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月的尾声以悄然而至,掐指一算再有两个月大班幼儿即将迈出幼儿园门槛,作为大班教师的你和孩子、家长准备好幼小衔接准备工作了吗?</h3><h3> 作为老师应该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h3><div>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div><div> 1、大班教师从幼儿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注意与小学方面的衔接,特别是要适当延长幼儿集体活动时间(5—10分钟),让幼儿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认识一些常用字。</div><div> 2、在环境创设及日常教学中要涉及小学方面的内容及知识(如儿歌、绘画、教唱有关的歌曲等),让幼儿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div><div> 3、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好,对幼儿进行入小学前的教育,特别在时间观念上要比以前要求更加严格。</div><div>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div><div> 人们常说,孩子一旦进入小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大班下学期,大班教师应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握笔姿势及正确的坐姿,教师首先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再通过练习书写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div><div> 另外,安排丰富有趣的晨间活动吸引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间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因为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幼儿园老师应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的常规。</div><div> 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div><div> 所谓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力、自信心等。学习不仅仅是有聪明的脑袋就行,离开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幼儿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div><div> 搞好幼小衔接,教师应改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幼儿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和情景来进行学习,从而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发展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幼儿在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并能在今后保持发展的后劲。</div> <h3>幼小衔接教育,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实行家园联系,采取家园共育的措施。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经常性的双向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了。《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h3><div>1、情感衔接——家园合作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div><div>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既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马上成为小学生而感到兴奋,同时也担心上了小学后老师要求严、受拘束、有作业任务而产生恐惧畏难心理,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保护和放大儿童前一种心理,让孩子在兴奋与期待中开始小学生活。</div><div>此时,老师应指导家长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家长一起带着孩子去挑选孩子自己喜欢的书包及文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指导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div><div>2、作息衔接——家园协调适当改变孩子的作息制度</div><div>幼儿园和小学在作息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早上入园的时间是很宽松的,但到了小学,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大班一次活动是在25—30分钟左右,而到了小学每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上面种种差异就必然形成许多不适应,我们认为幼儿园应与家庭相互沟通,在作息时间上做出适当的调整。</div><div>(1)规定幼儿来园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2)逐步减少睡眠时间,适应小学生活</div><div>3、“意识”衔接——家园互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div><div>幼儿心理学表明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入园初期我们就有意识的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幼儿可采取自选的方式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做活动的主人,了解活动与规则的关系。</div><div>教育引导幼儿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记清小任务的要求,引导幼儿变被动完成为主动完成。刚升入大班的孩子没有任务意识,时间观念也是迷糊的。孩子常会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忘记了,还说:“是爸爸忘给我做了。”现在,大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还懂得了与同伴比较完成任务的情况好坏。另外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积极利用环境以及各个活动的准备环节,让幼儿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走路要靠右行,回答问题要举手,别人发言不插嘴等等,慢慢地变练习为习惯。我们在设立学习内容时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开始,逐渐延长活动时间,使幼儿注意的坚持性不断提高,提高活动的坚持性以适应小学的生活。</div> <h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幼儿园有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各种衔接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园树立幼小衔接的意识,对于帮助幼儿从幼儿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你准备好了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