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社地坑古窑

神剑

<h1> <font color="#ed2308"> “未见村郭闻犬吠,等闲平地起炊烟。”</font><b><font color="#010101">这首</font></b>诗句中描绘的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村落,是一种奇特的古民居——下沉式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也有人戏称这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h1><h1><br></h1> <h1> 据考证,地坑院这种建筑形态,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汉、唐、宋及以后的文献,都有记载,堪称人类民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h1> <h1> 四月十五日(周六)早上九点,我应好友相约到城北未央收费站集合,我们一行十多人驱车去乾陵大唐牡丹园观赏牡丹,谁知若大个牡丹园里却少有几株牡丹花开,成园成片盛开的白色芍药花,少许功夫就让人少了赏花的兴致。</h1><h1> 经好友们商议,我们离开乾陵,开车直奔去了三原县的柏社村。</h1> <h1><font color="#ed2308">最大地窑村</font><br> 柏社村在新兴塬上,离三原县城四十余里,是当地遗留规模最大的地窑村。 远望,一片杂木林绵延新兴塬上,偶露屋顶城墙。近观,楸树成林、杂木交错,窑房结合,百年槐挺立村中老城旁。树是直的、弯的、斜的、抱的、粗的、细的,皆裸枝摇曳;地窑是方形、长方形,东西南北,围棋子般散落,又被密植的树遮挡。地窑有砖砌的、土造的、泥抹的。地窑最多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窑,也有百十年的古窑,地窑多为七八米深,也有十二米深的,保持着原始古朴之风。</h1> <h1> 古时,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这里是关中通往陕北、甘、宁的重要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地窑建造简单、成本低廉,不易被战争损坏,且冬暖夏凉,是渭北土塬原居民一种理想的居住方式。</h1> <h1> 人们从地面挖一斜坡,或直或曲,通进窑院。有的两地窑共用一通道,中间分一岔道。大多人家院中栽一果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慎掉进地窑坑。从地窑上鸟瞰,可见下面窑门口有孩子写作业,黄牛窑侧吃草;有的窑洞门前晒着一床干馍饼,鸟就飞了下去;有的妇人窑门前做着针线活,娃娃爬在膝头。太阳光斜射下去,里面有了冷暖色彩。晒饱了太阳的老人,弯腰缩进窑里。玩不够的猫狗、娃娃,仍在嬉戏着最后一缕阳光。</h1> <h1> 柏社,秦汉以后屡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近代革命时期,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八路军均在柏社设有秘密交通站。</h1> <h1>这就是习近平主席之父习仲勋当年的指挥部。</h1> <h3>1932年,习仲勋转战渭北、三原等地开展革命工作,曾夜宿这里的地窑。</h3> <h1> 地窑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利用了当地土层深厚、水位很低的有利条件构筑而成。地窑建筑除门窗外几乎不用建筑材料,平整的黄土地上,挖出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方形深坑,深6至7米。窑顶四周长满杂树、蒿草,不走到跟前根本发现不了住有人家,坑底院中多栽有三两棵树,远处看见这些树冠就可以知道是一户地窑院。</h1> <h1> 院内四壁各有两到三孔窑洞,有的窑洞内还设有套间。窑洞的墙壁用泥灰刷白,在院内行走,既能闻闻泥土的气息,又能尝尝“坐井观天”的滋味。</h1> <h1> 漫步村道,鸡犬相安,驴马悠闲。包谷秆堆集窑上面,金黄的包谷棒挂满树枝。草垛连缀错落,大鸡小鸡觅食,黑羊白羊栖息。猪小如牛,窑大似井。人们穿行于地上地下,通天接地,采阳补阴,冬暖夏凉,闲适静谧。这儿是三原、耀州交汇处,自古天高皇帝远,人们自耕自食,仿佛世外桃源。</h1> <h1> 历史上,渭北地区地窑分布十分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窑居民大都搬到了地面居住,周边村庄的地窑院大都填埋了。只有柏社村地窑作为居民文化,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了起来。目前柏社村集中分布有225院地窑四合院,保存完好的有148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