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黑碗口,一个依山傍水,清秀幽静的美丽小山村,<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山东省平邑县境内蒙山摩云崮西麓</span>。</p><p class="ql-block"> 村名的来历是源于一片奇特的裸岩和一个久远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风和日丽的周六上午,好奇的我们专程来到该村一探究竟。</p> <p> 提起村名的来历,黑碗口山庄的孙老板和热情的村民们给我们讲述了流传多年的鬼谷子王禅搬家摔坏黑碗,化作一片坑洼不平的裸岩的民间传说……</p><p> </p> <p class="ql-block"> 据传说,战国时期的鬼谷子王禅在得道成仙之前,曾经在当年这个无名山村东山上一个山洞里修炼过。</p><p class="ql-block"> 神仙转世的王禅天生聪慧,属于见之即会的一等人物。但他年轻气傲,性情浮躁,不仅看不起在山中修炼的其他仙人,且到处显摆,又经常因道业不精被人揭穿,所以修炼多年也没有得道成仙。</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深冬的一天,百无聊赖的王禅来到山外集市上游逛,他看见一山民摆了一担酸枣子干柴在集头叫卖,喜好显摆的他便施起了法术,忽而变成鲜嫩的酸枣子挂在干酸枣棵上,忽而又化成蝈蝈趴在干柴上发出“乖乖”叫声,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连连称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抱孩子的妇人看了以后高声说到,大冬天的哪来的酸枣子和蝈蝈啊?肯定又是王禅弄的鬼吹灯。——民间自古就有女人的话很“毒”的传说,这妇人的一句话就破了王禅的法术,他尴尬的现出了原形。</p><p class="ql-block"> 灰溜溜回到了洞中的王禅陷入了深思,他感觉再以这样的状况修炼下去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了,况且常常被凡人破了法术,此地已经不能再留了,就决定搬离这里,另辟洞府。</p> <p class="ql-block"> 于是王禅来到山下王员外家,说次日早上借耕牛一用,请喂足草料。</p><p class="ql-block"> 王员外在第二天快晌午的时候也不见王禅来牵牛,却听见牛棚里传来耕牛“非非”喘粗气的声音,王夫人赶紧跑到牛棚,看见牛站那里作使劲状并大口喘气,王夫人感觉非常奇怪,自言自语到:噫!这个牛怎么“非非”的呢?话音刚落,就见牛的身体突然放松了下来,停止了喘粗气。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来鬼谷子王禅早就使用法术将耕牛的真身借来并已经搬运了好几趟了,现在员外家中的耕牛不过是它的肉身,正随着真身的拉车在使劲呢。</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王禅已经装上最后一车东西,连洞门也没关,把门钥匙扔在洞口外,赶着牛车离开了这修炼多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时至晌午耕牛到了该添草料的时候,也许是车上装的土陶碗罐等负载过重,也许是修炼的法力消耗过多,灰心丧气的王禅明显感觉这一车沉重的多,只好也下手帮忙推开了车子。当过了沟底开始爬北面的山口坡道时,用力拉车的耕牛“非非”地喘开了粗气,车轱辘把坡道轧出了深深的车辙,王禅用力推车也在地上踏出了明显的鞋印,磨破鞋底的那只脚则留下了指丫分明的脚印。</p><p class="ql-block"> 就在牛车即将走到坡顶的时刻,碰巧是王员外夫人对着牛的肉身说“非非”喘粗气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事情就是这么寸,当地方言中摔倒的“摔”字是读“非”这个音的,家中的王夫人对着牛的肉身说“非非”喘气的话,竟破了王禅施于耕牛身上的法术,耕牛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车子一歪满车东西摔了出去,土陶黑碗破损了一片。</p><p class="ql-block"> 王禅见女人的话又破了他的法术,也无心再收拾东西,郁闷的离开了这伤心之地。</p><p class="ql-block"> 他走的瞬间,这片山坡就幻化为布满黑色碗口状高洼不平的裸岩。</p><p class="ql-block"> 后来人们就把这片裸岩称作黑碗口,无名山村也就有了黑碗口村的名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吸取了以往教训的王禅,来到蒙山山后一个叫虎头崖的地方闭关谢客,潜心修炼,最终修炼成功,得道成仙,被后人尊称为王禅老祖。</p> <p class="ql-block"> 热情的村民讲述完这一久远的传说,又引导我们来到村东南约一里路的山口上,观看了那片传说中奇特的裸岩。</p><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一大片裸露着的浅褐色花岗岩,远远看去与别的裸岩最大的不同就是表面上坑坑洼洼,没有一般裸岩的平整和光滑。 </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看,整个裸岩之上布满了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密密麻麻的圆形碗状凹坑,非常壮观。浅褐色的岩石凹坑真的和早年间那种挂了粗釉的黑碗差不多呢</p> <p> 有人说这个大的凹坑是鬼谷子使用过的小锅,是不是也差不多呢?</p> <h3> 看!这道深深的沟就是鬼谷子搬家的车子轧出来的车辙呢</h3> <h3> 这是鬼谷子留在裸岩上的脚印,看见那五个脚趾头印了吗?</h3> <h3> 这是鬼谷子留下的鞋印</h3> <p> 这个左脚鞋印更逼真</p> <p> 站在裸岩上隔着山沟南望,鬼谷子当年修炼时居住的神仙洞近在咫尺</p> <p> 近处看到的山门。鬼谷子离开以后就一直没有关上过</p> <p> 神仙洞外不远处有一块带齿的长石,酷似半截钥匙,据说这就是鬼谷子搬家走的时候扔在洞门外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 上面的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是上苍鬼斧神工留下的这片神奇的裸岩,酷似钥匙的山石,加上人们智慧的想象力,使你不由得感觉这就是发生在不久前的真实故事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然这里是王禅老祖选中的修炼之地,想必一定不俗,于是我们又进山玩了一趟。果然名不虚传,环境不错,景色不错,空气不错,一个字——杠杠滴!</p><p class="ql-block"> 随手用手机拍了几幅照片,发出来看看吧,不过可不如实景好看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