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北部南皋乡境内的石桥村,至今仍延续着古法造纸这一奇迹。</b></h1> <h1><b> 石桥村因村头有一座横跨村边小河的石桥而得名,其古法造纸技艺传承历史悠久,在石桥对面50米的大岩脚石壁下和穿洞内仍遗留有造纸作坊,成为古法造纸技艺的活化石。 </b></h1> <h1><b> 春天的石桥村很美,你看那静卧在河水中悠然自得的水牛,那一群在村旁小河边淌水嘻戏的孩子们,再看看那碧绿河水边的翠色植物,你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园,而山谷中清爽的风拂过来,那带着草香的新鲜空气更让你神清气爽。</b></h1> <h1><b>下面,是我在网上搜索的关于石桥村造纸的相关介绍。</b></h1> <h1><b> 大岩脚是一处石崖,紧邻河边,当地的造纸匠人就地取水十分方便。石桥人现在拥有造白皮纸和彩色皮纸两种技艺,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明代宋应星所著《开工天物》记载的基本一致。当地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这与《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的:“用树肤、麻头、敝布、渔网以为纸”很相似。大部分考证都认为石桥造纸工艺就是汉代到唐代这一时期的造纸工艺的延续。这些古老的造纸工艺,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造纸术和生活节奏上,石桥村的居民依旧保持着一千多年前的习惯,时间在这里仿佛被人为地放慢。古法造纸,在石桥村延续了千百年。 </b><b> </b><br></h1><h1><b> 石桥村附近山上到处可见造纸用的构麻,构麻生长周期短,头年砍过,次年就生长如初。所以石桥村的造纸匠人多用构皮为主要原料,再加上粘性较强的仙人掌,经过浸泡、石灰腌制、蒸煮、摊晒、日光漂白、打浆、抄纸、烤干等10多道手工工序,将纸造出来。造纸是件辛苦的事,石桥人一年中除了农忙季节外,都在忙着造纸。他们在岸边山崖下或天然岩洞里都设有石槽抄纸。这里除了纸焙房外,没有作坊更没有厂房,工序几乎都是徒手而成。据考证,石桥古法造纸技术是汉族和苗族共同创造传承的。</b><br><b> 在20世纪50年代,黔东南凯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尝卡、剑河的施洞口、凯里的凯棠一带的苗族民间都流传有《造纸歌》、《找书找纸歌》,这些歌都唱出了历史上苗族传统的碱法造竹纸术、甚至还有更为久远的以青苔造纸的“苔纸”、剡藤造纸、以及造纸工具、苗汉两族共同造纸的情形。很多歌中的描述,与汉代文献史料有关造纸的记载相吻合。 </b><br><b> 石桥村白皮纸以构皮麻为原料,然后添加“滑药”抄制而成。整个生产过程有10多道工序。首先要削构皮麻,刮去外层晒干、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等变成棉絮状。然后将棉絮纸浆兑水按一定的比例添加滑药,搅拌均匀,再经过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包装为成品。白皮纸成品要求达到纸质绵韧、纸面平整、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所以制造白皮纸的主要器具和设备要用到纸甑、踏碓和木碓、料槽、洗料袋、料耙、料杆、石灰、柴火灰等。普通机械化造纸,一个流程仅需数天,石桥的古法造纸从选料到出纸一个流程下来则需要45天。当地的老艺人说,古法手工造纸首先选料就需要很长时间,之后要把构皮放在活水里面浸泡七天。然后用石灰裹起来,蒸煮48个小时。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温火,保持在50度到60度之间,需要两天时间。放在水里面把石灰水去掉,要放在水里面泡成白色,但不用泡白粉。用活水自己浸洗变为白色。把料子选好春烂。冲成纸浆之后,才开始抄纸。现在石桥村的造纸匠人以古法造纸技术开发出一种品质非常独特的“迎春纸”,主要是用于古籍文物修复。此纸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储存1500年不变质,因而最适合古书籍修复之用。“因为不管是造纸的原料还是工艺,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造纸用过的水可以直接用来灌溉稻田。另外,用纯手工造纸,它的纤维不会受到损伤。”因为古法造纸对环境的损害较少,所以当地的环境不像那些工业化生产造纸的地区那样污染严重。 </b><br><b> </b><br><b> 石桥村的居民基本都懂得一些造纸技术,并且男女分工明确。如果来到石桥村,你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男子正在用网眼细密的筛子,从一口大缸里将浓淡如米汤的纸浆一次次捞起来,压在一块大木板上。这是力气活,需要反复用筛子在装有纸浆的大缸中反复打捞过滤,然后在筛子里积下纸浆,这叫“抄纸”。这个活干上一天甚至数天,才压得出来一层层纸张初胚。所以这个只有男人能干。女人在造纸中的分工主要是剥树皮,对之加以挑选、分类、熬煮。“造纸太累了,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份辛苦了。”一位当地的老匠人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没有跟着他一起造纸。 </b><br><b> 石桥村的造纸技艺仅靠父辈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代代传承下来。以用途最广泛的白皮纸来说,其工艺从原料加工到造成纸张需要10多道工序手工完成,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其次是原料加工采用日晒、雨淋、露练等方法,都全凭手工制作,天然自成,这需要时间和耐心。白皮纸是书画作品最佳纸品,也是古代文化的缩影。最重要的是白皮纸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都比较高。这些生产技艺是苗族人民长期劳动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不仅具有科学价值,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白纸生产能养家”在石桥村虽然已经是一句老掉牙的口号,但又苦又累,这种在别人眼中挣的钱仅能糊口的活儿,也许注定只能被经济浪潮推来的泥沙掩埋掉。让古法造纸再现当年的荣耀及辉煌一直是他们心中的梦,古法造纸新时代的意义在于它的文化内涵。石桥村陈家老屋是一个传统的造纸家族,老屋的当家人说:“虽然我们现在做的这么起劲,想很多办法,但是不敢想陈家造纸就一定能保存得下来,我们现在只是想,多坚持几年,让它多存在几年。</b></h1><h1><br></h1> <h1><b> 石桥村有三处独立于村庄之外的建筑:王兴武建在穿洞中的手工纸作坊,潘老三建在村口的手工纸体验馆,余建荣建在山谷中的小木屋。<br></b><b> 而我这次去参观的是王兴武建在穿洞中的手工纸作坊。</b></h1> <h1><b> 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沿着村边的一条车道找到了这个石桥村的标志——穿洞,这是一条流动着暗河的溶洞。溶洞入口隐藏着一家手工纸作坊,如同武侠小说中世外高人的隐居地,作坊的主人是王兴武。</b></h1> <h1><b> 从穿洞的造纸坊往洞外看,一座现代化高架桥映入眼帘,与这个古法造纸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许就是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碰撞、发展与传承共存的最真实写照吧。</b></h1> <h1><b> 这位穿洞的造纸人,无论多少人在其身边参观拍照,他都那么淡然自若,丝毫不受影响,他旁若无人的在那里认真的重复地操作着,那认真专注的神态,让我看到了那份对古法造纸的热爱与执着,也看到了这石桥村人对古法造纸的坚持与坚守,正是有了这些传承人的默默践行,才让我们这些人今天还能够看到这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古法造纸的原汁原味,谢谢他们。</b></h1> <h1><b> 正品的纸我没有看到,后悔没有去看 ,这个是不合格的纸,要被再打碎化成纸浆重新再做的。</b></h1> <h1><b>下面是穿洞口的宣传栏,点开放大看看吧</b></h1> <h1><b>下面是我录制的一小段古法造纸的一个重要工序(视频)</b></h1> <h1><b>我在网上搜索到的这些石桥村造纸的图片</b></h1> <h1><b> 下面的是穿洞的导航图和石桥乡周边景点的导游词,如果你要去玩,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