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我的父亲母亲

金伟

<h3>这是我祖母一辈子唯一留下的一张照片(1970年春节),是我当兵去了想家,一家人去万安照像馆拍的。当时,外婆病重在床。没能参加。</h3> <h3>六○年二伯父从东北回来探亲。看到我们的生活很困难,经济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h3> <h3>大姑与表兄</h3> <h3>大伯父全家福</h3> <h3>姑父姑姑一家</h3> <h3>二伯父一家</h3> <h3>2017春节我们一家</h3> <h3>我的父亲金义谦,母亲陈秀美,他(她)们出生于1923年。1998年一场大火,父母永远离开了我们。</h3> <h3>父亲出生于浙江湖州北街鼎大昌布店,爷爷从前在湖州做生意。父亲一岁时,爷爷就去世了。</h3> <h3>母亲从小在苏州长大。外公在观前街做生意,抗日战争爆发全家逃回徽州。我母亲是里外一把手,全家的主心骨。</h3> <h3>父亲为人忠厚老实,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h3> <h3>父亲当过老师、校长。教育局教研室干部,在《徽州日报》社干过校对编辑,在报社印刷厂做过行政管理工作。</h3> <h3>父亲喜欢音乐,风琴弹的很好。父亲还喜欢垂钓,周末回家起早到河里钓鱼,几乎不打空手。</h3> <h3>父亲对奶奶很孝顺,每到周末,都要从屯溪回瓯山看望奶奶。</h3> <h3>父親有一个大姐、两个哥哥。她(他)们分别住在祁门、富阳和湖州。但也都过世了。</h3> <h3>父母养育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这张照片弟弟还未出生)</h3> <h3>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的合影。这是六O年照的,弟弟的衣服是两块手帕做的,那时很穷很困难,记忆当中一年到头没吃过一碗米饭,都是喝稀粥,那时叫‘’瓜菜代‘’。</h3> <h3>妈妈是个有主见的知识女性,一直担任教导主任,主教数学,音乐其他课都拿得上手。先后在瓯山、潜阜、黄村、芳干、龙湾、阳湖等学校任教。解放初期还教过冬学,扫盲教育。可以说父母真是桃李满天下。学生们都尊称他们‘金先生’‘陈先生‘’</h3> <h3>母亲是严师,被她教过的学生都知道她的‘厉害’,学生们走上社会后都能体会到‘严师出高徒'这句名言。</h3> <h3>母亲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乡亲们遇到困难,常常都来找她寻求帮助。</h3> <h3>母亲是个了不起的人。三年自然灾害,全家十一口人,上有祖母,外公外婆。下有六个子女,没有饿死一个人。母亲想办法把我们户口从农村迁为居民,享受供应粮待遇,否则…</h3> <h3>母亲为了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为了大哥二哥插队,毅然回老家任教好照顾我们。为了弟弟退休让他抵班。…</h3> <h3>母亲退休后,欢喜住在老家,养鸡养鸭,周末回家总要让我们带些‘’绿色鸡蛋‘’给孩子们补营养。</h3> <h3>母亲是独女。没有兄弟姐妹,外公陈少卿家是万安上屋陈,祖上经商开店,早年家底丰厚。后因做皖赣铁路祖屋被折。外婆汪云凤是万安水南汪家大小姐,识书达理。</h3> <h3>父母去世已经二十个年头了,如今,我们也都老了。小弟明年也要退休了。想想从前的往事,历历在目。…</h3> <h3>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清明冬至去上坟,头脑里想的都是父母健在的样子。</h3> <h3>因为大火毁了我们的家园,父母也没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这几天下雨不能出去,翻开相册,看到父母仅存的几张照片,我在寻找回忆,想念父母。</h3> <h3>想念父亲,想念母亲。如果有下一辈子,我一定要找到你们。</h3> <h3>作为子女,有父母的言传身教,个个都还算有出息,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h3> <h3>目前,兄弟姐妹身体都还健康。</h3> <h3>二十年的变迁,万物都在变,唯独对父母的思念没有变,而且这种思念随着慢慢变老,会越来越深。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您的儿女。如果有天堂,也祝你们生活的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