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马来西亚槟城,以前以美食著称,近几年人们到这里来又多了一项休闲活动,寻找有趣的壁画和铁丝漫画。</h3><h3>话说一个东欧的背包客,来自立陶宛的艺术家Ernest Zacharevic来槟城旅游,面对乔治城的老街区,灵感大发,创造了铁丝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以漫画特有的轻松活泼,夸张诙谐风格,再融入本地的风土人情,极受欢迎。槟城旅游局于2012年始,每年举行艺术节,又引入了街画艺术,使老街区弥漫着一种不经意,不张扬,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又非常有活力的艺术氛围。这也是槟城魅力所在,吸引我第二次专程寻幽探秘。</h3> <h3>警察蜀黍兼职救火队员,作品的对面就是消防局旧址</h3> <h3>一个白领在街边咖啡店点咖啡 "Tall, Double Shot, Decaf Expresso", 老婆婆回头冲大爷吼一句 "Kopi O Kau!" 福建方言"黑咖啡,浓!"</h3><h3>新马一带的咖啡☕国内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尝尝,比星巴克的好喝多了,还有奶茶👍</h3> <h3>印度劳工是当时主要的建筑工人来源</h3> <h3>从前人力车是槟城的主要交通工具</h3> <h3>辫子巷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当时有提供编辫子的服务</h3> <h3>杨氏公祠。早期华人有自助功能的宗乡会馆社团,有姓氏家族的,如李氏,陈氏等,也有地域性的,如潮州,海南会馆等。由族内成功人士资助,帮助海外的华人,现在依然活跃着,给孤寡老人补贴生活费,给成绩好的孩子发奖学金等等。</h3> <h3>Cannon street 街名的由来与1867年的骚乱有关</h3> <h3>立体墙画,一般会特意留出位置给拍照者,具有互动性,使人流连忘返。</h3> <h3>街头算命先生</h3> <h3>街边售卖豆浆的小贩</h3> <h3>与怪物搏斗的小孩,忍不住上去帮他一下</h3> <h3>和马来人讨价还价的小贩,到现在也没搞明白是卖什么滴😜</h3> <h3>推车沿街叫卖小吃的小贩,穿着蛮现代滴😜</h3> <h3>街边篮球,上去盖个冒。欺负小孩😜</h3> <h3>有朋友看到照片担心下次去了没有的玩了,放心啦,那个踏板装的很结实👍</h3> <h3>按部就班巷😝。斑驳的墙带来一股岁月沧桑的味道</h3> <h3>乔治城著名的刨冰甜品摊,chandol(煎蕊)</h3> <h3>机器猫?</h3> <h3>掏鸟窝的小孩</h3> <h3>铁丝漫画和墙画相映成趣</h3> <h3>著名的骑自行车的姐弟</h3> <h3>签满了名字的大铁门</h3> <h3>受到了太多的艺术熏陶,不由得去搜寻真实生活中的画面,挑战一下大师们😜</h3> <h3>姓周桥,架在木板桥上的小部落。现在主要是民宿</h3> <h3>保留区的老屋</h3> <h3>这是街画吗? 与修房子的工人偶遇,画面太美了! 给自己一个赞👍,同时也要谢谢你,维修工,行为艺术大师! 更要谢谢槟城,让我渡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