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墟

虎溪鱼翁

<h3>  重庆有机化工厂位于大渡口区上游村钱家岩,该厂前身是重庆钢渣鳞肥厂,建于1953年。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化龙桥练油厂等数家私营企业与重庆钢渣鳞肥厂合并,改名重庆煤焦油厂,成为国有企业。1967年又改名为重庆有机化工厂。</h3><h3> 重庆有机化工厂主要生产精苯,苯酚,苯酐等有机化工原料产品,有职工1500余人,(含退休职工)是国有中型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是重庆五十强盈余大户。后邓小平南巡讲话,国企改革加速,因种种原因,重庆有机化工厂1998年破产,1000多职工一夜之间散去。</h3><h3> 我1965年进厂,1998年下岗离开,历时33年,见证了该厂由小到大,由强转衰,再致破产的过程。</h3><h3> 今年五月,重庆有机化工厂已申请破产十九週年,我独自1人进厂旧地重游,厂房拆除,遍地杂草,滿目荒凉,不胜感慨!</h3><h3><br></h3><h3><br></h3><h3> </h3> <h3>这是重钢老住院部。从丁家垭口到有机厂,必须经过这里,过去这是大渡口区最好的医院。</h3> <h3>在计划经济年代,除粮食和猪肉外,凭票供应的干付食品大多能在这里买到。渔翁那些年没有少跑这里。</h3> <h3>往前走,到有机化工厂,往左走,到厂子弟校和厂子弟校家属区,渔翁选择了先往左走。</h3> <h3>这大约也是厂子弟校家属区旧址。离开这里久了,记不清了,所以用了”大约也是”这四个字。</h3> <h3>这大约就是厂子弟校家属区旧址。我在这里住了八年。我的儿子在这里读完小学,初中,读到高二年级,才全家离开这里。</h3> <h3>这可能就是厂子弟校旧址了。</h3> <h3>到厂区的公路上竟有了绿色的拱门,美吗?不过总让人感到有几分淒凉!</h3> <h3>往前走,有机厂不远了。这条公路我过去走了33年,不算短吗?</h3> <h3>这是厂单工宿舍,俗称102,旧是旧一点,但还在。</h3><h3>我在这里住了大约不到三年的时间。</h3> <h3>到厂行政区的公路,已被垃圾堵塞。左面的树木长势很好,这里怎么变成了森林?</h3> <h3>到102去的石梯路,来来往往有人行。</h3> <h3>这是老单工宿舍旧址,楼垮了,地基还在。</h3> <h3>四十八家,昔日有机厂最好的家属楼。</h3> <h3>这株树还是原来的模样。</h3> <h3>在这里我看见一个老人,他说这里没有原住户了。</h3> <h3>托儿所的大门还在。</h3><h3>紧靠托儿所的右边是女职工单身宿舍,现在女单生宿舍己拆除了,过去这里有一株高大挺拨的皂角树,俩人才能合围,树身上端枝干横生。每年秋天,油绿绿的皂角掛满树杈,也是有机一大景观。现在皂角树没有了,只留下一地杂草。</h3> <h3>厂两栋办公大楼旧基已种上小菜。</h3> <h3>厂操埸,厂礼堂,厂老职工食堂已经成了森林,我试图进去看看,但还是放弃了。</h3> <h3>站在这里,许多往事涌上心头。</h3><h3>这里面有一个球埸,是职工活动的中心。记得1966年9月,文革初期,厂里以张永禄为首的造反派请重大8.15战斗团来“点火”。一个重大学生正在球埸演说,突然十来个机修车间老工人拥向讲台,宣佈张永禄等八人为反革命,这就是厂里“九,一三”事件。一个姓胡的老工人说,“这群傢伙还想暴动”。于是大家背后叫他胡暴动,后来干脆当面叫他,他也不恼,“嘿嘿,文革那些事”。</h3><h3>1971年后,知青陆续进厂,厂里职工增加到1000多人,各种体育活动也就风风火火开展起来了,球埸就成了活动中心。70年代每年春夏之交,厂工会都要组织兰球比赛,各车间部门磨拳擦掌,都想在比赛中争取好名次。</h3><h3>记得有一年,厂里从青岛转来一个职工,个子很高,人又帅气,球又打得好。他进入球埸,大家的眼光都跟他转,特别是女职工。没多久他就离开厂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女职工牵掛他。厂里有亲亲两兄弟,都在部门当头,有一年在球埸差点就“毛起来了“,兄弟虽亲,但也得各顾各的兄弟伙。</h3><h3>这里面有一个礼堂,是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记得我刚进厂那年的春节晚会,动力车间职工王汉表演节目,是计划生育内容,表演很成功。还有一个“二重唱”,演唱者是袁贵发,黄兰茹,也获得满堂彩。时间过去了50多年了,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是有机厂给我的最强烈的印象。</h3><h3>文革初期,红岩中学(现在叫复旦中学)学生来厂”点火”,在礼堂台上表演造反有理,竟然把礼堂的木地板弄穿了一个大洞。莫看那个时代物质条件差,青春期男性学生的荷尔蒙切不可低估。</h3><h3>这里面有一个职工食堂,中午吃饭时上千人涌到食堂,場面也很壮观。炊事员炒菜不用锅鏟,用洋鏟。大锅菜难有好味,但能填饱肚皮,若要讲究口味,就到小卖部找欧大爷,可以单独小炒,不过钱得花多点。</h3> <h3>老托儿所旧址。过去在这里入托的小孩子大约也快四十岁了吧?</h3><h3>老托儿所背靠钱家岩,沿一条石板小路往上走,山顶是很大一块平平的坝子,当地人称为大坪山。山上土少石多,种什么都无好收成,生产队懒于管理,但每年春天,这里杜鹃花开却开特别艳,很吸引人。</h3> <h3>新职工食堂旧址。</h3> <h3>这里可能是厂消防队车库位置。有机厂过去是甲级防火防爆单位,化工局给厂配备了一个消防队,这里过去常年停放着三辆消防车,24小时处在工作状态。厂消防队是一个两楼一底的建筑楼,底楼停放三辆消防车,二楼是消防队员的宿舍和消防队的办公区域,三楼是厂武装部办公室,有一段时间厂保卫科办公室也没在三楼。</h3> <h3>下面那条路到鱼秋浩河边,堆滿建筑垃圾的地方是厂大澡堂的地基。</h3> <h3>往前走,就是厂生产区域了。</h3> <h3>厂生产区大门,只留下了一根钢筋水泥的门柱。</h3> <h3>往前走就是苯酚车间。</h3> <h3>厂生产区岔路口,往前走,到行政办公区,往左走到苯酐车间,机修车间,供销科库房,制桶车间,中心试險室,树脂车间,古马隆车间以及“三家村”……</h3> <h3>苯酐车间旧址,已是杂草众生。过去苯酐车间和苯酚车间都是厂的大车间,全盛时每个车间职工人数都在200左右。这两个车间60年代进厂的老职工,感情一直不太“钉对”,根源是文化大革命中苯酐车间职工多是“反到底派“,苯酚车间则以”8、15派“居多。文革时厂里的”文斗””武斗”大多发生在这两个车间。</h3> <h3>这是动力热电锅炉旧址。</h3> <h3>这是苯酚车间旧址。</h3><h3>我在苯酚车间干了13年,是苯酚车间最早的职工,站在这里,许多往事涌上心头。</h3><h3>我想到了李友仁和田栋臣。苯酚车间的安装投产离不开这两个老人,李友仁是东北锦西人,文化大革命中是我厂”高李反党集团”的二号人物。在这个厂干了许多事,也受过许多罪,最后回东北了。前不久我遇到庞广超,谈到李友仁,庞广超说;“他还在,身体很不错,都快九十了”。</h3><h3>田栋臣是个技术员,川大毕业,在57年被打成了右派。按现在的话说,这个人是技术权威,什么都懂,也很能干,整天泡在车间里,大家都很尊重他,谁也没有把他看成是”阶级敌人”。后来他调回了成都。</h3> <h3>这里过去左面是精苯车间分析室,右面是精苯车间。</h3> <h3>这也是苯酚车间旧址,过去这里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设备,起重工整天在这里忙上忙下,幸苦得很。</h3> <h3>这也是苯酚车间旧址,过去苯酚车间是全厂最大的车间,佔地面积大,产品数量大,工人也多。(最多时有200余人)</h3> <h3>下面是鱼秋浩河边。过去有机厂在渔秋浩有屯船,有两只小火轮运生产原料,从屯船到厂生产区辅架有缆车,生产忙时,缆车还要二班倒。在悬崖下面,是厂的防空洞,是毛泽东时代挖的。</h3><h3><br></h3> <h3>乱草杂树,杂树乱草,把自已整个青春,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有机厂的职工,面对眼前凄凉的景象,让人揪心的痛。今后谁是这片土地的主人???</h3> <h3>遍地工厂垃圾,我得小小心心往前走。</h3> <h3>不知这些地方是否也算”曲径通幽“?过去有机厂喜欢舞文弄筆的工友黄大章,彭继光若有闲,能否在此筆下生花?粉饰天下太平。</h3> <h3>苯酚碱熔工段的高烟囱,现在也很挺抜雄壮,也有五十多年了。</h3> <h3>陽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我溜达了半天,就没有见到花!</h3> <h3>这是精苯车间旧址。这个车间是个易燃易爆的甲级防火车间,过去有两条规定;一,不准穿皮鞋,二,女同志不能进入车间,弄得神秘兮兮的。(这两条规定后来都废了)过去这个车间的蒸馏塔有30余米高,是全厂引以为豪的生产设施。现在这里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一片绿草。</h3> <h3><br></h3><h3>这个厂过去是重庆市纳税大户和盈利大广,有13O0多名职工,但后来亏损了,职工们含着汨”下岗“了,留下了400余亩的土地,十几个生产车间和还能生产运行的设备。再后来就是渔翁今天看到的这片废墟,我心儿酸酸,几欲掉汨。</h3><h3>企业兴衰,有它自身规律,勉强不得。国家经济在企业兴衰交替中获得发展,是好事。当年“下岗”的那些职工,很多都拿着退休金平静地过着日子,也很幸福快乐。还有少数职工凭着自已的聪明才智,拥有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财产,百万富翁更是不烦其人,当然也有还为生活奔波的职工,他们现在的情况也很不错,明天会更好。</h3><h3> 渔翁在厂里见到一个昔日的同事,她告诉我明年她就退休了,她的父亲母亲都满八十年,他们身体很好。</h3> <h3>  下面的图片都是原厂工会主席陈祖宁提供的。第一张图是原厂生产区域部份面貌,厂生产区佔地300多亩,在当时情况下无法拍下全部面貌。如果是现在有无人机或航拍就能拍下厂生产区和行政区的全部面貌了。</h3> <h3>  下面图片是厂若干活动的图片之一,原想搜集厂各个生产车间工人生产,生活图片,一时无法收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