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三月末的某日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说是院子里来了蜂鸟做窝。心想这个季节蜂鸟窝到处都是,也没啥稀奇的,去日本之前有天顺道过去看看,觉得位置还不错,正好遇到园丁,就顺便叮嘱园丁千万小心,别把树给修剪了。</h3><h3><br /></h3><h3>日本拍完樱花回来后的第二天说是孵出来了。</h3><h3><br /></h3><h3><br /></h3> <h3>这拍摄的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从此开始。体积极小的蜂鸟的警觉性非常的高,回窝前不会马上入窝,总会在附近上下先探查一下,如果有什么新的设置或是环境改变了,会飞过来检查一下,觉得没有危险了才会入窝。我们的伪装网以及设备都被检查过。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小心翼翼的以保护小鸟的育成为优先,以尽量不打扰蜂鸟家庭为原则来拍摄。</h3> <h3>这次拍摄的器材动用的有伪装网,手机,300mm, 600mm的镜头加上1.4以及1.7的倍镜,快门遥控器,离闪感应器。刚开始几天用高ISO拍摄,由于鸟窝的位置光线有限,蜂鸟的速度又极为快速,拍摄出来的效果总不尽满意。屋主又怕我们用闪光灯把蜂鸟给吓走。几经沟通,后来才同意使用闪光灯。由于每次蜂鸟回窝喂食时间极短,需要能够快速回电的强力闪光灯才能够来得及拍摄。所以后来又加上一个强力闪光灯以确保画质的稳定与清晰。</h3> <h3>图为鸡蛋,花生米与蜂鸟蛋的比较(网上下载图片)</h3> <h3>蜂鸟巢与手的大小</h3> <h3>蜂鸟巢与一个硬币的比较</h3> <h3>蜂鸟巢的大小(网上下载图片)</h3> <h3>刚孵化出来的幼鸟(网上下载图片)</h3> <h3>这是接到通知说孵出来后用手机拍的。</h3> <h3>慢慢的长大了</h3> <h3>新加入的视频。喂食瞬间 - 距离10米左右。600mmx1.7倍镜 x1.5Crop</h3> <h3>以前拍过白头鹰喂食幼鸟,也拍过树燕喂食幼鸟。比较起来,蜂鸟由于很有规律,平均三十分钟回来喂食一次,所以可以预测与准备,这点与拍摄白头鹰相比简直是天堂地狱之别。可是以速度来说,比白头鹰与树燕都快,难度非常的大。尤其是在光线暗淡的树窝里,又要保证快门的速度又要保证噪点不要太高,那真是两难。</h3> <h3>蜂鸟不像白头鹰与树燕,幼鸟有爸爸妈妈交互的保护与喂食。雌蜂鸟在怀孕后,从筑巢到喂食全部都是自己动手,俨然就是个单亲妈妈。蜂鸟一窝只下两个蛋,蛋的大小比花生米要稍微小一点点。窝就像个乒乓球一样大小。成年蜂鸟虽然以吸食花里的蜜糖水为食,小蜂鸟刚出生时却是由蜂鸟妈妈到处捕食蚜虫,虫卵等蛋白质来成长。</h3> <h3>有意思的是,拍摄期间又印证了一句俗语,人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就发现在大清早,蜂鸟妈妈捕食到的虫子多一点,喂食的时间也稍微长一点。</h3> <h3>这是仅有的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幼鸟知道妈妈回来时奋身而起,估计是肚子饿的不行了</h3> <h3>密切观察之下也发现了这毛也没长出来,眼睛还没睁开的还没有一个小指头一半大的小蜂鸟,也知道把屁股抬起来往外面排泄。这次除了定格相片外还拍摄了不少的视屏,把这些镜头都记录了下来。</h3><h3><br /></h3><h3><br /></h3><h3>眼睛还没张开的小蜂鸟搞错方向,差点跌了出来</h3> <h3>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母鸟喂食完毕后会坐在窝里把小鸟压在身下帮小鸟保持体温。8-12天以后。母鸟喂食后便离去。晚上也不归巢, 让幼鸟曝露在没有保护的环境。除了筑的巢太小根本就同时容不下大鸟与两只幼鸟以外,资料说这是让幼鸟培育适应外界温度的方法。</h3> <h3>看她的喙上全是捕回来的蚜虫,虫卵</h3> <h3>这张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h3> <h3>还拍了许多视频,可惜上不了</h3> <h3>本来是想拍完整个孵育成长的过程,但是整个过程需要两个月时间。后续。。。</h3> <h3>除了特别注明的网上下载给大家参考蜂鸟大小的图片以外,图文皆为费时费力辛苦得来之原创,版权所有,请勿下载或切除水印占为己有。</h3><h3>欢迎全篇转发共享。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