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十字街头

飞一扬

<h3>我时常徘徊在海口骑楼老街的十字街头,徜徉在老街无边的风景里,为的只是感受这里积淀的历史文化,发现繁华与喧嚣背后市井百姓的岁月沧桑。</h3> <h3>海口骑楼老街,十字街头,车水马龙,是这座城市繁华的街道,也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写照。十字街头,既有匆匆而过的行人、车流,也有普普通通的摊贩、民工、车夫、招牌、店铺等各色人和物。十字街头一方面是繁华,另一方面却又是艰辛......</h3> <h3>老街上的人力三轮车夫,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如今已成为旅游文化的一道风景线</h3> <h3>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南岛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2009年6月,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quot;中国历史文化名街&quot;称号。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覆盖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长4.4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3、4层高的骑楼建筑近600栋。海口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从发展到繁荣的历史。对海口百姓来说,骑楼老街更是印在人们脑海里难以磨灭的感情。</h3> <h3>沿街收废旧物品的小贩,"双创"之后己经难得一见</h3> <h3>海口老街水巷口,始于明代,原来为河流,南接博爱老街,水巷口码头早年是琼州府的官渡和埠头。1858年,&quot;天津条约&quot;后,海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水巷口变得喧闹而繁华。1924年,军阀邓本殷拆除海口所城,划路扩街,水巷口河道被填堵,码头西移,热闹繁华的经济商圈迁移到了中山路和博爱路一带,水巷口繁华不再。水巷口的骑楼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砖木式结构的海南民居,在水巷口的骑楼中,也有几家气派、壮观的豪宅,一横路15号的古民宅,共有六进房屋,宅院豪华气派;12号是海口清代首富梁安记的故居,始建于道光年间;水巷口还保存着福建会馆原址,这是清光绪十七年中举的粘世王召倡议建立的。岁月沧桑,今日的水巷口西起博爱北路,东至振东街,全长205米,宽9.4米,街口两旁的骑楼经过修缮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和繁荣。</h3> <h3>&quot;行符&quot;是海南话,是海南北部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是指一种&quot;迎神&quot;活动。就是把庙宇里的神像请下神案,由几名男人抬着各家各户去祈福,辟邪,百姓则备香烛、果品和鞭炮、红包迎神跪拜。按照海口的习惯,行符的这一天,是要吃斋的,因此案台上供奉的食物也是全素的。钻&quot;公祖&quot; 屁股是需求的活动,传说钻&quot;公祖&quot; 屁股的人都可心想事成,老人会延身益寿,小孩会学习聪明,有病的会健康,做生意的会发财,如此如是。是否灵应,心诚则灵。&quot;行符&quot;当日,各家各户都会备上丰盛晚餐招待亲戚朋友,坊间称为&quot;吃行符&quot;。</h3> <h3>水巷口曾经的街边食店现己入铺经营</h3> <h3>振东街的街边鱼市曾经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h3> <h3>街头看琼剧,越看越有味。</h3> <h3>琼剧,亦称海南戏,琼州戏,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海南本土艺术,深受海南百姓和海外华侨的喜爱。在海口骑楼老街,每逢节庆和祭拜先祖行符之日,都会请来戏班子,搭起戏台在庙宇前唱琼戏。有时也会因陋就简,配上音响,在大街上、庙宇前唱戏,图个吉祥热闹。街头看琼剧,真是越看越有味。</h3> <h3>博爱南路的十字街头</h3> <h3>市井生活百态</h3> <h3>海口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从发展到繁荣的历史。对海口百姓来说,骑楼老街更是印在人们脑海里难以磨灭的感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