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情

全年无休

<p class="ql-block">转发一篇我父亲纪念我母亲的文章。</p> <h1><font color="#ed2308">一、 相识、相知、相爱</font></h1> <h1>一九五六年三月在一个风和日暖、阳光明媚的一天,江山和她的同个同学由省里分配来到德州我所在的单位报到工作,就这样,一个从古都金陵来的青年与一个从美丽海滨城市青岛来的姑娘相遇在一起。两地相距2000多里能走到一起,真是一种缘分。也可称做千里姻缘革命牵。</h1> <h1>第二天,领导分配江山到财务科和我对桌办公并交待我负责帮助她熟悉起工作,这从客观上又给我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从这大好环境中,我俩不仅在学习上并在思想上都得以相互交流。对于双方家庭、个人思想、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得到较深的了解,这段时间虽然仅有10个月不算长,但由于生活在一起,工作、业余时间接触都非常密切,更重要的是让我了解到她在工作学习上的进取心,以及能吃苦耐劳、毫无个人私心、知情达理等内在含有的优秀品质。同时她对我也有较深的了解,感到可信可靠,并对未来生活在一起抱有美好的期望。</h1> <h3>单位领导知道我俩当时的思想状况,对我俩能结合在一起,很赞成,认为很般配,所以不仅是支持还积极为我俩安排操办婚事主持婚礼,圆了我们一对青年的梦。</h3> <h3>结婚当天照常上班在食堂吃饭,没买一点衣物,没花一文钱现在人们是难以想象的。革命的婚礼虽这么简单,但看到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热情,我俩都是无比欢欣。现在看来婚姻结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才能相互关爱地携手走过一生,越走情感会越深。</h3> <h1><font color="#ed2308">二、 同甘苦共渡艰难岁月</font></h1> <h3>结婚让我俩走了人生路上新的一程,这是非常艰难的一程,是考验也是增强情感的一个好机会。真是患难知真情。从结婚的第一天起我俩都清楚的认识到面临对家庭的责任和重负。当时是解放初期国家经济很薄弱,人民收入很微薄,而我们俩的家庭又显得突出,不仅是生活极其困难,而且生存受到威胁。青岛家父亲一人微薄收入却要养活八口人家,弟弟妹妹却那么小,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南京家五口人收入还不固定,同样也是困难重重。</h3> <h3>当时我俩精神上能感到一些欢快,全靠美好的愿望和取胜信心的支撑和鼓舞,我们坚信一定能渡过难关。在行动上我俩根据当时收入情况抱着只要自已有口饭吃决不能让家里人挨饿的想法,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除了留下饭.剩余的钱不隔一天的立即寄往两家,10多年来基本没添一件衣物,对生活没一点儿奢想,年复一年能安详渡过这艰难的岁月,心底真是其乐融融。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那段时间更是让人忧心忡忡,天无绝人之路,最终克服了这些艰难,走出困境前方的路越走越宽,对于这苦难的岁月同龄人不能忘怀,下辈人也应有所知。</h3> <h3>在这段日子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对于一个女性,她除了和男人一样要做好社会工作、要进取,她还肩负着另一种重担,养儿育女操持家务,除了浆浆洗洗,还缝缝补补、做衣做鞋,从早忙到晚至夜。细想起这些情节一个人支撑又无人相助,吃了苦,受了累却毫无怨言。我年轻时体会不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到了老年感切之深感激之情尤甚。</h3> <h3>我所以讲出自已这些内心之体验,是想让我的同辈们及下辈人有所启示,要及早体察关心、疼爱自已的亲人,多点回报,少点遗憾,不留遗憾。</h3> <h1><font color="#ed2308">三、 晚年逢盛世,日子越过越舒心</font></h1> <h3>我们这一代人比起上辈还是比较幸运。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80年代往后人们生活起着较大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好,起居饮食生活各方便都较满意无愁无虑。我俩眼中喜事出有因多,充满欢心。日子过得舒心。</h3> <h3>舒心之一是我俩的自身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衣服有穿的,还有放在那里看着的,饮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住的宽敞整洁明亮,在行动方面,近处两人随便走,活动活动和朋友交谈交谈;远处还有电动三轮不时拉着她老同学老同事处走访一下,满有情趣。</h3> <h3>舒心之二是儿女既孝又顺,各家日子越过越好,丽丽(大女儿)喝虽不在身边,心却贴得那么近每周末来电话问候,尤其听到金玮叫外婆的声音更是高兴。赵军(儿子)虽忙心中也想着老人,江山对婷婷(孙女)抱着强烈的期望,天天为她的饮食而操心,看到她能主动洗一下碗都高兴。尤其是赵健工作再忙家务再多一天也总要跑来一两趟关爱备至。穿的吃的想不到的都送到你身边,忙里忙外不闲一会儿,为的是不想让妈妈再受一点儿累,有一点儿空闲还给妈妈捶捶背搓搓腿,使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儿媳女婿知情达理各家都和和美美。第三代个个都那么懂事,关爱老人的爱心那么深厚,连那么小的凯凯(外孙)也那么懂事,把对老人的爱还装在心中。这一切怎能不叫人欢喜舒心。</h3> <h3>舒心之三是她为有一个健壮的老妈妈而自豪而高兴,装在心里挂在嘴边,所有认识她的同事朋友没有一个不知道。大家称赞,她心里舒畅。对家中弟弟妹妹各家过得都那么好更是满足高兴,常说比较起来浦山的收入虽少点,但他有个即将大学毕业又懂事的女儿樱樱真让人喜欢。我俩人在家闲时不断的数叨,从这里家说到那家,从大人说到孩子方方面面,远事也说,近事也谈,对各家未来好景象都装在心里。面对这些,曾比喻说青岛家是个大花园,百花争艳、果实累累、美好无比。每看到这些心中总是高兴之极。对南京家的小姑妹,也是常念叨,为她有两个争气的儿子,学完研究生再考博士而高兴。</h3> <h3>舒心之四是从2001年起我就不再去上班留在家里陪着她,现在算来有2334个日夜夜。这段美好的时光是我对她一生操劳做出回报的时候。家务事虽不多尽量做到让她少劳动多歇息。做饭她当大厨,我当小工,洗菜切菜杂活全搞好。清晨起床扫地抹桌拖地擦窗都不让她做,洗衣只洗头一遍,二三遍全是我的活,搬搬抬抬重一点的事更不让她沾边,生活习惯随着她,她愿吃素就不吃荤,她愿吃鱼就少吃肉,看电视她让着孩子我让着她,随其心愿,让其舒心,家中无大事,一般都是她说了算数。这段日子过的虽平淡,但是尽量让她觉得充实舒心。</h3> <h1><font color="#ed2308">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font></h1> <h3>难忘2007年5月24日,这个让我们全家及所有亲人万分悲痛的时刻,突然驱散了往日的欢乐。这来的太突然,一家人眼睁睁看着你离我们而去。50年之情意瞬息之间被割断,真是心都碎了,当时我觉得活在这个世界无半点兴趣,真有不愿同生但愿同死之感。</h3> <h3>这病来的太突然,以前毫无半点心脏病发病的征兆,23日一切如往常一样,中午吃完包子,午间还安然的休息。下午2点半起床约半小时突然觉得胸有点儿闷,头上出冷汗,她老同学来看她,见此就让她躺下。我就到附近小医院请医生来家给她做心电图检查,初步诊断急性心梗,此时,赵军、赵健都已赶到,打了120急救车,送往德州算最好的医院进行抢救。赵健并与出差在北京的卫东联系,找到在医院办公室的同学,请医院主管心脏病的副院长再复查确认是心梗,并立即进入手术室做造影检查做心脏支架手术。这中间环环扣的那么紧,时间上可说是一点儿没耽误。手术中我们是抱着多大希望,期望能够拨开这片乌云。事隔半小时后,医生却告知手术没取得成功。随即转入重病观察室抢救。需用的药全用上了。第二天上午,除了河山妹为了倍老母亲不能来,海山、溪山、秀卿弟及湖山、湄山妹和卫东都从外地千里迢迢的赶来,了解情况与医生商讨抢救之术。这时,江山病虽重,脑子还是明白,用微弱的目光和声音来表达情意。到下午病情加重,支撑不住,心力衰竭,医院竭力抢救但也无回天之力。离去时是3点50分。</h3> <h3>你安详地走了,但给我们这些守候在你身边的这些亲人,带来难以言表的创痛。虽然知道这是自然的规律,疾病发展的规律,但对这种发病之突然,病情恶化之快,在感情上却难以接受。我拉着你的手,眼睁睁看着你也挽留不住你,只有抱憾终身。浦山弟、丽丽、锡详、金玮、我妹芳英、侄儿赵明也都赶来,悲痛送别自已的亲人。这一切都是亲情所致。</h3> <h3>丧事办的还完满,两天之内赶来与江山送别的有318人。新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老邻居、老朋友,知道的都赶了来,有好多人带着病体还在送你一程。在外地的同事、在国外的外甥知道后都向你表达怀念之情,让人感激至深。</h3> <h3>这些天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怀念你我俩50年过的路程。很多无法抹去的生活细节,今天我对你最大的遗憾,是想更多的照顾你,让你多过一些舒心的日子,但竟化作梦想,这种遗憾使我很难以抹去。</h3> <h3>最后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匆匆之别对孩子们的打击太大。我不能再让他们更加伤心,要在毫无情趣的日子里挨上一些日月。有传说天堂一日,世间一年。真是这样的话,你耐着性子等待,我想也等不了多少时日,最后还能和你相聚一起。如有来生我们还是在一起。</h3> <h3>你心上的人治平于2007年6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