白喜事,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些扁垛,或蒸、或炖、或炒、或烧……烹制出一道道家常美味飨客。</div><div><br></div><div>  制作方法也不复杂。主要原料是粉条和淀粉,粉条和淀粉一定要用红薯粉条和红薯淀粉,首先要把红薯粉条用温水浸泡回软,洗净后剁碎,加上葱花、姜末、盐、五香粉、虾皮和红薯淀粉,充分拌匀后平铺在笼屉中,用大火蒸30分钟左右取出冷却后就可以制作菜肴了。</div><div><br></div><div><br></div> <h3>洛阳名吃;洋葱炒羊肉。</h3> <h3>燕菜;洛阳独具风格的风味菜。相传,武则天居洛阳时,东关一块菜地里,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萝卜,菜农认为是神奇之物,献给女皇武则天,御厨师把它切成丝、拌粉清蒸,配以鲜味汤汁,女皇吃后,其味异常鲜美,大有燕窝风味,赞不绝口,赐名“燕菜”。后传入民间,日久天长,大家都叫做“洛阳燕菜”,流传至今 。</h3> <h3>焦炸丸子:吃这个要听浇汤的“吱馏”声。</h3> <h3>洛阳小吃的一大特点是很多小吃都是用便宜的素食材制做而成,比如:萝卜、白菜、粉条、红薯等。这反映了洛阳百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的聪明智慧。老一辈的洛阳家庭主妇都会做。</h3> <h3>洛邑古城</h3> <h3>洛阳第一喷(座落在市政府大楼附近),南北长约七百多米,东西宽四百米左、右。每周二、四、六晚八点喷二十分钟。可惜晚到十分钟没赶上。</h3> <h3>洛阳是我的故乡,老家以前就在老城闸口街29号,舅家在青年宫边的民主街魏家。父母后来到宝鸡,每年春节母亲都要做洛阳水席,(如今父母已过世)。我先后去了八次,城市规模每次都在扩大,前多次由于忙没有细看。这次感到变化较大,从市容到服务业,从景点门票到景点的整体档次,从交通秩序到个人的素质都有了质的提高。为重树河南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h3> <h3>后续:2019.5.又携全家回洛阳一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