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南山在望

<h3> 群文阅读该如何教<br></h3><div> ——潘庆玉《月是故乡明》案例分析</div><div> </div><div> 学科教学(语文)李默启</div><div><br></div><div>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模式,主要是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的文选式教学;而群文阅读教学,以其阅读数量多,课堂容量大的优势,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为目标的特点,引起了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近日,令我真切感受到群文阅读教学魅力之所在是我观看了潘庆玉教授赴重庆成功执教的《月是故乡明》群文阅读课,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深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出色的课堂表现既开阔了我对群文阅读的教学视野,又引发了我对群文阅读的深层次思考。</div><div> 潘庆玉教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选取了李广田的《乡愁》、纪弦的《一片槐树叶》、井出博正的《北国之春》和海子的《黑翅膀》四首诗歌。这四首同主题的不同作者、时代、地区和意象的现代诗歌组合在一起,面对从没有接触过现代诗的初一学生,潘庆玉教授执教的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而其成功之处也正是令我深思之处。</div><div> (一)求同存异地选取文章</div><div> 群文阅读一定是两篇及两篇以上的课文构成的阅读教学,那如何挑选这些课文及如何安排教学顺序都是很有考究的。群文阅读赋予了语文教师“编者”身份的同时,也将自由与责任落实到了语文教师的肩头。在潘老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这堂群文阅读课中,潘老师共选取了李广田的《乡愁》、纪弦的《一片槐树叶》、井出博正的《北国之春》和海子的《黑翅膀》四首诗歌。这四首都是现代诗歌,也都表达同样的主题——乡愁,但是也各具特色。潘老师用求同存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四首思乡现代诗的不同意境及表现形式。</div><div> 在课后的说课会上,潘老师说自己选取的这四首诗歌是想让同学们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和情感,并且强调真正的意象是创作出来的,不是一些词汇与意象的搭配,是一种力量的爆发。事实证明,潘老师选取的这四首诗是成功的,即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实现了让学生的成长。也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要执教一堂群文阅读课的话,也应该借鉴潘老师选文的经验去选取文章,围绕一个议题,选取不同形式、风格的文章,引起学生兴趣实现教学效果。</div><div> 如何选取之后便是如何安排顺序。选文章要适合学生层次,并且有难易之分。学生的层次决定了课堂的效率,那么在选择这一组文本时就应该考虑学生的层次,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进行选文。在选文时,可以难中易兼备,这样可以使每个孩子都能融入到阅读的气氛中去,并且能就自己对某一篇文章的理解浅谈一二。潘老师此次的顺序安排是完全交由学生去排序的,一来是考虑了学生此前从未接触过现代诗歌,二来是让学生自己根据难易程度排序,这实则也是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一个反思过程。最后潘老师将群文进行难易结合,平均分配给学生们,集体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潘老师十分注重学情,而这也正是一堂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div><div> (二)细致谨慎地设置问题</div><div> 群文阅读课以其丰富的文本,多样的形式,庞大的课容量等吸引着语文教师,但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文本以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式存在着,除了要看文本自身带有的特点之外,还要看教师如何设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群文阅读的问题设置关乎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及整堂课的效率。因此要格外注意在问题设置上,应该紧扣主题,并且使问题具有梯度性。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有事可做,同时也能让层次高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div><div> 潘老师《月是故乡明》的群文阅读课中的问题设置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作探究,一部分是深度探究。合作探究的设计主要集中在“乡愁是什么”“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在哪里打动你,为什么”这三问上,并且将这三问彻底贯穿在四首不同的诗歌中。这样做既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前有同样的思考起点,又在无形中将这些文本进行了一个勾连,使课堂始终保持高度统一。另一部分深度探究主要是针对每首诗各自的特点进行的问题设置,集中体现在赏析诗歌的结构、语言等方面,是对学生较深层次的一个提升,也是课堂多次出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是在合作探究部分还是深度探究层次上,潘老师始终做到及时地跟进学生的回答,跟进探究,使探究的结果最充分化,也最有意义化。</div><div> 除上述细节分析之外,在整体感知环节潘老师也做了特别处理。整体感知有多种形式,比如从概括的角度感知,划分段落的形式感知等,但潘老师这次整体感知是一反常态,使用了“猜一猜”的形式进行感知。通过四个问题与四首诗进行连线,一一对应。这四问都是教师根据抽象内容的一个提取进行的问题设计,比如针对《北国之春》里一处:“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潘老师设计的问题是:“哪一首最能唤起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乡愁?”其实答案很明显,确定几个关键词,比如“城里”“寄来包裹”就可以判断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直来直去”的概括、划分段落等形式的整体感知,也避免了后面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混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div><div> (三)见微知著的课堂引导</div><div>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阅读课,这就需要教师考虑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潘老师在《月是故乡明》的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时常就一个地方让学生连续思考,有头脑风暴之势。用潘老师在课堂中的话说就是我们学的诗歌是激情昂扬的,我们的诗人是极富有创造性的,我们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词语燃烧,让诗歌燃烧。</div><div> 除此之外,潘老师总是在一个问题后就跟进“你为什么这样说”或者“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进行一个引导,这就启发我们多给学生时间阅读,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体会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尽量让学生独立感受这一组文章各自不同的韵味。</div><div> (四)精妙绝伦的板书设计</div><div> 在这次《月是故乡明》的群文阅读课里,潘老师先是在黑板上写出“乡”的篆书,再将其与重庆地区特色美食火锅相结合,感受完后又用“以后同学们考上理想的大学,家乡的火锅便吃的越来越少了”一话转而擦去中间的“火锅”部分,将两边的人转了个方向,在悄无声息中将“乡”变成了“背”,这一转变也让浓浓的离乡之情涌上同学们的心头。而在课堂的末尾,潘老师又一次化用了这个“背”的篆书,根据海子《黑翅膀》一诗,在其上方画上了指引方向的七星,在人的身上插上了一双翅膀,霎时间就将静态的“乡”转变成了一只动态的蝴蝶,仿佛感觉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都能带着自己内心的信念高飞,都能飞回自己的家乡。</div><div> 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几次都见到了篆书的运用,从余光中《乡愁》中的“乡”到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里的“启”“蒙”二字再到《月是故乡明》群文阅读课里的“乡”“背”的篆书,每一次地运用都叫人赞不绝口,每一次都与课文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不禁让人在感叹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之外还多了一些对教师自身底蕴的敬佩。</div><div> 潘庆玉教授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群文阅读是一种为了培养深度阅读能力而进行的大量泛读;群文阅读是依据关注点的变化而自由聚合文本的开放阅读;群文阅读是一种聚焦—探寻—发现—分享式的对话式阅读;群文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本间性(主体间性)阐释文本的存在本质。”诚然如此,听取了这堂潘老师《月是故乡明》的群文阅读课,也让我对群文阅读有了认识了解,有了对课堂教学形式的新的感知体会。</div><div> 群文阅读把阅读教学由“单篇”引向“群文”,形式的变化带来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引领语文教育由思想封闭走向思想解放,由个体学习走向集体建构,由知识灌输走向寻求共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阅读兴趣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div>

群文

学生

阅读

老师

阅读课

探究

四首

课堂

文本

故乡