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庭院

羽言

<h3><br></h3><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 对于庭院,古往今来的中国人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无论是苏轼的"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还是李清照的"晚风庭院落梅红,淡风来往月疏疏",抑或是欧阳修的"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无不在诗意情怀与无限的感慨之中寄予了对庭院深深的情结。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庭院更有一种彻悟,"这个庭院,不知怎么撞到我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个层面。这个层面好像并不是在我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而要早得多。如果真有前世,那我一定来过这里,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找到自己了。自己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庭院。哪一天你一不小心一脚踏入后再也不愿意出来了,觉得比你出生的房屋和现在的住舍还要亲切,那就是你自己。"余秋雨的早期作品还是帶有许多人性的亮点和真情的流露,20几年前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似乎也从中发现了心灵的庭院找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div><div><br></div><div> 庭院是有其生命的,庭院的生命是庭院的主人赋予的。在人类漫长的历程中,人们对居住的要求除了满足遮风挡雨和日常起居等物质上的需求之外,还追求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因此,庭院会因人而动,因人而异,因人而独特,因人而存在。追求与众不同,以求张扬个性,庭院主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决定了一个庭院的面貌: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水一亭,庭院角落几株翠竹,厅堂前面几块奇石,都在反映着主人的情趣爱好和个性,或纵横挥洒,或随心所欲,或精雕细琢。庭院之美,与大小无关,与奢简无关,所谓"庭不在广,用情则达;院不在深,有趣则雅"。再小的庭院只要你用心去做也能做出味道来,即所谓"庭园是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场。"</div><div><br></div><div> 有生命的庭院承载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国人干什么事情都急,一些批评别人急的人其实自己也急,包括我自己在内。而庭院生活则是一种能够让你慢下来的节奏:你生活的重心不再是电视、电脑、空调、洗衣机……也不再是斗地主、打麻将,而是养花种菜、浇灌剪枝、养鱼喂鸟、垂钓休闲,栽几棵爬墙虎看着它生根发芽枝蔓一年一年爬满院墙,搭一个丝瓜架春种秋收与家人和邻居们一起体验绿色菜蔬的味道。而你家孩子他的学习成长的重心也不再是动画片、电脑学习机、塑料玩具和书本上的小鸟鱼儿,而是泥土、水里游动的鱼和枝头欢叫的小鸟,他可以跟着你养花种菜、喂鱼喂鸟,还可以养一只或者几只小狗陪伴他一起成长,他呼吸的不再是都市里污浊的空气,而是满院子的泥香草香……</div><div><br></div><div> 其实,咱们中国人许多人的内心都是渴望摆脱在都市钢筋混凝土建筑里那种冷漠的人际邻里关系的。我想说,庭院的生命正是在每个人的心里,而理想的庭院生活应该是对老式院落所承载的邻里关系的回归与升华。至今我还记得50几年前在祖母家小院里与儿时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情景,那时的街坊邻居们,只要谁家里做了一点好吃的东西,往往都会你端过来我送过去,一起享享口福。现在想起来,除了感动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体会,中国社会走过来几千年,不管经历了多少战乱和改朝换代,其社会基础依旧稳定,究其原因与这种邻里关系是有关的吧!</div><div><br></div><div> 记不清哪一位学者曾说过"中国人之所以把家叫做家庭,就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国人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庭院"。我在想,这一说法是不无道理的。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