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城子古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是一个彝族村落。 这地方的城子杆古土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h3> <h3> 城子古村最有特色的就是她的建筑,一样是彝族传统“土掌房”,它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h3> <h3> 土掌房依山坡而建,并与山融之为一体,屋子外面的平台,与左右邻家相连。</h3> <h3> 但是由于整个村子都依山而建,所以,造就了独特的“下层的屋顶就是上层的晒谷场”的奇观。</h3> <h3> 所以也被影友誉为“泸西布达拉宫”,层叠相连的土掌房民居堪称云南民居建筑的活化石。</h3> <h3> 走进村庄大道,看到村民在做土坯砖,他们的房子还在使用这种纯手工制做的土砖。</h3> <h3> 制作土坯砖</h3> <h3> 村口处的蔬菜市场</h3> <h3> 村庄小巷</h3> <h3> 去年的玉米棒子依然悬挂在房檐上</h3> <h3> 我是在今年二月份去的城子古村,由于为了赶往下一目的地,只在城子古村吃了一顿已不是早餐时间的早餐,穿了几条小巷,算起来也才在那里呆了三个小时。</h3> <h3> 离开后,总觉得缺失点什么,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和村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h3> <h3> 这里非常值得一来,拍摄內容很多。</h3> <h3> 城子古村很值得住上一晚,这样就能够早晚拍摄。</h3> <h3> 自家产的玉米放在粮仓里</h3> <h3> 或挂在房檐上</h3> <h3> 城子古村土掌房体量庞大,保存完整,特色鲜明。</h3> <h3> 村落的所有建筑宛如一座城池,城子村背靠飞凤山,面向中大河,万顷油菜花铺陈在村前。</h3> <h3> 大多房顶上都有这样的粮仓。</h3> <h3> 有山、有水、有田、有树和与土筑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古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h3> <h3> 你也许很少再能看到这样原生态的古朴村落风貌。</h3> <h3> 田间、地头、水牛、乡村小路都有忙碌的身影。</h3> <h3> 小孩牵马,马儿驼粪,正是农忙时节。</h3> <h3> 每到玉米收获的季节,房前屋后挂满玉米,特别好看。</h3> <h3> 妇人更是里里外外干活的好手、主力。</h3> <h3> 极少极少有红砖砌成的房子。</h3> <h3> 大都建成这种形势的院落。</h3> <h3> 户户相接,家家相连。</h3> <h3> 老人家正在梳头</h3> <h3> 别人家房顶老人家窗门外堆满了废品。</h3> <h3> 平平的房顶承载得起重物,秋天时还可以晒粮食。</h3> <h3> 清静的院门</h3> <h3> 残破的家门</h3> <h3> 清爽利落的小路</h3> <h3> 远处的油菜花正在绽放</h3> <h3> 村内巷道交错、庭堂深邃。</h3> <h3> 孩童小小年记就帮助家里干活。</h3> <h3> 因为贫穷,外族女性不肯嫁入城子古村,所以近亲联姻造成村里有挺多智障儿童。</h3> <h3> 城子古村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现在是彝汉混居。</h3> <h3> 房子下面人家的房顶就是上面人家门前的院坝,通过木梯可以进入上下的人家。1000多间土掌房上下左右相连,村内巷道交错,整个村子就像一个立体的迷宫。</h3> <h3> 城子古村土掌房大多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当时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即如今的小龙村二十四家人)。</h3> <h3> 随着人口增加,村寨由山顶逐渐向下及向北发展,逐步形成了现在700多户人家的规模。</h3> <h3> 从村子高处向对面村落看去,也是依山势而建造的房子。很新,也没有富余时间去看一眼。</h3> <h3> 想必附近没有比城子古村更破旧更有特点的房屋啦。</h3> <h3> 拍摄起來入镜耐看,如看一部历史古书。</h3> <h3> 规定的时间到了,不得不离开这座耐人寻味的古村落,民风纯朴,村民友善。</h3> <h3> 村委会就在村口的右侧</h3> <h3> 来时,做土坯砖的工人背对着我们,现在是多数人面对着我们。</h3> <h3> 城子古村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已至于迟迟没动手制做美篇,一是想有充裕的时间来完善;二是想充份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也想做的更精致一些,可还是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只好在异国他乡来完成。生活的艰辛让人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只有在那样环境里人与人、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互帮互助,纯真友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