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沉痛哀悼薛范先生!人民会永远怀念他,历史将永远记住他!</b></p><p class="ql-block">著名翻译家、音乐学者、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薛范,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9月2日21时31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8岁。</p> <h1><b> 在我们这一代的成长历程中,前苏联的不少电影、小说、歌曲等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些歌曲以优美、抒情、向往幸福美好的乐曲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要感谢著名翻译家薛范给我们带来了这些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薛范的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自学成才的传奇人生同样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b></h1> <h1><b>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家喻户晓、优美抒情的歌曲历经六十年,影响几代人,成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这首歌曲的翻译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薛范的成名之作、旷世大作。<br /></b><b> 当今薛范的名字已分别被美国、英国列入《国际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他被俄罗斯总统亲自授于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被中俄两国政府分别授予"中俄友谊奖章","俄中友谊奖章"及荣誉证书,</b></h1> <h1><b> 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在1956年由原苏联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与著名诗人马都索夫斯基为原苏联全国运动会摄制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所写的插曲,第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这首抒情歌曲获得了金奖。<br /></b><b> 那年7月,薛范从《苏维埃文化报》上看到此届联欢节获得金奖的五首歌曲,他手头上正好有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原谱,于是他化了足足二天的时间,把它赶制出来,但感觉到好几处译文不尽人意。那天晚上雨过天晴,他去了长乐路的小剧场观看歌剧演出。散场后,他搖着手搖车在淮海西路上,刚下过雨的路面反射着路灯那橙黄色的柔和灯光,路旁的树叶也不再沙沙作响,路上行人稀少,非常幽静。蓦然,路边的一幢楼飘来了悦耳的钢琴声,薛范不由地停了下来,凝神静听。哦,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他突然想象到那位弹钢琴者一定是位少女,在那个四处静悄悄,令人心神往的夏夜,弹起悠悠扬扬飘忽的琴声,自有一种神秘的、甜蜜的意蕴。他出神地聆听着那位少女和肖邦的对答,任自己的思绪在美丽的夜色中,像静静的小河流水,微微地泛着波浪,在月光下闪着银光。直到琴声停止他才若有所悟地离开。到家已经深夜一点,他毫无睡意,摊开放在桌上的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未完成稿,这时灵感涌上心头,只化了一个多小时就把歌词译成誊清。"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人生这个阶段的感悟及诗般的语言深深打动了他。</b></h1> <h1><b> 不久在上海的《广播歌选》和北京的《歌曲》杂志同时发表了薛范译配的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歌曲。薛范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这首前苏联歌曲译成俄文以外文字的人。有人统计过,在世界上,用汉语唱这首歌的人远比俄语或英语唱的人多。这首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首中国歌曲。这首歌已不是一首单纯的爱情歌曲,而是融入了家国情怀、亲情友爱,以及有着美好的梦想和希望。这首歌已打动了无数人,在世界各国尤其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经久不衰。</b></h1> <h1><b>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译配背后的传奇人生。<br /></b><b> 薛范翻译生涯也是一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传奇人生之歌。薛范生于1934年9月,2岁时因发高烧而患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永远与拐扙和轮椅为伴。<br /></b><b> 薛范在读中、小学时就非常努力,他考上了重点学校上海市向明中学,因为他知道,别人如果学习不好,还可以靠体力吃饭,而他不行,必须努力读书。他在中学时就喜欢上了音乐和唱歌。每一期的《广播歌选》拿到手后,他就会和几位共同爱好唱歌的同学从第一首唱到最后一首,陶醉在音乐世界里。不过相比较而言,他对"无线电的神秘"更感兴趣,当时准备报考无线电工程系,在临考前填志愿时,班主任建议他:你的身体状况不适宜读理工科,最好读外语,将来可以从事笔译。当他考上上海俄语专科学校时,因下肢严重瘫痪被学校按当时规定拒绝接受。这对于一位只有十八岁的青年打击有多么大!音乐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他一遍又一遍地聆听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因他最佩服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薛范从消沉中走了出来,自此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自学之路、翻译之路。<br /></b><b> </b></h1> <h1><b> 薛范每天在家听广播自学俄语,常常一天要学习十多小时。他还经常给电台写信,热情的电台编辑邀请他这个"函授学生"到电台来看看,一天,当他去电台各工作间参观时,正遇见广播乐团在排练,他便静静地在一边看。乐队负责人看见他说:你不是在学俄语吗?翻译两首歌给我们唱唱怎样?乐队负责人的话,使他仿佛在黑暗里见到了一缕亮光,他突然发现路就在眼前!薛范回家后就马上找来曲潽,翻译了《和平战士之歌》送给乐团去唱。没想到《广播歌选》很快发表了这首歌。看到自己的处女作刊登在杂志上,这位十九岁的残疾青年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把12元的稿费统统买了俄语翻译词典。乐队负责人又鼓励他多译几首俄语歌曲,薛范就陆续给乐团送去了他译配的苏联歌曲。这时他常常去中苏友谊馆,观看苏联电影,欣赏苏联音乐唱片,并在第一时间把苏联影片插曲译介过来,从此薛范走上了翻译苏俄歌曲的职业生涯。</b></h1> <h1><b> 在中苏关系破裂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薛范已无法翻译苏联歌曲了,那时已没有稿费了,父母又受到冲击。为了生活,他几乎变买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当时寄信连张4分钱的邮票都买不起,他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这期间他边学习边翻译,选择与中国关系好的亚非拉国家的一些歌曲来翻译。</b></h1> <h1><b> "文革"结束后,薛范坚信苏联歌曲肯定还会介绍到中国来,于是带着干粮,搖起轮椅去上海图书馆查找1960年代以后的苏联杂志,往往一去就是一整天,为了找到上海图书馆缺额的1964年至1970年的苏联杂志,他毅然克服种种困难乘火车去北京,到北京图书馆继续查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查到了所需的杂志,并且常常从早到夜抓紧译制歌曲,不久他翻译出版了第一部《1917年-—1987年苏联歌曲佳作选》。</b></h1> <h1><b> 1972年广播电台开始教授英语、日语和法语等,他努力听广播自学,为后来翻译欧美、日本歌曲打下了基础。他翻译的范围扩展到英、美、法、意大利、南斯拉夫、朝鲜、印尼、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的优秀歌曲。在他六十多年的翻译生涯里,他已翻译了2000多首世界各国歌曲,其中苏俄歌曲800余首,最脍炙人口的歌曲当属《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人认为,薛范是我国从事翻译事业时间跨度最长,数量最多的人。薛范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br /></b><b> 薛范现已编译出版的外国歌曲集有30多种,翻译的重要著作和其他文章有近100篇,筹划录制了20多种用中文演唱外国歌曲的盒带和CD唱片,为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筹划了多套音乐电视节目以及筹划许多专场的音乐会。</b></h1> <h1><b>我们感谢他,把大量的外国优秀歌曲翻译到中国来!</b></h1> <h1><b>我们敬佩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崇高的翻译事业!</b></h1> <h1><b> 我们怀念他,薛范先生一路走好!人民和历史永远记住他!</b></h1> <h1><b>但愿从今后<br /></b><b>你我永不忘<br /></b><b>莫斯科郊外的晚上</b></h1> <h1><b>但愿从今后,<br /></b><b>你我永不忘<br /></b><b>翻译家薛范的杰出成就,传奇人生!</b></h1> <p class="ql-block">原文写于2017年4月21日</p><p class="ql-block"> 现修改于2022年9月3日 </p><p class="ql-block"> ——严国基</p> <p class="ql-block">笔者与薛范先生合影留念</p> <h1>欢迎游览薛范专题音乐会</h1><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rv9rdpy" target="_blank">薛范—我们敬仰他!</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