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读书了吗?

学无止境

<h3>图片来源:朋友圈</h3> <h3>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写一段心语,也算应应景。</h3><h3>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行为。手棒一本书,再沏一杯清茶,茶香与书香弥漫在你周围,此时的你,优雅而气华。浸入其中的人,常忘却了周遭世界,完全置身于书中的某个年代,参与书中的故事情节,替代了书中某个自己关注的人,与其他人互动起来。但经常会有人说,哎呀,我连三行也读不了,哪如我去干些其他事逍遥自在。</h3><h3> 其实,不能静心做事的人真能发自内心感受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读书是一个人内心是否宁静的试金石,一个内心燥动不安的人是无法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和做事的。曾有一段时间,因烦事扰心,我用了一个星期也没看进去三页书,更别提去用心体会文章之美啦。同样,拥有一颗焦燥不安的心去做事,大多草草了事,人无法拥有经历的快乐。由此可见,读书和做事都是需要心静的。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才能享受经历的愉悦。</h3><div> 读书是与自己内心和灵魂不断地对话。因为阅读的过程也是我们寻求认同与差异的过程。在阅读时,我们不断取舍书中固有的知识。随着我们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增大,我们从书中所汲取的知识会不断积累、更新和丰富。久而久之,这些从书中汲取来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从而逐步地升华,最终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提升自我的认知。阅读时你会想:原来如此、原来可以这样、原来我不知道这么多……。于是,你会告诉自己:我明白了、我应该这么做、有些我还没做好、我应该多学习多提升自己。我想,这些都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思考,在不断思考中,我们成长并进步着。</div><div> 也许,你认为“读书有啥用?能当饭吃吗?能挣钱吗?”“我已具备某种学历了,书已经读了那么多,啥道理咱不懂”“我也想读书,可是生活中闲事那多,哪有时间呢”……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认知的问题。人在一天天长大、变老,可是认知呢,也随着年龄增长吗?不一定。生活中有些人年龄不小,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却很低龄。有些人年纪轻,但见识和处事能力老到。我想二者的差异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认知能力吧。而提升一个人认知水平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读书。它能让你看待和处理问题时眼光更高远些、心胸更开阔些。当然读书也不可能像做生意,投资便能见效益。它具有持久性和累积性,它带给你的是潜移默化的认知改变,有时它能让你找到一个心灵的出口,向外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人生。</div><div> 现实生活中,读书也是需要勇气的。有人会说,真矫情,拿起书本就看不就行了么?做永远比说难多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人们往往抵御不了世俗的诱惑。一但闲下来,便似无头的苍蝇,东蹿西蹿,在暄嚣的尘世中去找寻自己的慰藉品。一个无法静心读书的人,常缺乏面对自已的勇气,奈不住独处的寂寞与孤独。所以说,拿起一本书来读是需要魄力的。</div><div> 总之,我认为读书是一种修为。对于一个醒悟的人,行动没有迟早。现在起开始行动都不算晚。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讲:读书和旅行,灵魂与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请拿起你的书,让灵魂与身体一起上路。</div><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